🌓
莲师佛网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选择字号→ 特大

s24、解释经题,如是我闻…皆自性空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讲于新加坡Orchid Country Club

二○一九年八月二十九日

好,我们继续看,“顶礼薄伽梵母智慧到彼岸”。

这个是大译师们在翻译之前所做的顶礼。那他翻译之前为什么要做顶礼呢?它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为了消除自己在翻译过程当中的一切障碍,希望能够顺利地把它翻译完成,所以要顶礼;那第二个原因就是为了分别是三藏当中的哪一藏,所以会做不同的顶礼:

那如果翻译的时候是向文殊师利菩萨顶礼、智慧到彼岸顶礼或者是薄伽梵母顶礼,这个就是属于论藏的;那如果是向诸佛菩萨顶礼,就是属于经藏的;如果顶礼一切智,就是属于律藏的。

那为什么论藏要向文殊师利菩萨、薄伽梵母顶礼呢?好,它的原因就是因为论藏是以三学当中的慧学为主,而智慧之主、智慧的本尊就是文殊师利菩萨;那圆满一切智就是薄伽梵母,所以要向文殊师利菩萨、薄伽梵母顶礼。那经藏的话就要顶礼一切佛及菩萨,因为经藏主要是以定学为主,诸佛菩萨的定是最殊胜的,所以要向诸佛菩萨顶礼。那律藏呢,要顶礼一切智——佛陀,因为细微的戒条在律藏里面都讲得清清楚楚,只有佛、只有具一切智的佛陀才能够做到,所以我们要向一切智顶礼。

这是一般性对三藏不同顶礼的解释;但是三藏之间也有共通性,并不是完全相违的,所以这是一般性的解释。我们知道经藏是以定为主,律藏是以戒为主,论藏是以慧为主。那经藏主要是调治瞋心,律藏调治贪心,论藏调治痴心。所以呢,是以戒定慧三学来调伏贪瞋痴三毒。

所以佛随着众生不同的根器说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一佛乘,这种种的权巧方便就是要一切众生都能够彻底明白解脱或者是成佛之道。

那这个“乘”是什么意思呢?乘就是教义的意思,就是说佛所说的这些不管是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还是一佛乘,这所有的教义内容呢,都是必须透过修持才能够证得,这个是重点。所以“乘”它是教义的意思,但是这些教义必须透过修持才能够证得。所以它绝对不是空谈理论,而是要透过闻思修的教义来证得佛法的究竟。

所以有一句话说:“有教无证不了究竟,有证无教不能正觉”。有教无证不了究竟,就是说如果只有教义而无法证得的话呢,就好像口渴的人,一个口很渴的人,他看到一片大湖、很大很大的湖,那他只是一味地赞叹说“噢这湖有多美丽啊,然后又多壮阔啊”,这么形容半天,但是他就是不去取水来喝,所以最后呢还是渴死了——用这个来比喻说,如果你只有教义是没有办法证得的话,也没有办法到达最后的究竟,所以说有教无证不了究竟。

那反过来说,“有证无教不能正觉”,它的意思呢就是:如果你只是想证得正等正觉;但是却不从教义下手呢,也是没有办法证得那个无上正等正觉。这种情况就好像眼睛瞎的人,但是他骑了一头驴,就是整天只能这样瞎摸索,永远没有办法到达目的地;不但自己不能到达,他也没有办法带领众生到达目的地——这种情况就是有证无教不能正觉。所以我们应该要如理地观察,如理地修持,如法的求证。

好,我们来看经题:《心经》它在密教,它翻译的全文叫做:薄伽梵母智慧到彼岸心经,这个是密教心经的经题,是这样子。那什么是薄伽梵母呢?就是佛母的意思,是出生一切佛的种子,因为诸佛从般若生,所以般若经称为佛母。

那“智慧到彼岸”什么意思呢?那这个智慧是指佛陀所具现证空性的智慧。那到彼岸就是到达最圆满、最究竟的程度,叫做到彼岸。所以当修行达到最圆满、最究竟的果位时,才能够称为智慧到彼岸。那我们现在就是不断地听闻修行,就是正向这个智慧的彼岸前进,但是还没有到彼岸。

所以这个到彼岸,它有三种解释:有因地的、有果地的,从因地上的修行,然后最后证得果位上的到彼岸。

那所有教导我们怎样到达彼岸的这个经,譬如说般若经、《心经》,都是教导我们怎么样到达彼岸的,这个我们叫做经函到彼岸。

所以这个到彼岸,它可以分为两种:

第一个是能诠文句的到彼岸。能诠这个“诠”就是解释的,能够解释这所有的文句。例如般若经、《心经》,这些都是能够诠释的,用语言、用语句来诠释的到彼岸,我们就称为经函到彼岸、就是各种的经,只要能够引导我们到彼岸的、这所有的内容诠释得非常的清楚,这个叫做能诠的文句。那我们就是借着佛所说的这些般若经、《心经》里面所说的,能够解释怎么样到彼岸的这些文句的这个经的内容,我们叫做经函到彼岸。

那说了这些经文的内容,我们依教修行,依照这个内容然后来修,就是有因地上的道次第,还有呢,最后真的究竟到彼岸的果位上的到彼岸。那这个能够到彼岸,从因位上的道次第,到果位上的真正圆满的到彼岸,这个就是属于所诠文义的到彼岸。

刚才是能诠的文句,现在是所诠的文义,就是说解释这些文义的到彼岸。就是说这些经论呢所阐述的、所诠释的到彼岸,我们又分成两种:就是一种是因位上道次第的到彼岸,一种是果位上真正圆满的到彼岸。

所以一般呢,我们提到到彼岸,我们就知道它涵盖有三个内容,对不对?我们刚才讲能诠跟所诠,能诠是一个经函到彼岸,所诠呢有两个:一个是因位上,一个是果位上,所以加起来一共三个内容。所以我们就知道到彼岸它其实包含了三个含义在里面,三个内容、它涵盖了三个内容:第一个就是佛陀具有的一切智,就是果位究竟的到彼岸;那第二个是一切菩萨所具有的现证空性智慧,这个就是道的到彼岸。那表达道位到彼岸,还有果位到彼岸的这个经论,我们就称为经函到彼岸。所以一般在密教解释的到彼岸它有三种,涵盖三个内容在里面。

那我们刚刚看到说,那个大译师们一开始向薄伽梵母智慧到彼岸顶礼,有没有?那就是包含了顶礼这三种到彼岸;但是它主要呢,是要向一切智到彼岸顶礼,就是果位究竟的到彼岸——主要是向这个顶礼,但是也包含了三种内容都在里面,向三种到彼岸来顶礼,这是“智慧到彼岸”的解释。

那《心经》的意思就是,我们知道佛经当中呢是大乘经典最殊胜,那一切大乘经典当中,又以般若经最殊胜,那般若经当中又以大般若最丰富,所以它一共有一万八千颂。那我们现在讲的《心经》呢就是这个大般若经的心要,所以它称为《心经》,这个名词解释是这样。

那我们看经文: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灵鹫山与大比丘众,与大菩萨众俱。”

讲经呢,必须具备五种圆满:第一个是法圆满,就是这个经文的“如是”是指法圆满。第二个是眷属圆满,就是如是我闻的那个“我”,我就是阿难、这边是指阿难,还有后面的大比丘众及大菩萨众,这个是眷属圆满,就是与会的大众,参加这场法会的有哪一些眷属,有哪一些大众的内容在里面,这个是属于眷属圆满。第三个呢就是时圆满,就是这里讲的如是我闻,“一时”,这个是代表时圆满。第四是主圆满,就是“薄伽梵”、就是说法主,是说法的是哪一位,这个就是主圆满。还要有说法的地点,这个称为地圆满。那这个般若经呢、这个《心经》呢,就是(在)王舍城灵鹫山,这个是地圆满。

“一时”,为什么不说哪年哪月哪日佛在哪里说法的?为什么我们看经典都说“一时”呢?那是因为佛的境界是超越时间的,不能拿我们凡夫、凡间的时间来衡量,所以我们用一时来代表。因为佛土的一刹那,我们在人间已经不晓得经过了多少的年月日;而且有时候佛说法,但是经过了很久以后呢,我们世间人仍然能够闻见当时说法的情况:譬如佛在讲《法华经》的时候,地上涌出了很多菩萨,来赞叹佛、供养佛,然后做种种的佛事,实际上呢,离佛说法的时间已经远远地超过了五十个小劫了,但是这些菩萨还在怎么样?不断的供养、赞叹佛。

所以我们就知道那个时间呢,其实是…,我们念过《百法》就知道,时间相其实是不可得。过去、现在、未来三时什么?同时秉现,它其实是同时存在的,过去现在未来它没有划分,是我们去分的,我们第六意识去分别说昨天、今天、明天;其实在整个宇宙法界,它是没有时间的,同时秉现、同时存在,所以很难去说是什么时间。而且不同的法界时间不一样,天上的时间跟人间的时间又不一样;那佛的境界的时间又跟我们不一样,所以没办法说某年某月某日佛在哪里说什么,没有办法,所以都用“一时”来比喻。

那现在所说的这个“一时”呢,就是佛说般若波罗蜜多的这个时候,所以有时候佛说一刹那,可是我们听闻觉得好像经过了很久了,经过了很多时;那有的时候佛说多时呢,我们听闻又觉得说似乎是一刹那。这说明什么呢?就是佛的境界是超越时间的,所以只能用“一时”来代替时间。

那“薄伽梵”就是具足正觉、离开烦恼、破四种魔障、具足六种功德的世尊。薄伽梵就是已经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世尊,那祂已经断尽一切的烦恼,所以我们说祂离开烦恼,然后破四种魔障。这四种魔障就是:大自在天魔、烦恼魔、五蕴魔、还有死魔。

因为寿命得自在,所以就是已经能够破死魔。因为我们知道佛祂寿命已经自在,祂不但心自在,那个寿命也自在;说祂其实祂要留多久是可以自己决定的,祂要住世多久,其实是可以自己决定的,因为祂寿命已经自在了,所以我们说祂可以破死魔。

那五蕴魔,就是色受想行识嘛,这个大家都很熟了。

烦恼魔就是…,那个《百法》念完也知道:有大随、中随、小随烦恼,还有根本烦恼,都已经完全的断除了,我们就称为薄伽梵。

那大自在天魔,就是欲界最高的大自在天,他就是专门来干扰修行人,让他没办法脱离他的眷属范围,因为你成就的话,就离开那个大自在天他的范围、所控制的范围,所以要成道之前,他都会来怎么样?考验一下。那佛陀,我们也知道祂成佛之前有什么?那些魔王啊、还有魔女啊,都来行种种的诱惑,所以要成佛之前就一定要脱离这个大自在天的掌控,就说你有那个定慧力,戒定慧三学的能力,能够抵挡大自在天魔的种种诱惑、三界当中的诱惑。

所以薄伽梵呢,还可以具备六种功德:第一个,祂不受一切的拘束,心得自在;第二个是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第三个是具足十力,四种无畏;第四个是名称普闻,名称普闻遍三千大千世界;那第五是通达如来所有一切智慧,就是说一切智都已经圆满具足了;第六,能够任运的来度化众生。

那为什么能够任运的来度化众生?是因为祂已经了知了胜义谛,就说我们昨天讲的那个了义,有了义不了义;不了义是方便说;但是究竟的了义是直接可以回到我们自性,我们的真心本性的那个本源,能够回归本源,这个才是胜义谛的内容。

那我们想要任运度化众生呢,你一定要了解这个胜义谛,完全地了知胜义谛,才能够超越轮回跟涅槃两边:一个是空边,一个是有边。那你离那个空有两边、生死涅槃两边,然后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然后在中道,可以来三界不断地来度化众生,但是又不住生死。然后也不像小乘住涅槃不度众生。这个就是一定要完全的了悟胜义谛之后,你才能够做到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然后完全从无明当中觉悟出来。所以佛具有这六种功德。

“在王舍城灵鹫山。”

王舍城它位于印度的中部,当时王舍城就是摩羯陀国的首都,灵鹫山是王舍城…,它本身是五山环绕,王舍城的周围有五座山,灵鹫山是其中一座,那灵鹫山在王舍城的东面。

那为什么叫灵鹫山呢?就是因为这座山上有很多的大石头,样子很像鹫鸟,所以我们就叫做灵鹫山,所以它就命名灵鹫山。那佛陀大部分的般若经都是在灵鹫山宣讲的。

“大比丘众及大菩萨众俱。”

大比丘。一般凡夫出家众我们称为比丘,可是见道位以上的我们就称为大比丘,所以它是有差别:一个是已经见到空性;一个是凡夫,虽然出家,但是还是凡夫僧,我们就称为比丘。那听到大比丘就知道他已经见道了,见道位以上的,已经见空性就称为大比丘。

那现在说的大比丘众呢,就是当时佛的声闻弟子,因为已经除尽烦恼,然后证得阿罗汉果,所以就称为大比丘。因为它人数有一千二百五十人,所以称为众、大比丘众。

那大菩萨众呢,也是指见道位以上的圣者菩萨,我们称为大菩萨。那有很多大菩萨,所以就称为众。在大乘经典来讲,见道位以上的圣者菩萨,不管他现什么相,都具备比丘戒,即使他现在家相,他也不退比丘戒,所以可以称为僧众,大菩萨众都可以称为僧众,因为他不退比丘戒,只要是见道位以上。这个是我们比较不了解的,所以虽然他现在家众,但是呢他不退比丘戒,仍然具备比丘戒的意思。只要是见道位以上的圣者菩萨,我们都可以称他为僧。

好,那大菩萨我们都知道是菩提萨埵的意思嘛。那他具有两种清净:第一个是他已经明了如来藏本来清净,那第二个是他将无始以来的烦恼障完全的清净。那菩萨为了趋入菩提,发心广大,不但自己求能够究竟圆满,而且还能够让一切的众生也都能得这个菩提果,所以我们就称他为菩提萨埵。

那菩萨为了修波罗蜜行呢,他可以把他的头目脑髓都拿来供养。所以他所布施的头呢,如须弥山一样的高。就是那个大菩萨,他在因地修行,一直到成佛,这中间呢他就圆满六度波罗蜜,他的布施波罗蜜可以布施他的头目脑髓,所以他布施的头呢像须弥山一样的高;那所布施的眼呢,像天上的星星这么多;那所布施的血,像大海水一样的广大——这就是说明他的布施波罗蜜是怎么圆满的,就是没有什么不能够舍的,全部都能够布施;而且能够忍耐苦行,修持勇猛,这个是修持戒、忍辱,并且还修精进、禅定、智慧,这就是六度嘛,那等到这个六波罗蜜具足呢,我们就能够称为菩提萨埵。

所以什么是菩提萨埵的意思?就是他六度、六波罗蜜已经完全的具足才能够称为菩提萨埵,这就是大菩萨。所以这些大菩萨呢都是功德广大、智慧广大、发心广大,和佛呢已经没有什么差别了;那再加上障碍已经去除,神通无碍,超越小乘,究竟到达波罗蜜的境界,所以现在讲,这个与会的这些大菩萨众呢,都是十地以上的等觉大菩萨。我们就知道与会的这个大菩萨众他是什么样的境界呢?其实他都已经是十地以上等觉的大菩萨了。

那其他的大众:还有天人、阿修罗、世人等,这就是与会的大众。据说,佛陀当时在灵鹫山讲般若经的时候,参加法会的大众呢,菩萨就有十万,证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阿罗汉有无数,不是刚才讲的一千二百五十人,不止。

可是我们现在(要问):诶?大菩萨就十万,他到底要装在哪里啊?因为我们现在去朝圣的话,灵鹫山就小小的嘛,就一些几颗大石头,对不对?然后也没有几棵树嘛,整座山也没有很多树木。看起来那个说法的地方好像挤不下一百个人,对不对?怎么会差那么多?当时这些与会大众到底是装在哪里?

我们就要知道,我们现在末法的这个依报、依报随着正报转嘛。那我们现在末法时代的众生呢,因为福德资粮不够,福报越来越差、越来越差,所以他感得外在的那个依报呢,也是越来越在衰减;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灵鹫山是这个样子。可是当时不是,因为当时众生的福报比较多,所以他感得的外在的器世间呢就是比较殊胜,所以是有这样的差别。

那王舍城也是一样。佛陀在世的时候,王舍城也是很有名的庄严道场。那现在我们去看它的遗址,也是剩下那一堆石头,把它堆起来的一个一个破破的小屋子这样子而已。可是当时的王舍城,它地势非常的好,那它只有东西两条路可以通到城里面,南北都有很高大的石墙围绕、石墙围绕。那每一块石墙呢,我们现在看起来至少要有一百个人才能够抬得动。那我们就可以想象当时人的威力有多强大;我们现在一颗比较大的石头都已经搬不动了,何况是这么大的石墙。那他们到底是怎么样来建筑这个王城的,那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就说到那个正报跟依报的差别,跟当时佛在世的时候真的是千差万别。

好,我们继续看:

“尔时薄伽梵入深明法门三昧。”

“尔时”就是指在那一个时间地点,“薄伽梵入深明法门三昧”,佛陀进入了观照深明法门三昧,也就是进入这个法性空的这个三昧当中,所以我们称为观照深明法门三昧。

一般来说佛陀祂其实平常都是在自证的境界当中、自受用的那个境界,也就是现证空性的根本智当中。我们知道根本智跟后得智嘛:根本智就是你一旦证入空性的那个当下,般若无分别智现前,那个我们称为根本智,就是一切智的根本叫做根本智。一旦现证根本智,我们就说他开悟了。他到底是证到什么?然后那他开悟的当下,他到底是什么样的状况?就是无分别智现前,就是当下是无分别、现量无分别。

所以我们才说为什么要修止观,为什么那个现量无分别这么重要,因为你平常很难得说进入那个现量无分别嘛。现量无分别简单讲也可以是说你初步入定的那个状态是现量无分别,因为那个时候没有什么念头了嘛,那你当下的那个状态你是没有分别的,我们称为现量无分别的状态。那我们开悟的当下就很像这个现量无分别。

所以,你一旦得定,离那个开悟就没有很远了嘛,所以我们才非常强调一定要修止观,它的原因在这里。一旦你有入定的感觉之后,你那个般若无分别可以随时现前,只要你可以保持那个定境时间越拉越长,越长越好,因为在这个中间、你在那个定当中。那你下座如果还可以保持现量无分别,就很可能我们本来有的那个般若的智慧就能够现前嘛,现前我们就叫做开悟嘛。所以开悟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境界嘛,就是你在现量无分别的那个状态,然后就本来具足的那个般若智慧自然就现前了。

可是我们平常散乱啦、又昏沉啦、又掉举啊,然后又第六意识比量,分别又这么重啊,是不可能开悟的,因为比量的状态是没有办法进入那个现量。所以我们才会说你平常就要练习,尽量不要去分别,就是分别心不要那么重啊,然后不要那么执著,其实的意思就是说你那个比量分别的心没有那么强的话,你一旦修定比较容易进入现量无分别;那现量无分别又离那个般若现量无分别…,现量无分别智的那个般若智慧比较容易现前,就是比较容易开悟的意思。

因为开悟的当下一定是现量无分别的状态,那它跟定境有什么差别呢?定境就是现量无分别,但是没有般若智慧,差别在这里。所以一定要有定境的那个体验了之后、那个经验了之后,然后你一直保持那个经验,那你本来具有的那个般若无分别智就有机会现前,因为它一定是在现量无分别的当下才能够现前。好,所以当我们那个又开始比量、又开始分别的时候,诶!它就没有机会现前。

好,那我们现在说佛陀祂平常是什么境界?我们说佛陀随时都在定中嘛,祂就在这个现量的根本智当中,平常佛就都在这个根本智当中、现量无分别的根本智当中。

那我们刚才说根本智就是一切智慧的根本,因为你一定要有这个根本智之后,你才能够从这个根本智、这个空性当中再怎么?再现起无量的智慧,那个叫做后得智,那是为了方便利益众生才需要具备的。可是佛自己本身的境界就是在根本智这个空性的智慧当中。可是祂要说法的时候,祂就先进入不同的三昧。

现在讲这个是入深明法门三昧,还有什么虚空藏三昧,种种千百个三昧,这些种种的三昧呢,都是佛在因地修行、菩萨因地修行的时候就已经证得了;所以在祂成佛之后,说法的时候,祂就可以随缘现起,看当时的那个因缘状况,然后要说什么内容、法的内容,然后祂进入不同的三昧当中,然后在这个三昧当中来说法。这又跟佛陀平常根本智的现量境界是有一些差别的:

一个是平常是根本智的那个空性的境界当中;可是要说法的时候是从根本智再现起后得智,然后入不同的三昧来说法。所以我们就知道佛的智慧祂其实有平常自证的境界,还有说法时候的境界,是有一些差别的;可是对佛来说是没有差别,对众生来说有差别。不同的众生同样的会场,但是他所领悟到的那个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个人众生的根器不同,然后因缘不同,那个善根也不同;所以同样的法会,但是每个人所领悟的不同。但是对佛陀来讲是没有任何的差别的,祂不管是入任何的三昧,然后说任何的法,对佛来讲是没有差别的。这个我们要先知道佛说法的那个当下,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状况。所以祂会随着我们那个徒众、被佛教化的这些徒众的根基不同,所见到的也不同。

好,那什么是深明三昧呢?就是甚深光明,这个深明就是深、就是甚深,明就是光明,其实它就是甚深光明三昧,就在讲我们的法性本来是光明的,所以我们讲到光明法性就是在形容佛的境界。祂就是在光明的法性当中,所以佛在说般若经的时候,祂当时呢就是在这个甚深光明当中通达一切的法性。所以我们称为光明法性是佛的境界。

那在这个甚深光明当中通达一切的法性,那这个一切的法性在胜义谛上来说,就是一切法空,一切法如幻,这我们听起来好熟,对不对?一切法空,一切法如幻:一切法空就在说一切法的自性是空的,但是它又可以现起千差万别不同的法,但是要知道它所现的一切法又是如幻的。所以你不能说一切法自性是空的然后就空掉了,然后就没有一切法,不是的,还有一切法如幻,这个是重点,一切法如幻。

你明白空性的道理,但是你没有办法如幻地现起一切法,那又落在空边了嘛,你只知道一切法自性是空的。不但自性是空,但是又什么?无量的法能够从这个空性当中、这个法性当中又能够现起一切法,但是同时知道所现起的一切法是如幻的。所以佛就是在这个一切法空一切法如幻的境界当中、三昧境界当中来说般若经的——这个就叫做甚深光明三昧。

“是时,复有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观照般若波罗蜜多深妙之行,照见五蕴皆自性空。”

“是时”,就是在佛陀入定的这个时候,有圣者、有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他也在观照般若波罗蜜多深妙之行,就是现证五蕴自性皆空,这就是“照见五蕴皆自性空”。就是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呢,他对五蕴皆自性空一直在观察思惟,或者是说他照见色受想行识五蕴的自性都是空的,就是这段的意思,照见色受想行识五蕴自性皆空。

色受想行识,内容大家都很清楚嘛,所谓的色法就五根、六尘是色法。那它是怎么样形成这个色法的呢?就是众生世界的地、水、火、风,声、香、味、触,内外能所八法所形成的色法,这个《百法》里面有讲到。

那受呢?就是受心所,领纳外境叫做受心所,领纳前尘各种的境界就是受心所。那想呢?想就是想心所。那行呢?就是念念相续,迁流不住,就不停留,念念都非常快速地迁流,然后不住,这个就是行。那识呢?就是八识,八个:前五识、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这个就是识。

这就是所谓的五蕴。

所以这个事实就是:佛当时在这个甚深光明三昧当中呢,他用定力加持舍利子、在定中加持舍利子,让舍利子呢对波罗蜜多提出疑问,然后由观自在菩萨来做辩答,使在会的大众更能够领悟。

所以佛入定之后呢,舍利子他也从定中来观照,这是事实的…,那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们这个凡夫在外面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其实这中间佛有用定力加持舍利弗,舍利弗他也入定在观察,就是这是事实,当下的那个状况是这样子。

那圣观自在,这个“圣”是伟大超越的意思,就说明他的境界功德呢在一切的菩萨之上,所以加了一个圣。观自在,观自在就是离二障,他已经离烦恼障、所知障,能够得自在。那他从悲心当中常观照众生的痛苦,然后常常的救度众生。那观自在菩萨呢他身口意已经得清净,离一切的贪执,般若智慧不动摇,行六波罗蜜,所以究竟的到彼岸,称为摩诃萨。所以我们刚才讲摩诃萨还有大的意思,说明菩萨他的发心广大,功德广大。

所以现在讲的观自在菩萨,他本来是十地以上的等觉菩萨,功德和佛一样,没有差别。其实观自在菩萨他早就成佛了嘛,大家都知道他佛号名“正法明如来”,佛号叫做正法明如来,所以其实他早就成佛。他就是在为了利益众生呢现菩萨相,所以他也是佛示现的观自在菩萨。

这个“行”呢,就是依止修般若波罗蜜多而究竟到彼岸的意思。般若波罗蜜多,观照般若波罗蜜多深妙之行,就是说菩萨发心之后呢想要圆满福德智慧资粮,这两种资粮如果要圆满,就必须要经过五道十地的修持,等到五道十地修持圆满呢,就能够得这个般若波罗蜜多。

所以我们现在就介绍什么是五道十地。所以观自在菩萨呢就是对于这个五道观照,然后能够逐次地趋入具足般若波罗蜜多深妙之行,而得到最后的波罗蜜多果。那五道我们都很熟了嘛: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

那资粮道到底要修哪一些内容呢?第一个就是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个就是四念处。那修四念处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对治四种颠倒,这个我们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把这个表格内容、五道十地内容讲完。然后我们从下一堂课开始,就会详细地讲这个五道每一个:什么是四念处啊,然后怎么修啊,我们都会详细说明。那我们今天先把这个五道十地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这个名相先弄清楚。

四念处就有这四个,那为什么要修四念处呢?就是先对治我们的四种颠倒嘛。明天会进一步解释。

那什么是四正勤呢?就是我们一般说的精进,精进就是说:未生恶令不生,还没有生起的恶你要让它不生;那已经生起的恶你要让它灭;那善呢也是,没有生起善你要让它生;已经生的善我们要让它怎么样?增长,这就是那个精进,你到底在精进什么?就是在精进地止恶修善。我们就知道这个四正勤,这个“勤”就是精进的意思嘛——四种很正确地修精进。怎么修呢?就是止恶行善:对一切的恶没有生的,我们不要让它生;已经生的要让它灭;那善呢,怎么样行善?就是没有生的要让它生;已经生的要让它增长。所以它的目的就是能够止恶行善。

那第三个就是四如意足:就是欲、念、勤、慧。修四如意足的目的呢就是它可以得神通,我们知道度众生一定要有神通的;不然你没有他心通的话,你只讲你要讲的,他根本就没有要听啊,因为你读不懂、读不懂他的心,你不知道他需要什么,所以你说的法他就不相应啊,也没有很爱听啊,然后听完也不修啊,那个就是没有他心通。

所以神通对那个度众生来讲,它非常非常的必要。那你有宿命通的话,就知道他过去修什么,这一世修什么最快,也是很重要。那个什么天耳通、天眼通,那个什么天耳通就是要知道过去未来嘛。那个不管,就是说菩萨在利益众生,神通是一定要的;只是佛教不强调神通,可是神通是一定有,但是不强调。因为强调是怎样?就跟外道没有什么差别了嘛,因为外道都在讲神通啊,你讲神通,大家都去搞神通了,那佛法是什么?不知道,因为就是在神通感应而已嘛,所以就跟外道不知道差别到底在哪里。所以佛法是绝对不讲神通,然后也不会示现神通,可是他一定有的,因为他没有的话他很难度众生的。所以他修四如意足的原因就是能够得神通。

这个是资粮道:有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

那加行道呢?它就有五根五力。五根就是有信根、进根、念根、定根跟慧根。那这个五根坚固之后就能够发出五种不坏的力量,那个就称为五力了,所以五力是从五根来的。五根坚固了之后,它就能够发挥它的力量,所以叫做五力。那要发挥这种不坏的力量之后,才能够使五根的功德能够实现;不然你这个信、进、念、定、慧都没有办法实现,所以他虽然有五根,但是没有力量,所以五根它没有办法实现。要实现就是要加深它的力量,就是要使五根坚固之后,它才能够发挥它的力量,而让这个五根的功德能够实现——这个是为什么要修五根五力的目的。

那七菩提分呢,就是念、择法、精进、喜、轻安、定、舍——这个就是七觉支或者叫做七菩提分。那它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能够调和昏沉散乱,使定慧均等,这样才能够趋入正道。这是他修七觉支的目的。

这个是加行道,所以我们知道加行道你到底要怎么用功呢?就是五根、五力、七觉支,从这上面用功,我们后面会详细地解释。

那第三个就是你这样子用功之后,你定慧均等之后,才可能见道。所以见道之后就是行八正道:正见、正语、正思惟、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这个要超越一切的执著,超越一切的遍计所执,我们念唯识就知道遍计所执,其实都是遍计所执的错嘛。

遍计所执就是我执跟法执的来源,就是遍计所执。本来是依他起,因缘所生无自性就没有了;可是你要把依他起,把它那个什么见分当作我,相分当作法,就有了我执法执,这个叫遍计所执。

那怎么样把这个遍计所执断除,然后超越一切的执著呢?就是要修八正道,就可以达到这样的目标,这是见道之后所修的就是八正道。见道以后修,这时候是正修,就是于自心明体毫不散乱。

自心明体,见道已经见到自己的那个心性了嘛、见到自己的本性了。那我们的自心本来是光明的,所以它用明体来说明我们自心的状态,就是一种光明的状态。然后你安住在你的真心本性当中丝毫不散乱,这样子来完成一切修道的福德资粮跟智慧资粮。

这个都完成了之后,就是无学道了,就不需要再修了,无学就不需要再修。所以前面的资粮、加行、见道、修道称为有学道。那这个修道资粮圆满,福德资粮、智慧资粮圆满了之后呢,就到这个无学道了。无学道就是“位断三界,烦恼俱净,究竟真理,无法可修”,就是已经断尽三界的烦恼,究竟了悟了真理,所以已经无法可修了,所以叫做无学道,不需要再修了。

那十地呢?十地那个《梵网经》跟《华严经》,它其实内容那个名称不太一样。那我们比较常听到的是华严经的判位,所以我们就用华严经的判位,这个以后我们也会说每一地他的境界是怎样。

那个初地菩萨我们就称为欢喜地,那二地菩萨叫做离垢地,三地菩萨叫做发光地,四地叫焰慧地,五地叫难胜地,第六呢就是现前地,第七远行地,第八不动地。所以我们说八地菩萨才不退转嘛,所以给他一个名称叫做不动地,不再退转。那隔阴之迷,到这个时候就完全没有隔阴之迷了,没有入胎迷、住胎迷、出胎——这三个都不迷了,要八地菩萨才可以做得到。

你入胎的时候不迷,就是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住胎也不迷,你都可以知道你的过去的事情,前世的事情清清楚楚。因为有的是入胎的时候就迷了,因为这样一钻进去就迷了。那有的是入胎不迷,但是他住胎迷,他在妈妈肚子里面的时候,这样子十月怀胎,诶,就慢慢又忘记过去世了。那有的是入胎不迷,住胎不迷,“哇”一下出生的时候迷了,一钻过那个黑黑的通道,一出生“哇”一声,哇,完全忘记了,那个叫出胎迷。

所以你要入胎不迷,住胎不迷,出胎也不迷,就是不动地的八地菩萨才可以做得到,所以叫不动地。

那九地呢叫做善慧地,十地叫做金刚地,这就是十地菩萨的名称。

所以呢,这个就是趣入般若波罗蜜多应该经过的程序,而逐渐依次成就所给它的名称,就是这样的五道十地的名称。

那到了十地就跟佛就几乎相等了,所以我们给他一个名称叫等觉,十地以上叫什么?叫等觉、等觉菩萨,就几乎跟佛相等的,所以叫等觉,这是等觉它的名称的来源。等觉过了就是佛了嘛、妙觉就是佛了。

好,我们把这个大纲讲完,我们明天就开始讲那个四念处,开始详细的说明。那我们今天就到这里。

(师颂,众师兄跟颂)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www.lianshi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