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师佛网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选择字号→ 特大

7、修慈、修悲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第二正发此心分三。初修慈中慈所缘者,谓不具足安乐有情。行相者,谓念云何令遇安乐,惟愿令其获得安乐,我应令其遇诸安乐。胜利者,三摩地王经云:“遍于无边俱胝刹,尽其无量众供养,以此常供诸胜士,不及慈心一数分。”此说较以广大财物,于究竟田常时供养,其福尤大。曼殊室利庄严佛土经云:“于东北方有大自在王佛,世界曰千庄严,其中有情皆具安乐,如诸苾刍入灭定乐。设于彼土修净梵行,经过百千俱胝年岁,若于此土最下乃至于弹指顷,缘一切有情发生慈心,其所生福较前尤多,况昼夜住。”宝鬘论云:“每日三时施,三百罐饮食,然不及须臾,修慈福一分。天人皆慈爱,彼等恒守护,喜乐多安乐,毒刀不能害。无劳事得成,当生梵世间,设未能解脱,得慈法八德。”若有慈心,天人慈爱自然集会,佛以慈力战败魔军,故守护中为最胜等,故虽难生然须励力。集学论说,当一切心思惟金光明中,开示修习慈悲偈文,下至语中读诵而修。其文为“以此金光胜鼓音,于三千世界中,恶趣诸苦阎罗苦,匮乏苦苦愿息灭”等。修慈次第先于亲修,次于中庸,次于怨修,其次遍于一切有情如次修习。修习道理,如于有情数数思惟苦苦道理,便生悲愍,如是亦当于诸有情,数数思惟缺乏有漏无漏诸乐,乐缺乏理,若修习此,欲与乐心任运而起,又当作意种种妙乐,施诸有情。

第二正发此心分三。前面了解知母、念恩、报恩,是发心的所依之后,接下来第二部分是正式发起此心,内容分三:(一)修慈,(二)修悲,(三)修增上意乐。

初修慈中慈所缘者,谓不具足安乐有情。行相者,谓念云何令遇安乐,惟愿令其获得安乐,我应令其遇诸安乐。在最初的修慈当中,首先要知道修慈的对象是谁?只要是还没有得到安乐的有情,都是我们修慈的所缘。因此,在六道轮回中的一切众生,我们都应该对他修慈。那么,修慈的时候,心里应该怎么想呢?应该不断地忆念如何让他得安乐;一心祈愿他能得安乐;我应当负起给予他安乐的重担。

胜利者,三摩地王经云:“遍于无边俱胝刹,尽其无量众供养,以此常供诸胜士,不及慈心一数分。”此说较以广大财物,于究竟田常时供养,其福尤大。这样修慈有什么好处呢?三摩地王经中说:“以无量劫的时间,以无量的供物经常供养佛,还不如修慈心的一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修慈的殊胜利益,比以广大的财物,经常供养佛的福报还大。

曼殊室利庄严佛土经云:“于东北方有大自在王佛,世界曰千庄严,其中有情皆具安乐,如诸苾刍入灭定乐。设于彼土修净梵行,经过百千俱胝年岁,若于此土最下乃至于弹指顷,缘一切有情发生慈心,其所生福较前尤多,况昼夜住。”曼殊室利庄严佛土经中说:“在东北方有大自在王佛,世界叫千庄严,在这个世界中的有情,各各都具足安乐,如同比丘入灭尽定。假设在这个殊胜的佛土中修清净的梵行,时间经过百千俱胝年,所累积的福德,比不上缘一切有情发起慈心,仅仅一弹指的时间。如果能日夜都安住在慈心当中,所得的福就更不必说了。”

宝鬘论云:“每日三时施,三百罐饮食,然不及须臾,修慈福一分。天人皆慈爱,彼等恒守护,喜乐多安乐,毒刀不能害。无劳事得成,当生梵世间,设未能解脱,得慈法八德。”若有慈心,天人慈爱自然集会,佛以慈力战败魔军,故守护中为最胜等,故虽难生然须励力。宝鬘论中说:“每天早、午、晚三时,布施三百罐饮食,所获得的福,不及须臾间修慈,所获得福的一分。有慈心的人,天人都敬爱、经常地守护、内心多喜乐、身体多安乐、百毒不能伤、刀仗不能害、事不多劳就能成就、将来当生梵世,就算这一世不能解脱,也能得到以上所说慈心的八种功德。”因为有慈心的人,天人自然会慈爱他、聚集来守护他,像佛也是以慈力来战胜魔军的,所以,一切的守护当中,就算慈心是最殊胜的了。虽然一开始很难生起,但是仍然必需励力地修。

集学论说,当一切心思惟金光明中,开示修习慈悲偈文,下至语中读诵而修。其文为“以此金光胜鼓音,于三千世界中,恶趣诸苦阎罗苦,匮乏苦苦愿息灭”等。集学论中说,应当一心专念思惟金光明经中,开示有关修习慈悲的偈文,乃至言语当中,也应多多读诵来修。偈文是说:“以此金光胜鼓音,于三千世界中,恶趣诸苦阎罗苦,匮乏苦苦愿息灭”等。意思是说,愿以此金光明鼓出殊胜的妙音,遍至三千大千世界,凡闻此鼓音的众生,无论是恶趣苦、阎罗苦或者是人道求不得等苦,都能息灭。

修慈次第先于亲修,次于中庸,次于怨修,其次遍于一切有情如次修习。修习慈心的次第,是先缘我们最亲爱的人来修,接着是中庸,再其次是怨敌,最后是遍缘一切有情修慈心。

修习道理,如于有情数数思惟苦苦道理,便生悲愍,如是亦当于诸有情,数数思惟缺乏有漏无漏诸乐,乐缺乏理,若修习此,欲与乐心任运而起,又当作意种种妙乐,施诸有情。如何修习慈心的道理,就像我们如果经常思惟一切有情的苦、以及苦因(造作恶业),就能生起希望拔一切有情苦的悲愍心。我们现在若是经常思惟一切有情,缺少乐(既没有现前这一世的有漏乐,也没有究竟证果的无漏乐)、以及乐因(造作善业),就能任运生起,希望给一切有情快乐的慈心,并且会作意观想,将种种的妙乐,布施给一切有情。

二修悲中悲所缘者,由其三苦如其所应,苦恼有情。行相者,谓念云何令离此苦,愿其舍离,我当令离。修习渐次先于亲友,次于中者,次于怨修。若于怨处如同亲友,心平等转,渐于十方一切有情而修习之。如是于其等舍慈悲别分其境。次第修者,是莲华戒论师随顺阿毘达磨经说,此极扼要。若不别分,初缘总修似生起时,各各思惟,皆悉未生。若于各各皆生前说变意感觉,渐次增多,后缘总修,随缘总别,清净生故。修习道理当思为母,此诸有情堕生死中,如何领受总别诸苦,具如前说。此复若修前中士道已生起者,比自心修易于生起。若于自上思惟此等,则成引发出离心因,若于他上而思惟者,则成引发悲心之因。然未先于自上思惟,则不能生令至扼要。此乃略说,广则应如菩萨地说,悲心所缘百一十苦,有强心力应当修学。此说较诸声闻现证究竟苦谛,以厌患心所见诸苦,菩萨修悲思苦众多,若无量门思惟无乐苦恼道理,慈悲亦多。若恒思惟则能发生猛利坚固,故少教授便觉饱足,弃修诸大教典所说,力极微弱。此如前说趣大乘门,是发心理及以大悲为根本理,善别此等以观察智,思择修习后生证悟。若其知解未善分别,唯专策勤略生感触,全无所至,修余事时皆如是知。

二修悲中悲所缘者,由其三苦如其所应,苦恼有情。行相者,谓念云何令离此苦,愿其舍离,我当令离。在第二的修悲当中,首先也是要知道修悲的对象是谁?只要是还在遭受三苦的一切苦恼众生,就是我们修悲的所缘。心里也应该不断地忆念如何让他远离痛苦;一心祈愿他能远离痛苦;我应当负起拔除他痛苦的重担。

修习渐次先于亲友,次于中者,次于怨修。若于怨处如同亲友,心平等转,渐于十方一切有情而修习之。修悲的次第,也和修慈一样,先缘亲友、次缘中庸、再缘怨敌,如果对于怨敌,也能视同亲友一般,生起拔苦的心,最后再缘十方一切有情修悲心。

如是于其等舍慈悲别分其境。次第修者,是莲花戒论师随顺阿毘达磨经说,此极扼要。以上所说,修平等舍、修慈、修悲的内容,一定要依照不同的所缘,一一分别修习。这是莲花戒论师,随顺阿毘达磨经中所说,非常重要的修习次第。

若不别分,初缘总修似生起时,各各思惟,皆悉未生。若于各各皆生前说变意感觉,渐次增多,后缘总修,随缘总别,清净生故。为什么一定要按照这样的次第来修呢?因为如果不特别分开所缘,一开始就缘一切有情来修习的话,会以为自己的舍心、慈心、悲心已经具足,等到缘亲、中、怨三者,分别思惟的时候,才发觉舍心、慈心、悲心根本都没有生起。所以一定要按照次第一个一个的修,等到前面一个已经修到转变心意,确定生起了以后,才渐渐地依次增加,最后再缘一切有情,这时应有的量就能生起。只有这样,无论是缘一切有情,或者分别缘亲、中、怨的时候,都能生起清净的舍心、慈心、和悲心。

修习道理当思为母,此诸有情堕生死中,如何领受总别诸苦,具如前说。修习悲心的道理,应当思惟一切如母的有情,正堕在生死轮回的苦海当中,各自领受着总苦(八苦、六苦、三苦)、以及别苦(六道各别的苦),其中的内容就如下士道(思惟三恶趣苦)和中士道(思惟苦谛)当中所说的相同。

此复若修前中士道已生起者,比自心修易于生起。若于自上思惟此等,则成引发出离心因,若于他上而思惟者,则成引发悲心之因。然未先于自上思惟,则不能生令至扼要。如果在修中士道时,就已经生起想要离苦的心,现在要发为一切有情拔苦的悲心,就很容易生起。对于自己来说,想离苦是引发出离心最主要的原因;对众生来说,想为众生拔苦,则是引发悲心最主要的原因。可是如果连自己都不想离苦的话,又怎能生起为众生拔苦的悲心呢?

此乃略说,广则应如菩萨地说,悲心所缘百一十苦,有强心力应当修学。这只是简单地说,若是要详细说的话,就应该如菩萨地中所说,悲心所缘的苦,有一百一十种苦,有强大悲愿力的菩萨,应当依这样的内容来修学。

此说较诸声闻现证究竟苦谛,以厌患心所见诸苦,菩萨修悲思苦众多,若无量门思惟无乐苦恼道理,慈悲亦多。若恒思惟则能发生猛利坚固,故少教授便觉饱足,弃修诸大教典所说,力极微弱。同样是思惟苦谛,但却有出离心和悲心的差别。声闻小乘以厌患心见种种苦,所以一心求证涅槃,以解脱其苦;菩萨大乘却以悲心见种种苦,因此发心拔除一切有情的苦。前者为自己一人除苦,后者为一切有情除苦,由此可见,思惟的苦愈多,悲心也愈多。若是能经常思惟其中的道理,便能发起猛利坚固的悲心;但如果只听闻小乘教授就觉满足,而弃舍修习大乘教典所说的内容,所发的悲心力量,就会非常微弱。

此如前说趣大乘门,是发心理及以大悲为根本理,善别此等以观察智,思择修习后生证悟。若其知解未善分别,唯专策勤略生感触,全无所至,修余事时皆如是知。所以,应当对前面所说:“入大乘门,唯一的条件就是发菩提心。”和“大乘道的根本就是大悲”的道理,以观察的智慧,思惟修习之后,产生证悟。若是对于这些内容,不能善加分别,而只是表面上生起一些感触,内心完全没有到达应有的证量的话,在修其他法门的时候,也会同样只求表面上的知解而已。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www.lianshi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