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师佛网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选择字号→ 特大

63、生起出离心,除邪分别,解脱正道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各位居士大德:

阿弥陀佛!

好,我们继续中士道。

中士道是解脱道,我们修习中士道,就是希望能够从三界当中解脱。想要达到解脱,首先就要生起希望解脱的心——也就是出离心。那生起出离心的方法有三种:第一个是思惟苦谛;第二个是思惟集谛;第三是思惟十二缘起的道理,这些内容我们前面都已经介绍过了。

现在的重点,是要检查自己出离心是不是真的生起了?是不是真的生起了希求解脱的心?这个出离心、出离三界的心,是不是真的能够生起来。怎么检查呢?那就是看自己想要出离三界的心迫不迫切?如果我们修行还是觉得说“反正不急嘛,等小孩大了、退休了,再存一笔钱,还要有钱,有钱、有闲,对不对?等红尘的责任了了,该了的、该还的都还了,再也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这个时候我才来好好地修行”。不晓得来得及来不及?如果还是这样想的话,就表示说我们出离三界的心还不够迫切,如果你心里面想说“学佛修行这件事情是慢慢来、没有关系,反正时间还很长,等我安排好了、计划好了,所有准备的功夫都做好了,再也没有什么可以牵绊我的或者让我挂心的事情,我那个时候才好好来修”——这个我们就说他出离心还不够迫切,急于想要解脱的心还不够迫切。

那怎么样才算迫切呢?到底要到什么样的情况,我们只能够比喻,像这样的情况叫做迫切,譬如说:房子着火了,那你会不会说“不着急嘛!慢慢等我把值钱的东西搬出来,行李打包好,然后再把服装整齐地穿好,然后才慢慢地走出来,反正不着急嘛。”会不会这样想?不会嘛,对不对?房子着火了,二话不说,也不做第二念想,往外面冲就对了。我们出离三界的心就要这么迫切,我们才能够真正地生起出离三界的心,对三界没有一念的眷恋,没有一念的贪会生起。如果我们生起的心是这么迫切的话,我们不会再耽著平常的色、声、香、味、触啊,什么好吃的、好看的、好闻的、好穿的,统统都没有办法激起你贪欲的心了。如果不是的话,那每天就是耽著在五欲当中嘛,要看好看的、听好听的、吃好吃的、闻香味、然后穿好穿的、舒服的、然后要过好日子,所谓的有水平的好日子,如果每天想的是这个的话,那表示说你的出离心没有生起。所以我们检查自己,那个心迫不迫切呢?就是看像不像房子着火了,你是不是想要赶快冲?那三界这么苦,你要赶快出离啊!就是这样的心念,这是一个比喻。

我们还可以再另外作一个比喻,就是好像犯人关在牢里,你会不会想说“反正不着急嘛,反正我出去也没事干啦,我就好好地、安心地蹲着,在牢里好好待着。”会不会这样想?不会,因为没有自由嘛!解脱就好比你真正得到自由,你的自性真正得到了解脱,真正得到了自由,只有出离三界,你才能够真正从苦当中解脱出来,你才能够得到真正的自由。

所以如果我们出离三界的心,像房子着火了,或者是关在牢里的犯人,想要赶快离开这个牢房,这样才算迫切。所以我们检查自己出离心是不是真的生起,就是这样来检查。

那我们要问了:为什么我们的出离心必须这么迫切呢?为什么一定要做到非常迫切呢?它为什么这么重要呢?因为如果我们自己都没有生起出离心,还觉得红尘很好玩,还有很多事情让自己眷恋不忘,然后一点都不觉得轮回很苦,也不着急,也一点都不急着想要出来;如果我们是这样的心态的话,那我们看到其他的众生还在生死轮回当中漂流,然后受种种的苦,那我们会不会想要帮助他们解脱轮回的苦呢?会不会?你自己都不觉得苦,你会想要帮助众生解脱轮回的苦吗?不会吧?所以不会想要帮助众生解脱轮回的苦,那大悲心就生不起来,大悲心生不起来,菩提心也不可能生起来。所以,我们如果说自己是发菩提心的大乘行者,那都是空话而已。

所以,如果连我们自己都不想解脱,是不可能帮助众生解脱;我们自己不觉得轮回很苦,也不可能帮助众生除苦;不想除苦,就没有大悲心。因为我们知道所谓的“悲”就是拔苦嘛,拔一切众生的苦,想要除一切众生的苦,那我们悲心才能生起来,可是现在我们没有生起想要帮众生除苦的心啊,帮众生除苦的心我们没有生起来,那有没有大悲心?没有大悲心,没有大悲心就没有菩提心。所以,没有出离心,就不可能发菩提心,所以出离心是菩提心的根本——这就是为什么说出离心必须要迫切生起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你没有出离心,就不可能有大悲心,没有大悲心就没有菩提心。没有菩提心,我们就不能说我们是大乘行者。

想要行菩萨道的大乘行者,他就是靠一颗菩提心嘛;可是菩提心没有办法生起来是为什么?是大悲心生不起来,为什么大悲心生不起来?因为没有想要急着为众生解脱轮回的苦,没有这样除苦的心,那为什么没有除苦的心?因为你不觉得轮回苦,因为你没有生起想要解脱轮回的心,就是出离心没有生起,所以出离心只要没有生起的话,后面统统没有了。你自己不想解脱,也不可能帮助众生解脱,你自己还觉得轮回很好玩,也不想除苦,所以你也不可能生起想要为众生除苦的大悲心,没有大悲心就没有菩提心。

所以为什么说出离心非常重要?为什么要这么迫切地生起出离心?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是菩提心的根本,是菩提心的基础;你没有出离心,就不可能有菩提心,就不可能行菩萨道。那每天做的是什么?就是眷恋红尘嘛,看你还是顾家啦、家庭啊、事业啊、小孩啊、马票啊、股票啊……,念念心系红尘俗世,所以那个出离心就是没有办法生起来。那自己都不能解脱,我们也没有能力帮助众生解脱,所以说要行菩萨道、帮助众生解脱、帮助众生开悟成佛,一切都是白说,因为都做不到,自己也做不到,也不可能帮助众生做到。所以它非常非常重要,出离心一定要非常迫切地让它生起。

所以我们每天就应该多多思惟修习苦谛,刚才讲有三种方法:思惟苦谛、思惟集谛、还有十二缘起的道理,让我们的出离心不断不断地增长,一直到迫切出离的心生起来为止,就是这样不断地思惟修习这三个内容,它能够让我们的出离心很快就能生起。

可是往往我们在修习出离心的时候,又容易产生一些偏差的思想,就是错误的知见。所以接下来我们就要澄清一些错误的观念:

第一个错误的观念,就是很多人认为出离心是小乘人才要修的,大乘人不需要修出离心,为什么?出离心就是解脱的心,想要走解脱的路,那个是小乘人想要急于入涅槃,他们才要修出离心,因为他们想要赶快出离三界,赶快从三界当中解脱,所以出离心是小乘人才修的;大乘不必,为什么?悲不入涅槃嘛,对不对?小乘人是因为没有悲心,所以他才要入涅槃,我们大乘人是因为有大悲心,所以悲不入涅槃。既然因为大悲心不入涅槃,就不需要解脱三界,不需要解脱三界,所以不需要生起想要出离三界的心,这个出离心就不需要生起呀!

这样对不对?这样讲对不对?前面刚才那段话听得懂,就知道不对了嘛!因为出离心是菩提心的基础,所以出离心不是小乘人才修的,大乘菩萨道更应该要修出离心,为什么?因为它是菩提心的根本,你没有出离心,就不可能有菩提心;所以出离心不是小乘人才要修的,大乘菩萨更应该要有出离心的基础。有了这个稳固的基础,他的菩提心才能够真正的生得起来,帮一切众生,无量无边、一切法界众生除苦的悲心才生得起来,所以出离心对大乘菩萨尤其重要。

所以第一个要澄清的观念:出离心不是小乘人才修的,不是要解脱才要修出离心,你要行菩萨道,更需要有出离心;要不然我们的心系红尘,不想要出离,每天忙着就是红尘俗世,那就是不可能生起刚才讲的那个大悲心嘛,所以菩提心也没有着落,所以出离心尤其重要,对大乘菩萨来讲。

所以会这么说的,他就不了解中士道是上士道的基础,我们修习这个共中士道,其实是要趋入上士道,不明白这个道理,他才会犯下这样的错误、这么严重的错误知见。

可是经论上不是说菩萨不应该厌离生死吗?书上是这么说的,经论上都说菩萨他不应该厌离生死。不应该厌离生死并不是说菩萨不应该有出离心,不是这个意思;所以说菩萨不应该厌离生死,不是说对三界的苦不应该厌离,不是这个意思;而是为了利益众生,发愿在三界当中受生。所以菩萨他发菩提心,每天练习发菩提心,就是随时碰到任何的状况、任何的境界,他都是能够来长养他的慈悲心,就是长养他的菩提心,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他的菩提心每天都不断不断地在增长,每天都是这样在修菩提心,当然有他修菩提心的方法。所以不管是碰到顺境,譬如说碰到顺境,他就愿一切众生都是像我一样顺利,如果他今天遇到的是顺境,他也同时发愿回向一切众生都是这么样的顺利;如果遇到逆境也是一样,他遇到一切逆境所生起的种种身心的苦,他也发愿一切众生的苦在我身上成熟,所以他不是说遇到顺境才能生起菩提心。

我们一般所谓的菩提心,就是我今天心情好,我今天就比较可能生起这样的心;可是当我受苦的时候,我受到种种磨难或者种种折磨,人生逆境的时候,这时候再叫我发菩提心是很困难的。可是菩萨不一样,越是大的苦,他越能够发大菩提心,就是因为他是这样来转他的心念:他在受苦的当下,他愿一切众生的苦…,“反正我苦了嘛,我就发愿一切众生的苦在我身上成熟,希望一切众生都远离种种的苦;所以我今天受苦,我不但发愿一切众生的苦同时在我身上成熟,我同时也发愿一切众生都远离种种的苦。”

也是因为他这样的发心,他会不会想要急于解脱那个苦呢?三界虽然是很苦,他知道,可是他会不会想要赶快解脱这个轮回的苦呢?就不会,对不对?因为他要悲不入涅槃,是真的,因为大悲心,所以他愿意发愿生生世世再来娑婆世界继续地利益众生。但是他发这个愿,并不表示说他没有那个解脱的智慧或者他没有解脱的能力,不是!而是因为大悲愿力的关系,所以他愿意发愿再来。所以菩萨不应该厌离生死指的是这个;而不是说菩萨不应该有出离心,不是,是因为大悲心的关系,所以他是为了利益众生。虽然他常常发这样的愿,希望一切苦在自己的身上成熟,既然发这样的愿,所以他会不会害怕苦或者害怕轮回?不会,所以他能够生起广度众生的大悲愿力,然后非常精进地来利益众生,做这样的事情。

那为什么菩萨能够做到不厌离生死呢?这就是菩萨他的思惟,他是这样来思惟的,他为什么可以做到?知道轮回是苦的,他也生起想要出离轮回或者种种苦的出离心,他也有,但是他还愿意发愿再来娑婆世界受苦,就是为了利益众生,但是他为什么能够做到不厌离生死呢?因为菩萨知道,他每一念发菩提心:就是愿一切众生苦都在自己的身上成熟,虽然是每一刹那他都在承受众生的苦;但是他知道这个苦都是在累积他成佛的资粮,他这样发愿来承担众生的苦,其实他是在累积资粮、累积成佛的资粮,什么资粮?福德资粮跟智慧资粮,所以他发这样的愿,其实是在累积他的福德资粮跟智慧资粮,不但可以自利,又可以利他,因此才能心生欢喜,遇到任何的苦、任何的磨难也好,任何的逆境也好,他都一样可以这样发心。不但不退心,而且菩提心每天都在增长,就是因为他发这样的心,因为他可以作这样的正思惟,所以他可以心生欢喜地坚忍而受,一切在他身上成熟的苦,他都能够欢喜来接受的原因,就是因为他知道这样做,不但可以自利、又可以利他。

而且,菩萨认为精进度化众生,胜过自己证得菩提。是精进度化众生重要呢?还是自己证得菩提比较重要呢?哪个比较重要?对菩萨来说,他是认为精进度化众生胜过自己证得菩提,为什么呢?因为自己证得菩提只有自利,精进度化众生可以利他;所以,不但不起厌离生死的心,反而还会生欢喜心,欢喜来承受一切众生在自己身上的苦,而且还继续地能够发这样的菩提愿,所以他不但不会厌离生死,而且还会很欢喜地生起大悲心,然后继续地来娑婆世界,发愿继续来六道当中度众生。这就是为什么菩萨能够做到不厌离生死的原因:利他胜过自利,不但自利、还可以利他,而且利他胜过自利。所以在菩萨的心里面,或者他每天在想的,都是利他的事情比较多。像一般的凡夫俗子,他是自利的心比较多,偶尔会想到别人、会考虑到别人;但是菩萨刚好相反,他是利他的心胜过自利的心,他才有资格当菩萨,他为什么可以做到?就是因为他发菩提心,所以他一定利他胜过自利,所以他每天想的都是怎样去利益众生的事情,很少考虑到自己的事情。

所以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就会以为“菩萨不应该厌离生死,所以菩萨不必修厌患三界的心,也不必急着要断除烦恼”——如果是这样想的话,他就是大错特错。所以我们说,这样的一个邪执倒见、错误的知见必须要导正。菩萨是见到三界轮回的过患,虽然非常厌离,但是因为大悲心的缘故,才不会急于想要证入涅槃,然后发愿在三界六道当中,行利他的菩萨道。

这个错误的知见导正了之后,就是有了正确修解脱道的观念之后,接下来我们就要知道,修解脱道必须具备的条件和方法。

修习解脱道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呢?修习解脱道,不是说你想修就能够修。如果你是三恶道的众生:地狱、畜生、饿鬼道这三恶道的众生,是没有办法修解脱道的,这个我们大家都知道,三恶道,每天忙着受苦都来不及,是不可能闻思修佛法的,所以三恶道的众生没有办法修解脱道。

恶道的众生不能修,那善道就能修吗?也不一定,对不对?即使你是生在善道,像长寿天的天人,他也没有办法修解脱道,所以我们知道长寿天也没有办法。就算是生在人间,就可以修吗?如果你是生在没有佛教的地方,生在边地啊,也没机会听闻佛法,当然也没有办法修解脱道。

那你说生在有佛法的地方,就能够修吗?也还不是很稳当,对不对?所以就算有机会学佛,也不一定:如果是生性愚痴或者诸根不具,就是眼睛瞎的、耳朵聋的、身体残缺的,因为他种种的不方便嘛;或者他手脚都好好的,也生性聪明,他就能学吗?不一定,因为他满脑子的邪知邪见,也都完了,佛法进不去;你要跟他讲,全部都被他的邪知邪见把你挡回去了,所以法不入心,也一样没有办法闻思修正法。所以有那个执邪倒见的,也一样不能够解脱,因为他不相信啊,他可能不相信因果,可能不相信佛法所有的这些内容,他听闻不相信,他就没有办法思惟,没有办法思惟就没有办法修习,所以一样没有办法修习这个解脱道。

以上所说的,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八难、就是八无暇,生在八无暇的地方是没有办法修习解脱道的。所以我们就知道,想要修习解脱道第一个条件,就必须具备暇满的人身,这是第一个条件。修习解脱道的条件,第一个就是不要生在八无暇的地方,要必须具备暇满的人身才能修习解脱道,这是第一个条件。

那第二个条件。你们说有了暇满的人身之后,是在家修好呢?还是出家修会比较容易解脱呢?出家修比较容易解脱的举手!在家修比较容易解脱(的举手),好勇敢!看你的发心啦,看你是发小乘心还是大乘心。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了嘛,菩萨怎么样?不厌离生死,因为他有大悲心、有菩提心,所以他很勇敢地就再来三界当中,但是是愿力来的,不是业力来的,这样OK。这样就不论在家还是出家都很好,都能够圆满修学菩萨道。

可是对于那个他没有想要修菩萨道的,急于想要自己赶快解脱的,像要赶快证阿罗汉,在家修比较快?还是出家修比较快?如果是这个大前提的话,出家修比较快呀!因为他可以躲起来嘛,远离红尘,然后一心一意修止观,很快就解脱了。看他是修四谛啊、还是十二因缘啦,解脱的方法,还是内观禅、什么禅法都很快,四念处就可以证阿罗汉,十六特胜都可以,很快,他可以所有红尘俗世全部放下了,万缘放下,然后躲在一个寂静处叫做阿兰若处,一心一意地,所以很快就可以证果了,如果是这种情况,就是出家修比较快。

可是行大乘菩萨道就不一定了,大乘菩萨道来说,是看你的菩提心圆不圆满,跟在家出家比较没有直接的关系,跟菩提心有直接的关系。

所以我们就知道,现在讲的修习解脱道必须具备的条件:第一个是暇满的人身;第二个,如果你想自己解脱的话,就是出家修会比较容易解脱,为什么呢?因为出家人不用再做工嘛,对不对?不用再为生活奔波劳累,所以不会每天为衣食生很多的烦恼,因为你要做工就会生烦恼,所以你不会为了生活、为了工作生很多的烦恼,然后生烦恼就造业,对不对?所以本来是为了要生活,可是在生活的过程当中,你又难免生很多烦恼,生很多烦恼就造很多业。那出家就都不用,出家就是十方的供养,所以他不用为生活生烦恼,所以也不会造业,他也不必和世俗攀缘,所以也可以省下很多的时间,减少很多的麻烦,只要他自己可以过着少欲知足的生活,所以他就可以远离尘嚣,居住在很安静的地方,一心一意地修止观,很快就能断除烦恼、得解脱。所以想要修习解脱道,第二个条件就是必须具备出家身,这是以自己赶快想要解脱这个大前提来说。如果想要修习大乘菩萨道的话,就不一定要具备出家身。我们现在讲的是小乘的解脱。

具备了修习解脱道的条件、就是暇满的人身之后,我们就要知道如何解脱的方法。应该要修习哪些内容才能够达到解脱呢?这个大家又很熟了,就是戒定慧三学嘛,应该修习戒定慧三学才能够达到解脱。为什么必须修习戒定慧三学才能解脱呢?那我们就要分三方面来分析:

第一个,是以调心的次第来说,必须要修习戒定慧三学。像一般如果没有修的人,他的心都非常散乱,当心散乱的时候,我们应该打坐吗?应该修定,对不对?错!若心非常散乱,你坐在那边也是胡思乱想,所以对那个非常散乱的心,我们应该建议他先学戒。所以那个心很散乱的,不是说你应该学打坐,不对!你应该学戒。所以我们这个散乱的心,要怎么样让它不散乱呢?就必须要学习戒学。所以第一步,我们以调心的次第来说、调伏我们心的次第来说,第一个是应该要学戒。学戒的目的就是要使我们散乱的心不再这么散乱。

为什么可以不再这么散乱呢?因为你开始有正确的观念,什么该做、不该做很清楚,那个不该做的就不要做,应该做的就要去做。杀盗淫妄不应该做的,我就断杀盗淫妄。为什么断杀盗淫妄能够让我们的心不散乱呢?因为你可以开始行善之后,因为戒律…,为什么要持戒?最主要就是要度毁犯嘛,就是防非止恶,止息一切错误的恶行,身口意三方面的恶行,因为是这些恶行让我们的心散乱的,所以当你能够持戒的话,你自然心就不这么散乱,为什么?因为都在戒律当中,身口意三业都在清净的戒律当中,所以你的心自然就不会散乱,所以要调伏我们的散乱最好的方法就是持戒清净。所以调心的次第,第一个就是戒学。

那为什么我们没有办法得定?最主要两个原因:就是昏沉跟掉举,所以昏沉跟掉举是障碍我们没有办法得定两个最主要的原因,所以我们想要调伏昏沉跟掉举的心,就必须要学习定学。所以第二步、调心的第二次第就是要学定学,就是要修禅定。我们前面讲四禅八定的时候也讲过,我们想要证初禅必须要伏五盖,五盖里面就是有这些——昏沉、掉举的心,你什么时候能够伏五盖,你什么时候就可以证初禅,真正的得初禅、就是真正的得根本定,因为一切的定,都是从这个根本定的基础然后再发展上去的,所以你没有证得初禅,你那个定很容易就退失了。如果你只是得欲界定或者未到地定,或者是连欲界定都没有得,你只是坐在那边胡思乱想,不是昏沉掉举、就是散乱的话,也一样没有办法得定。所以真正要定力,至少要初禅以上;一切的不管是神通也好或者是一切有关于定的功德,也都是得根本定以后才会有的,所谓禅定的功德。禅定有十种功德嘛,我们曾经都详细讲过四禅八定还有十六特胜的内容。所以我们就知道,想要制伏障碍我们得定的昏沉掉举的心,就必须要学习定学。

那当这个散乱、昏沉、掉举的心都调伏了以后,想要达到解脱的话,就必须要有智慧——就是所谓空性的智慧。这个空性的智慧怎么来呢?它就是属于慧学的内容。所以我们想要进一步的能够调伏我们烦恼,甚至进一步断除我们的烦恼、还有习气等等这些问题,怎么解决呢?就是要靠空性的智慧才能够真正地解决。因为禅定只能够伏烦恼,没有办法断烦恼,只能够伏住烦恼不让它生起来,但是那个烦恼的种子全部含藏在我们的第八识,一个都没有少,只是因为你定力很高把它伏住了,它不会生起现行这样而已;但是种子都还在,烦恼的种子还在,习气的种子都在,这些种子怎么让它清净呢?只有靠空性的智慧才能清净,所以慧学就非常非常重要了,必须要有空性的智慧,才能够达到真正的解脱。

空性的智慧为什么能达到解脱呢?因为轮回的根本是什么?我执嘛,为什么有我执?就是因为有无明,以为有“我”,然后就有我执,以为有“我”就生烦恼、就造业,有业就要轮回,所以我执是轮回的根本。空性的智慧是告诉我们无我的道理,所以它能够断我执,断我执就不会生烦恼,就不会造业,就不会轮回,所以它能够解脱轮回。所以想要解脱是靠无我、空性的智慧;其他任何的功夫都办不到的,你定力再高都没有办法,它只是把你这些种子伏住,但是都没有清净。这些种子想要清净,就是烦恼、还有习气的种子,都要靠空性、无我的智慧才能够彻底地把它清净掉。

这就是以调心的次第来说,必须要戒定慧三学。所以我们现在讲到解脱的方法,就是一定要靠戒定慧,没有其他的,就是要靠戒定慧三学,首先是以调心的次第来说。

那第二个,我们以证果的内容来说,也必须要修学戒定慧。因为戒学所得的果报,就是生在欲界的人天,因为我们知道持戒清净就能得人身嘛,这个大家都知道;所以我们能够持戒清净,不但能得人身,死后也可以生天,这个都是靠持戒的功德。所以持戒的果报就是有人天果报,因为毁犯戒律的话就是堕三恶道嘛。所以你不想堕三恶道,想要有人天果报,你就是持戒,你就可以做到,所以持戒的果报,就是有人或者是天道的果报。

那定学的果报呢,就是能够生在色界或者是无色界天,就看你禅定的功夫,看你生前如果是证得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你死后就生在色界的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你生前如果能证到无色界的四空定,你死后就能够生在无色界的四空天(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所以禅定的果报,就是生在色界的四禅天或者无色界的四空天,这就是定学的果报。

那慧学的果报呢,就是能够证得涅槃。这个涅槃,不论是小乘的涅槃或者是佛的究竟涅槃,都必须要靠这个空性无我的智慧,才能够证得涅槃。所以这个是以证果来说。

第三个以断惑、断惑就是以断烦恼来说、以断惑的内容来说,必须修习三学。首先想要破坏烦恼的现行,就必须学习戒学。破坏烦恼的现行,就是说你不再会生烦恼这件事了,为什么?刚才我们讲过,你持戒能够防非止恶,你不再做杀盗淫妄,或者是你不再做十恶业,然后行十善业,你行十善业是不是就破坏烦恼的现行了?对不对?所以想要破坏烦恼的现行,就必须要学习戒学。想要伏住烦恼的现行,就必须要学习定学,因为学习定学,就能伏住烦恼的现行(刚才是破坏烦恼的现行,现在是伏住烦恼的现行)。我们烦恼怎么让它伏住,不让它生起现行呢?就是靠定力嘛,因为你定力的功夫够,你那个烦恼就不会生起,就是暂时的伏住了,所以定力只能伏住烦恼,但是不能够断烦恼。想要断烦恼的话、想要断除或者断尽烦恼的种子(刚才是现行,现在是讲种子),就必须要学习慧学。所以伏烦恼是靠定学,断烦恼是靠慧学,而且是清净烦恼的种子,都是靠空性的智慧才能够断除,或者断尽一切烦恼的种子。那现行呢?破坏现行靠戒律;伏住烦恼的现行靠定力。所以这是以断惑的内容来说,也必须要修习三学的内容。

这就是为什么想要解脱必须要修戒定慧的三个理由:不管是以调心来说,还是证果来说,还是现在讲的断惑来说,这方三面来分析,都必须要学习戒定慧三学。

我们今天就暂时讲到这里。我们明天介绍犯戒的理由,为什么会破戒的四个理由,还有进一步降伏种种烦恼的方法,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

(师颂,众师兄跟颂)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www.lianshi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