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师佛网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选择字号→ 特大

19、善法十一(不害),根本烦恼(贪嗔痴)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今天讲“不害”。一百九十六页,十一种善法最后一个是不害。不害,就是对一切有情不起损恼的心。由于这个不害的心是无瞋来的,所以不害并没有自己的体性,而是以无瞋为它的体性。这就说明:什么叫不害?就是对一切有情不起损恼的心。我们没有想要恼害众生的这个念头,任何情况之下,不管他怎么样的对待你,不管你碰到怎么样的事情,都不会生起一念恼害众生的心。如果能够做到的话,就是属于现在讲的这个善法。任何情况之下都不会起这样的念头。不是做这样的事哦,做这样的事已经很过份了,不会起伤害众生的念头,任何情况之下。

好,有了“不害”就能对治害心,没有了害心,才能生起对众生的悲悯心。因此,对治害心和具足悲悯心,就是不害的作用。所以能够做到不害的话呢,我们就不会生起恼害众生的心,同时也能够具备这个悲悯心。因为我们所谓的大悲心,它是从不害来的,所以我们什么时候有大悲心,就看我们什么时候害心可以去掉,才可能生起大悲心。

大悲心是拔苦嘛,拔一切众生的苦,众生的苦我们发愿帮他拔除。可是怎么做到呢?就是除非我们不再有伤害他的念头了;不然我们在生气,起瞋恚心,或者不满的时候,我们就会生起想要恼害他的念头,这个时候就不可能有大悲心。所以什么时候我们害心去掉,什么时候才可能生起这个大悲心。

不害,它的体性就是无瞋,只是对于一切有情不生损恼的心这方面说,假名为不害而已,所以不害呢,它是属于无瞋一分的假立。所以“害”它是属于瞋心的一种。瞋心有很多种,瞋心有忿、有恨、有恼怒、有嫉妒,还有现在所谓的害,这些都是跟瞋相应的。所以我们的瞋心是一个总名称;可是它有不同的显现:你可能微微的忿怒,再进一步就是“恨”,你忿怒的情绪如果没有平复的话,你就会进入到恨,就是更深一层的瞋恚了;如果你的恨意没有把它消除掉的话,就会进入这个“恼”,全身身心产生热恼。所以它是慢慢慢慢瞋心的程度在增加:从忿、到恨、到恼。那另外就是嫉妒,其实嫉妒是从瞋恚心来的,那害心也是从瞋恚心来的。所以这边讲到无瞋的一分假立就是不害,那同时就说明害心它是瞋心的一分假立。

那么,无瞋和不害究竟有什么不同呢?无瞋是相对会断众生的生命的瞋来说;不害是相对于损恼众生的害来说的。那就是当瞋心生起的时候,可能会断众生的命;但是害心生起的时候,我们只是会损恼众生而已,这是两者的差别。就是说我们瞋心跟害心的差别,就是瞋心会要对方的命;可是害心不会,害心只是想要怎么样、怎么样伤害他这样而已,还没有要他的命,这就是这两者的差别。

另外,无瞋能给众生快乐;不害呢,能拔众生的苦,这也是两者粗显的差别。一个是与乐,一个是拔苦;一个是慈心,一个是悲心,这两个的差别。如果没有瞋恚心的话,你才能生起慈心。慈心是给众生快乐,你希望他快乐;那悲心是你希望他除苦,拔除众生的苦,这个是大悲心。慈心是给他快乐,悲心是拔除他的痛苦,这也是这两者的差别。所以无瞋呢能给众生快乐,不害能拔众生的苦,一个属于慈、一个属于悲。

所以在道理上说,无瞋有它的自体,不害只是依无瞋一分的假立。既然自体上同属无瞋,为什么还要作这样的区分呢?这就是为了要显示慈、悲两者的差别。就是说既然无害是无瞋的一部分,那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一个区分?那就是因为慈跟悲它的解释不一样:一个是给众生快乐,一个是拔众生苦。

这边就讲到了,因为慈、悲两者的差别,因此要作这样的区分。慈呢,是给众生快乐,只有无瞋的时候才能够做到。所以我们什么时候可以给众生快乐?除非我们先去除瞋恚心;我们生气的时候怎么给他快乐呢?伤害他都来不及,所以不可能给他快乐。所以给众生快乐除非我们自己要先平复瞋恚心,才可能给众生快乐。那悲是拔众生苦,也只有不害的时候才能做到,就是我们不再生起伤害众生的念头,这个时候我们才有大悲心。

而慈悲心是菩萨在利乐有情的时候最殊胜的功德,所以有必要将它们分别来说明。慈悲心就是菩萨他在利益众生的时候都是靠慈悲心,所以我们要对慈悲它这两个的区分要去说明它,因此我们就分别立了“无瞋”跟“不害”来说明慈悲的差别。因为慈悲对行菩萨道来说是最主要的成分,菩萨就是靠慈悲心嘛,他才会去利益众生,才会发愿给众生快乐,拔众生的苦。

所谓不害它的体性就是无瞋,这是站在对于有情众生没有丝毫伤损、触恼的念头上而假立不害的名称。我们常说菩萨善护念众生,这个“善护念”的意义,就是菩萨随时都护念着众生的心,不让众生生起一点点的忧悲损恼,因此不会说一句伤害众生的话,也不会生起一个伤害众生的念头,这个时候才是真正不害的含义。所以我们说不害,就是任何情况之下都不可能生起这样的念头,伤害众生的念头。你不会生起这样的念头,当然你也不会说伤害他的话。

就是我们昨天讲到的要直心,不要心直口快;因为心直口快就很可能伤害到对方,那个是因为我们没有做到现在讲的护念众生的心。护念众生的心,就表示说你随时都不是护念自己的心。我们为什么会伤害对方?忘记为对方着想?就是因为我们护的都是自己的心,我们要保护自己,不让自己受到伤害,因此我们时时刻刻都在护念自己的心,是自私自利的心。因此我们在护自己的时候,当然就来不及护到对方。

所以除非我们转换过来,随时想的都是怎么样去护念众生的心,我们时时为他着想,站在他的立场,想到说“我这句话讲出去他会什么样的反应”,我们先确定他不会受到伤害,我们这句话才会出口,这个叫善护念众生的心。你已经想到了他听到了你这句话之后的反应,你确定不会伤害,你才会把这句话讲出来,这个就叫做随时善护念众生的心。因为我们只有这么小心谨慎,这样时时护念众生的心;而不是护念自己的心,才能做到现在讲的不害。就是你随时有善护念众生的心,当然你就不可能有这样的念头也不会说这样的话,或者做这样的动作来伤害众生,这就是不害。

那另外的话,不害就是慈悲心的说明。那这也是佛教为什么立五戒,第一个就是说明“不杀生”,其实也是有关于这个大悲心,不伤害众生,不忍心伤害众生。所以菩萨看六道众生,就好像自己的六亲眷属一样:你要杀这条鱼,牠可能是你往世的父母,牠如果是你往世的父母,你杀得下去吗?你吞得进去吗?所以菩萨他视一切众生就好像自己最亲爱的亲人:你的父亲、你最亲爱的母亲、你最亲爱的人,这样来长养大悲心。

所以不杀生它原来最原本的意思、最原始的含义是说:要长养我们众生的慈悲心,所以不忍心去伤害众生,这个是对有生命的有情来说的。

可是这个不害也可以扩展到一切的无情身上,那就说明我们非常爱惜、非常惜福、非常珍惜每一件事物,或者是物质:什么桌子啊、椅子啊、家具啊,你都非常的爱护,不会随便这样很粗暴的对待它,动作非常大这样子,然后开门、关门也是“叩!叩!叩!”这样子。就是说我们没有把那个慈悲心扩展到一切的物质身上。

我们可能对有情,因为我们想说有情他是有感受的,他是有情识的才叫有情,我们会比较能体会到不要伤害他。可是对无情我们觉得说它没有生命的,我就忽略了对它的爱护。其实我们平常就是动作非常的轻柔,然后非常的小心翼翼,即使它看起来没有生命的,这就是不害的展现:你会在平常、日常生活,对任何的东西你都非常的爱惜;然后不会粗手粗脚的,动作很粗犷地来对待。

那我们如果到郊外去,也不会轻易地伤害任何一个花草树木。这边大概很少爬山哦,这里没有山可以爬。在台湾的话,我们常常会假日到郊外爬山啦,山上有很漂亮的野花啦、什么的啦、花草树木。因为他们想说那个是没有主人的,因为是山上的野花嘛。那有些草,像兰草很漂亮,那一般人就可能会去摘啊,像野姜花也很香,摘花啊、摘树木啊,他们想说“没有关系,反正没有主人的也不算偷盗嘛”,这个其实微细来讲就是有害心,你才忍心这样把它摘下来。它活在野外不是在那边很摇曳生风?不是很悠游自在?它不是活得很好吗?在野外。可是你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强迫把它摘了,然后带回家,你怎么忍心这样把它摘下来?这样摘下来其实就已经有害心在里面,这是比较微细的。

所以比丘的戒律就讲说:比丘不踏生草嘛,就是长得很好的那个,看起来绿油油的,充满了生机、生命力的那个草,比丘不在上面踩、不踏生草。这说明什么?因为生草上面可能有虫卵,可能有微生物,你这样踩下去可能就会伤害到它。所以连那个草都不忍心踩在上面了;那你又怎么忍心摘花、摘草,然后破坏公物,然后又是伤害生命?他当然就不会做,因为他连这个——好像看起来无情物,他都这么爱惜了,那他对有情的生命当然就不会生起一丝一毫伤害它的念头。

这就是把现在讲的慈悲,或者害心呢他就发挥到极致,就是最微细的地方他都关心到了;不但他对自己家里面的东西非常爱惜,公家的东西他也非常爱惜。

那一般人他们会分嘛:这不是我的,所以他就可以比较不会爱惜。可是有这个不害善根的人呢,他就是连公物、公家的东西,他都不忍心去做丝毫的损伤,都是非常的爱惜。这就讲到这个“不害”,我们在平常、日常生活当中,怎么样去做到它?怎么去圆满它?这就关系到我们这个起心动念,非常微细的,你是不是连一点点害心都已经去除了?怎么检查自己?就是这样检查:你是不是随时随地,连有情、无情你都不会生起一念想要伤害它的念头?如果做到了就具足这个善根、不害的这个善法。

问:既然无瞋和不害是同一体性,为什么要立两种名称呢?回答说:因为在对治上有所差别。这就是我们刚才讲的:无瞋呢,它是专门对治会伤害众生生命的“瞋”来说的。因为一个人生起气来就很可能把对方杀害掉,所以它是相对“瞋”来说;那不害呢是专门对治会违恼伤损众生的“害”来说的——所以这两者在对治上有所差别。无瞋就是慈,给众生快乐;不害就是悲,能够帮众生拔苦——这就是两者在相上粗显的差别。

只要瞋心一起,就会表现在口舌或者是动作上,譬如说恶口相向,或者出口伤人,再严重一点的就会杀害众生的性命,这是瞋相应的。所以,如果按道理上来推论呢,无瞋就是对众生不再做实质上的伤害,是会现行在身口上,所以有它的自体;但是不害呢只是对众生不起损恼的意念,并不会现行于身口上(不会表现在身业、还有口业上),因此我们说它没有自体,它只是无瞋体性一分假立的名称,所以它是跟无瞋相应的,并没有自己的自体。只是说明我们有这个伤害众生的念头,我们就会表现在语言或者动作上面,这个叫做不害。

问:不害的体性既然就是无瞋,为什么还要另外假立不害的名称呢?回答说:这是为了要显示慈、悲这两相有所差别的缘故;而慈与悲又是菩萨在利益众生时,两种最殊胜的功德,所以有必要做这样的区分。

﹝补充说明﹞四无量心中,有各别相应的心所。像慈无量心的话,我们就可以说它比较属于无瞋,跟无瞋相应的是慈。我们刚才讲慈是给众生快乐,它是跟无瞋相应的,以无瞋善根为其体性。那悲呢?悲无量心是跟不害相应的。我们刚才说悲是什么?拔众生的苦,所以它是跟不害相应的,以不害善根为其体性。喜无量心是不嫉妒相应,以不嫉善根为其体性,所以我们说慈悲喜舍那个喜无量心,就是不嫉妒。我们刚才也讲了,嫉妒是瞋的一部分。就是我们为什么会生起嫉妒心?是我们跟众生比较了之后,我们觉得我比不过他的时候,我们就会生起嫉妒。那为什么比不过他的时候不能够随喜赞叹呢?就是因为嫉妒心,所以我们怎么样去除嫉妒心?就是练习随喜,随喜就是现在讲的慈悲喜这个“喜”就是随喜的心,他胜过我的时候呢,我就随喜赞叹他,这样我们不但不会造业,因为嫉妒就造业嘛,你就起瞋心,然后就生起这个嫉妒心,就造了恶业。所以我们如果练习可以去赞叹对方、随喜对方的话,我们就不但不会造业,而且还有随喜赞叹的功德。这就是怎么样平常来降伏我们的嫉妒的心,就是用随喜来对治。

舍无量心呢是无贪、无瞋相应,以无贪、无瞋善根为其体性。这就是我们昨天讲的嘛,行舍那个“舍”就是放下,万缘放下,就是跟这个舍无量心是比较相应的,所以它这边也说是无贪、无瞋。那我们昨天说是无贪、无瞋、无痴,精进在无贪、无瞋、无痴上面的结果,就能够做到万缘放下的行舍。所以现在讲舍无量心比较跟这个无贪、无瞋相应,我们就能够明白为什么这么说了。

四无量心同样都是悲悯众生,只是相应的心所不一样。所以慈悲喜舍就相对这些:无瞋、不害、不嫉、还有无贪、无瞋,分别跟这些心所相应,这个善法十一个我们介绍完了。这个是我们平常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的标准,就是希望都跟十一个善法的内容相应。我们起心动念,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情,希望都是在十一种善法的内容里面,没有其他的,这个我们就是真正的、标准的菩萨行者。

如果做不到的话,那可能是跟现在要讲的这个烦恼相应。所以接下来我们要介绍的是根本烦恼跟随烦恼。所以一离开了无贪、无瞋、无痴,我们马上就生起贪、瞋、痴;一离开正念,一失念我们就生烦恼,这些烦恼就没有离开贪、瞋、痴、慢、疑、恶见等等的内容。

那这根本烦恼六:贪、瞋、痴、慢、疑、恶见,就是我们常常说的见思二惑。见思二惑指的就是根本烦恼,现在讲的根本烦恼。我们也知道小乘他要证声闻果位,声闻乘证阿罗汉果,或者缘觉乘要证辟支佛果,他们要断的烦恼就是现要讲的见思二惑。只要你能够断除,用你高度的定慧力,就是灭尽定,或者是灭受想定,只要有这样的程度,你就可以伏住见思二惑而入涅槃。所以入涅槃、入小乘的涅槃的标准是什么?就是你什么时候暂时伏断(暂时伏断而已哦,不是真正的断,种子没有断,因此我们说它不究竟)。只有成佛,你烦恼障跟所知障的种子都清净了,入金刚喻定,这些种子都清净了,才可能成佛。所以小乘阿罗汉他们为什么没有办法成佛?就是因为他们是暂时伏断了见思二惑,可以入涅槃而已;可是入涅槃有一定的时间,时间一到他还要从涅槃出来继续再轮转。为什么会继续再来轮转?就是因为他的种子没有清净,他只是伏断而已、暂时伏断,用灭尽定(灭受想定)暂时伏断。灭受想定我们才讲过嘛:第六意识暂时想心所不起,第七识四惑相应的那个心行也暂时不起。四惑就是我贪、我见、我痴、我慢,暂时伏住了。因此他可以证得涅槃的条件就是暂时伏住了第六识跟第七识的心王,还有跟它相应的心所暂时不让它生起活动。

两百零二页,这边开始介绍根本烦恼的内容:贪、瞋、痴、慢、疑、恶见。那为什么称为根本烦恼?这个“根本”是什么意思呢?因为这六种是一切烦恼的根本,所以我们就称为根本烦恼。一切烦恼都没有离开这六个,所以它是一切烦恼的根本,一切的烦恼都从这个根本而生起来,所以它叫做根本烦恼。

因为后面要讲的随烦恼,它就是从根本烦恼细分出来的随烦恼。那随烦恼比较容易断,根本烦恼比较难断。所以即使证到小乘的阿罗汉也没有断,他只是伏断而已,种子并没有真正的清净。所以有了这六个根本烦恼,所有的烦恼都跟着延伸出来了。

我们看第一个、“贪”,什么叫贪?两百零四页。贪,就是对于轮回三界的果,还有能生三界的因,都深深地染著,这就是它的体性。轮回三界的果,我们对这个果报产生了染著,或者是能生三界的这个“因”,下面有例子,譬如说:我们红尘俗世就没有离开这些嘛:名闻啊、利养啊。那你这一世在名或者在利方面,好像没有花什么样力气就很轻易地得到,千万不要好大喜功,不要春风得意,不要生贪。对,不要增长你的贪,要知道这些是你过去善业的暂时成熟而已,享完了就没有了,所以不要太高兴;因为你在贪染的中间又继续的造了贪的业。那就是当下,你在享受这个果报的当下,你没有这样智慧的观照,不明白它是过去善业的成熟,因此就春风得意,觉得说“啊!怎么那么顺利就能获得名闻利养?”

这边讲到这一生的名闻利养,其实是过去生中善业带来的,如果我们了解业果的道理,我们就不会在享受这些成果的时候生起丝毫的贪著。不会生起丝毫的贪著,这样才不会对三界的异熟果报产生染著。

所以三界当中,我们在受报,好的这方面,我们在受报的时候,我们就不会继续增长我们的贪,因为我们知道是善业的成熟这样而已,它报完就没有了。可是我们有加上新的业,是什么?因为受报的时候生贪的业继续增长,果报是慢慢就享完了,可是你又造了新的贪业,这就是因为不明白因果的道理,当下没有这样觉照的功夫。

同样的,若是我们对于三界轮回的因具有正见、正思惟的话,就不会在这上面继续串习、增长。因为贪是轮回的因,如果我们使贪欲增长,无异是串习更多轮回的因;所以我们生起一念的贪,其实又轮回一次了,因为贪是让我们轮回最主要的根本。一念的贪就会让我们再轮回一次。所以明白这个严重性之后,我们会勇猛精进、努力地来断贪。因为只要我们还有一念的贪,我们就会因为这一念再去轮回。因为轮回的牵引的业力就是贪,让我们入轮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贪。因为中阴身的时候,就是那个贪欲、那个欲爱让我们入胎的。所以贪不断的话,想要切断轮回是不可能的,因为它是轮回的根本。

所以所谓三界的因就是说,你为什么会有这些善业的果报?是因为你造了善因。所以从造的善因,到受的这个善的果报,我们全部都要知道这个业果的关系。那我们明白这个业果的关系,从因到果的关系:善因,因此才有今天的善果,所有的收获,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就不会在受报的时候、享受的时候呢,生长丝毫的贪染,不会继续增长贪欲,这样才能够真正的断除贪。

所以它首先介绍贪是怎么来的:就是从因到果全部不明白,所以在造因或者受报的时候没有这样的警觉性,所以才会有这个贪的生起。所以贪,使我们耽著难舍,因此障碍无贪的生起,也生出一切轮回的苦果,这就是贪的作用。所以贪所发挥的功能是什么?就是轮回、继续的轮回。而且我们要成就无贪这个善根就变得永远不可能了。因为我们每天都在增长我们的贪爱。

是因为这个贪爱的力量,才有了“五取蕴”的生命。五取蕴就是指我们色、受、想、行、识这个五蕴身心的假合,它怎么来的?贪爱来的:因为贪爱我们才会受生,才会有这一生五取蕴的生命的受生,而生出一切轮回的苦果。所以贪是对于这个五取蕴产生耽染爱著,这是贪的体性。

就是说我们这一期的生命怎么来的?是贪引我们受生。那我们受生了之后,还对我们这个五取蕴的色身继续地贪著,我们很贪著身体嘛;不然为什么要每天那么爱护它?就是说我们这个身体怎么来的?是贪爱来的结果。可是有了这个业报身之后,我们还不知道觉悟,继续对这个业报身又产生了贪爱,所以又引发了下一期生命轮回的业因。所以它是从这个因到这个果报,然后再造下继续轮回的因,这就是所有贪爱的结果。

所以因此轮回三界,生出一切的苦果,这就是贪的作用。所以整个轮回,说穿了就是一念“贪”来的。所以贪是轮回的根本,就是这个贪爱的因,才使得三界五取蕴的苦果生生不断,所以它是轮回的根本。正所谓“爱欲为因,爱命为果”,这句话是出自《圆觉经》里面,意思是说爱欲是轮回的因。(这应该少了几行字吧,你们那个校对,有没有校对的,拿来我念一下,这边有几行字没有,这边有一些字没有打上去)由于爱欲才生出这一期的生命,有了这个五取蕴之身之后,又对它产生种种的贪著,才使得轮回不断(少了这几个字,你们把它补上去。)

这就是我刚刚讲的:我们这一期的生命怎么来的?上一期的爱欲来的。那你有了这一期的生命之后,又贪著这个五蕴之身,因此再继续地造下了轮回的因,就是这样子,所以才使得轮回生生不断,怎么来的?就是这样来的,爱欲是它的根本。

所以接下来它是解释那个“有”跟“有具”,因为原文它是说对“有”跟“有具”的这个染著嘛。那“有”就是指三界异熟的果报,就是指“后有”,三界异熟的果报是这个有。“有具”呢,就是指轮回的因。什么是轮回的因?就是贪爱。因为贪爱才会轮回,因为贪爱才感得中阴身,以及三界的器世间。

怎么会产生三界的器世间呢?为什么会产生三界的器世间?对呀,器世间有什么关系?器世间跟我们贪爱有什么关系?(有师兄答:共业)共业?器世间是共业没有错,是依报。谁说得出来?你们上课上到现在,谁说得出来?为什么我们因为有贪爱就有了这一期的生命?这一期的生命是正报,那为什么连外面的器世间这个依报也跟我们的生命有关系呢?我们有了这一期的生命就有正报跟依报。(有师兄答:业力所显现)业力?业力所显现?怎么样显现?可不可以用唯识的名词来做说明?它是什么?八识的相分,是不是?八识的相分,器世间是八识的相分,八识的相分。

因为在唯识来讲的话,一切的山河大地这个器世间、这个世界,都是我们心意识的显现、八识的变现,所以它是属于我们心识变现出来的。我们现在一般人会认为说这个世界是在我身体之外,这是错误的。器世界是我们心识、八识变现出来的,它并不在我们的心外,它是我们心识的变现,所以它不在心外,这是唯识的说法。一切唯有识、都是心意识的显现,所以世界不在我们心外,它没有离开我们自心的作用。

所以这句话我们才看得懂,为什么三界的器世间,跟我们的贪爱有什么关系?我们贪爱有了这一期的生命,当然我们的八识就变现出我们现在所依止的这个器世间,所以我们才会这么说。在一期生命结束之后,有一股对“我爱”强烈的执著,才形成了中阴身。这就是说明了我们轮回是怎么造成的,这一期生命结束了之后,你是怎么入胎的?原来我们这一口气断了之后,因为生前强烈执著有一个“我”、“我的身体”,这样的一个念头就形成了中阴身。

如果贪爱断除的话,你就不会有中阴身的显现,你可能就入了灭尽定去了,或者入金刚喻定去了,不会形成中阴身。所以中阴身怎么来的?就是贪著自身的这一念的执著所形成的。所以我们就知道,为什么会有轮回?为什么贪爱不断、轮回不断,就是因为我们这一口气不来,我们生前执著有一个色身的那个,让我们变成了中阴身;然后这个中阴身又带着强烈的贪欲去投生。所以整个推动轮回的力量其实就是爱欲。我们的贪著,对身体的我爱的执著形成了中阴身。这个中阴身再随着你的业力,你的业力会显现不同的景象,也是因为业力的关系,好像吸铁石一样,你就跟那个景象,什么?有很强大的吸引力,你就向它靠近,一靠近就入胎了,就是这样。所以那个靠近的那个业力是靠什么?就是贪爱,一念的贪爱不断的话,因为你贪爱才会去靠近嘛,靠近就入胎了。所以从形成中阴身,到中阴身入胎,都是贪爱的力量在推动我们继续去轮回。

这一期的生命是正报,所依存的世间、器世间是依报。所以不论正报还是依报,都是由爱欲而造业,由业力而显现三界的果报体。那我们就知道:贪是让我们不断轮回的根本原因,想要断轮回、想要解脱的师兄,就一定要赶快断贪。贪不断,是不可能解脱的,你怎么修都没有用;因为你是带着贪欲来修的,修你的法门,没有离开贪,那是没有办法解脱的。(有师兄问:那么菩萨是怎么来的?)愿力啊,不是业力,不一样的。(有师兄说:那是因为他的贪欲投胎的?)那就是凡夫啰,怎么可以叫他菩萨呢?对呀,菩萨跟凡夫总是有点差别吧,对!凡夫是业力投胎的。菩萨为什么还会来?他愿力来的,所以不一样。入胎的那个不一样,不一样:一个愿力,一个是业力,有问题吗?没有?好。

那我们看第二个、“瞋”。瞋也是很难断啦。瞋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断?要修到什么程度才没有瞋?你们说说看,(有师兄答:轻安)轻安?轻安的标准是什么?以禅定来说,我们修到什么定力就……(有师兄答:四禅)不用那么高啦,初禅就可以,因为色界就没有瞋了,所以我们定力的功夫如果说能够到色界初禅,这个瞋暂时伏住,也是种子没断。你可以不生起了,是因为你有初禅的定力,可以伏住瞋不让它生起。所以打坐入初禅的人,你看他平常不会生气,因为他的定力伏住了瞋心所,这个瞋不让它生起。这就说明什么?还会发脾气的人没有证初禅。

那如果以证果来讲呢?要证到几果才没有瞋?刚才是讲定力;现在是讲证果。初果?初果可不可以?初果还有没有瞋?初果有没有瞋?初果圣人有没有瞋?(有师兄答:没有)没有了?我们现在不是讲定力,刚才是因为定力伏住,可是他的种子没有清净,因为他有初禅的定力很高嘛。因为初禅我们已经讲过,它是跟喜乐相应的,一个人在喜乐的状态他不可能生气嘛,对不对?是不是?你很高兴的时候会不会生气?你生气的时候会不会高兴?会不会?这两个是不可能同时存在,怎么要想那么久呢?你可以一面高兴、一面生气吗?不可能的!所以生气的时候没有高兴,高兴的时候不会生气。所以初禅为什么没有瞋?是因为他喜乐,我们不是讲喜乐、轻安吗?所以他没有瞋,因为他是身心喜乐、轻安的状态,因此他没有瞋,是这个原因。

那证果呢?三果啦。想那么久?三果。所以我们知道瞋心它确实不容易摆平。三果圣人(有师兄问:初禅跟初果有什么分别?)不一样,这是两回事:一个讲功夫,一个讲证果,不要把它混在一起讲。很多人喜欢把它比说“初禅是不是就是初果?二禅二果?”不是这样子,禅定归禅定。外道也修定啊,四禅八定通外道的,难道他们也证阿罗汉果吗?不会吧?所以不可以把它放在一起比:初禅等于初果——不是这样子的。

因为四禅八定,修定是通外道,它是世间禅嘛,前面讲过它是属于三界的禅定,是通外道的。外道也修四禅八定;可是外道永远不可能证果,为什么?因为他没有无我空性的智慧,所以他不能证果,他只能定力很高这样而已。那定力再高,也没有办法有出三界的定力,只是四禅八定的范围。

因为九次第定、阿罗汉证的是九次第定,已经没有在四禅八定里面,所以它是第九个,叫做灭尽定,这是阿罗汉所证的。这外道怎么样修都没有办法证得,是因为他没有无我的见地,因此他不能证果。

那瞋心要断的话,也是三果。因为三果才断欲界的烦恼。因为瞋属于欲界的烦恼,色界没有了嘛,我们刚才讲色界就没有瞋了。所以所有欲界的烦恼,几果的圣人可以断欲界的烦恼?就是三果他才可以把所有欲界的烦恼暂时伏断。所以以证果来讲,欲界的烦恼要全部伏断的话,就是要证三果。因为三果到四果他断的是色界跟无色界的烦恼,断完了他就证阿罗汉了,所以欲界所有的烦恼,就是要证到三果才能够全部断完。

这就是说明,我们就知道这个瞋心不是那么容易的;除非你有了初禅以上的定力,要不然就是三果圣人的果位,你才可能摆平这个瞋。

所以我们凡夫发发脾气是很应该的,因为“我没有证三果嘛,我发脾气,应该的;我没有证初禅嘛,我生气也是应该的、理所当然的。”

好,我们看什么叫“瞋”,瞋就是对苦没有办法忍受,平常来解释就是这样解释。所以苦呢,是指苦果,三界的苦:不管你是讲行苦、坏苦、还是苦苦(苦苦、行苦、坏苦就是三苦);还是六苦;还是八苦,这是苦的内容。不管怎么把它分类,它就是苦的果。

那造成这个苦果有它的因,就是“苦具”,是三界中一切能生苦果的因。那我们所谓的“瞋”,就是对那些苦因、苦果不能够忍受,所以你才会生瞋嘛,所以就起了这个讨厌、愤恨的心理,这个就是瞋的体性。

如果我们能够了解这些苦因、苦果,这就是要了解因果了,所以我们明白因果、深信因果,就不会引发刚才讲的贪,然后也不会引发现在的瞋。因为我们知道这苦果怎么来的?过去恶业所感,自作自受。没有理由怨天尤人,现在一切的苦果都是我过去恶业成熟了,就是这么简单,跟别人没有关系;所以不要迁怒,也不要把那个恨怪在别人的身上,那个对别人太不公平了。都是自作自受,你过去造的业,它一定要成熟,什么时候成熟?就是你受报的时候就成熟嘛。所以恶业引发的都一定是苦果嘛;不然它不叫恶业。

所以我们明白这个因果的道理,我们在受报的时候、受苦的时候,我们就不会再继续起这个瞋心。因为起瞋心又继续造新的业,你过去的还没有报完,可是你又在累积新的。所以了解这个因果的道理呢,我们当下就能够安然忍受,而不发瞋恚心。否则一动了瞋心,不但能障碍无瞋的生起,身心因此也不得安稳,跟着更容易造下种种的恶行,这些都是瞋心所起的作用。因为瞋心使人身心热恼,由于不能够忍受,所以身、口、意很容易造下恶业。

那就变成说我们在受报的时候,因为不明白因果的道理,所以我们不能够忍受,继续造下新的。因此过去的恶业没有办法成熟、没有办法感果,因为你拒绝接受。那继续又造下新的这个恶业。

瞋,就是忿怒。苦,就是指苦果,譬如说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炽盛,这个就是八苦的内容。苦苦、行苦、坏苦就是三苦的内容,这些是苦果来说。

那苦因呢?就是造成三界的苦因,能生苦果的因,就是苦因。瞋,是以憎恶、嫉妒、忿恨、恚恼为它的自体。因为先有了这些憎恨、嫉妒的心理,我们才会起瞋恚的,因此它就以瞋恚为它的体性。

瞋的作用,是障碍无瞋的生起;使心起热恼不得安稳;并且因此造作种种的恶行。只要瞋心一起,全身立刻变得燥热,心里又是气恼、又是烦闷,胸口痛啊,就是这么来的,因此很容易失去理智、还有耐性,而做出种种的恶行。所以生气、瞋恚都是不能够忍耐,才造成的,一切伤害、报复等的坏念头,也都是在这个时候生起。因为人一发怒就失去了理智,所有的坏念头,就在那刹念之间全部爆发出来了:我要怎么样以牙还牙、我要怎么样报复、我要怎么样伤害他,就是这个时候才出来的。

所以说“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因此不管是修行上的障碍,或者世俗上的障碍,其实都是跟着瞋心来的。所以我们就知道障碍是怎么样造成的,我们修行为什么会有障碍?我们现在也找到原因了。为什么我们修行会障碍重重?为什么?过去瞋心所造的恶业,现在障碍我们修行的成就,就是这样。

所以想要修行成就,应该怎么办?我们也找到答案了:应该断瞋,然后欢喜接受过去的业报,成熟的时候欢喜接受,发誓不要再造,做到无瞋就不会了。所以瞋的体性,就是对众生起损害的心。瞋的作用,就是使心不安稳,及造作一切的恶行。所谓的不安稳,就是指因瞋心而造作了损害他人的身口意业,不但当下身心热恼,而且将来还要遭受果报,引发更大的苦。所以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之后,就要安然忍受,一切的苦产生的时候要安然忍受,不要再继续造。

好,那什么是“痴”呢?痴就是跟我们前两天讲的那个无痴刚好相反的。痴就是对一切的事,还记得什么是“事”吧?现象界是“事”;理呢?本体界是“理”。对一切的现象界不明白它是因缘所生的,无自性、空的,对一切本体也不明了,我们就叫做愚痴。我们的愚痴无明如果没有去除的话,就会障碍无痴善根的生起,一切的烦恼、杂染也跟着产生,这就是痴的作用。因为愚痴无明才会以为有一个“我”,有“我”才产生贪、瞋、痴、慢、疑、邪见等根本烦恼以及随烦恼。再由烦恼造业,而招感后世的一切苦果。

所以我们知道一切烦恼、一切苦果怎么来?因为业;为什么会造业?因为有烦恼;为什么有烦恼?这个次序很重要哦,你们一定要搞清楚哦,我们前面好像已经讲过很多次了。好,再给你们一次机会。我们今天为什么会有苦果?是因为恶业成熟了嘛,所以是不是因为造业才有苦果?对。那恶业怎么来?为什么会有恶业?谁给你的?因为有贪、瞋、痴、慢、疑种种的烦恼你才会造业嘛,因为我们都是在生烦恼的时候才造业;然后有业,你造了业,业会成熟嘛,所以你要受报,对不对?所以今天一切的恶果、苦果怎么来?就是过去恶业的果报来的;那过去恶业谁造的?是因为烦恼,生了烦恼以后你才会造业。可是烦恼不会莫名其妙来,烦恼怎么来?因为愚痴无明,以为有一个“我”,因此产生我执。

所以为什么会生烦恼?是因为我执,所以我执是烦恼的根本。为什么会有我执?因为无明愚痴,本来无我的,我们不明白这个道理。一切法本来无我,无我也无法,可是因为愚痴、无明,不明白一切法因缘所生无自性,它是无常、苦、空、无我,不明白,所以才会以为有一个我。那起了我执之后就有我、有你、有他,就会开始分别、执著、打妄想,就会生烦恼啦。因为有“我”,所以我要贪著“我”、我要保护“我”,我就生贪。对于我有利的,我就去做它;对于我没有利的,我就去排挤它。我喜欢的生贪、我不喜欢的生瞋。

所以你就知道贪、瞋怎么来的?有“我”了以后你才有贪、瞋。你今天如果修到无我的话,你没有一个“我”要保护了,你有没有一个我要贪?没有!你不会为自己着想的时候你就没有贪。所以什么时候没有贪?除非无我才没有贪。没有贪就没有瞋,因为瞋是你贪不到来的,贪不到的时候才生瞋,所以瞋还是跟贪有关,我们贪不到的时候才会瞋恚、才会忿恨、才会恼怒。

所以贪呢实际是因为有“我”,要站在“我”的立场,为“我”的利益着想,所以贪就生起来了。所以我执呢是生起一切贪、瞋、痴烦恼的根本,有了我执就会生烦恼;生烦恼就造业;造业就受报,就产生了这个苦果,是这么来的,轮回的苦果是这么来的,从一念的无明,生起了我执,生烦恼、造业、受报,产生了种种的苦果。

因为愚痴无明,所以才会以为有一个我,因此产生贪、瞋、痴、慢、疑、邪见等根本烦恼以及随烦恼;再由烦恼造业,再招感后世一切的苦果。所以这两行就是我们刚才讲那个次第、轮回的次第。

痴,就是无明,可分为两种:根本无明、还有枝末无明。根本无明,是对诸法实相的本体界不了解,这是属于根本无明——不了解我们的佛性本来是不生不灭的,真如自性是不生不灭的,不明白这个本体界。那枝末无明呢,是对一切因缘所生的现象界不明了。因为没有开悟、没有明心见性,因此对于一切因缘所生法的现象界起了种种执著,以为它是真实存在的;所以对于一切因缘所生的现象界,这个是属于枝末无明,不明白它是因缘所生无自性。

由于痴是对理(就是本体界)、事呢(是现象界)不能明了,因此就以昏迷、暗昧为它的体性。它的作用就是障碍无痴善根的生起,以及由烦恼而造作种种的恶业。所以无明可说是一切杂染的所依。所以一切烦恼为什么会生起?就是因为无明生起了我执,因此生起了一切的烦恼、一切的杂染,就是从这边来的,它的根本就是无明、一切烦恼的根本就是无明,因为无明才以为有我,才产生了我执,才有种种的烦恼生起。

另外,转释当中也说:无明不但能生起根本烦恼和随烦恼,也能造下种种恶业,招感生死的苦果。由此可知,一切杂染法都是依无明而有,若是离开了无明,所有的烦恼也就没有起处了。所以什么时候断烦恼?除非破无明、破我执;破我执就不会生烦恼、就不会造业、就不会有苦果。怎么样破我执?就破无明,破无明就不会有我执。好像在绕口令。

那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吧。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www.lianshi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