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师佛网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选择字号→ 特大

15、善法十一(惭,愧,无贪)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一百五十三页,惭。十一种善法的第三个是“惭”。

一般人无法断恶修善,自暴自弃,自甘堕落,不尊重自己又不尊重别人,或者对一切善法无法生起敬重的心,这都是因为没有惭心的缘故。

就是我们修行的过程当中,怎么样发现自己的缺点,怎么样努力的改过,是靠什么呢?怎么样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最快速的方式来改正自己的缺点,就是靠惭愧。我们所谓的惭愧心,它是一种反省的能力、自我反省的能力。那有些是因为他定慧力不足,他没有办法反省到自己到底还有什么过失,还有什么需要修正的地方。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们也不能怪他,因为他还没有一个高度的反省力。

可是慢慢、慢慢借着我们修定、修慧、修止、修观,或者是明白了更多佛法的道理,了解了所谓的五戒或者是十善,这种种在佛法里面善恶的分界。慢慢明白了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之后,我们就用这个标准来反省自己,看自己是不是能够合乎佛法五戒十善的标准,或者是一切善法的内容,这种反省的能力就是惭愧。

如果前面没有办法反省自己还有哪些过失需要改正的话,那就是要继续地来增加可能对佛法的了解、对戒律的内容,或者是增加自己定慧的能力,慢慢慢慢就能够培养出这个反省的能力。

那一旦已经发现自己的错误、承认自己的错误,又愿意改正的话,那是靠什么力量来自我修正呢?就是惭愧力。就是说你已经看出来自己的过失或者是缺点,或者是有违犯戒律的地方,那你是不是能够马上地忏悔?觉得自己不应该这样做,不能够原谅自己。不需要人家来指责,或者把你的过失很明显地指正出来;你只要有反省的能力,你就可以自己看得清楚。

就好像形容良马,那个马是一匹好的马的话,牠看到那个鞭子的影子,鞭子还没有打到牠的身上,牠只看到那个影子,牠就可以跑得很好。那我们修行就是用这个来比喻:我们怎么样鞭策自己断恶修善,很快地去把错误的地方改正过来,就要像良马看到那个鞭影,牠就可以走;而不是那个鞭一直抽打到牠的身上,牠不得已,很痛,不得已然后才跑,不是这样的。

所以我们就用这个来形容惭愧,这个反省力的重要。我们是自己反省出来,自己就马上要改过。那我们为什么会那么快就希望自己改过,就是因为我们有惭愧心,我们反省出来之后有这个惭愧,觉得说“我不应该这样”,自己不能够原谅自己,你才有下决心决定要改。

可是有一些人他是发现自己的错;但是他不会很快就改,我们就知道他的原因出在哪里。就是他明明知道错了;可是他不觉得有什么可以羞耻的地方,他不觉得这样会不好意思啦,或者是不能原谅自己啦,他不会,他觉得那个没有什么,“大家都差不多,然后我自己犯错也没有什么关系”,就是比较没有那个羞耻心。如果是这样一个情况的话,他要修行进步的话就非常缓慢,他速度会非常地慢。前面是没有看到缺点;可是看到自己的缺点,他还是不觉得有什么应该要修正的地方,他也觉得无所谓;那别人的批评,他也没有关系。

那“惭”跟“愧”它都是一种反省的能力、一种自我观照、省察的这样一个能力。可是“惭”跟“愧”它有什么差别?惭就是你检查出来觉得说:唉,自己不应该,自己就不能够原谅自己,你不需要对其他的人负责,你是自己就觉得应该要改正过来,这个是惭心。

那“愧”呢,是因为你犯了一些错误,害怕社会的舆论、国家法律的制裁,或者别人对你批评的那种压力。你觉得不应该,做人不应该做到让人家批评到说“这个人怎么样、怎么样、怎么样”;或者不能够原谅自己有违犯法律的这样一个事情发生,自己就不允许自己做这样的事情;或者是社会舆论的压力,不愿意做一些违反社会上譬如说道德的标准啊,或者是做人的标准啊,这是属于社会的舆论。就是说大家、社会好像有一个标准,才能够让这个社会和谐。

那我们修行人不会去故意要索隐行怪或者标新立异,做一些让社会大众有舆论的事情,我们不会做,为什么?因为我们有愧心。所以“愧”是对他人来讲,我们觉得不应该引发外在的一些舆论,然后它对我们个人会有一些批评,不希望做这样的事情。就是说我们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对团体负责、对家庭负责,这样的一个责任感,觉得不应该做的事情我就不会做,这个是属于愧。

那“惭”的话是自己、自己对自己负责,自己就不能够原谅自己,有违犯过失或者戒律这样的情况发生——这就是“惭”跟“愧”它们的差别。那都是同样属于反省力:一个是反省自己觉得不应该;一个是反省对社会、国家或者团体、家庭等等有一个交代,不应该做一些让他们反弹,或者是造成种种舆论,或者破坏法律的事件发生,我们不让它发生。

好,我们明白这两个的差别之后,我们就来看书上怎么写的。

所以它说:一个人他没有办法断恶修善,就是因为他即使反省到自己的错误,他也不愿意改。那他会找出种种的理由或者是借口说“我也不希望这样啊,可是没有办法啊,因为怎么样、怎么样、怎么样……”他有很多的理由,为自己辩护说“我今天会这样子、会堕落到这样是因为什么、什么、什么,家庭的缘故或者什么缘故”,他就是有很多的理由为自己来辩解。

所以它这边说:自暴自弃,自甘堕落,不尊重自己又不尊重别人。因为一个不懂得尊重自己的人,他一定不懂得尊重别人,所以他已经自暴自弃了,当然他对别人也不会有那个尊重的心;那对一些善法也无法生起敬重的心。他不会见贤思齐。我们看到贤人、世间的贤人或者是圣人,我们会生起一股仰慕的心:“我希望向他学习。”有一些有长者的风范,或者有一些修行人修得很好啊,我们希望向他看齐,希望达到他那样一个很高的境界也好,或者他一个道德的标准也好,或者他学问好、道德也好,又有很多的才艺或什么,各方面我们觉得是好的、是善良的,那我们就会很自然地生起一股景仰的心:希望效法,希望我们自己也达到这样的一个标准。具惭心的人他会有这样一个景仰的心。

可是如果没有惭心的人呢,他看到可能会妒忌、他可能会轻视、他可能会毁谤。那他自己没有想要效法这样的;他反而看到道德很高的人,他不敢亲近他,因为不是一国的嘛,因为是同类相聚。那个特别会走一些邪路的、险行的犯罪者,他碰到那种长者风范的,他反而会有一种好像自卑啊,然后不愿意亲近啊;可是他心中也没有说希望自己改过迁善,没有这样的心,那我们就知道他没有惭心。这边讲的是这个意思。

只要是有惭心的人,我们就会自然希望能够成就一切的善法。那对一切贤善的人,我们也会生起这个崇敬、景仰的心;那没有办法做到的话,就是没有惭心的缘故。“惭”就是能够反省的自觉能力,借着自觉与反省来发现自己的过失。那发现自己的过失之后,只要生起羞恶心,自己觉得很羞耻,不要等人家讲,自己都已经惭愧得不得了,这个就对了,就会谴责自己,并且发誓不再犯。

所以所谓的“忏悔”,就是你一定要有惭愧心你才会忏悔。你反省到自己的错,你会赶快,我们一般是说那个过失不过夜、不留它过夜。就是说我今天犯的过失,我一定今天就要改过,今天就要赶快忏悔,我绝对不让它跟我一同入睡,然后等到明天,绝对不拖延的。

我们一般是发现“噢,我刚才讲错一句话”,就赶快忏悔,不要等到说“晚上作晚课的时候才来忏悔,或者是拖过明天,或者是没有什么关系”,好像没有把它当作一回事,千万不要这样做!如果这样的话,我们断恶的那个时间就会很长,就是一直很难、很难进步,就是不够快速。那个忏悔心,要当下就忏。你发现你刚刚讲错话,就赶快忏悔,然后告诉自己“我下次一定不要这样做了”;那动了一个恶念,也赶快忏悔,不要生气生很久了才想说“我好像不应该这样,学佛这么久了还跟人家计较。”那个都太慢。我们发现一个念头、不好的念头生起来的时候,第二念就当下赶快忏悔,绝对不让它拖延时间。

那现在讲的就是要谴责,因为我们有惭愧心,所以发现自己错的时候,我们自己会谴责自己,而且赶快忏悔,发誓不要再犯同样的错。因此,“惭”可以止息一切的恶行。所以“惭”跟“愧”它的作用就是止息一切的恶行,让我们一切的恶行从此不再发生,靠什么?就是靠惭愧心,反省之后赶快改过,所以我们就很快就能够断除一切的恶行。

好。我们看一百五十四页。惭,就是一种反省、自觉的能力。人类本身就具有这种自尊自重的清净善性。所以我们前面一开始就讲到,现在介绍的是善法、十一种善法其实是我们本自具足的、每个人都有的。我们的佛性或者菩提自性里面,它本来就具足这些善法、它是本来就有的。也是因为染污的关系、障碍的关系,所以这些善性都没有办法被开发出来。

所以它这边讲到说:其实我们人类是每一个人都本来就有这种自尊自重,要尊重自己又要尊重别人——这就是属于惭心,这个是与生俱来的,我们的佛性里面本来就有的。同时对佛法、真理呢,也有高度尊重崇敬的心。一方面是对人讲,一方面是对一切法、一切的善法,不管是世间法,世间法,我们也希望做一个好人啊,不要让人家背后有一些批评的话;那对一切的法也是,只要是善法,不管是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佛法,只要是善的,我们都是生起这种崇重的心,希望能够,自己能够达到这样的一个境界。那对一些贤善的人、修行好的人、道德高的人、持戒清净的人,我们都也是同样地生起这样的一个景仰的心。

因此只要这个善心所能够真正的开展,他必定是一位能够推崇、恭敬一切贤善,以及尊重一切善事的人。所以崇重贤善就是“惭”的体性。什么叫“惭”?就是有这种崇重贤善的心,对人、对事来讲都是有这样的心,我们就说我们具足了这个惭心了。

也是因为具有这种体性,所以会经常地反省自己,当自己做错事情的时候呢,也能够很快的察觉而觉得自惭形秽,会觉得自己都不能够原谅自己。这种羞耻过失、恶行的心理,就能够对治毫无羞耻的无惭(所以一个人他如果没有惭心的话,他就无所谓,人家讲也无所谓,自己做错也无所谓,就是“只要我高兴,有什么不可以?”这样的话,他就很难改过了)同时也能够止息一切的恶行。

所以说,对治无惭还有止息恶行,是惭的作用。惭的体性是崇重贤善,我们有一种崇重,希望自己成为好的人,还有成就一切的善法、善事,这个是它的体性。体性就是说它的本体是这样的一个性质。

那它所发挥的作用呢?就是它可以对治那个无惭。只要有惭心,他就不会做出那种恶行,然后自己觉得无所谓,就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而且也因此它可以止息,不让一切的恶行再发生,这就是它所发挥的作用。

好,所谓惭,就是羞耻心,依于这种人类自尊自重的善根力,以及对于佛法真理的高度尊重;于是反省自己,如今我已经拥有了这个堂堂的七尺之躯。那佛法来讲,就是我现在已经拥有了暇满人身,应该赶快来修行,赶快断恶修善。所以我们既然已经得到这个暇满的人身,也具足了灵明不昧的佛性,我相信每个人都有的;可是如果没有好好修行的话,也没有好好借着这个暇满的人身来累积功德,是已经很不应该了。就是说我们没有勇猛精进地来成就一切善法,实际上已经很不应该;不但没有这样做,而且还去造恶业。所以如今反倒行恶,这一点呢是连一点羞耻心都没有。我们暇满人身就是要赶快怎么样?断恶修善,然后来开悟成佛,才没有辜负这个暇满的人身。可是我们现在如果不是这样做的话,就要好好地来反省反省自己了。

由于惭具备这样的体性,所以见到一切贤善、有德的人呢,我们都能够生起尊重恭敬的心。所以看到这样的一个对象,我们是恭敬他;而不是轻视毁谤或者是排斥他,不愿意跟他亲近,不是。我们应该常常地亲近有德行的人、有修行的人、持戒清净的人,这样子,我们向他效法,向他学习,这样我们修行才会有很快的进步。

那我们看到这样的一个对象呢,都能够生起尊重恭敬的心,就会好像看到自己父亲一样的恭敬,像恭敬长辈一样这样地恭敬,像事奉自己的老师一样承事。就是说我们会去承事他,会去服务他、侍奉他,就好像侍奉我们老师一样这样的恭敬。

也是因为能够对自己的过失及罪恶感感到羞耻,因此有过必改、有恶必除。所以不但对治了毫无羞耻的无惭心,而且也止息了一切的恶行,这就是讲到它的作用:可以对治无惭还有止息一切的恶行,这是“惭”。

那“愧”,愧是什么呢?我们就看一百五十七页,十一种善法的第四个是愧。愧,也是一种反省、自觉的能力。这个完全相同的:惭、愧都是相同的一种反省的能力。可是“愧”它就跟惭不一样了,它是对于遭到社会的舆论,就是你做出哪一些事情来,然后会受到社会的批评、舆论,或者国家的制裁,这个就是指你做了犯法的事情,然后被判刑啊什么的,还有世人讥嫌的事情。就是你做了一些会让世间人、一般人有一些批评,对你这个人有一些批评,不好的批评,讥笑啊或者嫌恶啊,觉得说“你这个人简直太糟糕了”,不愿意跟你交往。那对于这一些,我们如果会感到羞耻的话,因而不愿意去做这些罪恶的事,这个就叫愧心。所以它是对外在的环境,来反射到自身来讲的一种反省力,我们不愿意这样做,所以这些事情我们就不会让它发生,这是恶行。

对于还会从事这些暴恶之事的人,也会羞于与之为伍,而将他排拒在外。那这种朋友一般人就不会交。菩萨度众生例外,越是坏的人、暴恶的人他越要先度,为什么?不先度的话,他会继续造恶业,所以菩萨发菩提心反而是要先度那个坏人。因为好人他已经不会坏到哪里去,他已经会自己去努力用功、精进修行,他也会去行善、也会断恶;那你不用那么精进地去度他。我们反而是要精进地去度那个已经十恶不赦的、已经为众人所唾弃的这样一个对象,或者作奸犯科的,我们觉得他无可救药的,这种反而要先度。

所以这边讲到说是一般人,因为我们自己都没有修好,如果常常又跟他在一起,可能会受到他不好的影响。或者因为同类相聚嘛,你常常跟他在一起,人家就会以为说你跟他是一伙的。那他犯案的话,警察要问的话,也是先问他交过哪些朋友嘛。全部都怎么样?到法庭来问案,说“你们常常进进出出的,他现在犯案,你是不是同伙的人?”可能也会被卷进官司里面去。那跟这样的一个朋友交往,也怕自己会被他影响而跟他一起造业。

所以除非我们已经修得很好了,就可以去度他;可是如果我们自己还没有修好的话,那可能是要先成就自己。所以它这边讲到的也是:一般人也是,就不会很喜欢跟他在一起。因此这种轻视暴人、拒绝恶事的心态,就是我们所谓“愧”的体性。所以什么是愧呢?就是我们轻视他会造严重恶业这样的一个人,我们不希望跟他同伙、做朋友,也拒绝做他会犯的那些错误,或者罪恶的那些恶行,我们也不会去做;我们有这样的一个心的话,就是代表我们有了这个愧心。

那一百五十八页。由于不屑于从事这些有违法律、公理的事情,也恐怕遭受到世人的诃责或者是嫌恶,即使有犯,内心也会对这些过失、罪行感到羞耻。所以,“愧”能够对治毫无羞愧的无愧心,也能止息一切的恶行,这就是它所发挥的作用。

所以一个人有愧心的话,他就会发挥这样的作用,他就不会说没有惭愧的心,没有羞耻的心,那也就不会去造这些事情,所以他能够止息一切的恶行。他不会去做违反法律的事,违反公理的事情,大家都认为这样是错的,他就不会特别说“没有什么关系”,然后就去造,然后也不在乎人家的批评,他就不会这样做。

所谓“愧”,是自觉羞耻的心。基于世间的舆论、世间舆论的讥毁、诃责(讥,就是讥笑,在背后讥笑他,或者当面讥笑他;毁,就是毁谤他,当面毁谤他,或者背后毁谤他;或者诃责,诃责说你不应该这样,像长辈对小孩子管教的时候,就说:你不应该这样,然后你如果怎么样、怎么样的话,就会怎么样的后果,就是说严厉的诃责。可是一般如果说他没有愧心的话,他很难接受,他可能会对你反感。或者反而本来你们的友谊关系可能很好的,可是因为你这样诃责他,他不但不能够接受、不会悔改,可能从此以后,你们的关系就变得很恶劣。就没有愧心的人,他反而是很难去接受人家的劝导。)以及别人对自己恶行的厌恶,这两种因素,因此不愿意被别人批评说“某某人,不顾社会的道德”,就是说他会做一些违背世间的那个道德规范的事情,然后他自己无所谓;或者他会去作奸犯科,去做违反国家法律的事情。所以他就不愿意别人批评他说“某某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不顾社会道德的人,他是一个会犯法的人,或者是会遭受到别人讥笑、毁谤的人。”那他如果这样做的话,那别人批评就会说“他没有什么廉耻哦,没有什么羞耻的心,他会不顾这些社会道德、国家法律,或者别人的讥笑、毁谤。”

好,也是因为以上这两种因素的缘故,所以我们见到暴戾的人,自然轻视而不愿意靠近,这种人一般是敬而远之的,躲得远远的;那看到作恶的人,也会将他们远远的排拒在外,而不敢亲近。同时对自己过去的无知感到羞愧,对于曾经犯下的过恶也会感到羞耻,所以,愧它能够对治无愧,也能够止息一切的恶行。

这样我们对惭、愧就有一个观念了:惭、愧这两个都是指反省、一种反省力、自我的反省力,或者是自我觉察的能力。也同样有羞耻过恶、止息一切恶行的作用,所以看起来好像这两个还蛮类似的。可是我们刚才前面已经解释过它们两者的差别,那它这边也稍微提了一下:因为都是反省、自觉的能力,然后也都能够羞耻过恶、止息一切的恶行,那它到底有什么差别呢?会让人家很难去分辨两者的差异。

其实这两者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惭”是崇重有益于自己的善法,就是自己对自己负责,自己做错自己就会反省,自己会改过,然后觉得很羞耻,做错事情是一件很羞耻的事情;然后对一切贤善的人、善事,也是生起一种崇敬的心,这个就是称为惭。而“愧”是轻拒有损于自己的恶法。有损于自己的恶法就是前面讲的:包含了社会的舆论、国家的制裁、众人的轻视毁谤,或者是诃责,这个就是愧。

惭是在自己心中感到羞愧、羞惭,自己感到羞惭,有这样的羞耻的心;而愧呢是自身的过恶向世人披露之后而感到羞愧。所以一个自己、一个是他,所以是“惭自愧他”。惭是对自己来说,自己心中觉得“唉,很不好意思,做错事情了”;那愧呢,是由于自己的错误被人家发现之后而引来的一些批评啊、毁谤啊这些,我们叫做愧。所以这种羞耻心是来自于对世间舆论的一种尊重。这样我们对惭、愧呢就有一个大概的认识了。

接下来是“无贪”。无贪是三善根之一,我们自我修证、自我成就,自己圆满成就的标准是什么呢?就是要做到无贪、无瞋、无痴。所以我们说无贪、无瞋、无痴是三善根。善根的这个“根”,就是说一切善法要从这三个善根才能够成长、生长出一切的善法来。所以我们一个人如果做到无贪、无瞋、无痴的时候,他才可能成就一切其他的善法,才可能全部圆满。

那意思就是说:当我们还有贪、瞋、痴的时候,我们想要成就一切善事是不可能的,我们想要圆满一切的善法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因为贪、瞋、痴一起来就完了嘛,你就不可能行善了,所以无贪、无瞋、无痴是我们自己用功、自己成就的一个标准、一个善的标准,就是我们念念都要跟无贪、无瞋、无痴相应,希望能够做到这样;而不是念念跟贪、瞋、痴相应。

所以我们先看什么叫无贪、无瞋、无痴;它就是我们一切善法、善根的标准。所以它这边说无贪非常重要;可是很难做到,因为我们念念都有贪嘛。我们是欲界的众生,就是贪欲最重了,贪欲什么?五欲:色、声、香、味、触,就是贪这个。所以我们看到了,就马上有喜欢不喜欢啦;听到什么,马上有不同的反应嘛。都是随着五欲的境界(色声香味触),随着境界在转。

所以这个“贪”对于一个初学、初修的人实是非常难做到。那看破一切贪欲,然后放下,那除非是有很大的决心、毅力,才可能做得到。所以我们一般怎么看说:诶?他是不是很有善根的人?我们看他是宿世善根深厚呢?还是他不是一个很有善根的人?怎么看呢?就是看这个,他的贪还有多少。

如果一个修行人他的宿世善根深厚,就是说他过去已经修得很好了,他这一世很快的,他一听闻佛法,听到哪里他就修到哪里,他就做到了。他知道,马上就放下,那个就是一个善根很深厚的修行人,所以他这一世要成就可能性非常大。

那如果我们已经知道说不应该贪;可是又舍不得、放不下;有时候可以看破、放下;可是有时候又很悭贪难舍——像这样的话,很难放下的、越难放下的,他的善根就越浅越少;越难舍、越难看破放下的,这个他的善根就越少越小。越快的,知道就看破、就放下了,这个他是善根比较深厚的人。一般我们观众生他的善根怎么样呢,我们就是看他放下得快不快,就知道他善根的深浅了,是这样来观察的。

可是真正修到无贪呢,除非我们已经没有我执了,见到无我空性智慧的人,他要断贪比较容易,为什么?因为他已经知道没有“我”嘛,已经明白无我的道理。没有“我”,他会不会有由那个“我”而引发的贪?没有了。因为我们贪是有“我”才有的:“我”要什么、“我”喜欢什么、“我”要拥有什么……,这实际上由我执来的。所以他真的要做到无贪的话,除非他我执已经断了。没有我的话,那我们还要不要为自己设想?不用了,因为没有“我”的存在,一切法本来无我的。所以他自然就不会为“我”的立场引发了很多贪欲,想要拥有什么,或者是希望保护自己。

像保护自己也是一种很强烈的贪。我们在修行的过程当中不太愿意吃苦,其实就是要保护自己嘛,不能够吃一点点修法上面的苦:天气太热也静不下来、有些地方太冷也不行、心情不好也不行、然后太累也不行……反正就是很多的情况。然后一点点苦呢都没办法忍受,他要成就很困难了。

可是我们去追根究底,他为什么一点点苦都不能吃呢?噢!原来是他太保护自己的缘故,这就是贪啊!就由我执而引发的贪。因为他的念头里面还有一个坚固的“我”,这个我执的力量非常、非常强,所以他念念都是想到自己:自己的立场、自己的利益为考虑,很难去想到别人,因此他的贪就很难放下,很难看破、放下。

所以它这边讲到:只有在断我执、我执断了以后,才能做到真正的无贪。没有“我”,就没有一个“我”可以保护的嘛,没有一个“我”需要保护的,我也不怕人家、我也不需要防别人,怕别人伤害我,不用!因为本来没有“我”嘛。他是伤害到谁呢?虚空?你能够杀害虚空吗?不可以。其实无我呢,我们的自性就是好像虚空一样,是没有丝毫遮障的。

那我们会颠倒无明,以为有一个“我”要保护,这个就是因为我执没有断的缘故。所以只要有我执,行的都是贪、瞋、痴,因为一切身口意都有自他、能所的对立。因为有“我”呢,就有“你”、就有“他”,这个就形成一个人我之间的对立。所以为什么我要保护“我”呢?为什么我要伤害他人呢?就是有自他的这样一个能所,能所就是心、境它没有办法合在一起,所以它就有能所的对立。“能”是说有一个我的心、能够攀缘外境的心,这个能缘的心我们叫能;那“所”呢就是你所攀缘的外境叫所。

一般人我们都是活在能所对立的这样的一个境界当中,我们每天都有一个“我”嘛,对不对?我早上起床,然后我早上做了些什么事情,然后我早上去做工啦,或者是我今天去哪些地方啊……你今天所有面对的人事物都是你的所缘境。所以我们会觉得说:我今天到了什么地方,“我”跟那个“地方”是两件事情;我今天晚餐吃了什么,能缘的心缘那个晚餐——是所缘境。我,有一个“我”是能吃,用晚餐的那个、我用我的心去用那个“晚餐”,所以我就会对我的晚餐有一些不同的感受:好吃不好吃,还是怎么样、怎么样。

这个就是讲我们每天都是活在能所对立这样的一个境界当中,六根攀缘六境,眼耳鼻舌身意,它面对的是色声香味触法这个六尘境界,在我们没有见空性之前,它是两件相对的事情。所以我们每天就面对种种的六尘境界,然后引发我们的贪、瞋、痴,然后造作很多的身口意业。

可是见空性的人呢,我们那天讲到了嘛:整个法界就是自己,我的心就是法界。这样能所双亡、能所一如,能缘的心跟所缘的境是一个,不是两个,叫做心境一如,我能缘的心跟所缘的境一如,是一样东西。那如果是已经契入这个法界里面,我们的心已经契入法界,那整个法界就是自己的心的话,他就没有这个能所的对立,这个是对一个见空性的人(而言),契入空性之后,他就可以慢慢契入我们前面讲的空、假、中这个三观,契入不可思议的中道境界的时候,就没有能所的对立。所以他面对的六尘境界就是自心,自心就是六尘境界,无二无别,这个时候他就没有贪、瞋、痴,绝对没有贪、瞋、痴,所以他的心一定是绝对的平等、无分别的,绝对的清净,所以他不可能跟贪、瞋、痴相应。所以这样的一个心境之下,他一定是无贪、无瞋、无痴,这样相应的。

可是有一个“我”就有对立嘛:有我就有他,就有身心世界的种种的差别,有千差万别,就是由这个我执而产生的,见思二惑而产生的。

那我们学佛的目标就是要成佛,所以对无贪、无瞋、无痴呢,就是我们修行的目标。不但对三界六道的事物不生起一念的贪著,就是对学佛修行所有的教理还有修证也要做到不贪。这个就很困难了,一般我们前面学佛都是转移目标:把对世间的贪著转移到对佛法的贪,我可以慢慢地放下世间的这些了,名闻啊、利养啊,什么世间的这些,我慢慢可以放下;可是呢,很可能我们就把原来对世间的贪著,转移了对象,转到什么?佛法的、它这边讲到教理的贪,还有修证的贪。

教理的贪就是你听闻任何的佛法,可是你著在那个上面,把它抓得、执持得很牢。因为一切法也空啊,我空法也空;可是我们学佛,并没有把我们学佛的内容,去如实了知它的自性,一切佛法内容的自性实际上也是空,所以我们就会很执著。譬如说我们听到戒律说“不应该怎么样、怎么样、怎么样”,我们就很执著抓着那个戒条,然后怎么样?不是要求自己哦!就开始规范别人:“你不可以这样,因为书上写的,因为戒律上有讲,我那天去上课有听到:那个戒律的内容说不可以怎么样、怎么样、怎么样、怎么样、怎么样……”,所以他就开始要求他周遭的人“你不可以怎么样、怎么样、怎么样、怎么样……”

为什么他会坚持要改造别人?他了解越多的佛法,他如果把佛法执为实有的话,他就会用这佛法的内容,然后名正言顺的:“因为书上讲的、佛说的,你敢说NO(不)吗?不可以的。”他就自己执著了以后,然后开始去要求他周遭的人要合乎佛所说的那个内容。旁边的人就开始有压力了。自从他学佛以后就很惨了,很多事不能做。

这个,我们学佛的人自己首先就要检讨,我们是不是太执著在那个法上面了?祂讲的那些教理是没有错;可是我们把它执为实有,这样并不是一件好事情。那我们自己持戒律也会持得很紧张,因为我们把戒律也当作是实有的,这是一种法执,不是好现象。如果我们没有办法从这个中间突破出来的话,我们会学了一辈子的佛,然后抓了很多的佛理;本来是抓世间的那些东西,可是我们现在转移目标了,开始来抓一些佛教、佛法里面的东西。

那如果修得法门多了,他就开始执著种种的法门,然后喜欢跟人家讨论法门:你修什么法、我修什么法。人家修什么法关你什么事?可是你就很关心啊,那你就要想一想,为什么你很关心人家的修行?他修什么法,为什么你这么关心?还不是有法执?因为你想要知道人家他修什么法,“诶!然后跟我的比较一下,诶,他的是不是比较殊胜,然后我觉得我的比他殊胜,然后我在他的面前好像就高人一等、就好像高他一等,为什么?因为我灌的顶比他灌的顶殊胜,我修的这个法是比他的那个法…,他的小乘,我的大乘嘛,这样就把他比下去了;他是显教,我是金刚乘,又把他比下去了”——这个都是法执,这个都是贪、贪法来的结果,不是真正的……。

你那么执著,你怎么可能解脱呢?你对法那么执著,你也不可能借着这个法来解脱的。因为一切的佛法、一切的修行法门,是要我们达到什么?无贪、无瞋、无痴,清净、平等、慈悲的心、智慧的心(智慧就是见空性、无我的、智慧的心),是这样的目的。可是你那么执著在学、那么执著在修,你怎么可能达到这样平等、无分别、没有执著呢?无贪、无瞋、无痴,不可能!因为你也是在搞贪、瞋、痴嘛,对不对?

你跟他辩,讨论那个佛法,觉得说好像蛮不能够契合,回去两个人都很生气这样子,对!你把他辩倒,他很生气;然后他讲你什么你又不服气,所以两个回去又生烦恼啰。怎么会这样呢?对不对?本来应该是互相切磋、互相鼓励,本来应该互相讨论佛法,两个法喜充满地回去,这样就对了。可是两个回去都心里怪怪的,想说“我下次碰到他,要怎么把他辩回来。”那就是两个人都犯了法执、对法的一种执著。

还有对境界的一种渴望、一种希求,后来就变成说希求神通或者希求感应,或者是希望有所得,这个都是不对。有所得、有所求,这个就是贪啊!可是佛法是希望我们达到无贪啊:无欲、无求,无贪、无瞋、无痴嘛。可是我们居然对一些佛法的境界啊,或者是对一些神通的,或者是感应的,或者别人讲的那些境界,我们好希望自己达到。然后我们就对一些境界,或者是自己已经修到某种境界,你对那个境界一执著你就完了,从此以后你的修行就到此为止;因为你不会突破你现在的境界,因为你觉得你现在修证的,譬如说禅定的功夫也好或者是有一些悟境也好,或者是有一些很好的觉受也好——你就觉得这个很不得了,然后就赶快去昭告天下,让所有的师兄都知道“我现在的境界有多么的高”,好好地炫耀一下。

你们走每个道场都会碰到那个很喜欢开示的师兄,他就是很喜欢谈种种境界啊,然后什么啊;然后那旁边初学的都这样:听得这样子、目瞪口呆。哇!他就有成就感:“哇!好爽,回去好爽!”

对,这就是一种对境界的执著。然后他很好乐;可是不一定是他自己修到那个境界,他可能是看书来的、可能是听来的;可是他就很喜欢告诉别人。这也是对境界的一种追求,一种希望自己能够达到,或者希望别人达到。他就很喜欢谈境界的事情,谈一些那种有的没有的,不可思议的境界,他很喜欢谈——这也是一种贪、对法的贪。

所以我们要很小心谨慎地检查自己:我学佛以后,是不是有把世间的贪转移到佛法?因为贪的本质没有改变,只是对象变了。你本来是贪著世间的东西,因为没有学佛修行;那学佛修行之后,听了很多佛法的东西,学了很多的法,还有自己有很多修证的境界,我们在这中间是不是也产生了种种的贪著呢?如果是的话,那可见我们学佛修行以后,我们的贪并没有减少,只是转移了对象,贪的本质没有改变。好,所以这句话主要是提醒我们:不但世间的一切我们不贪,连学佛修行之后佛法的内容我们也不贪:法门不贪、修行不贪。

所以我们用什么态度来学佛修行呢?无所求、无所得的心,这就跟无贪相应,这就对了。所以它这边讲到:对法门不贪、对境界不贪、对功德不贪——这个对初修的也很难做到。因为你们带别人去参加灌顶,一定是跟他讲说“这个功德很大嘛”;劝人家行善,也要跟他讲“这个功德很大嘛”。所以一般呢也是,初学的我们不能怪他,因为他总是要有一个因缘让他契入这个佛门嘛,我们可以很方便的说、很善巧的说“这个有功德,所以我们要练习开始做。”可是慢慢我们进入佛门之后、开始修行之后,我们就不要执著了,对功德就不要执著。因为我们不是为了功德才来修行的,也不是为了布施有功德然后才布施,或者行善有功德我们才行善,不是。而且我们也都是有回向嘛,我们很不执著的成就一切的功德,再把这个功德怎么样?回向给一切的众生,这样我们完全都不执著。就是说我们即使是不执著的行善,它有它的功德,可是我们连这个功德都不执著,所以我们就把这个功德再回向给一切的众生,这个就彻底做到无贪了。

所以你可以圆满一切的善行,可是你中间没有一点点执著功德的心,这就跟无贪相应。这边就讲到对功德不贪求,也不求清净。不求清净是什么意思呢?因为有一些学佛之后,他就会不太喜欢跟人家接触了,不太喜欢跟人家接触,他就好乐清净。本来,尤其是修定的过程,他本来就是要在寂静处嘛,我们看书上都写要在水边啊、林下啊,找一个寂静的地方,或者阿兰若处去修定,这个本来没有错。可是我们要知道:我们修定的目的是要开发智慧,然后自己成就之后要来利益一切众生。所以不会变成说另外一种型态:就是说远离了人群,然后看到众生好像是“你来障碍我禅定的”,这样就不对了。

那就是这边讲到的:自己因为希望能够好好修定,或者是好好修行,反而变成一种排斥那种喧闹的场所。所以他就变成说他不喜欢参加人家的婚丧喜庆,然后不喜欢跟很多人相处,喜欢一个人躲起来好好的修。本来他的发心、动机没有错误,可是因为这样,然后对众生有排斥就不对,因为它会变成是障碍我们发菩提心的一个原因。因为你要成就自己的修行,然后你就变得排斥众生,然后觉得说他们来找你啊,或者他们来干扰你的修行啊,然后会变成你成就的障碍啊——这个就不对。因为这样就变成说:你对众生有一种怨恨、埋怨,一种瞋恚的心,然后排斥在外,那你怎么可能发愿说“我以后要度尽一切众生”?这个菩提心就很难生起。

所以我们要用功可以;可是我们要很注意我们的心,不要转变成说“喜欢清净,然后很排斥那个喧闹”。因为清净跟热闹呢,它也是相对立的境界,它也是分别。我们的心有分别心,所以我们有清净跟热闹的分别。可是真正的定是你在很热闹的地方,你的心还是很清净,那才是定啊,那跟外在喧不喧闹其实没有关系。

可是我们因为观念错误了,会喜欢清净而不喜欢热闹,我们觉得说“清净才可以成就我们的定力”,实际上这个观念不是正确的。所谓的定是心不动,只要你心不动,不管你在什么境界当中,在什么样的环境当中,只要你做到如如不动,面对一切外缘,你的心不动,那个就是有定力。

那很多人,你的心还是心如止水,如如不动,那表示你有定力啊。所以修定并不是一定要远离群众;只是说我们有这个机会来专修或闭关,一个人的话,当然我们的定力可以增长得比较快,因为没有干扰,确实没有错。可是我们不要因为这样,而对众生或者是喧闹的环境有一些排斥的心理。这个就是不求清净的意思。

不求空,就是我们讲说修行第一个要证到空性嘛,我们就开始去找那个空性。空性不是找来的,你只要放下它就现前,我们的菩提自性,它本来就是具足这样一个空性的智慧在。也不要想要求开悟,因为你用有所求的心,你的心就动了嘛;可是悟境是不生不灭的那个当下,是开悟的境界。可是你的心一动的话,你是生灭心,你有所求,你这一念的求就是妄念、就是妄心,它是有生灭的。可是我们达到那个空性的境界也好、见空性的境界也好、开悟的当下的境界也好,它是不生不灭的。

所以我们就知道了,我们的心如果是生灭心,没有办法跟不生不灭的那个空性或者开悟的境界相应,没有办法,生灭不等于不生灭。所以我们就知道了:除非我们能借着修行、修定啊,或者是什么内观啊、还是什么法门,让我们的心达到不生不灭的那个状态,你就可能见空性,你就可能开悟,因为不生不灭的当下,等于不生不灭的悟境,不生不灭的空性,懂吗?

所以我们的心如果说有所求,你越急的话你的心越乱,你就越不可能开悟见空性。好,我们就是要把心安下来,修定、好好地修定,安住在当下的那一念。只要你安住得很好,那个妄心不再让它生灭的那个当下,就是不生不灭的,你就有可能可以开悟。它这边主要就是讲到:我们不要求、想要见空性啊,或者想要求开悟啊,也不要求菩提、涅槃;因为菩提、涅槃的自性也是空的。我们只是用菩提、涅槃这样的一个名称来比喻说:我们的心、我们的烦恼已经完全调伏的话,我们叫做那个境界、已经没有烦恼的境界,烦恼完全止息了,我们叫做涅槃;我们本自具足的佛性开显的时候,我们叫做菩提。所以菩提是觉悟的意思,觉悟的意思叫菩提。

所以它只是一个名称、它只是名相,形容说我们修证的一个境界它是什么个样子。因为我们总是要有目标嘛;你没有目标,你说你要到哪里去?你说“我要旅行”,总要有一个地方:你要去哪一国、哪一个国家旅行,或者哪一个目的地旅行,你总是要有一个目标。所以我们就变成说有很多佛法的名相,菩提啊、涅槃啊、空性啊什么的,很多名相。可是我们就不要执著在这个名相当中,以为它是一个真实的菩提可以得到、真实的涅槃境界可以抓得到,不是这样子的。只是你修到烦恼完全止息的那个当下,我们给它一个名称叫涅槃。涅槃的自性也了不可得,它的自性也是空的,就不要把它执为实有,然后你修行有一个实有的目标,这样又错了。这就是它说不求菩提、不求涅槃的意思。

所以我们应该用什么心态来修行呢?诶!无所得的心、无所求的心,又勇猛精进。不执著,不分别、不打妄想,就是这样勇猛精进,自然就能够到达。所以它不是求来的,佛不是求来的,菩提、涅槃也不是求来的,见空性、开悟也不是求来的。

因为任何法门修的都是清净心;只要有所求呢,我们的心就不清净了,我们本来不生不灭的清净心就开始起妄念了嘛,它就有生灭了。所以只要有所求,心就不清净,我们又如何跟法门相应呢?因为法门是要达到清净心;可是我们一有所求,心就不清净,因此你不管修什么法门都不相应、没有办法相应。

所谓的“善法欲”,“法门无量誓愿学”,它是不是告诉我们贪啊?善法欲嘛、“欲”就是贪啊,我们是不是对一切善法要有贪求?还有“法门无量誓愿学”,这个够贪了吧?这个是大贪啊,所有的法门全部要学完,这是不是贪呢?不是的,不要误会了。所谓的“善法欲”,还有“法门无量誓愿学”,并不是用来增长我们的贪的,不是这个意思。一切的修行呢都是在清净心当中,它自然就圆满成就的,不是求来的,也不是修来的。

好,我们继续看一百六十二页,这样我们大概对“贪”就有一个概念。什么叫“无贪”?就是不染著的意思,你只要做到心没有染著,你就是无贪。那对什么没有染著呢?对三界当中一切的盛事、就是好的事情,三界当中一切好的事情,我们都不再染著了。为什么能够做到不再染著呢?那个是因为我们已经明了三界中轮回的因果关系嘛。我们为什么会轮回?很简单:一念的贪来的,因为一贪就生烦恼、然后就造业,然后有业就轮回了。所以实际上造成轮回的根本原因在哪里?就是这一念的“贪欲”来的。那我们中阴身也是因为贪欲你才会去投胎,这个我们曾经也讲过。

所以我们怎么样做到无贪呢?就是我们已经明白了贪是轮回的根本、轮回的种子,那我们当然就不要贪了嘛。所以就从中体悟到贪是轮回的根本,因此才能生起厌离心而不再染著。那么什么又是三界轮回的因果关系呢?就是我们现在众生对一切的资财、眷属(眷属就是六亲眷属,你的亲人啊)、生命啊,我们最爱的生命啊,还有名誉啊、地位啊,还有要吃好的、穿好的等等这个五欲境界嘛,六尘境界,我们在还没有得到的时候呢,希望能够得到;不然为什么那么努力地赚钱要干什么?就是成就这些嘛。资财,就是你要有一些财富嘛;然后要有一个很美满的家庭;然后六亲眷属都很和睦;然后你的生命活得健康长寿;还要有好的名声、有高的地位——这些就是我们一生,一个人他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就是这些,也是辛勤努力一辈子希望达到的、追求到的东西,就是这些。

可是这些东西是不是真实的呢?我们看一看:那我们为了要追求这些境界,所以我们没有得到的时候,就会努力地赚钱啊,拼命地做一些努力啊。可是在得到之后呢,因为很难、很努力才赚来的嘛,所以就要很殷勤地守护,希望它不要失掉。所以追求的过程很辛苦,你得到之后怕它失去,希望紧紧抓着的那个也很辛苦,这就是贪。

所以由此不断地生起烦恼,造下许多的善、恶业;再由不同的业在六道中受生,这就是轮回的因。所以我们就知道我们贪求这些东西,实际上是造成我们不断不断轮回的基本原因就在这里。就是一念有所求的心,我们就轮回了。因为有所求的心,就生烦恼,烦恼就造业,有业就一定会轮回。那有了这个轮回的因,就会生出三界轮回的果。所以,染著三有的资具(就是这个“有”)是轮回的因;所生出的这个三界呢(“三有”就是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是轮回的果,就是我们贪欲是轮回的因,有了这个因,你就会有轮回的果报,生生世世都在轮回当中。

若是能够了知贪是生死的过患、轮回的根本,自然就对它会产生厌离,从此不再因贪著而造作种种的恶业,也会开始积极地行善以累积成佛的资粮。所以我们现在明白了:贪原来是造成我们轮回最主要的原因。那我们想要解脱,想要开悟成佛,第一个就要断贪。所以我们就要开始断恶修善,一步一步地累积成佛的智慧资粮跟福德资粮,最后连善也不能执著,因为你执著善也没有办法成佛。因为执著善,你一切的善行只能有人天果报,没有办法开悟成佛。

所以开悟成佛,成佛的资粮是无漏善,是没有烦恼、我执相应的那个善法的圆满,就能够成佛。可是只要我们还带着我执、烦恼去行一切的善,最高、最高只有人天果报,没有逃出六道轮回,还在三界当中。是看你什么善业,然后生到哪一道去,没有离开三界轮回的范围,最高就是生到人或者天道这样而已,就是因为行的是有漏的善。

好,所以它说:最后要连善也不执著,即使是出世间的涅槃果呢,这些贪欲也不取著,这样就彻底做到了无贪了。就是我们刚才讲的,我们虽然知道我们要证的是涅槃的境界、菩提的境界;可是我们是以无所求、无所得的心去这样修,这样就不会跟贪相应了。因此,我们说:不染著是无贪的体性;对治贪著跟作诸善业,是无贪所发挥的作用。

所以什么叫无贪?你心没有染著就是无贪。那它有什么作用?它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就是你不再会去生贪了,然后你又会因为这样而成就种种的善业,到最后是无漏的善业,圆满成就能成佛。

好,那接下来介绍的是无贪、无瞋、无痴这个三善根。这边解释,它为什么叫做根呢?因为这三种善法能生出一切的善法,它的功能是最殊胜的,所以称为根。就是说一切的善法都要建立在无贪、无瞋、无痴的基础之上,你才能够圆满一切的善法。那这边比喻就好像草木,一旦有了根之后呢,才能够生出它的枝叶花果来。这就是以出生一切善法这方面来说。所以我们称它为善根的这个“根”,就是好像植物一样,可以慢慢地从种子发芽,然后慢慢地形成树干、枝叶,最后花果等等的。

那为什么说它的功能是最殊胜的呢?这就是因为这三善根能够对治:近对治还有远对治。近对治,就是它可以对治贪、瞋、痴;无贪是对治贪嘛、无瞋对治瞋、无痴对治痴;所以它可以近对治这三种不善根,所以我们说它是最殊胜的,这个是以它对治的功能这方面来说。

那为什么说它是近对治呢?因为对治,我们一般说有近的对治,还有远的对治这两个对治来说。那什么叫近对治?是各别各别对治,就像现在讲的无贪它可以各别对治贪,那无贪不能对治瞋,所以它是各别各别的对治;那无瞋它是只能对治瞋,不能对治其他的,所以我们称为近对治,就是它只能对治一个,它是各别对治的。

那远对治的话,就是指我们对佛法的正知见。它就是可以对治一切的邪知邪见,所以它叫做远对治。正见可以对治一切染法,成就一切善法。由于它的范围广大,不是针对个别染法来说的,所以我们就称为远对治。

好,那前面有谈到说什么有啊、三有啊、什么有聚啊,它就是一个讲轮回的果,一个讲轮回的因。轮回的因就是贪嘛,所以就会有轮回的果报。因此所谓的无贪,就是对为什么会轮回三界的因果关系有了深切的体认,了解到贪是轮回的根本,因此心生厌离,而不再染著,同时也能开始积极地行善,所以我们说不染著是无贪的体性;对治贪著跟能成就一切善是无贪的作用。

好,我们就对无贪有一个很清楚的认识,这是我们修行的目标。希望从现在开始,念念都跟无贪相应,当下的一切,不管是世间、还是出世间的贪,我们都现在开始练习放下,因为它会变成我们轮回的根本,所以我们不管怎么样,都要努力地把它看破、放下。

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www.lianshi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