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师佛网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选择字号→ 特大

9、五别境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今天讲五别境,一百零五页开始。心所有法的第二类是五别境:欲、胜解、念、定、慧。

那为什么称为“别境”呢?它跟前面我们讲的“遍行”有什么差别?遍行它是一念的完成就要具足这五遍行,所以它缘的是同一个境界。但是现在别境,就是个别、个别缘不同的境:缘所乐境啊、决定境啊、曾所习境,或者是所观境。因为所缘的境不同,我们的心念个别、个别缘的境不同而生起的心所,我们称为别境。

好,这边也有答案,为什么称为别境呢?因为这五种心所所缘的境各自不同,不像前面所说的五种遍行所缘的是同一个境,所以称为别境。别,就是个别缘不同的境而生起的心所,我们称为别境心所。

那它各别所缘的境有四种差别,那就是依这四种差别来称呼别境的名称:

第一个为什么称为“欲”呢?因为它所依的是所乐境。欲,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贪欲、欲求,你那个希望达到什么样的、你最喜欢做的、你最希望达到的目标,那个希望的这个念头——这个心所我们就称为“欲”。所以它攀缘的是所乐境:你最贪著的那个对象,人事物都包含在里面。

那最喜欢搜集宝贝的,他的所乐境是什么啊?就是宝贝嘛,那宝贝是见分还相分啊?(有师兄答:相分)对嘛,那执著什么呢?这就是为什么你们现在找不到答案的原因,因为你们还在相分上转,懂吗?

希求境界、希求神通境界,它的所乐境是什么?神通境界嘛,那神通境界是什么分啊?(有师兄答:也是相分)对嘛,那求什么呢?所以我们已经太习惯随着这个相分境界转、六尘境界,所以没有办法明心见性,就是还随着相分转,我们还活在相分的六尘境界的里面,每天生活没有离开六尘境界、没有离开相分的攀缘,因此没有办法悟道。

那悟道人的生活他应该是怎么过的?如果今天开悟的话,他应该是怎么过生活的?(有师兄答:像平常一样)像平常一样?那跟凡夫有什么差别?他们的差别在哪里?(有师兄答:心的差别)对呀,心什么样的差别?哦,他就不会随着相分转了嘛。哦,佛来佛斩,魔来魔斩!对一切相分不执著:对宝贝不执著、对神通不执著、对六尘境界不执著。

他为什么可以做到不执著?是因为他明白什么道理?因为他明白见分跟相分都是哪边变现出来的?我们自性变现出来的,我们自证分变现出来的,我们自性变现出来的你执著什么?自己变现出相分,然后又执著那个相分,不是很颠倒吗?是不是这样子?

神通境界每一个众生本自具足的啊,有什么好希求的。

所以这边讲的“希求”我们就知道了,什么叫“欲”?就是你希求的心嘛,希求什么什么什么那些相分境的那股力量、那个心所就叫欲心所。所以它所依的是所乐境。

那什么叫“胜解”呢?就是决定境,所依的是所决定境。什么叫决定境呢?就是你有一个已经坚固牢不可拔的见解、你的看法,任何情况之下,人家怎么跟你说你都不会动摇了,那我们叫做有信心嘛。如果说你对佛法的信心,或者你对上师的信心,对三宝的信心,若你有胜解、已经产生胜解的话,人家怎么讲你都不会动一下心的,这个叫做有胜解。这个叫决定境,就是说我已经决定,我的看法就是这样,我确定它的正确。

可是你说那些邪知邪见,他有没有胜解?(有师兄答:有)对啊,他也是决定性啊!你说阿卢(人名)还是阿什么,他的徒弟也是有坚固的胜解产生啊,他也是你怎么说他都不动摇的。

对,反正是对一些看法、对一些人事物的看法,已经到达怎么样都不可能有丝毫动摇的,我们就说他已经有胜解产生。好,这样我们对胜解这个名词就明白了:就是一种决定,你已经在你的心里面,这个看法、这个见解已经牢不可破了,是不能够轻易动摇的,根深蒂固的一种见解、看法。

好,翻过来,一百零六页。那什么叫“念”呢?这个念就很重要了,因为我们能不能成就定慧,就看你的念力能不能成就。我们先成就正念力,然后才能够成就定慧力,有念力才能够有定力,有定力才能够有慧力,所以念力等于我们成就止观的一个关键。

那什么叫念呢?曾所习境,所依的是曾所习境。你曾经熏习、串习过的,你牢牢地记在心里面,明记不忘,时常地去忆持它,然后放在心念里面没有刹那的忘失。所以我们就知道念佛怎么念,什么叫做念佛?用嘴巴唸是还要加一个口,不是这个“念”,还有一个口旁,那个是嘴巴唸,这个念是你心心念念,佛号没有刹那离开过,那个叫做唸佛,不是你嘴巴有念才有,没有念它就没有,那个不是这边所谓的唸。念就是曾所习境,不管你过去串习的是什么法门,或者是你修学的是什么法门,那你心心念念都在这个法门上,没有刹那的忘失,经常忆念保持在你的心里面,这就是念成就了。

所以我们所谓的念力成就,像修密教的就是你那个本尊观,一定是一刹那就可以现起,为什么他可以这么快?就是你的心里面,时常都心心念念念着你的本尊,没有刹那的忘失过,所以他可以这么快,刹那就可以、弹指间就可以现前。

所以它是曾所习境。就看你串习的是什么样的内容。如果串习的是“每个礼拜六马票开”,你们是礼拜六开是吗?(师兄答:礼拜六和礼拜)心心念念一个礼拜也没有刹那忘失过,(有师兄说:做梦都梦到)对!那就是因为那个念、白天那个念,心心念念都在马票那个数字上,所以晚上就梦到数字了。对,这个也是曾所习境嘛,曾所习境在什么上面?马票的数字上,没有刹那忘失:吃饭的时候它也在,睡觉的时候它也在,没有刹那忘失。

我们对佛法如果是忆念马票的精神,我们成就得很快的,因为你心心念念都在那上面,你没有想它,它也在你的心里面,不是想的时候才有。我们对佛法,是你想的时候,它才…,“好吧,就想一下。”

“想”跟“念”不同嘛。想,我们讲过它是五遍行,作意、触、受、想、思,那个想我们昨天讲它是什么作用?认识作用嘛。对,它是认识外境,所以你想才有,你没有想你的心里没有那些东西的。那这个“念”不一样哦,你没有想它,它一直在你的心里面,没有丢掉过,就好像我们忆念马票的那个一样的,那叫做“念”。

所以我们说:我想念一个人,我想一个人跟我思念一个人,哪一个比较深刻啊?(师兄答:思念)对呀!思念比较深刻,思是令心造作嘛,我们昨天才讲的,思心所,令心造作。所以那个说“我常常想你”,那就知道有想才有,没有想就没有。“我经常忆念你、我经常思念你”,哇!那就茶里也是他、饭里也是他,梦里也是他啰,没有刹那忘失,对——这就是“念”,你没有想它,可是它一直在你的心里面,好像就是一直放在那里,你没有特别去想它,可是它不会丢掉的。对,我们对佛法的忆念保持就要这样子,没有刹那忘失佛法,念念都跟佛法相应,这样子就离成就不远了。

可是我们念的都是宝贝啦、股票啦、马票啦……所以嘛,所以没有办法成就,念的内容不一样,念世间的圆满啦。

好,“定”呢——所观境,所依的是所观境,就是对我们所观的对象心专注不散,这个就是定,所以它依的是所观境。

那“慧”呢,它就是一种分别的智慧,我们常常说你有没有那个智慧来分辨啊,这个就是讲这个慧。它就是对前面讲的欲、胜解、念、定这个所观境,它有分别选择的能力,这个就是慧的体性。所以慧我们平常就是说:你有没有那个分别的智慧,就是一种分辨力。

由此可知五种别境和五种遍行不一样,因为它个别、个别缘的境是不同的。

补义中说:这五种心所是心已经决定要有所行动了。就是我们昨天讲到的,五遍行完成,这一念心就已经决定要造善还是造恶,已经完成了,所以你就会付诸身口,就有所行动。所以它可以造善,也可以造恶。

至于在修行方面的情况也是如此:如果行的是十善业,就有人天果报;那四圣谛的话,就可以证声闻果位等等;十二因缘就可以证辟支佛;发菩提心行六度,就可以成就佛菩萨。

好,它再详细地说明:五种别境的第一个就是“欲”。欲,就是对于所乐境产生一种希望的心,这种希望的心是欲的体性。那我们会为了要达到这个希望的目标,我们就很精勤地、必须精勤地努力奋斗,这股精进的力量就是“欲”的作用。所以它是推动我们达到目标的那股力量、精进的力量。

那凡夫他的欲求不同嘛,所以他就财、色、名、食、睡五欲,是他每天都在努力不懈的目标,他一生的目标就是要拥有这些:名啊利啊等等的。他也是很精进,可是他是精进在世间法上面。那这个结果呢,就是形成一股推动轮回的力量。那二乘人就不一样:声闻、缘觉他们因为希求解脱,一心一意想要怎么样?证涅槃,所以他们就要勤修四谛、十二因缘,形成一股解脱的力量。所以欲求不同呢,结果就不一样。

那如果说我们可以平常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行十善业、断十恶业的话,我们就有人、天果报,我们心心念念都在断恶修善上面,我们就可以生善趣。如果我们精进的是四弘誓愿,每天都发誓: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将欲求化为慈悲的愿力,这个欲就变成我们的愿力了!一定要成佛、开悟成佛的这股愿力。所以原来的欲求、希望就会化成一股愿力,那就一定可以成佛。

所以我们就知道,我们每一念希望的、欲求的那个内容有多么的重要,因为你每天想要做什么,诶,它就是一股力量,帮助你达到那个目标;所以不同的希求呢,就是不同的目标、不同的结果,有很大的差别。

因此对所乐境希取欲望就是欲的体性;从此精进不懈,就是欲的作用。对于自己所贪爱的境希望能够得到,得到了以后又希望不要失去;对于自己所厌恶的境,希望不要碰到,万一碰到,就希望赶快远离。这就是说明那个欲求心的状态。

正所谓“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爱的时候,恨不得两个人穿一条裤子;那恨起来呢,最好是从此不要再跟我…,对,从此在我的眼前消失,绝对不要被我看到、不要被我碰到,就是这样,“恶之欲其死”。可见这个欲呢,包含了“欣”跟“厌”,喜欢碰到,还是不喜欢碰到这两方面来说的。那对于我们喜欢的、可亲近,我们会希望能够得到;那对于讨厌的、可厌弃的,我们又希望赶快远离,这都是欲求、这两种希望的心都称为“欲”。

所以不论是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没有不是因为好乐之心所成就的。世间法是同样的,欲求而达到这样的目标;那出世间法,学佛修行希望解脱成佛,也是同样的需要这个欲求的推动。所以如果我们好乐的是世间法,我们成就的就是世间的果报——也就是继续轮回;因为每天忙着造业嘛,贪、瞋、痴不断,所以继续轮回。如果我们希求的是出世间法的话,成就的就是声闻、缘觉、菩萨,乃至于佛等出世间的果位。

既然不同的欲求会有不同的结果,那我们对于好乐的对象也就不能不善加选择了,最好是在正法的善法欲当中才行。

所以“欲”对我们来讲,用在佛法上面,推动我们精进的这股力量,我们就美其名,比较好听叫做“善法欲”。虽然它也是欲求,可是在你没有达到成就之前,这个欲求是好的欲,因为它是推动我们精进的这股力量嘛,所以我们就称为善法欲,这个欲是可以接受的。其他的欲,好乐世间会造业的这个欲,我们就希望能够赶快的远离才好。

古代的修行人闭关、专修呢,希望能够克期取证无上菩提,就是这一股善法欲推动的力量。

补义中说:佛说众生有种种不同的欲求,包含了善欲,还有恶欲。所以这里的欲呢,不仅是指对菩提求证的欲求;而且也包含了世间。所以我们就知道它通善、恶、无记三性。下面四个别境也一样。所以我们就知道五别境它是通善、恶、无记三性的。就看你用在什么方面,所缘境是什么样的内容来决定它是善的,还是恶的,还是无记的。

好,那我们看一百一十二页。第二个是“胜解”。什么叫胜解呢?就是一种牢固不拔的殊胜理解。就是说你已经非常坚固在你的思想见解上面,已经建立了这股力量。由于这股殊胜的见解,因此对于决定境我们就能够认定和持守。认定就是说你决定是这个样子,而且你可以一直坚固保持,不会被人家动摇或者影响,这就是胜解的体性。一旦于境印可了之后,就是说你是决定这样子以后,就不会轻易的被影响或转变,这就是胜解它所产生的作用,就是不会改变了。

那同样的,胜解也通于善、恶、无记三性。所以不论是对邪教,邪教也有邪分别,所以他们也有邪的胜解;那正教也是有它的教理啊、修证啊,可以一产生认可,不会因为任何原因转变,这个我们都称为胜解,所以它的善、恶,都有它的胜解产生。

另外,胜解并不通于一切时,因为在犹豫不决的时候没有胜解。我们说胜解,它就是已经决定了嘛。所以当我们还模棱两可,还没有非常确定之前,这个时候我们就说他没有胜解。所以我们就知道,胜解它不是遍一切时的。当我们犹豫不决的时候是没有胜解;没有信心的时候也没有胜解,所以它不通一切的时间;在没有审慎决定或者抱有疑惑之心的时候,也没有胜解。所以佛法说断疑才能生信,这个信心呢就是从胜解而来的,这一段很重要哦。

为什么我们对佛法的信心,有时候还会人家讲一下,什么一个、两个的,就开始动摇了嘛。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对佛法、对三宝、对上师,对任何的三宝这样的对象,为什么我们有时候还会产生怀疑?为什么还没有到达坚固不疑这个胜解的地步?原因出在哪里?下面就告诉我们原因了:

哦,原来我们闻、思、修佛法的功夫不够,所以才会信心很容易就被人家动摇了。所以它说胜解是从闻、思、修来的;闻、思、修就是透过教理、行证,也有叫做教理、行果。“教”就是你先听闻佛法的内容,然后去思惟它的道理,然后去行,就是去修,然后你已经如实地证得了。因为你证到了,人家怎么讲都不可能怀疑,因为你已经如实的证得了。

那我们就是因为没有经过这样闻思修的熏习、熏修,也没有教、理、行、果这样很完整的四个步骤去进行,因此我们的信心很容易受到动摇。所以只有从胜解呢才能产生正信;有了正信才能推动善法欲;有了善法欲,我们才会精进。所以我们又找到我们为什么不能精进的原因了,就在这里。善法欲为什么没有办法推动?一般人觉得精进很难,就是因为对佛法的胜解不够的缘故。

那我们应该怎么补救呢?你们说?我们怎么补救?闻、思、修嘛,多多听闻。听闻完不是下课书本一合,然后跟我都没关系。再打开就是三个月以后,这样没有闻、思、修,一定没有的嘛。

由此可知,胜解不同于五遍行能遍于一切时。所谓胜解,就是已经确定能做了以后,就不会轻易地转变。所谓“决定印持不可引转”的意思就是说(这个都是重复了),就是说对于邪教或者是正教所说的邪理或者是正理,因为有坚定的信心和了解,所以对于所取的境界可以马上详加审察而做出明快的决定。这个就是说我们对佛法的信心,这个胜解怎么产生?我们平常已经听闻,而且修习,思惟过,而且平常也有在修习,你思惟以后觉得很好,完全就转化成你的身心,所以你的身心就会跟佛法相应,这个时候胜解就能产生。因为你经过审慎的思虑以后,就是思惟的过程,所以你可以很明快的就:碰到那个境界,这个事情可不可以做,有没有破戒,你很快就能够分辨了。

那个还搞不清楚,这样对不对?这样不知道有没有破戒?那就是说你对所有的戒律的内容,可能听闻得就不够,听闻完就又忘失了,没有心心念念,没有念,没有明记不忘,所以碰到的时候你就不是很确定,这时候是没有胜解的。

所以我们能够详加审察,做出明快的决定,就是你有经过思惟的阶段,还有平常也有在熏修,才可能做得到这么快、明快的决定。由于已经做了确定的判断,因此在任何情况之下呢,都能坚固持守这个见解,而不会因为其他的因缘引诱,随便引诱一下、随便讲两句就完了,心意就转变了。这种牢不可拔的特殊见解,我们就称为胜解。

那对于佛法上我们常常看到,它说“五蕴皆空”嘛。那我们怎么去体会五蕴皆空,然后可以产生胜解呢?就是我们要先听闻经中所说五蕴的内容:

譬如说经中常常说“色如聚沫”,就告诉我们这个色蕴、这个身体根本不是“我”,因为它是暂时聚合的水沫,随时可以破灭的,就是说它随时可以死亡,无常一来就没了,可见它不是真实存在的。那我们的感受它也不是真实存在的啊!就好像水泡一样,受蕴像随时会破灭的水泡,所以受蕴:种种苦受、乐受、舍受,它也是无自性、因缘所生。“想如阳焰”,想蕴,就是我们的想心所,念念刹那这个念头不断就是想心所,它像夏日的阳焰般的不实(阳焰就是水蒸气一蒸发,我们远远看好像有水,其实没有水,所以它是一种幻境而已)。那“行如芭蕉”,行蕴呢,像芭蕉树,芭蕉树我们一片一片把它剥下来,中间是空的,就是用这个来比喻,实际上它也不是真实存在的。那我们的识、八识呢,也是幻的、如幻的。所以识蕴如虚幻、不实的境界。

那我们一看到经中所说的这个“五蕴皆空”,如果我们平常有听闻,也有思惟,也有去修的话,常常修四念住啊等等的,那我们就可以深信不疑,为什么?因为我们已经有一些实际修行的体会了,不再认为它们是真实存在而再度生起种种的妄执。我们还会执著五蕴是“我”,那就是没有真正的证到。

俗话说:三军在作战的时候,可以轻易夺取他的将帅,却无法轻易夺取一介匹夫的志气。这种坚固不移的志气,就是此处所说的“胜解”。所以一个有志气的,即使是凡夫,他那个志气也不是随便就可以被动摇的。像文天祥他那个正气,对,浩然正气,那个也是一种胜解才能够执持的。

那像中国人“士可杀,不可辱”,这也是一种胜解,他宁愿断头也不能侮辱他。所以六波罗蜜那个忍辱,为什么翻成华文要翻成“忍辱”呢?它本来没有那个“辱”的意思,就是说明我们中国文化,因为他翻译的人知道:我们中国文化的那个士大夫的观念,尤其是读书人:“你宁愿杀我”,可是你绝对不能侮辱他,他把这个“辱”呢看得比他的生命还重要,所以翻成“忍辱”。你可以忍这个“辱”了,就没有什么不能忍的,因为他可以连生命都不要了,可是就不能受到污辱。所以他这个辱可以忍耐的话,是不是世界上没有什么不能忍的?所以他翻成“忍辱”,他有他的含意在里面。

古代的大德也说过:任凭你说“凡夫的心并非佛心”,可是我坚固不移“众生的心就是佛心”,这也是一种胜解嘛。众生皆有佛性,因此都能成佛,凡夫的自性也和佛性没有任何的差别——若是能够这样深信不疑,不论别人如何蛊惑都不为所动,这就是已经有胜解产生了。

那如果是半信半疑,好像有、又好像没有,好像是、又好像不是,经常摇摆不定,这个我们就称为犹豫境,这时候是绝对没有胜解的。如果说虽经过认定;但却没有一刀两断的决断心,这个时候也没有胜解。就是那个信心还不够,或者还不够确定,这时候都没有胜解。

由此可见,人在犹豫、疑惑的时候,他没有胜解。所以我们对三宝或者对学佛修行,如果还有一点疑惑、犹豫的时候,这个也是没有胜解。

所以不能把这个别境也纳入五遍行当中,因为它不遍一切时,所以它不符合遍行的条件。另外,欲和胜解都是通善、恶、无记三性,有关这点,后面讲懈怠的时候它会再详细说明。

好,那我们看第三个是“念”。这个很重要,于曾习境。念,就是一种记忆作用,你曾经串习的,你记忆在你的心里面,明记不忘,没有刹那的忘失。所以它的体性,就是对于曾经串习过的境界,心中明白记忆,不会忘失。

所以对佛法,明白记忆不会忘失,那我们就心心念念都在佛法的正念当中,这样就可以成就佛法的念力。这样不断地在心中忆念保持,久了以后呢就能产生定。所以定是由正念来的,你正念、念力成就你就有定力,这是念的作用。所以定力能不能成就,完全看我们的念力有没有成就。如果说我们记性不好啊,像有些人记忆力不好,一回头就忘记要做什么事情,那他要成就正念力很难,然后他当然要修定就很困难。就是因为有些人他意志比较薄弱的,记忆力不好的,这都跟念力有关。所以定力能不能成就,完全看我们念力有没有成就。

那就告诉我们,为什么不能得定?很多人修定啊,为什么不能得定呢?就是因为没有正念力,坐在那边怎样?打妄想嘛,打妄想就失念,就没有在正念中。看你修什么法门,你如果数息的话,你那个数字数过头、数丢,就是没有在正念当中嘛,就是打妄想或者是失念;那念佛,如果佛号已经念丢的话,也是一样的,就是散乱或者是昏沉,无法任运保持在所修法门的正念当中。

例如念佛的人想要念到一心不乱,这也是靠念的功夫嘛。那念到事一心不乱的话:念佛的正念就可以伏烦恼;如果念到理一心不乱:念而无念,无念而念,这个就是正念成就。这时候佛号并没有忘失,但也不必特别提起,既不散乱,也不昏沉,这样自然忆念、保持,就可以成就念佛三昧,所以念佛三昧是这样成就的,念力的成就。他心心念念都在那上面,那念到念而无念、无念而念的意思,就是说你已经没有去念“阿弥陀佛”那四个字了;可是它有没有丢掉?没有丢掉,你随时一忆念,那个阿弥陀佛又起来了,它没有丢掉,这就是念。念佛要这样子念。不是烦恼起来了才来叫“阿弥陀佛啊,救命啊!”平常心里面没有阿弥陀佛,碰到事情才有阿弥陀佛,那就没有念嘛;那是想,有想才有,没有想没有。

所以念呢,就是对于曾经串习过的事情,心中明白记忆,不会忘失。明白记忆,不会忘失,就是说他没有刹那忘掉过。虽然你没有特别去想它;可是它就没有丢掉,就是一直在你的心里面,这个才叫做念。曾习,就是曾经串习过的事情,我们都把它牢牢地记在心里面,没有刹那忘失的,所以我们叫做“明记不忘”。明记不忘就是很明白地忆念保持,不会忘失。“定依为业”的意思,就是它是我们定力的所依。只要我们心中能够惺惺不昧,历历分明,念兹在兹这些曾经串习过的事,譬如说你修一个法门,你就心心念念都在那个上面,没有刹那忘失。这样用功下去,妄念自然就能够停息而得定,这个念呢我们就叫做正念。

所以古人说“一念万年,万年一念”,这一念正是说明正念的道理。因为这一念,我们现在明白五遍行,就知道它可以穿越时空,所以一念万年,就是这一念可以穿越时间:过去、现在、未来,就在当下这一念,十世古今不离当下这一念嘛,所以他一念万年,就是已经可以打破时间的限制了。

好,第四个是“定”。定,就是专注在你的所缘境上面,不散乱、不昏沉,这个就叫做定,这是它的体性。如果熏习久了,就能够生出分辨的智慧,这是它的作用。所以我们就知道,智慧怎么来?从定来。你没有得真正的正定,或者是根本定的话,你要开发见空性、无我的智慧,就是不可能的。因为开发智慧是以定为做基础。那这个定、开发见空性的智慧的定,那一般来说应该达到几禅的功夫啊?四禅的功夫——舍念清净。

为什么?为什么初禅、二禅、三禅比较没有机会去见性、见到空性,为什么?因为初禅还有什么?初禅是跟五支相应嘛,哪五支?寻、伺、喜、乐、一心,所以它有喜、乐动荡我们的心,还有寻、伺的作用。寻、伺是什么?四不定,后面会讲。

那二禅呢?初禅是离生喜乐;二禅是定生喜乐,它还有喜、乐动荡心;二禅已经没有寻、伺了,没有寻、伺的作用,它跟三支相应:就是喜、乐,跟一心。一心,就是现在讲的专注一境。可是它有喜、乐会动荡我们的心,所以二禅因为它还有波动,心念还有波动,还有喜、乐的波动,所以见空性也比较没有机会,因为我们的心还是一种动荡的状态。

那三禅呢?离生喜乐、定生喜乐、离喜妙乐。“离喜妙乐”它只剩下二支了,喜支没有了,还有乐,这时候是大乐。所以禅定的乐,几禅最乐?就是三禅,三禅定的时候呢,全身发乐,每个细胞都在微笑,“举身微笑”就是在形容三禅乐受的境界,所以三禅就是乐受跟一心(就是很专注);但是还有乐动荡我们的心,所以也没有办法见空性。比较难啦,因为它还有很强烈的乐受。

那四禅,舍念清净。没有喜、乐了,它只剩下一心专注,所以它是舍受相应。我们昨天讲到舍受嘛,还记得吗?昨天有提到舍受,它不止是四禅、还有四空定都是跟舍受相应,所以四禅以上就都没有喜、乐受了,只剩下舍受。第四禅、色界第四禅,还有无色界的四空定,都是跟舍受相应。

我们昨天才讲到:这些并没有真正的证到涅槃,只是跟舍受相应。我们对这个舍受,因为它没有特别强烈的像苦、乐这么强烈;可是它是一种舍受的状态。所以很多弄不清楚的,他会以为他已经证到涅槃,因为没有什么特别喜乐的感受了。可是我们知道没有,受蕴还没有解脱,是因为它是跟舍受相应。

所以我们昨天才提的嘛,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见空性或者是开悟,他依的那个定是四禅定。开悟的那一刹那,是舍受相应的机会比较大。所以我们的定力如果没有证到色界四禅的话,要明心见性要靠机缘啦:可能踢到石头啦,或者听到瓦片被打碎……,看那一刹那会不会悟?“原来尼姑是女人做的、原来我一直都是佛,我怎么以前那么笨,以为自己是凡夫”——突然就清醒过来。

所以我们只要对我们所修的那个法门,就是所观境,就是你不管修什么法门,都是可以开智慧的。那就是要不断不断地熏习久了之后,就能够生出分别的智慧,这是定的作用。你对你的所观境,就是你修的法门非常专注地一直修、修、修,修到四禅,就能够开发见空性的智慧、无我的智慧。

不论是观察有所得,或者有所失,或者既非得也非失的——那就是有三种情况嘛:有所得,有所失,还有不是得也不是失,这三种境界的时候呢;因为一切的境界就是没有离开这三种境界:得、失或者是没有得失这三种。可是我们的心如果都不动的话,那就说明我们有定力了;可是如果我们一碰到这三种境界,如果心随着它攀缘,那就是没有定力,因为你动心了。

所以人在得意的时候,一般我们会心生喜悦嘛、轻飘飘的嘛;那失意的时候呢,又很难过;平常没有特别得意、失意的时候,也都是散乱的,所以我们就很难得定。若是面对境界的时候,能够令心专注不散,依此定力就一定能够生出抉择的智慧。所以智慧一定是依定力而来的。

那什么叫专注的意思呢?就是我们的心只要安住,它就能安住,不论是任何的所缘境都一样。所以一个有定力基础的人,你叫他修什么法门,他马上就可以相应的。所以跟法门没有关系,是我们有没有那个定力的功夫。有的话,你今天不管去学什么禅定的法门,你很快就入定啦,那就是因为我们的心已经可以专注不散。所以现在就是所缘境的差别嘛!你数息,就在呼吸上;你念佛,就在佛号上。没有什么差别啊,所缘境你都可以专注不散,所以你今天到哪个道场,修习什么法门,你应该都可以马上得定。它是一种专注的训练。

所以我们现在看石头也好,还是怎么样也好,就是训练心的专注而已嘛。所以重点不在那个石头上,也不在那个所缘境上,而是我们藉助那个所缘来训练我们的心怎么样得定。什么样叫得定?就是它不再散乱了,不再昏沉散乱了。

那这边举一个例子,就是说它的所缘境可以很多种不同的。像修“观身不净”的话,“不净观”这个法门,就是三十二个内容嘛,我们一个、一个从发、毛、爪、指、皮、头发开始嘛,一个、一个去观它的不净。那纯熟了之后,你可以在一座之中怎么样?三十二个全部这样想一遍,所缘境它一个、一个都换啊;可是你的心还没有散乱,这就是说明已经有定力的产生了。所以在一座当中,可以同时观修这些对象,心不散乱,这就是所谓的专注。定,就是让我们的心安住在所缘境上专注而不分散,我们就称为定。

所以这个所观境它并不是只有一个,它可以一直换,没有关系,你的心还是不会散乱。可以是五蕴,也可以是无常、苦、空等等内容,只要是对这个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乱,这就是修定。所以禅定也称为禅那,我们翻成“思惟修”。

如果以为修定就是盘个腿,那个是修腿。我们就买一个火腿架起来就好了嘛,它都不会动啊,那定力很高啰。所以不是修腿嘛,所以是心不散乱,那个叫做定,不是腿,是不是已经功夫很好了。

如果希望坐到一念不生,那个叫枯木禅,可能就生无想天去了。他以为修定是要坐到没有妄念,这个想法是错的,就会到达枯木禅。那最高的成就是无想定,因为他把他的想心所灭了,这个是没有办法开发智慧的。所以外道也是修四禅八定,它跟佛法修的四禅八定有什么不同呢?外道修定是发神通而已,最高的成就就是开发神通;佛法的修定是开发智慧。这就是跟外道修定,同样修定的内容,可是结果不一样:一个是开发神通,一个是开发解脱的智慧,它的判别在这边。

因此,定的作用就是开发智慧。只要在日常生活当中数数思惟观察这些所缘境,我们可以思惟:五蕴不是我啊!那我们一个一个去思惟观察:什么是色蕴?什么是受蕴?举例来说,如果我们心中有任何的感受生起的时候,由于已经数数思惟、观察它是因缘所生无自性,所以我们就不会因为苦受、乐受、舍受的产生而跟贪、瞋、痴烦恼相应——这个就表示说我们平常对受蕴的内容已经有坚固的胜解,才能够由正念而生起这个正定。

这我们昨天才讲的:怎么面对苦、乐、舍受,不跟烦恼相应,我们昨天才说得很详细了。像这样专注不散、一心不乱,久了自然就会有个入处,体会到五蕴本来是空,所以只因为众生妄执,才会执五蕴为我。那就是要不断地思惟观察,成就正念,然后正定,然后就开发五蕴皆空的智慧来了,见空性的智慧就产生了。这时本心自然现前,就是一般所谓的开悟,无我空性的智慧就油然而生。

所以我们知道:慧是由定来,定从念来的。所以我们要先成就念力,你有念力就有定,有定就有慧。

所以所谓心专注的意思呢,就是指不但心能够专注在所缘境上,而且还可以自在作主。这个很重要,你要入什么定就什么定,你要出定,出入自在。不会说“我入个定,然后我出不来怎么办?”没有这种事。你自己入的定,会自己出不来?你自己观想一个什么境界,然后你就被那个境界这样转,“哦,那怎么办呢?我万一回不来怎么办?万一这中间走火入魔怎么办?”你就忘记你所观的、你所观想的相分是你自心的变现;你自己观出来的,你怎么会对那个所观境就不能自在作主呢?那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

它这边就讲到说:有些人修观呢,他在所观境上心不但不能作主,反而还会随着他自己观出来的境界转,这就是错误的修观,这个非常危险。因为心无法作主的定是邪定,由邪定而生的慧就是邪慧,它就走到岔路上面去了。要知道所观境既然是我们自己观想出来的、我们自心观想出来的,我们自己的心就应该可以作主。由于自心可以自在作主,所以对于任何所观境呢,我们都能够安住不驰散,这就是专注;而不是单指一个观境而已。

补义:以上的解说呢,都是针对佛法中的禅定来说,并没有提到世间法。那世间法,你做什么事情,你练毛笔字,你要画一个符,画符中间也是不能断的,你画符的时候中间不能断的,那就是要非常的专注,那个也是定,只是它用在世间法。

所以它这边说:你捏陶的时候、灌瓦器或者捉蝉的时候,也都是要很高的专注力。所以其实它就是在说明那个定,什么叫定?就是非常专注,那个专注力就是定,不管你用在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都一样。

好,最后一个“慧”。慧,就是辨别作用、一种分辨的智慧。一百二十六页,它的体性,就是对于所观境知道如何分辨选择;它的作用呢,就是能够断除疑惑。所以我们疑惑是靠什么断?就是这个智慧来断。这点非常重要,我们是否能够破迷开悟,断疑生信呢?那就要看我们这个分别简择的智慧是不是已经生起了。有这个智慧我们才能够破迷开悟,才能够断疑生信。

这里所说的智慧,包含了佛法中的闻所成慧、思所成慧,跟修所成慧三慧;同时也包含了世间的智慧,以及外道的邪慧。所以这个五别境都是通三性的:善、恶、无记性,有好的、也有不好的。

那这边讲的闻所成慧,就是你听闻来,你听了以后你就明白一些佛法的道理,这个时候所成就的智慧我们叫做闻所成慧,因为它是由听闻来成就的智慧。那思所成慧就是你听了之后,你不断不断地思惟观察所产生的智慧,叫做思所成慧。那再接下来你去如实的证得,这个修行所产生的智慧,就称为修所成慧。所以实际上就是闻、思、修所产生的智慧,这三慧是我们智慧的来源,是这样成就的。

如果有了分辨的智慧,我们面对得、失,或者不是得也不是失,这样的三种境界当中,我们就能够清楚地抉择,而断然做出决定。

所谓的慧,就是对于所观境能够明白抉择,不生丝毫的疑惑。为什么能够做到明白的抉择,又没有丝毫的疑惑呢?那就是因为我们对于一切的法,不管它是正法还是邪法,是得还是失的种种境界,是清净的还是染污的,是善还是恶——这些我们已经经过智慧的观察、去推求、去简择、去分辨,经过这样的过程之后,我们才做出的决定,所以我们心中就不会有丝毫的疑惑。这整个过程就是智慧的抉择,你有没有分辨的智慧,就是这样产生的。

好,这个慧呢,是从定发的,所谓由定而生慧就是这个道理。但是这里的慧是通于善、恶二性的:由闻、思、修佛法所产生的三慧呢,就是正见、正慧;由邪知邪见所产生的慧呢,是恶见、是恶慧。这其中的差别,就在正慧才能够断烦恼,恶慧它只会增长烦恼。所以我们成就的是不是真正的智慧,就是看它是不是能够真正的断烦恼,是的话才是真的智慧;如果越修越烦恼,那个就不是真的智慧。

佛法中常说止观双运、定慧等持,就是在强调定跟慧的重要。它两个同时重要、同等的重要。就好像一个车子一定要有两个轮,少一个轮它就没有办法开;那鸟也是,要有两个翅膀,少了一个翅膀牠也没有办法飞。这就是说明:由定才能够开发智慧,这是决定不疑的道理。有定没有慧,或有慧没有定,我们都没有办法成就的。

所以,只有真正达到一心不动,才是真的禅定;而这时候的定呢,并不是浑然不知、无明闇昧;而是神志清明、专精注照,因此便能够认清诸法的实相,悟出万法本来没有生灭的道理来。

这就是常常有人问说“诶?入定的时候,是不是什么都不知道?”不是。你说你入定什么都不知道,那是昏沉定、那是大昏沉,不是真正的入定。入定一定是清清明明的,因为它这中间止中有观,所以这中间有觉照的智慧,是跟这个定、禅定呢是同时。就是他禅定当中有照见的功夫,那意识是非常清明的,这个才是真正的。也是因为他有照见的功夫,因此他的定才能够生出空性的智慧来。

他这样浑浑噩噩、昏沉、搞不清楚,他怎么可能由定而生出智慧呢?就是因为他完全身心都宁静下来,就看得清楚宇宙万法的实相。就是他这么清明的状态之下,才可能去体悟这个实相的道理出来。所以它绝对不是一个昏昧的状态;昏沉状态不可能开发智慧的。

所以它这边说:它的无常生灭现象,只有因缘聚散的变化而已;若是它的本体来说呢,它是本来没有动过。那就是我们现在要找的那个真心,是常住不灭的,没有生灭的,不会随着妄念的生灭然后有生灭的那个——是我们的本体。那个就是我们的常住真心,我们的菩提自性,它是从来没有动过。

动的是什么呢?现象界,有生灭的、无常的,那个是有生灭。可是另外还有一个没有生灭的。若是悟到了“境本无生”的道理,这时候的慧呢就转成般若了。什么叫般若?就是认清了诸法实相的智慧,我们称为实相般若。

那世间的聪明辩才呢,就不是般若智慧,而是我们称为黠(xiá)慧或者是恶慧,因为它会增长烦恼。世间的智慧是第六意识的比量来的,不是现证的现量。我们实证般若、实相般若的当下是现量境,八识都是现量的,所以跟世间的智慧不一样。世间的智慧是分别、第六意识分别的比量来的,这是它们最大的差别。

好,我们今天讲到这里。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www.lianshi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