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师佛网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选择字号→ 特大

7、五遍行(触)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好,我们看八十页。昨天讲到作意,作意就是它在种子的本位;还有它离开本位的时候,就是种子要生起现行的那个过程,让我们的心趣向外境的那股力量就是作意。

那一旦已经引心趣向外境的时候,我们碰触的外境的那个刹那就叫做“触”,就是第二个,我们的心已经跑出去了嘛,去接触那个色尘、声尘,看到东西看到的当下,听到音声听到的那个当下——就是触。它是三缘和合的。

我们看:前面所提的作意,还在种子位,是一种蠢蠢欲动、待缘而发的状态;但如果只有作意的话,就无法形成一个念头,必须要有其他的因缘条件都具足了,这一念才能完成。所以光是作意的话,还没有办法完成一个念头。

三界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所生,所以这一念的生起也是因缘所生。那我们就知道这一念是生灭法,因为它也是因缘所生。那第一个条件就是触。作意不算,作意因为它在种子位,只是引心趣向外境而已,所以它不算;后面“触”才开始算是要生起这个念头的因缘。

触,简单的说就是根、境、识三缘和合之下所产生的感觉作用。所以第一个我们要记起来的:什么叫触?就是感觉作用,它是生起一念心的基本条件,也就是一般说的“触境生心”,这个生心的“心”就是念头。我们六根接触六尘,接触的那个当下——触境生心,这个念头就生起了。“心本无生因境有”,这个就是刚才主张相分的,心本来没有生起念头,怎么样?因境有,因为有相分的触动才会生心。这是刚才主张那一派的、相分派的:一定要触境才会生心。

那当我们的心刚刚开始触境的时候呢,下面还有一句就是另外一派的,立刻境复触心,然后心境相合才会生起这一个念头,这个呢是“境本无生因心有”,这个是主张见分的。境它不会自己触境生心嘛,是怎样?因为有心,我们才会对那个外境、相分生起念头,是不是?这个就是见分派的。

所以念头的生起一定是什么?心触境、境复触心。境复触心就表示说见分跟相分是同时作用的。这两句话就都说明了我们刚刚讨论的内容,实际上它是同时作用的。因为心要触境,境又要来触心,所以见分跟相分同时生起,这样根、境、识三缘和合才能够完成。

举例来说,它这边举一个例子:像我们眼根要看到色尘,眼睛你要看东西的时候呢,如果没有第六意识分别的话,你就不知道看到了什么;那同样的,我们耳根要听音声的话也是,如果没有第六意识分别的作用,我们也不知道听到了什么内容,它是什么音声,没有办法分别。

那我们修行的重点就是在这里:当六根面对六尘的时候呢,如果不加上意识的分别了知,将它保持在现量境,不攀缘外境,不落入比量,就不会触境生心,这个就是一直保持第六意识的现量。那你就看就是看、听就是听,没有生分别。因为第六意识比量的话就是生分别,现量就是还没有分别。

所以我们触的当下,实际上第一念是现量的,第二念才开始分别。如果要详细去说明触境生心的这样一个过程的话,第一念是现量,第二念就落入比量,就是第二念它第六意识就开始分别了。

所以如果我们能够一直保持第六意识不落入比量,就是不生分别,一直保持现量的话,我们就不会触境生心;那这时候妄动的心就会回归到清净的自性当中,如同大海从汹涌的浪涛回复到平静无波的状态一样,这也是得定的要诀。

就是,触是怎么产生的?三缘和合,哪三缘?根、境、识。那六根是我们本来就有,你也空不掉,六根本身它也不会怎么样;那六尘呢(色声香味触法),它也没有分别心,它也不会怎么样,是不是?所以六根、六尘本身没有问题,它都存在了。根、境、识三缘和合嘛,那个“识”、就是第六意识你加进去了之后,它才会生起这个念头。

所以我们第六意识如果保持现量境的话,我们的前五识它本来就是现量,那个外在的六尘境界呢,它本来就存在,它也没有分别。所以我们第六意识如果能够保持不分别的话,那是不是就不会触境生心?是不是?因为不符合触的条件嘛。你要生起触的话、要触境生心的话,一定要根、境、识三个同时作用。我们现在根境有了;可是第六识不生分别,它是不是就不会生心了?是不是这样子?所以我们一直保持第六意识不要生分别就可以了。

对呀,所以它这边说这是得定的要诀,这个很重要。怎么样不让它六根面对六尘,可是它不会生起念头,就是一直在平静无波的那个状态,就是你第六意识保持现量境就可以了,因为不符合触的条件,这样明白了吗?

否则,一旦生起触、心生起触的话,接下来就会有种种的感受会发生,就进入后面一个“受”了。这种种的感受包含苦受、乐受、还有舍受等等。那只要有这三受,就跟三毒相应:贪、瞋、痴相应。那这就是生起贪、瞋、痴烦恼的来源。

所以我们平常如果说真的要用功的话,我们可以不让触进入受的阶段,从这边下手开始练习。平常要修定的话,行住坐卧都在定中,就是这样就可以行住坐卧都在定中——第六意识保持现量。虽然我们活着六根一定会接触六尘;你不可能说因为怕触境生心,然后眼睛不要看、耳朵不要听,不可能,因为我们每天要生活、还要做工啊,所以不可能六根不对六尘。所以就一定要接触六尘;但是只要我们的心不攀缘外境,就不会生起种种的感受而落入比量之中。

什么叫比量?就是第六意识的分别叫做比量。那没有分别之前叫做现量,这就是我们刚才讲的名词——保持现量,就是不让第六意识生起分别。

那这边复习到《广论·道前基础》提到修习止观,它有四种瑜伽。就是我们想要止观成就呢,首先要具备的条件就是四个,这个四个都做到,我们要修定、修慧,要修止、修观呢就比较容易。

它这个四个条件是什么呢?就是密护根门、正知而行、饮食知量跟睡眠瑜伽,这个在《广论》里面都有详细的谈到,它是修习止观、成就定慧的基础。像饮食、睡眠这是欲界众生的习气,这个我们前两天才谈到的,欲界的习气就是饮食、睡眠、男女嘛,这个是欲界众生才有的习气。所以我们想要调伏这些欲界众生的习气,要进入色界的根本定的话(就是色界的初禅的话),除非我们把欲界的习气怎么样?可以调伏。所以饮食、睡眠这个呢,一共有四种瑜伽嘛,这其中就包含了睡眠跟饮食,这个都是属于欲界众生的习气,所以这两个要把它调好。

之外呢,还要正知而行跟密护根门。那正知而行就是说我们每一天,你身口意三业,每一天造作了哪一些都要很清楚,你每个起心动念你了了分明,你每一句话讲得很清楚:你有没有讲错话?有没有造口业、四种口业?或者你都是在讲和合语、在讲赞叹的话、在讲真实语。讲的是什么是不是每一句话自己都很清楚?每一个动作你都很清楚,你今天去做的每一件事情,已经到晚上了,每一件事情你是不是都很清楚?

(有师兄问:饮食知量,怎么样才算过量?怎么样才算不过量?)请参阅《广论》,我们上过的啊。不能够吃得太少,也不能够吃得太多;吃得太少没有力气修行,吃得太多容易昏沉,气息很粗;那还要适合自己的食物。不能吃的太少、不能吃得太多,要吃得合自己身心、身体的饮食。第四个呢,吃的时候,心要保持在正念当中来吃。

那我们里面也讲到“食不净想”。如果能把食不净想……,好像(大家)一点记忆都没有了吧?食厌想,厌恶的“厌”嘛,你们还有记忆吗?如果能够把“食厌想”想一遍再开始的话,就是心住在食厌想的那个正念当中来吃的话,你对饮食就不会有贪著。

或者是我们也可以观想说我们吃的这些饮食,同时布施给我们身上的这些众生,因为里面有大肠菌哪、什么菌哪、好的细菌哪、不好的细菌哪;所以我们平常吃下去的饮食,实际上有三分之一呢,是喂我们身上的这些众生。所以我们可以作布施、“布施想”,布施这些众生,跟他们结法缘,将来要发愿度他们。所以你在饮食、把这些饮食同时供养给他们的这个当中,同时跟他们结下了这样的一个因缘:将来要度脱他们的一个因缘,也可以这样想。

它有很多种想法,或者是想说:修行人饮食呢,是为了要让自己延续这个生命,延续这个色身来证得法身慧命,是为了这个目的——修行。如果修行人饿死,没有办法修行。所以今天饮食呢,不是为了贪著那个滋味;而是为了要成就法身慧命,所以今天来接受这个饮食。这样想的话,我们就不会对饮食产生贪著。

或者是自己发现自己对这个饮食很贪著的话呢,我们就把我们最爱、最喜欢的那个练习去供养给其他的人,把自己最心爱的饮食去供养给别人,这样也是一种对治法,去除自己对饮食贪著的一种方法,就是把它布施出去。我最喜欢的那个把它布施出去,然后我吃另外的、第二喜欢的,也是一种练习。

一般是喜欢的就是自己放在家里吃,慢慢享受嘛。可是我们为了要去除这个贪著,我们可以拿去供养给其他的人,同时又成就这个布施的功德、供养的功德,然后又可以去除自己的贪。

那吃饮食的时候,当下呢,我们就是这样在正念当中,看你是作什么样的观想来接受这个饮食。这就是第四个,饮食要注意的:就是你的心是非常清净的心在接受这个饮食,不是跟那个贪瞋痴相应的:好吃,就增长贪,“唉唷!这个很难吃,下次我一定不要叫这个、不要买这个”,增长自己瞋的习气、瞋恚的习气——那就是跟烦恼、跟执著一起来,饮食的当下就唤起我们那个烦恼的习气,这个不是正确接受饮食的态度。这就是“饮食知量”应该注意的事项。

宝益(人名),我背完了。详细的书上有,在第一本“四种瑜伽”那边有详细的介绍。

好,那我们现在在讲的是正知而行,就是每一个念头,自己是不是清清楚楚?每一句是不是清清楚楚?有没有讲错话?自己知不知道?检查得出来不出来?每做一件事情,今天所有做的事情,对的事情有几件?错的事情有几件?错的要忏悔,告诉自己“下次我绝对不要犯同样的错。”讲话也是,讲错的话我们就要小心,下一次不要再讲错话。

那个念头也是,我们发现今天有动了一些不好的念头,我们也是要忏悔:希望下次不要生起这个不好的念头,这个就是正知而行。正知的“知”就是你很清楚知道:身口意是不是都很清楚,很清楚的知道,可以检查得出来它的对错,是的话就有这个“正知而行”。

因为我们那么清楚的话,可以成就我们的定慧力。定力,正知而行为什么可以成就定力呢?因为你很清楚地可以检查出来,所以哪个有犯戒、哪个没有犯戒,很清楚嘛。那有犯戒我们就慢慢去让它纠正到没有犯戒。这个就是定力,你可以不犯了,不会没有办法控制啊,或者是那个习气的力量比较强啊,不会变成这样子。

那了了分明就是:你做对还是错,身口意正确不正确,你那个分辨的智慧就是慧力,所以它等于是同时在成就定慧力,正知而行,这个来说的话。

那如果我们平常在言行举止之间,都还要考虑、思量,踌躇、犹豫、分辨不清、是否恰当的话,就表示我们没有正知而行。就是今天晚上检讨一下我今天所有的念头、我说的每一句话、我做的每一件事情;可是我不太能够确定说它是不是很正确,我不知道那样是不是有得罪他,然后这样是不是恰当,不是很清楚的话,就是没有这个“正知而行”。那表示我们的定慧力不足,没有办法检查,没有那个能力。

所以可能就是要先把经论的道理,我们先明白之后,我们才有一个好像标准,有一个可以依循的一个标准。如果说我们不明白它的内容是什么的话,变成说我们不知道怎么检查自己对不对。这个在戒律里面都讲得非常清楚:什么样的情况之下有犯?什么样的情况之下没有犯?就是《广论》的第三本,讲业果的,它讲得很清楚,怎么样才叫有造十恶业?怎么样的情况之下叫做有破五戒?都讲的很清楚。那个我们看完了之后,我们再来检查我们每一天的身口意,就会很清楚说我有没有犯错,就会很清楚。

我们每天要造这么多的身口意三业,如果都不能正知而行的话,那不是每天都忙着造恶业吗?就是说我们万一检查不出来,根本不清楚,造业也不知道,因为不明白戒律的内容,自己造也不知道;那等于说我们每天都在造业,而不是每天在精进地修行,因为造业都不知道,就是因为没有正知而行。

那在我们的修行还没有达到自净其意之前,我们至少要有把握每天的身口意都跟善业相应。就是说首先是诸恶莫作嘛,所有的佛法只有三句话就讲完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

所以我们修行的第一步是做什么呢?断一切的恶业,就是五戒不要破、十恶业不要造,这是诸恶莫作,不好的我们要把它断除。那做什么呢?做好的,众善奉行,只要是好的我们就做:那就是要持五戒、行十善业,这就是开始行的都是好的、都是对的了。

可是他还有善恶的差别嘛,所以他心不是清净的。因为所谓清净心的话,你每天用清净心来过生活,就是他已经没有善、恶二元对立的这样一个状况。可是它是不是恶?不是,它是纯善。这个纯善、这个清净心呢,它已经没有善恶的对立了,这个叫做“自净其意”,就是连善也不执著。

我们前面会为了要断恶修善,我们会排斥恶的,然后怎么样?赞叹那个善的,那就会变成说你非常执著要行善业,要累积功德,变得非常的执著。那就是说,你开始执著要行善了,这样就没有办法做到自净其意,为什么?因为你执著这样做的话有功德,那样的话可以消业障。所以因为这样,执著那个善业跟功德是有一些目的的:看是要累积资粮、还是要尽除业障——那就是说我们对善有执著,非常厌恶排斥恶,非常执著要行善,这个也是有分别心,因为这中间有执著、有分别,不是清净心。因为清净心里面是已经没有善恶的对立了。因为善恶也是落在两边,不是中道,有善恶的二元对立。

所以第三步,佛法最后要做的是清净心,已经没有善恶的分别执著了;可是会不会造业?不会造,这时候行的善是没有分别执著的纯善了,这是清净心所行的善,跟相对恶来讲的那个“善”是不同的。

所以它这边讲到的:已经没有善恶分别的时候,就是自净其意了,是诸佛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所有佛法、佛教里面讲的是什么?就是这个,也是告诉我们修行的次第:先从断恶,然后行善,到连善也不执著,清净心为止——这个就成就了。所以最后修的都是清净心,不管你修什么法门,都是修清净心。因为清净心才能够恢复我们本来具足的佛性;你没有办法恢复清净心,你本来的佛性就没有办法开显,没有办法见性。所以不管你修的是密宗啊、禅宗啊、净土宗啊,都一样,天台宗啊、还是贤首宗啊、律宗,都一样,都是修一个清净心而已。所以我们希望最后做到的,就是身口意都是纯善,至少要跟善业相应。

那什么是善?后面会介绍有十一种善心所。那就是说,我们希望我们每一个起心动念都跟这个十一个善法相应,没有跟烦恼、跟恶法相应,就是我们修行的目标,是要朝着这三个目标去做。因为只有这样清清楚楚呢,才不会继续造下十恶业。这讲了三个了。

那四个瑜伽的最后一个:就是密护根门,这是最重要的。我们没有办法正知而行的缘故,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办法防护我们的六根。什么叫做密护根门?就是绵绵密密地、非常严密地来保护我们的六根门头。六根门头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嘛,它在面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时候,我们是不是有密护根门?就是我们现在在讲的:你可不可以保持第六意识的现量?不落入比量、不生起分别;因为一生起分别执著,你就造业了,就跟贪瞋痴相应。

所以它这边讲的呢,它有修行的方法,这个也是在《广论》有详细的介绍,它这边只是把重点再复习一遍而已。修行有两个重点,就是在密护根门里面它讲了两个重点:就是不取行相、不取随好。

不取行相,就是不攀缘外境的意思,就是我们刚才讲的,让第六意识保持在现量境当中,这样就不会触境生心,就是现在讲的不让“触”进入“受”的阶段,这是第一个。我们六根面对六尘的时候,我们密护根门,不让它生起、不落入比量,就不会生烦恼,不会进入“受”的阶段。因为一进入受的阶段,你的感受就生起。

那如果来不及怎么办?它已经从“触”进入“受”怎么办?就是第二个:不取随好,所以它这边讲:不取随好,就是说你已经生起感受,因为来不及了,你已经生分别了,就不让它进入“爱”的阶段。你生起感受没有关系,你这个时候不要把“我”放进去说“我在感觉苦、我在感觉乐”,这样子我执就放进去了。

所以前面还来不及,速度太快了,我们功夫没有那么高。这个一般要有一些定力,你才可以保持第六意识不生分别心啊。可是我们已经很习惯来生分别心,所以我们几乎是看到的当下,我们就已经决定喜不喜欢;听到的当下就决定喜不喜欢听这个内容:是赞叹我的、还是在批评我的,我很在意啊。因为它速度很快。

所以没有关系,它还有第二步补救的办法:万一你已经生起感受,已经有喜不喜欢了,这个时候呢不要把“我”放进去,这是“不取随好”的意思,这样就不会陷入苦乐等情绪当中和贪瞋痴相应了。

这个是先讲一个大概,然后再正式来看这个本文。

我们知道“触”呢就是感觉作用。当六根、六境、六识三缘和合之后,所产生的分别、变异的作用,我们就称为“触”。这边的分别是指相似的现量境;那变异呢,就是指从相似的现量进入比量的变异的状态。所以触的体性,就是让我们的心、心所能够接触外境。在这个接触外境的当下是相似的现量境(相似的现量境就是分别),如果继续下去,就会进入比量(就是变异),而产生受、想、思了。所以触是受、想、思等心所的所依,这就是触的作用。

这段的意思就是有两个名称:分别跟变异,这边的“分别”跟我们刚才讲的已经落入第二念比量的“分别”意思不一样。这边的分别是说相似的现量境,为什么叫做相似的现量境?等一下后面有一个地方会解释,因为它跟我们讲的保持现量境不一样。我们如果有定力的摄持,已经可以保持第六意识不让它生分别,一直保持现量境的话,这个是真的现量,因为你可以保持得比较久,可能行住坐卧都可以保持得很好,如果你定功够的话。

可是现在讲的,不是这样子有功夫的现量;而是你六根面对六尘接触的第一刹那,第一刹那——还没有生起比量,就是接触的那一刹那;可是第二刹那它就变异了,就不是我们刚才讲的分别了。所以它这边相似现量境的意思就是说,因为它时间很短,一般我们触境就生心了嘛,所以接触的第一刹那它是现量;可是第二刹那它就是比量了,比量就是这边讲的“变异”。

这边讲的分别就是相似的现量境。这个名词不要去管它,反正我们六根面对六尘接触的第一刹那它是现量;可是第二刹那很快地它马上就有分别心了,所以它就从分别进入变异的阶段,那我们就触境生心完成了,就进入什么?下面一个“受”的阶段。

所以它的体性就是三和分别变异,令心、心所触境就是它的体性。所以什么是触的体性?就是让我们的心去触境——这就是触的体性。那什么是它的作用呢?因为触境之后会生受、想、思等等的心所,所以它的作用就是会产生后面的那些心所。是因为触境生心之后会产生受、想、思,还有其他的心所。因为一共有五十一个心所嘛,其他的心所也是因为触境生心之后,才生起了善的心所或者是不善的心所或烦恼心所,这就是触的作用。它的体性就是让我们的心去触境,这就是触的体性;它的作用就是会引发其他很多的心所出来,都是触惹的祸。

那补义里面讲说:这个三和分别变异所产生的触呢,是实有而非假有。那这边所谓的实有并不是说它是真实存在,而是说因为它有作用,它会触境生心,看起来好像有实质的作用,所以它是实有的,而不是假有的。不像有一些它没有实际的功能,只是有一些名相,跟这种情况不一样,所以说它是实有而不是假有。

那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面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时候,确实是接触到才会产生各种心、心所的作用,所以说“触”是一种实质的接触,而不是假设才有的,所以它不是名言假立的。

你们初学的要稍微背一下: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面对的是什么?眼根面对色尘,所以是色声香味触法;耳朵呢?是声尘嘛;鼻子呢?香尘。这个基本的佛学名词要背一下。以后我们讲六根面对六尘,你就要知道六根是什么,六尘是什么。六根是什么?(有师兄答:眼耳鼻舌声意)六尘呢?(有师兄答:色声香味触法)。那根境识三缘和合,根、境是指什么?我们说触是根、境、识三缘和合才会有触的产生,因为它是因缘所生;这个根、境是指什么?六根、六尘。

好,所以所谓的三和呢,就是六根、六境、六识三缘和合之后,才有了触的生起。所以我们也要记:触是怎么生起的?因缘所生,什么因缘所生呢?这三个条件:六根、六尘、六境,缺一个就没有“触”了。六根、六境我们空不掉;六识怎么样?第六意识分别,我们可以保持现量,因此可以不生触——这就是我们平常用功的功夫所在,平常就是这样用功。

那这边讲到了,它在解释那个分别跟变异:分别的意思就是说,根、境、识三缘和合的刹那还在现量中,尚未生起其他的心所。这时候我们的心,就在讲第一刹那、我们触境的第一刹那,我们的心好像一面镜子,是很清楚的照见,但是它没有生分别,所以我们说它是相似的现量。但是还没有生起意识的分别,所以是在三缘和合尚未取境的时候,称之为相似的现量。

那为什么是“相似”呢?就是真正的现量是修习止观以后,你有那个定功,才可以恒常保持这个现量的境界。那现在这个时候的心念,因为它时间很短,只是一刹那、第一刹那是这样而已。那如果没有修证的功夫,它会马上就会引动其他的心所,因为马上就触境生心,然后其他的心所就跟着生起了,无法恒常保持,所以我们称为相似的现量,而不是真的现量。

而触呢是心取境的当下那一念,重点在这个“取”哦,因为你取了以后,后面才会生起种种的感受;你没有取境的话,就是你只是看、看就是看,保持现量境,听就是听,保持现量境,你就没有取境嘛,是不是?所以重点在这个“取”,一取的话后面就都有了。

在未取境的时候呢,就像照相机面对景物,还没有对准焦点。你要照相,可是焦距还没有对好,这是现量;开始分别就比量了。所以这个时候呢,虽然看见景物;但是没有分别。那这边“取”的意思呢,就是你对好焦点了,然后按下快门,你就取了这个境了嘛,你就照下这个照片了,那就表示说我们的心就已经取了这个境界了。

所以“取”的意思呢,就如同照相机已经对好了焦点,这时候只要按下快门,底片就感光了。那也就是说只要我们心一取呢,我们就会攀缘外境;而不是保持现量说看就是看、听就是听,没有分别,不是了,已经不是了。那心就会随之落入影像,这个时候我们本来平静无波的大海、本来清清净净的那个,它就被牵动而起了波浪。由于心一触境,善恶的心所也就跟着生起,所以称为分别。

因为“取”的这一念,和根境识三缘和合一样,都具有生起心所的功能。所以在本论中就以相似的现量来解释分别。

那什么叫变异呢?就是因为取著,因为已经第二念了、第二刹那,已经生分别了,生分别就是已经不是现量境,有一些改变了,所以它用“变异”,就是已经改变的意思,已经不是现量了。由于取著、攀缘外境,使得根境识三者产生了变异,失去了清净现量的本体,变为比量,所以称为变异。

什么叫比量?就是比拟度量的意思。就是看见烟就知道有火,虽然你没有看到火,可是你看到冒烟就知道一定有火,这是比量来的,比度,它是比较:比较你就知道有长短、有高低,有各种的青黄赤白,这是比较来的,这就是已经比量、已经有分别了。所以你可以说出来它的形状、它的大小、它的颜色你都可以说出来,这就已经是比量。

因此,让心、心所接触六境呢,就是触的体性。前面作意是引我们的心去趣向外境,还没有碰到嘛;那一碰到的当下就生触了,所以“触”是什么?触境是触的体性。我们刚才是引心趣向外境,OK,Touch(接触)到了,这个就是触。

那么,触的作用为什么是受、想、思等所依呢?因为内心在接触外境之后,外境又回复触动内心,这样内心、外境相合而引起各种善恶的习气,这就可以看得出来那个能、所是同时现起的:心触境、境触心,内心外境这样相合,能所就产生了。所以就有后面的受、想、思这些心所,就是因为触以后才产生的,所以我们说它是它的所依,就是触以后才有这个,所以它就要依触以后才可以生起这些后面的心所,所以触就是这些心所的所依,因为要依于它才可以产生它的活动,“所依”是这个意思。

但是在触的阶段,这些心所仍旧含而未发,所以才称触是受、想、思等心所的所依。所以在触的那个当下、现量的时候,我们也还不会造业。是因为有后面的一念完成之后,才完成了意业的造作。所以到“触”为止我们都还没造业,含而未发。你看,就是后面的受、想、思还没有生起,我们这一念还没有完成。

所以由此可知,如果我们修行能让“触”不成为“受”,一直让它保持现量,就不会进入后面的“受”了嘛。也就是处在含而未发的状态:看只是看、听就是听,不起任何分别的现量境当中,这样就可以不造意业了——这个很重要!如果我们定力可以一直摄持,每天就是六根面对六尘,没关系,通通没分别。那你知不知道吃的是些什么?看到的什么?男生、女生可以不可以分别啊?吃的是咖喱鸡还是海南鸡?搞得清楚搞不清楚?

啊?(有师兄摇头)搞不清楚啦?你摇头?是搞不清楚?现量境,这个你最有经验,来讲一下。我们不分别,吃就是吃,知不知道吃的什么?(有师兄答:不作分别想)哦,不执著,不是不知道吃什么。

因为你要练习保持现量境,人家问你“今天中午吃什么?”“不知道!”“你是怎么来的?”“不知道,因为我都只是看,没有分别,我也不知道怎么来的。”那你怎么会认路呢?好奇怪。

所以这个“不分别”的意思是说不执著好吃不好吃,不执著在这个色声香味触法上面,不是不清楚,这样明白吗?很清楚,但是又没有喜不喜欢。(有师兄问:我现在知道这个是花,那我要知道它香不香?)没有啊,知道它茉莉花很香,可是你对它没有执著。香也好、不香也好,我不会因为它很香我就生贪、然后它很臭、那个排泄的东西很臭然后我就生瞋——这个叫做不执著,明白吗?叫做没有分别。不是不知道它是粑粑(那个便便)还是茉莉花,不是说不知道它是什么;是知道一个很香、一个很臭,可是我的心不动,面对不同的境界,可是我的心没有因为分别执著然后生起了好恶取舍——这种观念没有,这样子来练习。

吃什么就吃什么,没有“好吃、好吃、好吃;还是好难吃、好难吃、好难吃”。就是好难吃,你知道很难吃,可是你也不会生瞋;也不会因为很好吃然后就生贪,就没有串习我们贪瞋痴的习气了。可是我们很清楚地知道吃了什么东西下去,不是不知道,不是没有分别就什么都不知道哦。是不执著,这个比较重要。因为一执著就喜欢,喜欢就跟贪相应,不喜欢就跟瞋相应,它就造贪瞋痴业了嘛。

经中说:“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无非幻。”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这边讲到了,我们的自心变现出六尘境界,所以六尘境界哪边来的?八识的相分,六尘境界是八识的相分。我们八识变现出来的相分境它也不是真实存在的。可是我们不明白呀,我们会以为它是真的,然后就对它生起了种种的分别执著。所以它这边说:自心变现出六尘境界来,然后又取著这六尘境界以为实有的——这个叫做“自心取自心”。

因为这个六尘境界是我们自心变现出来的相分境,我们自心再去取我们自心所变现出来的相分境,所以叫做自心取著自心。自心取著自心所变现出来的相分境,叫做自心取自心,使得本来常住的真心呢(它不是虚妄的);“幻”的意思就是说因缘所生无自性,它是生灭法、它是无常的。可是我们常住的真心它不生不灭的,它是常住的,所以它不是虚妄的。虚妄的是生灭法,它是无常的。所以它这边“非幻”的意思是这样子。不然就会很容易落入断灭见。

有些落入断灭见的是说连这个也没有,好像龟毛兔角是毕竟无的,不对!因为我们的常住真心不是毕竟无、什么都没有;(否则)那个就是断灭见。所以它是常住真心,它是存在的,可是它不是生灭法,不是无常生灭的。

落入了虚妄分别,而生出了宇宙万有,宇宙万有就是虚妄的了,所以叫做幻法。幻法就是它是虚妄的,因为它是因缘所生,所以它是有生灭的,有生灭的是因缘有才有,因缘没有就没有,它是无常的,这个就是虚妄的,所以它是幻法。

如果能够不取著外境,心就能够安住在清净的自性当中——这个是“不取无非幻”。就是说我们真正地明白:六尘境界是我们自心变现出来的相分境,我们就不会执著这个相分境,就能够回归到…,我们刚才讲的能所双亡之后,知道见分、相分都是我们自证分变现的,我们就不会去执著它,诶!能所双亡,这个生灭的无常现象就能够怎么样?不执著,然后我们就回归到我们本来清净的、本来没有生灭的常住真心。

所以,这一个取著危害最大,就是我们触境,然后去取境,才有后面的受、想、思,才会造业,才会起心动念。所以这个取境——取境就是你已经开始产生分别执著了,所以它的危害最大,为什么?因为我们造业就是从这边开始才会造业的。它不但生出了宇宙物万有,也生出了一切善恶之法。

因此在本论当中才会说:纵使根、境、识三缘和合在一处,如果没有取境生触的话,也不会引发善恶行。所以触有它实在的体性跟作用,所以它不是假有,因为它可以实质生起这样的一个作用,什么作用呢?引发后面的受、想、思,还有其他的心所,就是因为触了之后才引发的。所以触我们不能说它是假有,而是真实有它的作用产生。

因此,触最微妙的地方就是在“取”,如果没有取著的话,就没有触心所的产生了。那就是看就是看、听就是听,现量、无分别。所以我们会不会产生烦恼,能不能得定呢,关键就在这个“触”字,我们六根面对六尘,触的当下你是不是可以保持?保持得好的话就不会生烦恼,你也一直维持在定境当中。

所以它这个触就是一个关键,我们能不能得定,会不会生烦恼的一个关键。所以只要我们不攀缘外境,保持现量,不取行相,就不会让“受”生起。可是如果“受”已经生起,就要赶快以密护根门的第二个重点,我们刚才讲的:不取随好来对治,那就是下面要讲的受心所。我们明天再来介绍。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www.lianshi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