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师佛网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选择字号→ 特大

6、五遍行(作意)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昨天谈到五遍行,它为什么称为“遍行”?就是它可以遍一切时间、空间;遍一切善、恶、无记性;还有遍一切识,就是八个识都有这个五遍行的作用。它就说明了我们这一念(我们现在讲念头),这一念生起它就需要这个五遍行的作用,一念的完成具足了五遍行,这一念才能完成。

那这一念的完成呢,它可以到达的就是昨天讲的:可以穿越时空,它可以攀缘过去、现在、未来;可以攀缘尽虚空、遍法界我们的自性都能够到达,没有丝毫的障碍,是我们本来自性的功能,就能够遍一切处。

这个,那我们怎么去体会呢?就好像水波,一潭平静的湖水,小湖比较容易体会,大湖比较难体会,小湖没有关系,如果它都风平浪静,没有风吹的时候,我们捡一粒小石子,“咚!”丢下去,它会怎样?水波起涟漪嘛。那它的涟漪是不是到达哪个地方就停止了?它会一直慢慢扩散、扩散、扩散到什么?湖边嘛!对不对?那表示说,诶!它的这个波动可以充满整个湖,没有一个地方没有到达,对不对?对。

那我们心念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是我们没有水的物质的障碍。你看它慢慢扩散,速度很慢,是因为它有透过媒介物——水质,所以它速度扩展得很慢。可是我们心念的速度非常快,所谓的念波、脑波,已经可以测得出来嘛,所谓的阿尔法波(α)、贝塔波(β)、碟儿塔(δ),都有,就是可以测出来的。怎么样是禅定、入定的脑波的波动,就是比较缓慢,一直到入定的时候等于是一条直线了。

对,那就证明说我们的心念实际上就是一种波动。那我们就可以用刚才讲的水波的这样一个我们很明显可以看到的例子来想象:为什么我们的心念可以到达整个尽虚空、遍法界?为什么?因为虚空它没有障碍。那我们刚才讲说,那个湖面可以扩展到看它的湖有多少;可是虚空有没有边?那是不是三千大千世界,无量的三千大千世界,因为它没有边,所以它不会障碍,它就会一直扩散、一直扩散,然后它的速度非常快。

那声波、有光波、电磁波嘛,一般的波动,有各种的波。声波跟光波哪一个速度比较快?是先打雷?还是先闪电?先闪电的那个一定是比较快嘛,然后才打雷嘛,那表示说光波比声波快嘛。

那我们的念波呢?念波一秒钟可以走多少万里?你们知道吗?一秒钟,走多少?可不可以绕地球一圈?我们地球有多少万里?一秒钟三十万里,一秒钟。所以它几乎是你的脑波,或者你这个起心动念的念波马上就发射出去,马上怎么样?惊动天地鬼神、全部都知道!所以我们不要以为说“我偷偷想什么、我又没有讲出来,你哪里知道?”唉唷!太多众生知道了。所以不要以为说“我想什么坏念头,没有人知道,没有人发现,我偷偷地想。”错!因为你这一个念头已经发射出去了,就好像一个发射站。

所以那个电视为什么一打开就可以看到?因为它的速度很快嘛,那个发射站,它透过转播站,然后我们一打开电视就可以看到;它放什么节目,我们马上就可以看到,那就是因为它有那个发射。那个发射的就比喻我们的脑波就是一个发射器。我们所有的起心动念:好念头、坏念头、慈悲心的念头,那个要怎么去整人家、伤害人家的坏念头,你就发射出去,而且它速度非常快,马上就尽虚空、遍法界。

所以你这一念善心起来的时候,就跟佛菩萨、善心慈悲的磁场相应;一肚子坏水所发出来的念波,马上就跟那一道的众生,那种修罗啊,什么鬼神啊,那种、瞋心强的啊(相应),若你是发脾气、很强的瞋心的话,马上就跟那些鬼神相应,这就是相应的道理啊!你发射什么样的念波,就跟什么样的众生相应,它就是这么快。

所以我们修行人明白这个道理,我们会很小心翼翼地动每个念头。(有师兄问:是一秒钟三十万吗?)三十万公里,对!已经超过地球一圈的长度。所以它很快,它可以马上尽虚空、遍法界的,我们一念的念波。所以我们就不会小看说“我们动的念头它是不是没有什么力量?”不是!心念的力量非常强,而且是无远弗届,马上就到达,因为它速度非常的快。

我们就能够了解,我们为什么说五遍行这一个起心动念,这一念完成呢,它可以遍三界九地?对,它为什么可以马上就传遍整个虚空法界?它的原因就是这样子:因为虚空没有边,没有一个障碍,所以它就马上传开来。因为虚空是无量无边,整个法界是无量无边、没有边际的,因此我们的心念可以到达任何一个角落,这也是所谓相应的道理。

七十页,所以我们看这边七十页讲到的。好,我们从第一段开始念,这个是昨天念过,我们再念一下:虽然将这个遍行心所详列为五种名称;但也终究是一心的作用而已。一心的作用就是说:这个念头从哪里来?就是从我们心生出的念头嘛。因为必须具足这五种能取外境的心识活动,这一念才能够完成。所以这个中间就有一个能缘的心,还有一个所缘的境。能取,能取就是能缘的心;所取的外境就是所缘的境。那我们一念完成,这就看出来它有见分跟相分了,这一念完成。

作意,它是在种子位,让心随时保持在警觉的状态。所以我们这一念要生起的话,首先要作意为先,一定要有作意的作用。作意就在说明我们含藏在八识的种子,它并不是在睡眠的状态,它没有睡着,它是在里面一种跃动的状态。因此一有外界、境界的风一吹,这种子马上就可以、很快就可以趣向外境、去攀缘外境。它为什么能够那么快速?就因为作意它本身在种子位的时候是一种警觉的状态。这就说明作意是在种子位,让心随时保持在警觉的状态,因此一旦有外境牵动的时候,根、境、识便三缘和合而生“触”。就是说我们的心要去触境,能缘的心要去攀缘所缘的境——这个中间要有三个条件:就是根、境、识这三个才能够生触。

所以我们这个触是怎么来的?就是根、境、识三缘和合:六根面对六境,加上六识的活动,才能够生触。所以我们所谓的“触境生心”,触到这个外境,然后生起种种的念头,或者是感受或者是情绪。这个触的作用,必须要有这三个条件才能够生触。

那取境之后呢,就生起了“受”,所以触境以后就生心了嘛,就生起了种种的感受,三种境界生起三受:苦受、乐受、还有舍受。

那这个“想”呢,想就是认识外境的作用,给它种种的名称跟言说。所以你可以说出来“我看到什么,看到茉莉花、看到蜡烛……”,这些名相是想心所的作用,想心所它是认识外境。

就是刚才讲我们六根面对六尘,好,根境识三缘和合,哦!触境了,生起了感受。可是这些外境你怎么去描述它呢?它怎么样构成我们的概念?怎么样构成语言文字来描述说:诶?你看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这个所有的名相、名称跟言说、名称呢,就是属于想心所。

所以想心所它是认识作用,认识外境,然后给它种种名称的一个作用,我们叫做想心所。那透过对外境的触境以后,生起感受,然后这中间又能够同时认识外境。因为我们心识有认识外境这样一个功能。

之后我们就会有一些决定:我喜不喜欢,还是要不要,还是怎么样,这个就属于思心所。所以思心所是令心造作,它是一种意志活动、意志作用,就是我决定要造善,还是我决定要造恶。就是这五遍行是一念,我们这一个起心动念,这一个念头的完成,就是这五个都在里面,才能够构成这一个念头的生起。

所以这个念头就可以决定说:哦,我动的这个念头是好的念头还是不好的念头,还是不能够归在好的不好的——那个无记的念头(没有好的不好的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属于无记),它看是属于三性的哪一性。那这一念就可以决定说,你这一个念头属于善性,还是不善性,还是无记性,这个就是意志作用,有所决定,令心造作善、造作恶、造作无记,这个意志的活动我们称为“思心所”。

好,这个是大概解释。那接下来它就要详细解释这个五遍行的内容了。

下面开始介绍五遍行。在说明文章的内容时,会先引用本论的原文,再用新疏加以解释,以补充义理的不足。这个就是说有一个补义,这是原来《百法》里面没有,它另外加进去的,它是引这个《瑜伽师地论》里面,因为它发现了一个问题。因为在《瑜伽师地论》里面它把五遍行的次第,它是先介绍作意,然后触、受、想、思,跟我们现在《百法》的次序是一样的。可是当我们看到《成唯识论》的时候,它的次序就不是这样子了,它是先介绍触,然后才作意、受、想、思。

所以他这边就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它们的次序会不一样?那为什么在《成唯识论》里面会把“触”放在五遍行的第一个来介绍,而不是作意,它的原因是什么呢?那他回答说:因为《瑜伽师地论》认为一心求解脱的声闻、缘觉小乘人,还有大乘人,哪些大乘人?就是善于运用权巧方便的菩萨大乘人。那不管小乘还是大乘,只要他在修观的时候,都要作意嘛,譬如说我们刚才说:哦,观想一个金刚萨埵,诶!作意、作意,全部都是要作意,所以在修观的时候就是要作意为先;所以他就把作意放在五遍行的第一个,这是以修行的人来讲。不管小乘、大乘,只要他修观呢,都是作意为先。

像我们昨天讲的,种种神通境界训练的方法,他也是先作意。他先入定入四禅,然后出定,作意,看他要练习哪一个神通。我们昨天举例子:看是要练习天眼通啊、还是宿命通啊、还是神足通啊、还是什么。就是你先入定入四禅,四禅定舍念清净,舍念清净,那时候舍念清净,没有动念,然后在出定的时候作意、作意好再入四禅定,再出定再作意,看你要修哪一个。

譬如说我们昨天讲说,练习天眼就是修光明嘛,先这个房间可以看得很清楚,光明可以照耀整个房间,很亮、很亮、很亮,每个细节都看得很清楚,那我就是先入定、四禅定。好,出定,我就观想这整个房间充满了光明,好像白天一样。好,这样作意了之后,我就再入四禅定,我再出定、再作意,要好几次哦。那至于几次呢,就看我们定力的功夫,还有观想的功夫、修止观的功夫,来决定你要这样入定出定这样作意几次。然后这样练习了之后呢,你就真的可以看得见了。然后再把地方扩大嘛,我们昨天讲的,在东方的啊,或者是再把这个范围扩大,你的光明可以到整个怡顺了;再扩大,整个新加坡了;再扩大,到邻近的国家:马来西亚你也看得见了,印尼你也看清楚了。

它训练的过程就是都要用到作意。我们刚才讲的是小乘他们修神通、修定的方法。所以它这边讲说:不管小乘还是大乘,那菩萨也是,菩萨也要修一些什么光明定啊、还是什么三昧,也是要作意为先,所以他就把作意放在第一个,所以他是针对修行人来说的。

那对凡夫来讲,他的心念没有那么细,他看不到作意——那个警觉的状态他看不到的,因为心很粗,凡夫的心很散乱,所以他看不到我们心还没有动念之前、还在本位的那个、还在种子位、作意还在种子位那个高度警觉的状态,一般凡夫没有办法感觉到那样子,因为他心念动得太快嘛,因为很散乱,所以他念头很快,所以他没有办法体会到说:念头还没有生起来之前的那个——作意还在本位、还在种子位,没有生起现行之前的那个状态,他没有办法体会到。

那凡夫他就是直接就看到、就听到了,就直接面对“触”,直接触这个六尘,他马上就触境生心,马上就生起了种种的感受跟情绪,感觉作用,他马上就生起。所以对凡夫来讲,“触”是第一线,是马上就触境,然后生起了种种的觉受、情绪这样的作用。

所以《成唯识论》才会把“触”放在五遍行的第一个来介绍,而不是把“作意”放在首先,这就是凡夫跟修行人的差别,这是他的回答:

因为凡夫呢总是被外境所转,在接触外境的时候,最先生起的心识活动就是“触”,所以他们对触之后的感受会比较强烈,因为喜不喜欢自己很清楚嘛。这是触之后所产生的种种觉受,所以才将“触”列在五遍行之首。以上这两者的不同,在别的经论就很少谈到,很少有论师做这样的分辩。

那我们先看这个作意。什么叫作意呢?七十三页:五遍行的第一个是“作意”。作意非常重要,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每一个念头,就是你这一个念头生起来,你这一念是善念还是恶念,就是跟作意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是我们是如理作意,还是非理作意,就有很大的差别。

非理作意就很容易造业。可是如理作意,就表示说我们心随时都安住在正念当中,心都跟佛法相应,这个是如理作意。虽然他种子没有生起现行,可是我们念念的当下都是正念。像念佛的话,要念到净念相继,他念念都是什么?都是阿弥陀佛,或者是他的佛号,这中间念念都是在佛号的正念当中,不会忘失的,这个就是所谓的如理作意。

那非理作意的话就是散乱了嘛,忘失正念我们叫做失念。我们的心只要一离开正念,怎么样?就跟贪、瞋、痴相应,很快的就造身口意业,这个是因为非理作意。

由于作意的生起非常快速,只要一失正念就是非理作意。五遍行虽然分成五种心所来说明;但是只要一念起,就已经全部包含在里面了。所以如果这一念生起的是恶念,再生起第二念来对治,这样就太慢了,为什么?因为第一念的那个恶念——意业已经完成了,所以这一念已经完成,是善是恶,你的意业已经造了。那你第二念说赶快来忏悔“哦,我不应该这样想,我不应该起瞋心,我不应该生贪”;可是刚才那一念已经完成了。

然后我们前两天也讲了,因为它的速度非常快,种子生现行。能藏、所藏嘛,我们讲八识能藏、所藏的时候,前天讲的,就是种子生现行,它现行马上熏回去成为未来的种子,它是同时的。

所以我们想说“犯错了没有关系,我再来忏悔”,不是这样的!因为你犯错的那个业已经造了,你忏悔已经是第二念以后的事情。不然常常在忏悔的话…;忏悔总比没有忏悔好啦;可是还不如说没有造业、来得及不造业,这样不是更好吗?

所以它这边就讲到说:我们只要生起一念的是恶念,第二念再起对治,实际上是太慢了,因为意业已经完成;那接下来,因为意业完成的话,就很容易去造作出来、去说出来、去做出来,所以接下来就造身口业。

所以修行人若是要讲用功的话,应该在“作意”上来下手。那等到触、受、想、思都已经生起的话,就来不及了。因为我们刚才讲,到达“思”的阶段就是说这一念已经完成,这一念是善念、恶念都已经完成,因为它是意志活动、意志的作用,所以已经完成善还是恶,这一念已经完成,所以就来不及了,因为已经造下意业了。

所以如果能够在念起来的时候,就是说它种子要生现行,就在作意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就很注意的话,就如理作意的话呢,触、受、想、思就容易与善法相应,或者是跟无漏法相应。无漏法就是不跟我执不跟烦恼相应,我们叫做无漏法。那就是看我们心念平常是住在什么样的正念当中,如果你平常是住在无常、苦、无我这样的一个正念当中,你就可以跟无漏法相应,不会造作身口意业。然后你的心是清净的心、平等的心,充满了智慧跟慈悲;因为当下有智慧的观照嘛,就是念念都很清楚地知道,一切因缘所生法是无常,自性是空的,所以它是无我的。每一念都在这个正念当中,你说会不会造业?不会造业,只有这样才是最稳当的修行人。

那念念都有智慧的观照,有定力的摄持,所以他不会随着外境来触境生心,然后生起了种种的烦恼,不会的,为什么?因为他如实了知性空的道理,如实了知无常的道理,知道它是因缘所生法。所以他看到事情,就不会被卷进去,因为他就是等于当下看到了无常,看到了它的自性是空的,你说会不会生烦恼?不会!他为什么可以做得到?就是因为他的心是住在这样的一个正念当中,这个叫做如理作意。

可是忘记了,我们都懂啊、每个师兄都懂什么无常、苦、空、无我,都背得太熟了;可是为什么面对境界你那时候会忘记?就开始认真起来,又把它当作是真实存在的,你那时候为什么无常想会忘记?就是因为你的心失念了嘛!没有住在五想当中、这个如理作意的正念当中,你没有无常想,没有无我、苦、空,这个都没有,对不对?我们叫做失念,叫做非理作意。因此一面对境界,忘记了,你平常佛法再熟,那时候用不上,所以马上我执、贪瞋痴就起来了,然后就造身口意业嘛。那个发脾气还是照发嘛,只是很快忏悔啦,有比以前快啦;可是还会生气,也很奇怪嘛,所以功夫有待加强。

为什么会这样子?就是作意本身就没有如理作意,平常心就没有住在正念当中,常常失念,一失念我们就马上跟烦恼相应,跟我执相应,因此很容易造作业力,业力就是这样子形成的。那我们就知道平常要怎么用功了,就从作意开始下手,因为到后面就来不及了:触、受以后就比较难。

那什么叫作意呢?我们看七十四页,它的体性是“警心为性”,我们每个要把它记下来。作意它的体性是什么?就是一种警觉性嘛,我们的心随时都保持在高度的警觉状态,这个就是作意它的体性。

我们的心其实它随时都是警觉的状态,所以一有什么境界,你马上就可以去认识外在的境界,你马上就知道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它为什么那么快?就是因为警觉性,作意的体性是警心为性,警心就是警觉,我们的心保持在一个警觉的状态,

所以它这边说:就是把我们的心处在警戒的状态。修行人若是起防护心使自己不破戒;它这边举一个例子:如果我们受戒之后,我们有时时起这个防护的心,有如理作意说保持一个高度的警觉状态,告诉自己说“我绝对不要破戒,我要非常的小心谨慎,不破戒。那我的心一直都是在这样的如理作意,防护心的正念当中,我就不容易破戒,我就容易护戒,让我的戒律清净。”

所以它这边讲说:这个防护的念头,防护我们的心呢,使自己不破戒,这个就叫做作意。如果平常心心念念都如理作意,提起这样的防护心来警戒自己,就不容易在身口上犯戒。同样的,如果我们心心念念都跟无贪、无瞋、无痴相应的话,我们就不会造下贪、瞋、痴,因为我们是在无贪、无瞋、无痴的正念当中。

如果是一念来不及防护的话呢,那我们也要事后赶快忏悔,第二念赶快忏悔,这个忏悔的心也是如理作意。所以忏悔也很重要,忏悔的当下也是如理作意,因为你已经忏过去的过失,防护未来不要再造,这是忏悔的意思:忏过去,然后发誓不要再造新的。这个也是如理作意啊,所以忏悔的本身也是如理作意。

只有念念都如此修,才能够真正的持戒清净,才能够行十善业、断十恶业。所以若是我们要起防护的心,就应该从起心动念之初开始,也就是从作意开始修。修行人如果能从作意下手,它是比较稳当,因为等于说从根本下手。

那作意它有什么功能呢?就是引我们的心去趣向外境,这个是它的作用,所以叫做“于所缘境引心为业”。所缘境就是我们的心会趣向外境,那个外境就是所缘境;可是是哪一股力量让我们的心会趣向外境去看、去听、去闻香臭、去尝好不好吃?那个心、引向外境(色、声、香、味、触、法)的这一股力量就是作意。所以叫做于所缘境怎么样?引我们的心趣向这个所缘境,去认识你看到的色尘、听到的声尘、闻到的香尘,色、声、香、味、触。就是作意——有作意你的心才会趣向外境。

如果说今天没有作意的话,心归心,外境归外境,没有一个力量让你的心去攀缘外境这个功能没有。那这一个功能是什么?就是作意的作用。刚才是讲作意的体性是什么?警心为性嘛,我们的心保持在高度的警觉状态,这个是作意的体性,就是说它的性质是这样子。它有什么功能呢?它的功能就是让我们的心能够很快地去趣向外境,心趣向外境的这个力量叫做作意的作用。好,体性跟作用,这个要背起来。

由于我们的心是恒常处在警戒的状态,所以一有外境的牵动,心马上就能够趣向外境。因此,引导心趣向所缘境就是作意的功能。那什么是所缘境呢?就是色声香味触法嘛。我们六根面对六尘就是色声香味触法。就是我们很快就可以去认识外境,很快心就可以趣向外境、去认识外境。认识,我们刚才讲是想心所的作用;然后决定要怎么样,那个是思心所。可是我们的心引向这个六尘境界的这一股力量,是作意。就是你趣向外境,你才能够跟外境接触,那就是下一个“触”,你的心要趋向外境之后,你才可以跟外境接触嘛,所以趣向外境的这个过程是作意的作用。碰到、趣向外境,触到的外境的当下就是下面一个“触”了,是根境识三缘和合而生触。可是你的心会跑出去——这个“跑出去”是作意的功能,这样子弄清楚了?

好,由此可知,作意就是心随时保持在警觉的状态,一有外境,就能够牵引此心趣向外境。作意是起心动念的开始。我们这一念心是怎么起来的呢?就是从作意为先开始的,它使我们的心随时处在警觉的状态;如果一有外境的牵动的时候,它就能够马上趣向外境。因此使心随时保持警觉是它的体性;引导心趣向外境是它的作用。这我们就了解作意它的体性跟作用是哪些内容。

七十六页。作意的警觉作用有两种,就是它在还在本位、还在种子位的时候,种子还含藏在第八识的时候,它是一种鼓动的状态,这个还在本位。所以作意有两种情况:一个,种子还没有生现行之前,还在本位;可是它是一个高度警觉的状态。那一有外缘牵动的时候,它就心马上就趣向外境,这个种子马上就生起现行。所以它等于说有两个阶段:一个还在本位;第二个,它开始要生起现行的一个过程,这个阶段我们都称为作意。

所以它这边讲说:一个呢是心在未动之前,就是种子还没有生起现行的时候,我们的心呢处在警觉的状态,因为在警觉的状态,所以它随时都可以活动,随时都可以让我们的种子生起现行,因为它是警觉的状态。那第二个是,心已经生起了活动之后,可以马上趣向外境。一个在种子位,一个要趣向外境,种子要生起现行的那个过程,都是属于作意的作用。

那这边问了:作意是心在种子位,仍然处在警觉状态呢?还是说它已经生起现行,然后趣向外境?那他回答说:作意呢,仍然在种子位;但是它不是睡着了,不是睡眠的状态,而是保持在警觉之中,因为它的自性非常明利——这是在讲我们心识的体性,它的本性实际上是灵明不昧的,它是非常明利的。所以虽然在种子位,却能够使心一遇外境立刻警觉而趣向外境生起现行,这就是作意的作用。

它这边举了一个例子,譬如说:晚上有一个小偷,趁黑暗的时候,偷偷地跑到房间里面来要偷东西。可是里面有一个人没有睡着,因为没有睡着,所以他可以知道有小偷偷偷地爬进来了。所以他就在床上,他不用起床,在床上就可以喊“有贼啊、抓贼啊!”,然后大家就醒过来了。它是用这个来比喻,比喻作意的作用它是一种警觉的状态,就好像这个人没有睡着,所以一有外境的风吹草动,他马上就可以知道有小偷了。那我们的作意也是一样的,它在警觉的状态,所以一有外尘境界的牵动,它可以马上让我们的心趣向外境,用这个来比喻。

我们看:这种情况,就好像有很多人同睡在一个房间中。到了半夜有小偷进来,其中有一个人因为没有睡熟,所以能够很快地发现有小偷潜入,就是比喻作意在种子位能警觉令心生起现行,它是一种警觉的状态。所以这个人虽然没有起身,却能在床上大喊“有贼!”把其他人都叫醒。这就是比喻作意能够使生起现行的心趣向外境。然后唤醒的意思就是说唤醒其他的心所,跟它一起来共同的造业。

我们昨天也讲了,什么叫心所?什么叫心所?来,背一下,它为什么叫心所?这个名称怎么来的?因为恒依心起,因为与心相应,因为系属于心,因此叫做心所,因为具备这三个意义,所以叫做心所。

什么叫“恒依心起”?心所不能单独发生作用,一定要跟八识心王一起生起活动,不能够单独生起,叫做恒依心起。就是心所要依心王八识才能够生起活动,它不能够单独的生起作用。昨天才讲就忘记了?回去没有复习,太忙了?

那什么叫“与心相应”呢?因为它们同缘一个境界,八识心王跟心所一定是同缘一个境界,而且是同时作用的,时间是相同的,所以叫做与心相应,心所跟心永远是相应的,因为它们同缘,同时缘一个同样的境界,而且是同时缘同一个境界,时间是同时作用的。

为什么称为“系属于心”呢?心所是属于心所有的,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叫做系属于心,所以心所是属于心所有的,所以叫心所法。

好,我背完了。

所以它这边说可以把其余的人都叫醒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刚才讲了嘛、昨天讲的嘛,这个五遍行是遍一切识,所以八个识都有五遍行,所以这个作意是八个识都有作意。好,那心所既然又跟这八个识同时生起活动的,所以这边讲到的把其余的人都叫醒,就是说这时候所伴随的心所,看是好的心所,还是不好的心所,还是不定的心所、四个不定的心所,同时就把它唤醒了,就是同时跟这个八识心王同时生起作用,同时生起活动的意思。

好,所以作意还在种子位,只是让种子生起现行的一个功能而已。它既能够警醒八识田中含藏的种子生起现行,又能够让已经生起现行的心趣向所缘境;所以前者“警心为性”是它的体性;后者“令心趣境”是它的作用。

好,最后一段补义呢:八识这个湛然常寂的本体,本来是清净无念的,就像平静无波的大海水一样,因为八识田中有漏种子在内熏习鼓动,因此有了作意的产生,再加上前五识的照境,这就讲到前五识本身没有造业的功能,它就是看、听、如实的照见,好像一面镜子一样,只是如实的反映色、声、香、味种种的境界而已。

前五识的活动,我们前面介绍八识讲过嘛,你为什么看得见?是因为眼识的作用;为什么听得见种种的音声?是因为耳识的作用。可是前五识的本身它只是照境而已,只是如实的照境。它这边讲说“前五识的照境”。

第六意识分别了知,所以它照境的当下它马上就知道:它就能够分别说它看到了什么,它听到了什么,是什么样的声音,什么样的车子发出来的声音,或者是噪音,还是喜欢听的音乐:它是属于哪一种音乐,马上就能够分别——这个分别了知的作用属于第六识。

那第七识呢,就把“我”放进去了:我在看、我在听。本来它只是如实的照见、分别而已;可是第七识加进去的话,就变成有一个“我”在看、我在听。

于是呢,境风就吹起了识浪。所以它前面讲我们八识的本体本来是平静无波的大海,就是前七转识什么?这个境界的风一吹,前五识照境、第六识分别、第七识加“我”进去,本来平静无波的大海水它就起了波浪。所以这波浪是怎么生起?就是前面七个识、七转识:前五识、第六识、第七识,什么?境界的风吹动平静无波的大海,让它种子生现行,所以就掀起了惊涛骇浪,就是这样的一个作用。

所以它这边讲说:加上了七识的坚固我执等作用,于是境风就吹起了识浪,这个识浪就是八识、平静无波的八识,让它吹起了这个波浪。所以平静无波的大海水比喻第八识,本来是平静无波的,所以第八识它本身不会造业的,它怎么造业?就是境风吹识浪之后才发生的事情。所以我们知道,是境界的风鼓动八识的海水,而起了前七转识的波浪。

如果我们能做到心境皆空,心境皆空就是能所双亡,能缘的心、所缘的境,内心外境,能缘的心叫做见分,所缘的境叫相分——这两个都空掉,叫做能所双亡,叫做心境皆空。好,这些名词搞清楚。不为境风所吹动,八识本体的大海水也就湛然常寂了。

这就在讲我们心如果能够保持在这样一个现量无分别的状态。你境界的风再吹,怎么样?八识还是不会吹起丝毫的波浪。所以当作意还在种子位的时候,虽有动念;但是还没有引发善、恶心所。所以还在作意阶段的时候,这一念没有完成嘛,所以是善是恶还没有完成,善恶还没有造成,所以它这边说:还没有引发善恶的心所,所以还没有分出善恶;只有在作意的状态,还没有生起善恶。分出善恶是五遍行全部一念完成,就已经生出善恶了。

好,那我们明天再继续讲。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www.lianshi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