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师佛网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选择字号→ 特大

25.22、十六特胜:十五,观灭(相对无所有处定)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讲于台北新店

二○一三年十月十三日

我们今天介绍十六特胜的第十五个特胜,就是观灭,它是相对“无所有处”来说的。

那无所有处是怎么进入的呢?就是先舍弃前面缘外在的虚空,接着再舍弃缘内在的心识,把心安住在无所有当中,就能够入这个无所有处定。

那它为什么叫做“观灭”呢?那是因为一般凡夫或者外道,他证到这个定的时候,他会以为心完全息灭了,因此耽著在这个定当中,没有办法超越。

那修十六特胜的行者呢,他就在定中有智慧的观察:虽然心识已经好像息灭了,但是仍然有很微弱的心识在里面。那这个微弱的心识,还包含了受、想、行、识这四阴的和合,所以它仍然是无常生灭、虚妄不真实的。所以这个所谓的“观灭”就是观心的息灭,它仍然是受、想、行、识四阴虚假的和合,仍然是无常无我的,因此不会耽著在这个当中,仍然有智慧的观照。

我们之前是练习空无边处,还有识无边处定。那我们现在练习无所有处定,也是仍然从虚空开始下手:首先,我们观想我们座位大小的虚空,然后慢慢地扩展出去,一直到无量无边的虚空,这个时候能够入空无边处定。接下来,我们把心念再转换成识无边处,就是把我们的心念也是同样地扩展到无量无边的心识。

那接下来,我们今天要练习的就是无所有处。所以我们再把心念从识无边处转成无所有处,仍然能够遍虚空,然后安住在这个当中,就能够入所谓的无所有处定。

好,那我们现在开始练习。

(众师兄进行练习……)

好,我们说这个定当中是还有受、想、行、识,并不是完全没有作用。虽然它叫做“无所有”,无所有不是什么都没有,它还是有受、想、行、识四蕴的作用。

这个受蕴的当下是不再被苦、乐、忧、喜所动,所以它是跟舍受相应的。

那想蕴呢,这个时候,“想”就是心的念头,所以当下心的念头是在“无所有”这个念头当中,所以它是法尘境界,想心所是第六意识,它所相对的是法尘的境界,所以这时候心念是想着“无所有”,所以无所有是法尘境界。

那只要是生灭无常的——都是行蕴的作用,不断迁流。

那这个识蕴呢,它是心的知觉作用;所以我们上一堂课才会讲说:证到识无边处的这个行者,因为他的心识能够遍一切处,所以他观察事物都是直接就能够了知,不是透过第六意识比量的认识;所以他不是第六意识的认识作用,而是心的知觉,直接透过直观去观察事物,然后心中了然。所以我们就知道识蕴的这个“识”呢,它是心的知觉作用。所以虽然是证到这个无所有处定当中,他不是什么都不知道,因为他还有识蕴的作用,心还有这个知觉。

那知觉的状态是怎么样子的呢?就是说它是可以无中生有,有中化无。所以一般人很难体悟说“无所有是不是什么都没有了?那当下到底是什么一个定境呢?什么样的一个境界?”它其实还是可以透过你的想心所,还有思心所,还能够可大可小、可有可无;所以它大可以充塞整个宇宙,可以大到无边,小也可以小到好比微生物,或者是什么原子啊、电子啊,现在最微小的那个粒子啊,都可以,所以它可以无限大,也可以无限小;可以在无,也可以无中再生有,也可以在有中再化无,所以它是这样的一个境界。

所以我们才说它不是真的心念息灭了。因为心念息灭,你就不能够生起一切法。因为我们说“心生,所以种种法生”嘛,一切法从心想生。那既然还有想心所,那可见它可以生起一切法。所以我们就不会误解说:证得无所有处定的行者,是不是就是一直在这个定境当中什么心念都不再生起?也不是这样。所以他还是可以有一些想心所的作用,还有心的知觉的识的作用。

所以证得定境的行者,他平常的生活就会跟一般凡夫会不太一样,他如果是在这个定境当中,他就只剩下很微弱的心念,然后面对一切的境界他也是都能够安住得很好,只剩下那个很微细的心识活动而已。

好,那我们今天就练习到这里。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www.lianshi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