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师佛网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选择字号→ 特大

s18、经文: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讲于新加坡Orchid Country Club

二○一九年元月十日

好,我们昨天讲到“觉他”。什么称为觉者?就是佛是觉悟的人。祂到底觉悟了什么呢?就是自己先觉悟,然后再帮一切众生觉悟,就是前面两个条件:先自己觉悟叫“自觉”;帮助一切众生觉悟叫“觉他”。那自觉就是自己了悟诸法本空的道理,证得这个真谛,这是修“空观”来的。然后再从空出假,从这个空性的智慧再生起无量的大悲心,能够明白一切诸法如幻,这个就是菩萨。

 

那是怎么成就的呢?就是明白“俗谛”的道理,就是世间的真理是什么?就是一切法如幻,就是世间的真理。那它是透过修什么能够证到、能够了悟一切世俗的真理呢?就是一切法如幻的真理就是修“假观”,修假观就能够明白一切法它虽然自性是空,但是它又能够从这个空性当中如幻的现起一切法。

那这一切法的源头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要明心见性,要明白我们的真心,然后见到我们的自性,我们真实的本性,就是昨天讲的要找到回家的路,找到诸法的源头。找到诸法的源头,回归真心本性之后,我们才可以从真心本性再出发,这个时候就幻化一切法。

所以菩萨在度众生的时候祂其实都是在幻化,所变现的,心识所变现的一切,全部从自性当中很任运自然的就显现出来了,所以祂是丝毫不费力;不会说“众生好难度啊,然后无量无边众生度到什么时候啊”,不会生起那个怯弱的心。

所以我们今天就继续讲,昨天是讲什么是小乘根性的人嘛,那我们大家都不是,对不对?所以今天要来印证什么是大乘根性的人嘛,应该每一条都是很契合才对嘛!所以修假观能够成为菩萨呢,我们从一般他的身口意就能观察出来,他是不是大乘根性的人。

第一个就是他一定是非常柔和慈悲的。有些人不是天生脾气就很好吗?有些他也不是修行的人;可是他天生就是脾气很好,然后天生就很喜欢去帮助别人,天生就很会去帮别人着想;别人有难他就觉得好像是自己有难,他有那个同理心,这个都是大乘根性的人。

尤其是他听到大乘法,特别特别的相应。讲到空性的道理,哇!觉得好像整个心都松开了,好像马上当下就能够跟空性相应的那种觉受就生起,那个是过去生大乘种性带来的。所以他一听到那个大乘法就相应得不得了。然后讲到那个菩提心,他马上就觉得“我一定要发菩提心,哇,菩提心真好!”充满了大慈大悲的心,怎么样去真实利益众生的心,然后怎么样来行菩萨行。他不会说“这个好难哦!那个怎么可能呢?”还没有做自己就已经退心了。那个一定不是大乘种性的。大乘种性就是你听到大乘法非常的好乐,然后好希望自己就是这样,然后马上去做。

所以那个难忍的能忍;难行的可以行,那个都是大乘种性、菩萨种性,他才会那么不畏艰难,可以克服任何的困难。对他来讲没有什么做不到的事情,只要他发愿,他也有那个信心可以达成。也是因为他的愿力非常迫切,因此他所发的愿一般都是能够成就的,都是能够圆满证得的,是这样子。

所以愿力非常非常重要。众生是被业力牵着走;菩萨是发大愿之后,愿力在牵引他怎么样去利益众生,怎么样走这个菩萨道,一直到成佛为止,都是靠愿力在牵引。这个愿力就是菩萨的慈悲心或者是菩提心、他所发的大愿力。

不管他发什么愿,他都是一定要求自己很快速地到达、很快速地成就,所以他的愿力大部分都是可以很快速的圆满成就的——这就是所谓的大乘的种性:大乘根性的人他一定天生温和慈悲,所以在他身上看不到任何一点一丝一毫的暴戾之气:他不会言语暴力,也不会行为暴力,绝对不会发生在他身上。他平常也不会乱发脾气。人家怎么样对待他,他还是笑笑,好像没事情一样,那个天生就是带这个大乘种性的人。然后处处为别人着想,然后不会自私自利啊,什么斤斤计较啊。

在传统的菜市场讨价还价或者买东西讨价还价,然后(杀价)杀到老板脸色很难看那种,为自己争取利益,不惜任何代价,然后不惜任何手段啊什么的,哇!一定要为自己的利益争取,一分一毫也好,不管杀几块钱他要杀一下,不杀好像觉得对不起自己,就是那种。

所以从平常的那个言语行为,其实就可以看出来,还有他的起心动念,其实都可以观察得出来:他是不是一个天生就很爱计较的人,然后是不是争强好胜的人,然后是不是会有我们刚才讲充满暴戾之气的人,就可以检查得出来。

所以大乘种性的,他总是慈悲对待众生,然后刚才我们讲的,听到大乘法就非常非常的相应,然后心好乐之,希望赶快就按照经论上讲的那个菩萨行来做,然后难行能行,难忍能忍。这个就是他怎么能做到呢?就是他已经了悟一切法如幻了,他才可以做到这么样的大无畏精神。

那如果你觉得一切法还是真实存在的,可能就要考虑很多嘛!因为他还有我执还有法执,他不但没有前面我们昨天讲的空性的智慧,明白一切法自性是空的那个空观,他如果没有成就,他也没有办法从空观再生起什么?任运生起这个大悲心,然后如幻,视一切法如幻,这个假观他也没有办法成就。所以假观的基础是建立在空观的基础之上,你有空观的智慧之后,你才知道一切法如幻。为什么一切法如幻?因为自性是空的才是如幻嘛。你一切法是真实有,你就如幻不起来,对不对?因为是真的啊。如幻就好像梦境一样,它不是真实有的。

那怎么去明白一切法是如幻的?就是先知道它自性是空的嘛,只要是生灭无常自性都是空的。所以一切法如幻,顺理成章就可以证得。所以空观成就之后才能够假观成就,先见到了“真谛”,然后才见到“俗谛”,那等到任运现起自性空跟如幻有圆融一体的时候,我们就证到了“中谛”。

那什么是“中谛”呢?中就是不落两边嘛。所以我们了知自性空的话,就不会落在有边,对不对?因为知道一切法自性是空的,你就不会落在一切法真实有的这个有边;那了知如幻有又不会落在空边,就不会“了知一切法的自性是空然后就没有了,就以为空是什么都没有”,他就不会再生起如幻的大悲心来利益如幻的众生。

所以这个“如幻有”这个假观,明白一切法是幻有的,这个也非常重要,这样就不会落在空边,不会说“自性是空的就什么都没有”,因为虽然众生是如幻的;但是他还是要生起如幻的大悲心,如幻的菩提心,然后来利益如幻的众生。在他的眼光来看或者他的思想里面来看,全部都是梦幻泡影,都是梦境一样,都不是真实有。这样就不会落在空边,说“反正都是空的嘛,也没有什么众生要度的嘛,众生也空啊,全部空掉了”,那他什么事都不做,所以也没有办法真实的利益;虽然都是如幻的,但是还是要如幻地生起大悲心度如幻的众生!这就是假观成就,你就可以非常轻松的就做到了。

我们现在如果做得很辛苦,可能第一个就没有。我们还有时候会忘记一切法自性本空,还是以为“哦!……”我们很认真,然后很执著的时候,那个就是全部都回来了嘛:一切法都是真实存在的。然后又没有办法如幻嘛,因为你自性空没有证得的话,你当然没有办法如幻的假有啊。所以一定要这两个:先证到自性空,然后再怎样?再证到如幻有;先修空观再修假观,当这两个都圆融一体的时候就是中观,那你证得的就是“中谛”。

所以这个时候呢,就是心色二者俱离,还记得吗?修空观可以离心识,因为那个妄想,所以所有以为一切法真实的那个妄想都能够远离,所以这个时候能够离心识;然后又如幻地生起一切法,所以又可以超越色尘,我们昨天讲嘛,修假观可以离色尘。所以心识远离,色尘远离,这两个都远离,就超越了菩萨而成就圆觉。

第一个是自觉;第二个是觉他;第三个是觉行圆满,或者叫做圆觉。什么叫圆觉?圆觉的意思就是圆满觉悟,圆满觉悟哪些内容呢?就是前面讲的:空观、假观、中观都圆满觉悟,或者自觉、觉他都圆满的觉悟,一直到觉行圆满。

所以这个时候,不但能够了知诸法的总相,还能够了知一切法的差别相。还记得吗?你修空观的话,能够了知一切诸法的总相,总相就是一切诸法都是这个相,什么相呢?就是空相:一切法本空——这个是诸法的总相。不管你什么法,自性都是空的,而且它本来空。为什么不空呢?因为我们的分别执著它变得不空。它本来是空的,因为生灭无常就是本来空嘛,这才是诸法的实相,也是真谛嘛!所以我们能了知诸法的总相,就是一切法自性本空,这是一切法的总相。

还有千差万别,宇宙万有,森罗万象嘛。不管你是怎么样差别的一切法的差别相,林林总总这么多差别相;但是它都是、同样是怎样?如幻的显现,这个就是“俗谛”。我们昨天讲的,什么是俗谛?就是世间的一切法都是如幻的显现,这个是世俗一切事物的真实面貌,这是俗谛,就是如幻的显现。这时候你就能够了知一切法的差别相,差别相就是如幻的显现;虽然如幻的显现,但是它有没有差别?有差别,千差万别。

前面的总相没有差别,它只讲到空相,一切法自性本空,就是一切法通通都是这样;可是你了知一切法的差别就不是了!你知道一切法千差万别,但是它的总相都是空相,但是它又是怎么样?不碍它一切差别相的如幻的现起、如幻的现起一切差别相。所以不管是怎么样千差万别,什么森罗万象,宇宙万有,都一样,都是如幻的显现。因为如幻的显现,因此你可以了解,这中间很微细的差别相,你都有智慧去观察出来。

所以第一个成就的是一切智嘛,知道一切法总相的智慧我们称为“一切智”。明白诸法差别相的智慧我们称为“道种智”。

那现在呢,你同时了解诸法的总相还有别相,圆融“空”、“有”两个,自性空跟如幻有怎么样?圆融一体的时候嘛,就是里面有了知一切法的总相,还有一切法的差别相,这个我们称为“一切种智”。

所以俱足了这三种觉呢:自觉,觉他,圆觉,我们就称为“佛”。所以佛是一个完全觉悟的人,觉悟到什么呢?不但自己觉悟还帮助一切众生觉悟,而且觉行圆满,而且是一个圆满的觉悟。所以完全了悟,圆满觉悟的只有佛。

所以人人本来是佛嘛,只是我们不要承认而已,对不对?只要我们了悟一切法的总相自性是空的;然后呢,又如幻的现起一切法。尽管一切法千差万别,但是它都是如幻的显现。然后这两个能圆融的时候,就是空有不二、空有双融的时候呢,就是真正的觉悟者,就是佛了。

那我们修行的目标不就是要成佛吗?所以现在我们也知道佛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觉悟的状态,或者觉悟的内容是什么呢?现在应该很清楚了:就是修空观、假观、中观,自性空、如幻有同时圆融一体的时候,就是佛了。

好,那我们接着看“依波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们一般都翻成“无上正等正觉”嘛,这个大家都很熟。“阿”呢就是“无”的意思,“耨多罗”是“上”,“三”是“正”,“藐”是“等”,“三”是“正”,“菩提”是“觉”嘛,所以合起来就是无上正等正觉。

 

就是三世诸佛呢,是依般若波罗蜜多的缘故,因此祂能够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所以这里的菩提也是“觉”的意思,那这个觉也是通三乘的。

那二乘的觉呢我们称为“正觉”,这个是简别凡夫外道的不正。像凡夫外道他也有觉悟的时候嘛,但是他是不是…,能不能称为正觉呢?不可以!像我们有时候也说“哦,我觉悟了”,对不对?我觉悟说“下一次一定要怎么样”,或者是我觉悟说“哦,原来是什么事不能做”或什么,我们每天都在觉悟啊;可是能不能称为正觉呢?不可以嘛!为什么不可以?是因为我们的觉悟不是觉悟什么?不是觉悟诸法本空的道理,我们觉悟的不是一切法不是真实有的那个智慧,所以不能称为正觉。所以凡夫外道也有觉悟的时候;但是觉悟的都不是诸法空性的道理,都没有办法悟到一切有为诸法自性本空,所以不能称为正觉。

那这个正觉是怎么来的呢?就是正观,必须藉由正观真谛才能成就,就是空观嘛。我们第一堂讲的那个自觉,就是现在讲的正觉。

那第二个,菩萨的觉称为“正等”,这个是简别权教菩萨还有小乘人的不等。权教菩萨还有小乘人呢,他虽然觉悟空性的道理,但是都偏在空边,有没有?所以他没有办法如幻地显现一切法,不明白一切法虽然自性是空,但是又不碍它如幻的显现——这个部分没有证得。所以(菩萨)称正等。那权教菩萨跟小乘为什么不能称为正等呢?就是他没有办法从空性中生起如幻的大悲心,所以不能够称为正等。

那这个正等是怎么成就的呢?就是要藉由偏观俗谛才能够成就。俗谛前面讲过嘛,就是修假观才能够成就正等,修空观成就正觉,修假观成就正等。

然后佛的觉,才能够称为“无上正等正觉”,那这是简别因地的有上;像二乘的觉是有上,只能够称为正觉;菩萨的觉也是有上,只能称为正等。只有佛的觉能够称为“无上”。那这个无上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已经到达了最高点,没有可以超过它的了,叫做无上,就是它的上面没有了,所以叫做无上。

所以当我们“正觉”跟“正等”这两种觉都到达了至极无边,也就是说,这两种觉都已经到达了最顶点、乃至无量无边,这个时候就可以称为“无上正等正觉”,就没有任何的可以超过祂了,这个时候就称为无上正等正觉。那它是怎么成就的呢?就是由统观中谛,才能够成就;就是我们刚才讲的中观,它就可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好,所以这个菩提呢有三种觉。只有佛的觉可以称为无上正等正觉。

好,那我们接下来看:“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那上面已经各别的显示:依般若菩萨能得涅槃;三世诸佛能够得什么?菩提。所以菩萨能得涅槃;诸佛能得菩提。那我们接下来六句呢,是总结赞叹般若殊胜的功能: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这个呢是个别的赞叹,个别的赞叹什么?五种咒。有没有五种?这五种咒怎么算呢?般若波罗蜜多,它是咒;然后大神咒、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这样几个啊?五个嘛,对不对?有没有五个?所以接下来它是个别赞叹这五个咒:般若波罗蜜多咒,这边没有咒啦,后面才有,才有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嘛,“揭谛揭谛,波罗揭谛”这样子。所以我们知道般若波罗蜜多是一个咒,然后大神咒、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加起来五个,对不对?所以这边讲的呢,就是先个别的赞叹这五种咒。

“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这个呢是总结般若殊胜的功能。这个般若有哪些殊胜的功能呢?就是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就是能够除苦得乐,这是决定没有丝毫怀疑的,这样子就能使一切众生都能够信受奉行,大意是这样。那我们接下来详细解释:

首先解释“故知”,“故知般若波罗蜜多”这个“故知”,它其实是连结前面的,连结前面所说的内容而下的一个总结。前面还记得吗?一开始“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怎么样?“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还记得吗?前面,那“照见五蕴皆空”我们讲过它是属于观照般若,对不对?所以由于前面的观照般若,才流出现在后面的文字般若,就是“故知般若波罗蜜多”,然后一直到“真实不虚”。

所以它是前后对应的,现在来总结一下,连结前面的,有前面的才有后面的,有前面的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才有现在的怎么样?“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是不是前后对应?所以它是由于先有前面的观照般若,“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然后方才流出后面的文字般若,于是才生出了这个五咒的秘密神章。

总结由前“观照般若”,方流出后“文字般若”,而有五咒的秘密神章
由后“文字般若”,方显出前“观照般若”,而生起五蕴的真空妙行

所以这个五咒是怎么来的?是前面先有“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来的,所以才有后面这五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前后对照。然后反过来也是一样,又由于有后面的文字般若,就是我们刚才“故知”开始一直到“真实不虚”,然后方才显出前面的观照般若,因此才生起了五蕴的真空妙行,就是“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所以它是前后对照的。

那为什么前后对照呢?发觉怎么样?前面是显说般若,后面是密说般若。一个是显说,一个是密说。开始讲咒的话就开始密说了嘛。所以同样是般若,有显说跟密说的差别。那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别呢?就是由于众生的根器不同,因此所契入的方式各有差别,因此前面显说般若,后面要密说般若。我们就知道它是前后呼应的。

那什么是“般若波罗蜜多”呢?我们刚才说,现在讲的般若波罗蜜多就是五咒之一嘛。它指的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咒是实相般若。我们之前讲的五般若,那现在五咒呢对应五般若。一个一个解释。所以现在讲的般若波罗蜜多咒呢,它是属于实相般若。

那什么是实相般若呢?就是能彻法底源的,我们就叫做实相般若。什么叫彻法底源呢?就是说能够彻底到达诸法本源的智慧,这个智慧叫实相般若,般若就是智慧的意思嘛。那明白一切诸法的本源是从哪里出来的?就是我们昨天讲的,你要追到那个源头,一切都是从那个源头来的。所以它能够彻底地到达诸法本源的智慧,一切诸法它的源头到底是从哪里来?那个本源在哪里?那就要证得实相般若,你就能够彻法底源,彻底地到达诸法的本源,这个智慧就能够现起。

我们昨天也讲说:我们修行就是要找回家的路嘛,对不对?这个“家”就是源头,也就是我们的自性。所以我们说要回归自性、回归真心,无非就是要回到自性的家。所以修行其实是一条回归自性的旅程嘛;找到回家的路的这一段路,就是我们修行的路。那要回什么家?回自性的家、真心本性的家。那我们一切的修行、一切的努力也是希望回归自性、回归真心,其实就这样一段修行的路。

那真正到达诸法的本源就是现在讲的,你就有这个智慧,彻底到达诸法本源的这个智慧,我们给它一个名称就叫做“实相般若”,明白一切法的真实相貌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先回归真心,先找到自己的真心本性,然后再从自性出发嘛。所以佛说法也是从自性当中自然地流露。所以我们除非我们自己见性,我们才能够明白佛在说什么,因为我们也回归到我们的自性,我们才知道佛祂从自性里面说出来的到底说了些什么。

可是我们找不到我们的源头,还没回家找不到自性;还没有回归本心,我们是很难去真正契入佛的密意。祂说法有密意;但是我们只看到祂表面的意思,因为我们大部分众生都用我们的第六意识,我们的大脑去理解佛说了什么,那个是完全没有办法理解的。

我们也曾讲过很多次,就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嘛。那个是言语没有办法形容的。言语是什么?是第六意识的比量来的,那个做学问都是用言语。可是这个时候是言语道断。你任何言语文字可以形容的,那个都不是!都没有找到回家的路,也没有回归本心,也没有回归自性,所以它不是我们第六意识那个大脑的东西。所以我们用第六意识的比量,然后试图想要去理解佛的那个现量境、超越大脑的现量境,是没有办法的。

所以言语道断,怎么样?心行处灭——这个“心”是我们八识五十一心所全部缘不到的!我们现在讲的这个真心本性,这个源头呢,超越了我们的八识五十一个心所,你全部都缘不到,所以是心行处灭。你的心可以到达的、八识五十一个心所可以到达,可以缘得到的,怎么样?通通都灭掉了,你才可以真心显现,你的自性才现前,就是这样。

所以如果我们用大脑来理解佛法,是永远没有办法契入的。因为它是什么,无分别的现量境嘛。可是我们用比量分别的大脑去理解的话,是没有办法理解的。那现在同样的,我们想要回归真心,赶快明心见性,赶快开悟的话,你千万不要用第六意识的比量去学习佛法,或者是修行。任何一个法门你用第六意识去比量,然后每天都在玩那个分别,你是永远也没有办法到达现量,所以永远找不到回家的路,永远迷路;不然就是走岔路,一岔不知道岔到哪里去了。

所以正知正见很重要。我们虽然没证得,至少确定方向是没有错误的。那剩下就是功夫了嘛。所以先有见地,见地牵引我们功夫纯熟之后,诶!你就回到家了,很自然就回到家了,因为你方向没有错。那剩下的就是功夫的累积,那需要一点时间。可是见地很正确的话,它其实是非常快的。

好,所以呢,这个自性的源头就好比法界体性身。我们在另外的课程曾经(刚刚)前两天讲过,就是那个源头就好比是法界体性身,一切的法报化三身,都是从这个源头怎么样?流出来的。可是我们一般都只知道一切法呢,它有它的自体、本体,然后有它的显相,然后有它的作用,我们只知道是这样。但是这个体相用,它是从哪个源头出来的?我们一般是不明白的。

像水的话,我们对水的理解就是:水的自性是什么?湿性嘛,只要是水它一定是湿的,然后它所现的相貌,就是水的相貌嘛,不管它是固体的、气体的(水蒸发就是气体呀,然后凝固成冰就是固体啊),不管它是固体、气体还是液体,都是水所显现的相貌。那水的作用就更多了嘛:你可以水力发电、你可以怎样,你可以载船,可以沉船,然后也可以海啸,水的作用非常非常多。

那我们一般理解就是这样:理解它的体,然后它所显的相,然后它的用。

那佛菩萨的显相、祂所显现的相,就是报身的话,祂是度初地以上的菩萨,祂显现报身嘛。那初地以下的呢,我们凡夫呢,祂就显示化身嘛,千百亿化身就好比是作用,祂的神通妙用,千百亿化身那个是作用。那报身所显的呢是智慧的相。然后这个报身跟化身从哪里来?从法身来,所以法身是什么?是体。

所以一般呢,我们刚才说你先了解一切法自性本空,这个就可以证到法身,所以法身是没有形象的。法身是没有形象,但是它可以显相,显相的时候就是报身;千差万别的作用的时候是化身;但是它都是从这个体所显现出来的:智慧的显现就是报身,慈悲的化现就是化身,都从哪里来?从法身来。

但是法、报、化三身从哪里来?一般就搞不清楚啦。法、报、化三身是从哪里来?水有体相用,任何一法都有它的体相用;但是这一切法从哪里来?没有找到源头嘛,对不对?所以我们明白,诶?报身跟化身是法身的显现,所显现出来的相还有作用;但是法、报、化三身从哪里来?我们一般就找不到源头了。

所以除非你开悟,除非你找到现在讲的这个实相般若,你找到了诸法的源头,你就知道:哦!原来法报化三身还有一个源头叫做法界体性身。法、报、化三身从哪里来?从源头来,这个源头我们给它一个名称叫做法界体性身。所以一般来讲是四身,而不是三身,这个才有真正找到一切法的那个根源,就是现在讲的实相般若;除非你了悟这个实相般若,你才能够真正找到那个源头,你才可以找到那个回家的路。你家都不知道在哪里,你怎么回家?所以你要知道那个根源,那个源头到底在哪里?它是什么东西?然后你才朝那个方向,才可以回到家嘛。

如果说我们修行,不晓得到底家在哪里,你要怎么回?所以就永远迷路嘛,生生世世都迷路,找不到回家的路,就是因为不明白这个,没有了解一切法的诸法根源的那个源头是什么。所以那个正知正见真的很重要,有了正知正见,至少你不会怎么样?走错路嘛,很快就回到家了,所以找到这个自性的源头非常非常的重要。

所以所谓的明心见性也是要明白我们的真心、见到我们的自性嘛,我们的真心本性其实就是要明心见性,它讲的;那什么时候能够找到,那就是除非你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你才可以回归到那个源头。所以除非你找到了真心,才不会把妄心当作我们的真心;见到了自性才能够真正回到家,也就是一切法的源头,才能够真正回归。

所以其实我们每个人潜意识里面都会想要找到一个家,那个家象征什么?就是温暖嘛、安全嘛、舒适嘛,然后喜悦嘛,充满了爱、慈悲——这是家的定义。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好想找一个温暖的家。

所以世俗人其实他的潜在意识,而不是修行人才要找家的那个感觉哦,其实一切的众生,他的内在潜在意识,他都会找想要找这样的一个窝嘛,很温暖的窝嘛,对不对?那世俗人以为家是什么?结婚。结果你觉得他找到家没有?结婚嘛!那为什么现在每一秒都有人离婚?可见它不是真正的家,找错了!他本来想找一个心灵的避难所。谈恋爱的时候还蛮甜蜜啦,可是吵架的时候马上就变了,马上就没有那个什么宁静啊、安详啊、什么舒适啊、安全感啊,通通都没有了嘛。有没有爱?没有啊!吵的时候只有恨啊。可见它不是真正的家,对不对?

可是真正的每个众生内在都会想要找一个那个,哇!永远的依靠,它永远是风平浪静的,绝对不会是今天起小浪,明天起大风大浪。吵到要离婚的时候就是大风大浪嘛,对不对?

所以要真正的找到那个家,所以除非是自性的家,你找到,回归真心本性才能真正的回到家。那个世俗的家不是真正的家,它没有办法让我们感觉到安全啊,然后能够疗愈的地方啊,没有!我们要自己疗伤受伤,吵架以后要自己疗伤嘛,所以那个不是真正的皈依处。

那世俗人是这样,他想要找一个家,成家立业嘛!找一个温暖的家,结果常常都是破灭、梦都破灭。

那我们修行人也是一样啊。你们有没有想过,夜深人静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我为什么要修行?为什么想修行?有没有?它内在就有一股冲动说“我要修行,我一直找”,寻寻觅觅,他到底在找什么?你觉得他在找什么?一般修行人,你说“你为什么要修行?”“嗯?”马上就被问倒!说“要什么利益众生”,那个都是喊口号啦;可是我们潜意识,修行人他的内在,可能无量劫以来因为他修很久了,他一直都想要找一个,他也不知道他要找什么,常常前面的阶段,他一直在找,不知道在找什么。

从哲学找到什么物理科学,什么量子力学,都找,找来找去看有没有找到啦。除非他找到佛法,他才知道,佛法是他真正想要走的那个修行的路,就是一条回归自性的旅程,开始才是真正走上修行的路。

好,所以修行人他也是一样,他内心总是想一直找一直找,他可能也不知道自己要找什么,其实他就是要找一条回家的路,想要真正回归自性的家。因为只有回到自性的家,才是真正的你心里觉得很踏实,那时候才有真正的宁静:什么安乐啊,自在啊,这时候才能真正的安心。

所以我们的心为什么不能安?就是因为还没有找到回家、还没有回到家,所以心不能安。我们在家的时候,我也讲过,就很想往外跑嘛,就是去旅游啊什么,可是一出去又很想回家。我们修行也是,不管你今天修什么法门,修一修,诶,没有回家的感觉,心还是不能安啊,还继续找:跑道场,找师父,然后找法门,一直找一直找一直找。除非你真正的找到跟你相应的法,然后你真正的已经回归真心,这时候才能够真正的安心。

这个之前你别想安心,你别以为…,一般人是以为搬个家他就可以心比较安,没有啊;换个伴侣以为心可以安,没有啊!他不管找什么,因为那个不是真正的家,不是自性的家。所以你怎么换,心都不能安的。那修行也是,你不管怎样换道场、换法门、换师父,是一样不能心安啊,为什么?因为你始终没有回到家嘛!所以除非明心见性,你才能够真正的安心!

所以我们都知道禅宗的故事嘛:说他心不能安嘛,他说“你心拿来我帮你安!”他就说“安好了。”看起来好快哦,其实道理就是这样嘛。他要找,诶?觅心怎么了不可得,因为那个了不可得的就是妄心啊。那有一个,你不用找它一直都在的,或者是你万缘都放下,还有一个还在的,所以全部丢丢丢,丢了还有一个不能丢的,那个就是真心啊!所以修行也不妨全部丢,丢干净了,还有一个丢不掉的,那就是你的真心,就现前,就开悟了。

我们就要抓抓抓,越多越好,那你别想开悟!是这样子啊。所以在一切的生灭无常的法当中,有一个不生不灭的,那个才是我们的真心——我们要找的是这个,那个才是我们真正的家、自性的家,那个没有生灭的。

我们都讲空观怎么修?就一切有为法生灭无常的,你就知道那个都不踏实嘛!它只是如幻的现起而已嘛。不同的业力,如幻的现起不同的境界相貌这样而已,都是在梦境里面,没有一个是真实相,都是幻相,对啊。所以我们要找的一定不是那些幻相嘛!然后每天制造不同的幻象。在幻相里面没有觉悟,还继续制造幻相,就永远轮回嘛。所以我们要找那个,一定不是生灭的东西,所以一定不是有为法嘛,有为法都是生灭无常,那个一定不是我们要的。

所以我们昨天举例,举不出来,就是怕又伤到、怕伤到自己的心嘛,因为都是自己最执著,不管是亲人啊、家庭啊、事业啊、子女啊,自己的身体、最爱的身体啊,对啊!那个都是生灭无常的。你在那上面怎么样绕,怎么样去改善你的生活,然后怎么样让自己吃得很健康,又长寿,又怎么样呢?都是生灭法,都在幻相里面没有醒过来啊。你怎么爱你的子女,还是幻相,你的子女是幻相,你自己也是幻相,每天又制造很多的幻相,那都是轮回的相啊!对,你说这样怎么开悟?

所以我们一定是找那个,在这个生灭无常之后有一个不生灭,那个才是我们的真心、我们的自性,那是不生灭的。所以我们就不会在这个幻相里面一直绕绕绕,没有办法觉醒过来。修行的重点也是这样:看破它是幻相,然后从幻相当中脱离出来,那才能够彻底回到诸法本源。

所以这时候才真正明白:一切法原来都不在外面,重点哦!都是自己心识所造作出来的,就好像是梦境一样,我们自己是造梦者,一切梦境都是自己制造出来的幻相。重点是一切幻相都不在外面,因为你自己是造梦者,你自己是做梦的人。整个轮回的幻相,谁造出来的?你自己心意识显现出来的幻相,就好像梦境一样。

我们想象一下:我们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那个就是整个轮回的现象,懂吗?每个梦境就是比喻它跟轮回一模一样,整个轮回就是一个梦境,无明所制造出来的梦境;无明,然后造了很多的业,不同的业显现不同的梦境,都是你自己造出来的。

所以十法界在不在外面?不在外面!因为是你自己造的;六道轮回在不在外面?不在外面,是你自己心意识、你的业力显现,显现不同的幻相,就是六道轮回的幻相。所以我们现在人道,也是幻相啊!你现在做了一个人道的梦啊,然后每天在梦中说梦两重虚嘛!在梦境里面,不知道在无明的大梦里面,还在里面怎样?说了很多梦话,然后制造很多幻相嘛,就是没有从这个梦境当中醒过来。

所以我们说觉悟是什么?觉醒什么?就是从无明的大梦当中觉醒过来:哦!原来都是一场、昨夜所做的一场梦,无论是生死还是涅槃都是梦、都是幻相,只要是二元对立的都是幻相,二元对立的都是幻相。

二元对立从哪里来?从八识来嘛,二元对立从八识来,还记得吗?八识的自证分变现见分跟相分,有了能缘的心——见分、所缘的境——相分,就二元对立了嘛!有没有?能缘的心,所缘的境,是不是二元对立?有一个能缘一个所缘嘛。二元对立哪里来?自证分嘛,八识的自证分变现出见分跟相分,于是有二元对立的现象,这个幻象就这样产生了,怎么产生?从我们的八识自证分变现见分跟相分,二元对立就产生了。那你说八识从哪里来?一念无明来嘛!这个大家都背得很熟,但就是没证得而已!

所以要回归真心容不容易?很容易呀!你不要活在二元对立的幻相里面,你的见分相分就回归自证分了嘛,对不对?自证分就是八识的本体啊!已经很接近了,对不对?所以它可以…,你了悟这个,然后从幻相当中解脱,你就直接怎样?从八识就回归真心了,就是这么容易,直接破无明,因为八识是无明来的,你明白八识所变现的一切都是幻相,怎么样?无明就破了嘛,就回归真心了。

很简单,其实修行很简单,就是你要不要破而已。因为舍不得,这个舍不得、那个舍不得:我的家庭多可爱,舍不得,我亲爱的父母、亲爱的子女、亲爱的亲朋好友、我亲爱的财产、亲爱的……。唉,你从来不明白这一切都是幻相的话,你真的很难从这个幻相当中解脱出来。

所以《圆觉经》讲什么?“知幻即离”嘛,“离幻即觉”,还记得吗?知道这一切都是幻相,知幻即离,你就从幻相当中解脱出来了嘛。然后离幻即觉,你离开这一切幻相,诶,怎么样?你就是一个觉悟的人啦,就这么简单。《圆觉经》是讲整个概念,你明白这个概念;但是详细说呢,你就又要懂唯识、又要懂什么一心三观、又要什么…,所以我们才要讲那么多嘛,要不然《圆觉经》看了就应该开悟了嘛:知幻即离,离幻即觉,就觉了嘛!对不对,就是觉悟的人,大彻大悟的人嘛。

那重点是,你知不知道“知幻”呢?你知不知道这一切都是幻相呢?一切都是无明的产物呢?无明,然后变现八识,然后八识自证分变现见分跟相分,然后有二元对立,二元对立就是幻相的开始。整个轮回就是二元对立嘛。

所以生死轮回相对什么?寂静涅槃,二元对立——所以它都是昨夜的一场梦,所以没有生死可以了,也没有涅槃可以证。你不用轮回这边,赶快脱离轮回,然后逃到涅槃的家,那个不是真正的家,回错了家,那个别人的家、小乘的家、不要搞错了,那不是真正的家。

所以一定要“知幻”你才可以离,知道这一切都是幻相,你才可以从幻相当中怎么样?解脱出来,叫做离嘛,远离这一切幻相。可是你不了知这一切都是幻相,你没有办法脱离嘛!所以首先要知道这一切都是幻,然后才能够远离幻相。

所以所谓的解脱,也是从幻相当中脱离出来我们叫做解脱啊,对不对?所以离幻即觉,你只要从幻相当中出来,你就是一个觉悟的人嘛,是不是很简单?

那详细就是我们就是现在讲的,是详细的: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或者刚才讲的那三种觉,无上正等正觉,这三种觉全都圆满了,自觉、觉他、觉行圆满都圆满了,称为无上正等正觉,这个时候就“知幻即离,离幻即觉”,是一个真正大彻大悟的觉醒的人,我们给祂一个名称叫“佛”,原理是这样。

所以呢其实…,所以我们现在讲实相般若,对不对?般若波罗蜜多咒嘛,它是实相般若。所以实相般若重不重要?它告诉我们什么是诸法的源头,彻底的了悟诸法的源头的这个智慧叫做实相般若。那你怎么回归它?就是要藉观照般若嘛;整个《心经》就是文字般若,然后我们“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起这个观照般若,然后能够证到这个实相般若。

所以我们讲心经其实不是在讲《心经》,我们是在修《心经》,我们都是以怎么样来修证这个《心经》为主要我们讲课的目标,而不是讲那些很多名相。《心经》其实一个晚上就可以讲完,一个钟头就讲完啦!可是你会不会修呢?你会不会如实证得实相般若是什么,然后什么是诸法的源头,你明白吗?也是不明白的,如果表面的那个,一个晚上、一个小时说完你还是不会修啊!所以我们为什么要讲那么久?就是希望能够藉着讲《心经》,就怎么样?赶快契入,然后如实的证得。其实我们一直都在讲怎么修、怎么修、怎么修嘛,对不对?

所以应该《心经》没有听完就应该找到回家的路,对不对?找到自性的家,因为它没有很难嘛,就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这样而已嘛,然后空、假、中三观这样而已嘛!讲来讲去都是这些修法。就是自己要不要了知这一切都是幻相,然后从这个幻相当中解脱出来,成为一个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佛,完全了悟的觉者,就是佛。

所以《心经》其实就是要告诉我们怎样证得实相般若的经典,所以《心经》怎么样?很重要!一定要如实证得这个实相般若。

好,我们今天的时间到了。

(师颂,众师兄跟颂)愿以此功德,普及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www.lianshi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