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师佛网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选择字号→ 特大

16、初禅的五支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讲于新加坡大悲佛教中心

二○一○年九月十七日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大德:

阿弥陀佛!

我们昨天介绍怎么从未到地定进入初禅。那我们怎么确定自己已经证入初禅了呢?有两个检查的标准:第一个就是只要离了五盖,第二个是只要具足五支,就证入初禅。所以要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进入初禅,或者证得初禅,就是第一个——离五盖,第二个——具五支。

为什么证入初禅可以离五盖呢?离五盖,就是脱离五盖的束缚。我们欲界众生就是都没有离开过五盖,就是没有离开贪欲,没有离开瞋恚,每天一定睡八个小时,常常心中在掉悔当中,疑根也从来没断过,这是欲界众生。可是一旦进入初禅,这五盖可以远离,那为什么可以远离呢?我们来说明原因:

为什么第一个它可以离贪欲盖?因为我们欲界的快乐是建立在什么上面呢?就是五根面对五尘境界的时候,能够引发我们的贪欲,那五尘境界是从外来的,眼耳鼻舌身相对色声香味触,由外境的牵动,引发我们内心的贪欲,所以我们喜欢看好看的,喜欢听好听的,喜欢闻香的,然后舌头喜欢吃好吃的,身体喜欢好的感触,这都是由外来的五尘境界。

现在初禅它是由内发,内心发起无比的轻安喜乐,他不用借助外在的五尘境界来满足他的贪欲盖,因此它可以调伏欲界五欲贪著的原因就在这里。所以,一旦证入初禅就可以远离贪欲盖。因为在初禅境界的那种内心的喜悦,欲界的五欲是没有办法替代那种内发的喜乐,所以他不用再借助外在来满足他的贪欲,因此它可以调伏欲界的贪。

那为什么可以离瞋恚盖呢?在欲界当中,是有很多苦的因缘逼迫我们的身心,让我们身心逼恼而产生种种的苦,就是有种种苦的逼迫,让我们身心热恼,然后产生瞋恚。为什么会产生瞋恚?就是苦嘛!我们才会产生瞋恚,那欲界有太多让我们产生瞋恚的苦因。现在证入初禅,我们讲过初禅就是轻安喜乐,所以它没有这么多的苦来逼迫我们的身心,因此就能够远离瞋恚盖的原因在这里。

所以一旦证入初禅的人,他是没有瞋恚心的。那他的瞋恚是不是真的断了?也没有断,只是瞋恚的种子暂时被他的定力伏住,但是并没有真的清净。就是瞋恚的种子还在,只是因为现在定力很高,把它伏住,它暂时不起现行。每天身心是在一种喜乐的状态当中,所以他是不会轻易发怒啦,还是不满啊,还是批评啦,还是忿、恨、恼、嫉、害,对证初禅的人来讲,他是不会现行了,暂时不现行。所以他没有那种情绪:忿忿不平的情绪啊,恨别人的那种情绪啊、怨恼啊,都不会有,也不会嫉妒别人,也不会生起要害别人的心。

我们生起想要伤害别人的心,是因为我们身心已经热恼,瞋恚心起现行,才会想说怎么去伤害别人。当你的身心是在一种轻安喜乐的状态,当然你不会想到要怎么去伤害别人。想的都是慈悲嘛,慈心、悲心就是从这边很自然地就生起:怎样去关怀别人啦,让别人快乐啊,为别人解除痛苦啦,很自然就很能够生起这样的心,所以它能够远离瞋恚盖。

第三个,是它能够远离睡眠盖。因为我们知道证得初禅之后,有定法持心,它的心都在这个定境当中,所以它的身心是处在一种明白清净的状态,既不昏沉,也不散乱,所以不需要睡眠。我们知道睡眠是大昏沉嘛;可是入初禅之后,第六意识是一种非常清明的状态,所以他不会陷入那个大昏沉当中,所以他不需要很深的睡眠。

第四个,是离掉悔盖。掉悔的意思就是说:因为你的身口意处在掉举的状况当中,然后会容易犯错,因为我们身口意掉举的话,就容易说错话、做错事,那一做错,心中就充满悔恨,所以这个悔恨是从掉举来的。可是现在已经得定了,你就不会掉悔(举),没有掉悔(举),就不会悔恨,所以他自然就能远离这个掉悔盖。因为这个悔是从掉举来的,你身心安定就不会有掉举的状态,没有掉举就不会做错事、说错话,然后心生悔恨,所以自然就能够远离掉悔盖。

第五个,是远离疑盖。我们在没有证得初禅以前,我们会怀疑自己:我真的能够证入初禅吗?我真的能够得定吗?那现在已经亲自证得,当然这个怀疑心就去除,所以他能够远离疑盖的原因在这里。

这是第一个检查的标准,就是能够脱离五盖。

第二个,就是能够具足五支。这个五支就是觉、观、喜、乐、一心这五支。所以禅定它又叫做支林的意思。这个“支”就是支林的意思。

支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分离的意思,就好像一枝树干,它可以分离出很多的枝条,我们现在就用这个来比喻,我们从一个定心能够生出五支,就好像树能够发出很多的枝条一样,这是第一个支的意思——就是分离,因为从一个定心可以生出五支,所以叫做支。

那它第二个意思,就是扶持的意思。我们前面讲到欲界定,说欲界定它很难得,然后它很容易退失,就是因为它没有支林,没有现在所谓的支。现在初禅它为什么不容易退失?是因为它有五支来扶持它,所以一旦得初禅,没有那么容易退失。我们最后会讲到说:你证得初禅之后,是会退失?还是不会退失?它没有欲界定跟未到地定那么容易退失,就是因为它有五支来扶持它。欲界定跟未到地定,它虽然也是有那个安静的定心,可是因为没有五支的扶持,所以它的定心非常浅薄,很容易退失。那一旦进入初禅之后,就因为有觉、观、喜、乐、一心这五支的扶持,所以它的禅定之心就能够安稳而且牢固,不会退失,也不会散坏,不容易退失散坏。

那“林”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知道说树林、树林嘛,就是很多树木的聚集我们称为“林”。那现在是由五支的和合,所以我们把这个禅定叫做“林”。所以禅定就是支林的意思。所以我们看到支林,也知道它指的是禅定,它有支还有林的意思,所以禅定就叫再支林。

我们现在就把这五支分别的来做说明。

这五支第一个是觉支。“觉”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是感觉的意思,就是十六触最初接触到我们的身根所产生的感觉,叫做觉支这个“觉”的意思。所以“觉”我们就知道它是属于我们这个身根。因为在未到地定当中是发了十六触,对不对?这个触碰触到我们的身根,因此产生了意识的感觉,所以才有这个触的相貌,所以我们叫做觉支。所以第一个“觉”是感觉的意思,十六触跟我们的身根互相接触所生起的感觉。

第二个觉的意思叫做惊悟。惊悟的意思就是惊奇觉悟。这惊奇觉悟从哪里来的呢?就是十六触来的,我们讲过十六触生起之后会伴随着什么?十种善法功德,那这十种善法功德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所以对我们来讲,心中会生起大大的惊奇觉悟,这个就是觉的意思,觉的第二个意思就是惊悟。这个惊悟从哪里来呢?就是从发十六触之后,所伴随着十种善法功德而来的。

那第二个是观支。观,是细心分别的意思。就是说它在觉之后的细心分别,分别什么呢?分别十六触中各种不同的相貌。刚才“觉”是感觉十六触生起;但是每一触它有不同的相貌,那你又能够细心去分别这种种不同的相貌,这就叫做“观”。所以这个观是从觉之后马上就产生,就是说你一有那个觉,感觉十六触碰到我们身根,你一有那个感觉的时候,就是说你马上就知道这个是属于动触啊,还是我们昨天介绍那个十六触的内容,你马上就知道它是属于哪一触,所以它是觉之后的细心分别,很清楚知道每一触的相貌是各别不同的,这个就是“观”的意思。

所以我们把这个“觉”跟“观”拿来做一个比较的话,就知道一个是对境界的初心感觉,这个是觉支;一个是对境界的细心分别,这个叫观支。觉,它是身根跟身识相应;观,是意根跟意识相应,所以一个是属于身识,一个是属于意识,就是感觉之后的意识的细心分别,这是它们两个的不同。所以身识是在外,所以它作用是比较钝的,所以它比较粗;那意识呢它是在内的,第六意识嘛,意识的细心分别,所以意识属于内,它作用是比较明利的,所以它比较细。所以觉、观它有粗细的差别,有钝利的差别,有外内的差别,就是内外、利钝、细粗的差别。

第三个是喜支。喜,就是欢庆喜悦的心情。这个喜支从哪里来?就是从刚刚第二个“观”:细心分别了之后,我们就思量觉知这个十六触,就是这种种的妙触,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十六触的这种妙触是我们在欲界的时候从来没有过的,那当然我们的内心就会十分的欢喜,就是生起那个欢喜踊跃的心情,这个就是喜支。所以它是细心分别了之后,所产生的一种欢喜踊跃的心情,我们叫做喜支。

那乐支呢?乐,就是恬然澹泊的心情。就是你欢喜生起了之后,它这个欢喜心会止息,内心就处在一种恬然澹泊的心情当中,能够感受触中的快乐,这个乐会让我们的心愉悦、安稳,还有恬然,所以我们叫做乐支,所以这个乐是从喜之后来的。

所以我们把喜跟乐如果做一个分别的话,喜它是比较粗,乐它是比较细;一个跟喜根相应(喜支是跟喜根相应),乐支是跟乐根相应。心中觉得欢喜踊跃,这个是喜;欢喜踊跃之后,心慢慢地止息下来,而生起一种恬静快乐,这个就是乐。

所以喜跟乐的差别,就是我们举一个例子说:那个很穷很穷的人,有一天发现珍宝,一发现珍宝,他心中很欢喜,对不对?这个是喜支;很欢喜之后,他就拿这个珍宝开始受用,去买什么,然后他想要做什么样的享受都可以,受用之后所生起的那个是称为乐支。所以这个乐是从喜来的。刚发现珍宝很欢喜,这个是喜;之后受用种种的快乐,这个就是属于乐支。所以我们知道喜跟乐还是有微细的差别。

那第五个,一心支。一心,就是我们的心念寂然而不散动,叫做一心。这个欢喜踊跃、还有恬然澹泊的心情慢慢止息了之后,或者是我们刚才说他受乐之后,这个乐心慢慢地止息了之后,他的心就好像安定了下来,这时候我们的心念就不再分散,能够定住在这个寂静当中,这个时候就叫做“一心支”,就是说你的心没有丝毫的散动,就是一心。

所以我们现在就知道自己有没有证入初禅,只要能够离五盖、具五支,就是真正地进入初禅,真正地证得初禅的境界。

那初禅有什么功德呢?就是我们刚才讲过的:他能够远离一切的过失,所以它有离开过失的功德,我们称为“离过德”,就是离开过失的功德,就是刚才指的什么过失呢?五盖的过失。

它第二种功德就是“善心德”,就是它能够生出善心的功德,就是刚才讲的具足五支的功德。离五盖,它是有止恶的功能;善心德,它有行善的功能。所以一个是止恶的善功德,一个是行善的善功德,这就是初禅的功德。

伴随这个功德,还可以具足信佛(信三宝),所以你对三宝的信心,对上师的信心,还是对止观的信心都增强数万倍,就是信心突然增强,为什么?之前半信半疑是因为还没有证得嘛,现在亲证,当然就没有丝毫的怀疑,所以那个信心会加倍的坚固。

还有持戒,也能够比过去更加的清净。不容易得定我们讲过是因为持戒不清净,持戒不清净,身口意就有种种的过失,然后造作种种的业,然后这些业又来障碍禅定。那你现在已经得定,定心可以伏住烦恼,我们刚才讲也可以远离五盖嘛,所以身口意就比较容易趋向清净,所以身口意也不容易有犯戒或者破戒的机会。所以想要持戒清净,除非得定,要不然真的很难。如果我们放逸、懈怠、散乱,你说不要违犯,那是很困难的,因为放逸、懈怠、失念、不正知什么的,就容易生烦恼嘛,生烦恼就一定造业嘛,那一定破戒嘛,一定会有犯戒的时候。所以想要持戒清净,除非证得初禅,你才容易持戒清净,不容易有违犯的机会。

另外就是对世间的贪欲,刚才讲可以伏贪欲盖嘛,可以舍离贪欲盖,所以自然对世间的种种欲望也能够慢慢调伏。所以这个时候要修出离心是比较容易,因为对世间的五欲也没有什么耽著了嘛,所以它对舍欲的善心来讲,它也很容易的就能够生起。自然什么清心寡欲啊、淡泊名利啊,这个对他来讲一点困难都没有。

还有就是禅定,禅定也能够不断不断地增长。因为我们知道初禅是根本定嘛,根本定是什么意思?就是一切禅定的基础——就是初禅,所以你想要得更高的禅定:二禅、三禅、四禅,或者无色界的四空定的话,你也一定要有初禅的基础;或者是你想要入种种的三昧,你也一定要有证得初禅的基础,你再要入其他种种的三昧就非常容易了。所以它对禅定的提升来讲,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基础。

还有,听经闻法来讲也是。你在定中闻法,跟你散乱心听闻佛法是完全不同的。散乱心听闻佛法,就一下有一下没有,然后一下听得懂一下听不懂,然后也没有办法契入经里面所说的那些境界或者是内容,不容易相应,也不容易契入。可是你在禅定当中来闻法的话,听闻佛法,那马上就能够契入,跟所说的法的内容可以马上相应,这个也是得禅定所有的功德。

还有智慧也是,智慧会源源不断,就像那个泉水不断不断地涌发出来,由定而生慧嘛,这个我们都知道。所以智慧从哪里来?就从禅定发,所以除非你证得初禅以上,要不然虽然你本自具足的智慧,都是本来有的,可是它就发不出来,为什么?因为没有得定。所以不管是空性的智慧啦,还是什么智慧啦,什么根本智啊、后得智啊,不管什么样的智慧,因为智慧也很多内容,都是从定发的,所以禅定真的很重要。

好,最后我们说明,一旦证得初禅之后,是会退失?还是不会退失?那就看是哪一种根性的人,它有四种不同根性的人,来说明是会退还是不会退。它是比前面的欲界定跟未到地定不容易退,但是它还是有可能会退。

如果你属于会退的根性的人的话,你一旦证得初禅,也很可能会退失,所以我们叫“退分”,第一个叫退分,就是会退失初禅的这样一个根性的人。只是说有一些他是有原因退失,另外一种是没有什么原因他就退失,所以它也是有这样的差别。

那退失之后能不能再得初禅呢?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你再继续修,它很快又回来了,因为已经找那个路嘛,怎么样证初禅的路,因为有这样的经验,你可能很快又能够再入初禅;可是有一种,你不管再怎么样精进努力就是追不回来了,从此以后初禅的影子再也看不见,这个就是一旦退失,没有办法再证得禅定。那什么原因呢?就是过去世还有这一世修禅定的障碍生起,这个障碍一现前,你就是没有办法再入禅定、再入初禅,这是因为业障的关系。障碍,就是过去或者这一世你曾经有造作障碍禅定这样的一个业障,那现在业障现起,所以你没有办法再证得初禅。

第二种根性,就属于住分。就是说停住了,不进也不退,不会退失,但是它也不会再继续进步。这也有两种情况:一种不再进步,是他任运的,不用再很努力地,他就一直能够安住在初禅,虽然没有进步,但是他也不会退,但是他也不用很用功,他就能够安住;另外一种情况,就是说他要提高警觉,善加守护,然后才能够不让它退失,所以有这两种根性的差别。

第三种,就是会进步的这样的根性。他会继续地证二禅、三禅、四禅。但是它也有两种不同的根性:一个是很轻易地,可能是过去四禅八定修得很好,所以他一旦证入初禅,很轻易地,也不用很精进用功,就可以继续地进步;但是有另外一种,他就要努力、很精勤地修行,他才能够继续再证二禅、三禅,才能够再进步。

第四种根性,就是属于达分的。就是通达的人的这样一个根性,这是属于比较利根的。就是说他虽然是证得初禅,还没有证二禅、三禅、四禅,然后四空定也都没有证得,但他可以在初禅当中怎么样?直接断见思惑,证入涅槃,这个就属于通达位的人,就是这样的一个根性、非常利的根性,虽然证得初禅,但是他可以直接就入涅槃。因为我们知道小乘涅槃就是断见思惑就可以入涅槃了嘛,所以他可以在初禅的定当中就直接断见思惑,证入涅槃。可是还是有两种差别:一个是任运自然就可以证涅槃;另外一个就是要修观,还要再加修观,修怎么断见思惑的种种不同的观法。像我们之前介绍经论的时候有介绍怎么修我空观啊、法空观啊,就是还要再修种种的观,然后来破见思惑,他才能够证入。

所以有人问说:证初禅还会不会退呢?那就看你是怎样根性的人,有可能会退,有可能不会退,也可能就停住了,不进不退,那也有可能直接就证得涅槃,有这四种的差别。

好,我们的课就介绍完了,这一次的课就讲到这里。我们下一次就会介绍卷五的后半部,就是二禅、三禅、四禅,这样卷五的部分就圆满。那为什么要分两次呢?就是要配合我们的白骨观,因为我们白骨观到这一次的进度,就是证到初禅,刚好上课跟我们修这个观法刚好能够配合,所以我们这一次就只讲到初禅。接下来的白骨观第二个阶段,就是怎么样证二禅、三禅,所以我们就配合卷五后面的后半部:二禅的内容、三禅的内容、还有四禅的内容,这样我们理论跟实际可以马上就结合在一起,实际的修法。所以既教理通达,又有实证的功夫,同时进行,这样也不错。

所以观的部分还剩下最后一点点,我们再加以说明,第一个部分的白骨观也是圆满了。我们昨天讲到八色光从全身三百六十节的骨节中旋转出来。之后呢,我们的心念就还要再把它转为更微细,心念再微细,然后从头到脚,从脚到头怎么样?再观之前一节一节的白骨,再把它观清楚,最后白骨全身放光,普照十方一切世界,这样就结束了,第一阶段就观到这里。所以最后是白骨全身放光,普照十方一切。

所以接着昨天的进度,我们今天就把心念再转更细微,从头到脚,一节一节白骨尽量把它观清楚,从头到脚,从脚到头,然后白骨就放光,普照十方一切。好,我们现在练习。

(众师兄练习……)

最后我们把这四个晚上所证得的三种证相,和我们不净观、白骨观的修法作一个对照:最初从修不净观开始,一直到白骨放光,这时候证入欲界定;继续观两眉之间放白光,这时候入的是未到地定;当八种光明旋转而岀,这时候证得初禅。

初禅有五支,这时候是什么情况呢?当八种光明从眉间旋转出来之后,这八色光明是属于色界,不是欲界的八色光,是属于色界的八色光,因为已经证入初禅,所以这时候所见到的八色光是之前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的,因此心中大大的惊奇而觉悟,这就是觉支。我们刚刚说觉支是感觉跟惊悟,惊奇觉悟这八色光是从来没有见过的,所以这个时候是属于觉支。

之后细心分别是属于观支。所以,这时候分别这八色光每一个相是各有不同的,不是属于世间所有的,像彩虹一样的,看见光,但是又不是实有的,就是这个光是没有实质的存在,这个是属于观支,是细心分别之后所得的结论,心中了了分明。

这时候的内心是欢喜踊跃的,非常的庆幸,因此欢喜踊跃,这个就是属于喜支。

内心恬澹快乐,这个属于乐支。

虽然见到八色光,但是内心不颠倒,依然安住在三昧当中,心不动摇,所以这就是一心支。

所以当我们眉间的八色光可以旋转而出的时候,这五支就能够开始出现。

那接下来我们还有继续观,对不对?每个骨节放光,所以这时候的五支就更加的深入,那定境也再更深入,因为这五支有浅深的不同,是从浅的五支慢慢入深的五支,所以你再继续往下观的话,它这个五支是由浅而深入,依然是这个五支的范围,但是有浅深的差别,所以到最后也是白骨放光,对不对?那这时候的白骨放光,跟刚刚一开始讲的白骨放光(证入欲界定)有什么差别?我们现在就知道有差别:虽然都是白骨放光,但是之前的是欲界定而已,现在的是初禅,所以初禅的五支是之前没有的,像轻安喜乐这些,是证欲界定的时候没有这个无比的欢喜踊跃、什么澹然快乐,没有这些觉受的。所以这时候的放光,那个欢喜踊跃的心情,是比最初白骨放光胜过千万倍,所以那个境界是不同的:一个是初禅的境界,一个只是刚刚入欲界定的境界,所以它有很大的差别。

那我们观到这边的时候,我们就安住在这个白骨放光的境界当中,也许只是一片光明,白骨的形相不是很清楚,可能是这样,但是白骨也没有忘记,只是在一片光明当中安住不动,就是安住在这个初禅的境界当中,一直到打妄想你再下座。

接下来我们就下一次再介绍,它还可以再继续观的,这只是第一个阶段。所以我们这次四个晚上的课程内容,就到这里圆满解释清楚了。我们最后回向:

(师颂,众师兄跟颂)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www.lianshi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