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师佛网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选择字号→ 特大

3、衣食具足,闲居静处,息诸缘务,近善知识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讲于新加坡大悲佛教中心

二○○九年十二月三日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大德:

阿弥陀佛!

我们今晚就介绍具五缘的第二个——衣食具足。

第一个持戒清净,它是修行的助道法,因为持戒清净能够得定,能够开发智慧,所以它是修行的助道法。那这个衣食具足呢,它是助道的资粮,资粮具足才能够安心修行,所以它也是必须具备的条件。

那怎么具足衣食的条件?它有种种等级的差别,以衣法来说,有上、中、下三等:

第一种是上根衣,就是像释迦牟尼佛在雪山苦行六年,祂只需要穿一件衣服就可以了,就把身体遮一遮,这样就足够。因为是住在深山里面,不需要到人间来游行,而且又能够忍耐酷寒,天气再冷、下雪,还是一件衣服就够了,是因为已经成就堪忍力,就是说包含了祂的气脉已经成就了,止观也成就了,所以祂可以忍耐酷寒,天气非常非常冷,但是祂也只要一件衣服就够,这个就是属于上等人的衣法。

第二种是中根衣。像释迦牟尼佛的弟子迦叶,我们知道他头陀第一嘛,所以像这一类行头陀法的人,他只需要留三衣。三衣就是:大衣,大衣是登座说法的时候穿的;还有一种叫做五衣,五衣是平常穿的;还有就是七衣,是诵经、拜佛或者做佛事的时候穿的——就这三种,叫做三衣:大衣、五衣、七衣,只需要三衣就够了,不需要其他更多的衣服,再怎么冷,还是只有三衣。这个称为中根衣,所以它是属于中等修行人的衣法,是中根衣。

那下根衣呢,就是如果是在寒冷的地方,因为修行力还没有成就,所以不能像前面那个上根、中根的人那样子修行,所以如来也特别开许,可以再多一件御寒的衣服,但是有一个条件,就是必须要依这个戒律来说净,多一件衣服可以,但是要先说净。就是按照律仪说净的作法,就是把这件衣服先供养三宝、大众,请三宝、大众慈悲纳受,这样做就是说净。就是既然已经供养给三宝大众,就不是属于我所有的,而是三宝、大众赐给我的,这个就叫做说净。如果没有这样做的话,就是属于自己所有,就叫做不净,戒律上是这样子,有这样的一个说净法。

那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就是要修行人知量知足。如果说过分的贪求,会增长欲念,对修道会有妨碍,所以必须要说净。这个是属于下等修行人的衣法,称为下根衣。

至于修行人的饮食法,有四等的差别:

第一种是上等的修行人,因为他们大多是住在深山,人烟稀少的地方,所以他只要吃山上的一些野菜、野果子,这样子就可以了,就可以维持生命,这个就称为上根食。像道家也有这种修练方法,就叫做辟谷,就是说他不吃五谷类的,吃山上的山药啊、松子啊、黄精啊等等的,这样就可以延续生命。就是常常吃这些东西,不但不会饿,而且身体会变得很轻。我们吃五谷,会让我们的身体变得非常沉重。这是属于上根食。

第二种是中等的修行人,就是常行头陀,受乞食法,就是托钵,这个是属于中根食。

第三种是下等的修行人,是靠在家众送饮食到出家众的精舍,或者是阿兰若处,这个就是属于下根食。

第四种是下下等的食法,就是出家众自己调理清净的饮食。自己调理,自己煮的意思,这个称为下下根食。

以上所说的,就是具五缘的第二个——衣食具足。如果衣食不具足的话,心就会不安宁,对于修道就有妨碍,所以说必须要具足这个衣食的条件。

具足五缘的第三个是闲居静处,就是闲居在安静的地方以便修禅定,这个也有三种地方可以修禅定:

第一种是居住在森林高山,人烟绝迹的地方。因为衣食不求人,所以可以住在深山里面,在那里没有红尘的喧哗吵闹声,每天六根面对六尘的外境都是非常清净的。这样六根清净就很容易成就禅定,就是六根面对六尘的时候没有丝毫的染著,所以很快就能够和道相应,所以这个是上根人的“闲居静处”。

第二种是居住在修头陀行的阿兰若处,像水边啊、林下啦、山岩啊、石窟啊这等等的地方,离村庄至少要有两里以上的距离,这样才听不到放羊的声音、牧牛的声音、鸡鸣狗吠的声音,这个才称为寂静处,一点都不吵闹的意思。这个就是中根人的“闲居静处”。

第三种是远离在家众的房舍,就是住在清净的丛林,或者是寺院当中,这个是下根人的“闲居静处”。

这个闲居静处,对初学止观的人非常重要,尤其是想要住山,或者是闭关的修行人,那就更重要,所以他一定要知道怎么样来选择适合他修行的地方。因为一般来说,我们想要成就,必须有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就是自己的根器,必须是具器的弟子。什么是具器的弟子呢?就是说你想要这一世开悟成佛的话,即身成就的话,你就必须具备出离心、还有菩提心,这个是最基本的条件,有了这二心,我们就说他是具器的弟子。第二个条件就是要有好的法门,如果他的条件,修行的条件很好,是具器的弟子,但是他如果碰不到好的老师,教他好的法门,他这一世也不可能成就,不管他怎么精进,就是法门的问题,他修的那个法门,不是这一世可以成就、可以开悟的法门的话,也是没有办法成就。第三个条件,就是要有一个好的修行处所。这三个条件如果都具备了,才能够精进来修行,才能够谈到专修啊,或者是闭关啊,或者是住山啊,加上精进修行,这一世一定能够成就,是丝毫没有问题的。

那既然好的处所这么重要,所以我们就必须要把它弄清楚。但是首先我们要知道,佛为什么要我们闲居静处?你说难道我在城市里面修行不可以吗?不是不可以啦,对于那个功夫已经成就的人来说是没有差别;可是对初修的人来讲,初学止观的人,它就有很大的差别。因为在城市中是比较不容易来修,因为城市中就是俗事很多嘛,诱惑很多嘛,噪音多、空气又不好,所以对初学的人来讲,是比较难成就止观的。所以佛才会告诉我们,现在具足五缘第三个条件就是闲居静处,一定要我们远离尘嚣,在安静的地方才好修行。

那我们要怎么样去找一个适合我们修行的地方呢?什么样才是好的修行地方呢?有一个大原则,你先把握大原则再去找。它的大原则就是凡是会让我们善法增长的、信心增长的、三昧力增长的,又能够发起出离心、菩提心的地方,这个就是好的修行地点。就是说你住在那边,善法一直增长,信心不断不断地加强,定力不断不断地成就,而且又很容易生起出离心、还有菩提心,这个就一定是一个好地方,这是大原则。

所以反过来讲,会障碍我们善心善行的生起,就是说你住在那里很难生起善心善念,生起的都是不好的,都是烦烦恼恼的,什么旧仇新恨啊,过去的那种潜藏在第八识,或者第六意识潜意识里面的那个,不管是恶根啊,还是那些心结啊,还是什么,就是每天不断不断地冒出来;然后心念会变得很浮躁,烦恼一直增长,不善一直增长。修了半天,不但没有开发智慧,反而更加的迷乱,心也没有得定,不但没有得定,更加的散乱。不但没有慈悲心,他生起的都是“哪个人曾经对不起我,那我一定要怎么样去报复他”,就是那个斗诤心一直一直出来,甚至严重一点还会产生魔障。那这种地方就不是修行的好地方,这是大原则。我们一定要舍弃这种地方,不管这个地方它的风景再怎么优美,环境再怎么清幽,还是说你曾经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才弄到这一块地,还是盖了这个房子,不管你付出了多少的代价,你一定要舍弃,不要舍不得。

因为有时候,我们看一个地方,看上去很好啊!有一个美丽的湖,湖边还长满了青翠的草地,一片绿油油的,看起来很赏心悦目,上面还开满了各式各样的野花,很漂亮啊!不远的地方,还有一棵很茂密的树,一棵大树,哇!很茂密,枝叶茂密,看起来就是在下面打坐还不错,夏天,因为枝叶茂密嘛。旁边还有一座空屋,想说“那个没有人住,正好!我如果进去闭关修行,一定很棒!”哪里晓得,一住下去,修行的障碍就开始了。

那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你不会看地方嘛,你只是看表面。因为那一座湖可能是恶龙居住的地方;那一棵树可能是夜叉、魔鬼的住处;那一间空屋可能已经被魔王占领了。愈听愈害怕,对不对?不敢住了。可是你表面上看不出来,可是也许就是这样。所以不善观察的话就很容易找错地方。

所以我们如果一开始发现一个地方很喜欢,可是慢慢待下来,住久了,那个喜欢就慢慢消失,障碍越来越多,我们就知道这个不是一个真正的修行处。一般来说,就是有那个湖边,草地、树木、药草、还是杂树很多的地方,大部分都有那个秽神啊、恶龙啊,或者地神它们所居住的地方。所以你不要看好像地理、风水还不错,但是修行会有障碍。

那你说那一棵大树还很茂密,看起来不错啊!那重点是为什么其他的树都死光光,只剩下它那一棵呢?就一定有问题嘛,对不对?所以只有单独一棵树,其他的树都活不了了,那个大部分都是女空行(就是夜叉),或者是魔鬼已经住在那边了,住在那棵树上,那个是它的家。所以在这里修行,心容易受到扰乱,障碍也会很多,因此没有办法修行。

至于说那个荒废的空屋,像有一些破旧的神庙、土地公庙,或者发生过很多事情的寺院、塔庙,这些大部分都被魔王占领了。所以你在这些地方修行的话,心会很散乱,妄念会很多,然后感觉一直被干扰,还会生起瞋恨心,脾气越来越大,而且不断产生修行上的障碍,所以也不适合修行。

另外呢,就是像深沟,那个水沟,很深的沟,或者是有洞穴的地方,你不要想说天气很热,在那边刚好很凉快。像这些地方,深沟或者是洞穴,大部分都是女妖住的地方,所以你在这个地方修行,很容易产生昏沉、掉举,或者是进入那个恍惚的状态,精神恍惚,或者很容易产生贪欲心,因此干扰我们修行。而且这种地方湿气重,对身体也不好,湿气又重、又阴暗,对我们身体有害,所以这种地方绝对不要选。

所以就一定要慎选修行的地方,千万不要找我们刚才讲的那些世间的天魔、凶鬼所住的地方,绝对不要找这些地方。这些地方谁可以住呢?就是有功力的,有道力的,然后心力很坚强的,这样的修行人可以住,他不怕被干扰。可是像我们初学的人,就功夫不够嘛,道心也不够坚固,所以很容易受到干扰。那你住下去的结果就是多病、多烦恼、多障碍,还会出事、会出意外,所以这些地方一定要舍弃。如果要选择的话,我们就要选那个非常庄严的天人,有善心的夜叉、天龙,就是它们这些非人所住的地方,你在那边修行的话,就有龙天护法来护持,就不会有障碍或者逆缘来干扰,修行就会得利。

一般来说,有三种情况,我们可以来观察一个修行的地方适不适合自己:

第一个就是我们刚才讲的,你开始很喜欢,但是渐渐熟悉之后,你反而越来越不喜欢,而且它会使我们的体力、精神、功力逐渐衰退的,这个就是不适合我们修行的地方。第二种刚好相反,第二种情况就是说你刚住进去不是很喜欢,甚至还有一点害怕,因为对那个环境不是很熟悉,然后附近的那个环境,你就看起来好像有一点畏惧,有点恐惧害怕的心,可能刚开始是这样子;可是慢慢熟悉了之后,你反而会变得很喜欢,而且你的身体、体力、精神、功夫逐渐在增加,如果是这样的话,就是适合你修行的地方。第三种情况就是没有特别喜欢、不喜欢的这种情况,住在那边的修行也是平平,没有特别增长或者衰退,都没有,这个就没有特别适合或不适合的这种情况。

所以总而言之,就是能够让修行人精进、道力增加,这个就是适合的地方;那会使修行人懈怠、功力衰退、障碍增加的地方,就是不适合的地方。这样大概会选了。

所以不管是住山还是闭关,我们都要勤加观察。那究竟要观察多久呢?你说我住一段时间,这一段时间是多久呢?一般是至少要观察半个月,住在里面半个月,然后再以你的修行是增长还是衰退这两方面来决定它到底是不是适合你修行的地方,就能够做决定了。两个星期嘛——半个月以上,如果你住两个星期,还觉得不太能够决定,你就再多住一段时间,一直到它非常的明显,有很大的差别,这个时候你大概就不会选错了。

另外我们选择的地方,也会因为所修的法门而有一些不同,看你是修什么法门。如果以我们现在修止观来讲,什么地方适合修止?什么地方适合修观?什么地方又适合止观双修呢?这个我们也要了解。

我们定力比较需要加强的时候,我们就待在那个比较适合修止的地方,譬如说林中、在树林里面修止的话,就很容易得定。因为在森林里面心容易安住,它光线不会太亮,因为可能一大片很浓密的森林,所以它光线不会太亮,也很隐密,所以这个时候你的杂念妄想的流动自然就会慢慢慢慢地减低速度,因此比较容易得止,在这种地方修止的话。如果我们是散乱心比较重的话,也是适合在山林里面修,因为我们知道修止观最怕就是两种障碍嘛:一个是散乱,一个是昏沉,所以当我们散乱心比较重的时候,我们也适合在林中来修。

如果昏沉性比较重的话,就是要在适合修观的地方,它也同时可以对治我们昏沉的心,那就适合在山顶上修。因为在山顶上心容易清净,因为你一看到壮阔的山,你的心自然也变得宽阔起来。你们到那个高山上,看到那个绵延不断的山,心胸自然就开阔,然后变得很清净。心一清净的话,智慧的光明就容易显现,所以修观就容易成就,所以修观要在高山的山顶上修,它也容易对治昏沉的心。

如果是要修出离心的话,我们就适合在水边修:在湖边啊、溪边啊、河边来打坐。在水边修,心容易清明,因为你看着那个水流动,水不断不断地流动,你就会看到生灭、生灭、生灭,无常、无常、无常……就好像时间一样地,那么快速地生灭、生灭、生灭,而且一刹那也不停留,刹那不停留,就是它变化得非常快速。你看那个流动的水,很快,因此就能够体悟无常而生起出离心。所以要修出离心的话,就要到水边去修。

如果希望止观都成就,能够做到止观双运的话,我们就要在山岩里面修。在山岩里面修的话,不但容易生起无常厌离的心,心也能够清净明亮;清净就容易产生定力,明亮就容易产生慧力,因此那个觉观力就越来越强、越来越强。觉观力强的话,就能够止观双运而成就止观,同时成就止观。这个就是要修止观双运的话,要在山岩里面修。

还有一个更好的修行地方,就是大家都不想去的,叫做尸陀林。印度那个时候有很多乱葬岗嘛。尤其是贫穷的人,有人死了,它就白布包一包,然后就丢在尸陀林。慢慢那个布被野狗啊、野狼啊,慢慢地就把它撕开,尸体就暴露在外面,那些动物就会去吃那个尸。所以尸体也是慢慢、慢慢被那些动物:蚂蚁啊,还是蛆啊,慢慢就把那个腐烂的肉啃光了。接下来那个风吹、雨淋、日晒,那个白骨本来是很完整的一副白骨,也慢慢地支解了,头归头,就这样子散落了一地,一根一根的白骨。所以你在这个地方修行是不是很快就成就了?每天看到死人,他那个从腐烂到化成白骨的过程,要念死念无常,很快就容易生起,所以这个才是最好修行的地方。

那你就念、念、念,念到万念俱灰,就得止嘛。你说“我这样奋斗了一辈子,到最后就是这样子而已嘛”,是不是万念俱灰?然后不再打妄想,那就得定了嘛。然后在观察它生灭无常变化的过程,你就体会到无我啊!那就得观了嘛,对不对?所以很快就能够有所成就。很快得定,很快开发空性无我的智慧,所以止观成就。

这个是依修行的法门来选择地点。

另外呢,还能够依四季的变化(春夏秋冬),你所选的修行地点也会有所不同。依照四季的变化,修行的地方也要因此改变:

像春天,要在哪里修行呢?要在山林间修行,或者是有海、湖泊、溪流的地方修行,春天。那夏天呢?要到高山的山顶上去修行。秋天呢?要在森林里面的岩洞、山洞里面修行。冬天呢?就要找那个冬暖夏凉的洞穴来修行;那你如果要盖房子的话,就要盖得低低的,因为太高会太冷,所以房子要低低的,然后能够保暖的,那个就适合冬天来修行。

好,我们以上所说的,就是如何找一个适合自己修行的地方,不但要依自己所修的法门,还要符合四季的变化,这样才能让自己的修行能够契入你的法门当中。所以环境很重要,然后春夏秋冬,观察四季的变化,这个时间也很重要。

这些都选择好了之后,就是要依止善知识的教导,看你修学什么法门,就依止善知识的教导精进努力地修行。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发大愿,你闭关,或住山,或者是专修,一定要发大愿,然后不怕吃苦,修行上的苦,不管是身苦还是心苦,要不怕吃苦;还是你修行那个法门的种种的苦。要难忍能忍,难行能行。那这样子就等于是符合了好的处所、好的法门、还有好的根器这三个条件,那这样的话一定能够即身成就,这一世要成就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但是能不能找到好的地方修行,那跟我们过去世还有这一世的福报、还有因缘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过去世、还有这一世福报、还有因缘都不够的话,你就不容易找到好的修行地点;那福报、因缘够的话,就比较容易找到好的修行地点,这跟我们过去是不是有累积福德资粮有很大的关系。再加上你有那个善根深厚嘛,再加上好的因缘,你就能够找到好的地方来修。

因为有的人他想要闭关,但是找不到好的地方,那可能就是福报或者是因缘不具足,从过去世到这一世。像有些人,他因为福报不够,或者是因缘不够,就算今天有很好的地方,他也不会想去。你说你想修行,可是有人给你建议说什么地方可以闭关、什么地方可以专修,可是你都不喜欢,你也不会想去,那个就说明自己的福报跟因缘是不具足的,所以这个条件也是很重要。

这个就是有关于第三个——闲居静处。

第四个是息诸缘务,就是停止所有的外缘俗务。这个缘务有很多种,对自己来说的话,是息生活缘务,就是止息生活上的缘务,不做一切世间有为的事业,就是士农工商,我们三百六十五行,不管你什么职业,这个时候你最好是放下、暂时放下,如果你的生活没有困难,就暂时放下来修止观。这是对自己来说,你不要从事任何赚钱、生活上的缘务。

第二个对他人来说的话,就是息人事缘务。就是要停止人事上的往来,不再继续结交朋友,亲戚也要暂时不联络,为什么?因为要好好地来修止观,暂时不联络,没有抛弃他们。

第三个是息工巧技术缘务。就是说你在修止观的这段时间,如果你想好好专修的话,也最好停止所谓工巧技术上的缘务,就是不做世间的工匠。工匠就包含了很多:像一些手工艺品啊,或者是打拳啊、或者研究机械啊、学电脑这些,都暂时不要;还有为病人治病啊,或者是开药方啊,就是从事医药上面的,这方面的也暂时要停止,医药、还有医方;另外就是一些禁咒(咒语的咒),就是说画符念咒啊,或者是念一些禁咒帮人家治病啊;还有卜卦、看相、书写、算计……这些所有的事情都要暂时停止。

第四个是息学问缘务。就是停止学问上的缘务,就是不再追求世间的学问,停止一切的阅读,不再看世间的书,也不再背诵什么诗词歌赋啊,也不再背诵世间的学问,也不再去听演讲,或者是去从事一些辩论的事情,这些都要暂时停止。

所以这四种就是息诸缘务的内容,就是停止一切会妨碍道业的外缘俗务。那为什么必须要停止这些缘务呢?因为外缘、外务多了就会荒废修行,荒废修定,整天都在忙着打妄想,第六意识就忙着分别、分别,心太杂乱,很难收摄,所以不能够得禅定。所以我们想要成就禅定的这段时间,我们暂时把这些全部放下,叫做息诸缘务。

第五个就是近善知识,就是要亲近善知识。善知识有三种:

第一种称为外护善知识,所谓外护善知识,就是在外面护持我们的善知识,就是说在我们住山或者专修或闭关的时候,那个护持我们的,我们就称为外护善知识。但是他不是随便谁都可以,最好是有修行过经验的,就是他自己有从事住山或者专修或闭关这样的修行人,因为他有经验,所以他能够护持你没有任何的负面的影响。他知道在里面用功需要哪一些生活上的所需,他会帮你准备好,帮你打理好;那他也知道怎么样护念你在里面好好修行的心,不会让你心生烦恼,不会恼乱你的心。因为不懂的话,他就会常常做一些让你生烦恼的事,这个做不好、那个弄不好,老是出差错,所以他在里面打坐就一直生烦恼,那个叫做“恼乱”,不但没有办法护持他,而且还让他产生烦恼,等于恼乱修行、干扰修行,这个就不是一个好的外护善知识。所以好的外护善知识一定是他能够打理你生活上的所需:不管是衣食住行、医药卧具等等,而且同时还能够善巧将养爱护修行人的心,不会相互恼乱,这个才是好的外护善知识。

第二个是同行善知识,就是共同修行的善知识,就是我们所谓的同参道友,这个也是同行善知识。可能大家在一起同修一个法门,然后彼此互相勉励啊、规劝啊,但是不会互相扰乱的,这个才是同行善知识。

第三个就是教授善知识,就是能够教导、传授我们怎么修行的善知识。那现在我们想要学习止观的话,这个善知识他必须能够教导我们如何调伏我们内外身心,还有怎么样修种种善巧方便的——这所有禅定的法门,他必须都能够教授,这个才是好的教授善知识。所以我们跟他学,不但能够受到佛法或者是修行上的利益,而且还会心生欢喜,这个才是好的教授善知识。

所以常常有人问说:“我跟这个师父相应不相应?”很简单啊,你看到他很欢喜就是相应啊;他教的法你很欢喜修,就是相应啊;修得没有压力,不会恐惧害怕,或者认为它是一种负担,这个就是相应嘛。所以好的教授善知识,一定是能够让我们修行可以快速地进步,不管修什么法门,都能快速地成就,而且重点就是说你能够心生欢喜,你跟他相处也好,修这个法门也好,你都是欢喜心去做的,这个才是相应的善知识。

以上所说的就是具足五缘,刚好到一个段落。

我们明天就继续介绍二十五方便的第二项——诃责五欲。就是外境嘛,我们不能够抵挡的就是色、声、香、味、触这个会让我们没有办法得定的外缘,所以这个我们要诃责它。

第三项就是舍弃五盖,障碍我们得定的就是这五盖,你这五盖调伏了,你就证初禅。就是贪欲盖、瞋恚盖、睡眠盖、掉悔盖跟疑盖,它是让我们不能够得禅定,不能够开发智慧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些让你的内心没有办法调伏。

外方便的第四项是调和五事:就是要把饮食调好,睡眠调好,还有把我们的身、息、心调好。所以要知道怎么调身、怎么调息、怎么调心。

然后再加上最后一个“行五法”,就是加上欲、精进、巧慧、念、一心。这些都具足了,我们修禅定很快就能得定、开发智慧。这就是我们明天要介绍的内容。

那我们还要补充说明,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用这个姿势打坐,然后它跟我们脉、气、点的关连,它一共分成五级的脉。那为什么我们说一定要时间比较长,你修行才能够进入状况,那就跟这个脉、气、点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我们明天也要详细地介绍脉、气、点的内容,还有它跟我们禅修有什么直接的关系,这个大概就是明天要上课的内容。

我们还有时间,可以再坐一坐,请两位师兄上来做示范。我们前面都是先暖身,然后再打坐,这样子可以比较快进入状况。所以请各位站起来,跟着两位师兄一起做。

(众师兄做暖身运动……)

做完,我们盘腿。把身上的东西放下来,腰带太紧的把它松开,眼镜啊、手表啊,把它拿下来,先盘腿。然后手结定印,两手上下放,然后大拇指轻轻地相触。摇动身体七、八次,顺时钟慢慢地摇动七、八次。背脊打直,两个肩膀平平地放着。头摆正,没有往上、往下、往左、往右,都没有。然后收下巴,头没有低下来,下巴把它收进来,压住你的颈动脉,这样就可以了,头不要低下来。然后吐浊气三口:鼻子吸气,慢慢地吸进来,然后嘴巴张开,慢慢吐气,同时观想全身百脉阻塞的地方都随着气息打开,秽气也随着排出来,这样做三次。舌头轻轻地顶住上颚,眼睛开三分,就是打开一点点,这样就可以了。

我们昨天练习到从“随”看能不能进入“止”。前天跟昨天,就是前面两个晚上,我们从练习数息,数息从一到是十,这个是修数;数目可以不断,这个是证数。然后心念随着呼吸进出,这个是修随;修到心念和呼吸合一了,这个是证随。一直到心念跟呼吸停止了,这个是修止;那你坐到身心轻安喜乐,这个是证止。

在这个定中我们就要开始来观察,所以我们今天是修观,进入这个观的阶段。一数、二随、三止、四观。我们得止之后,在定中观察:观察我们的身好像芭蕉树一样不真实,芭蕉树一层一层地剥开,里面是空的——就用这个比喻我们身体,一个一个分析到最后,也没有身体可得。

那我们的心念,好像瀑流水一样,好像瀑布的流水,刹那刹那也不停留,我们每一个心念生起、消失、生起、消失,非常快速,好像瀑流水一样刹那不停留,可见它也不是真实有。

那我们的呼吸呢,好像空中风一样,虚空中的风,刮过去就没有了。我们的呼吸也是,吸进来、吐出去就没有了,一下有、一下没有,可见我们的息它也不是真实有。

所以在定中观察:身好像芭蕉树,心念好像瀑流水,息好像空中风,都不是真实有的。身、心、息都不是真实有,那“我”是真实有吗?“我”也不是真实有,所谓的“我”,就是身、心、息所和合才有一个叫做“我”的这个东西,可是我们现在观察身、心、息都不是真实有,可见那个“我”它也没有办法存在,它也不是真实有。那我们修的种种定境是真实有吗?也不是,为什么?因为你的禅定是由身、心、息和合才成就种种禅定的境界,不管你是未到地定啊、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啊、还是四空定啊,它都是由身、心、息的和合才有的那个定境;现在我们分析身、心、息都不是实有的,可见你证的种种禅定境界它也不是真实存在的。所以我们现在就在定中观察身、心、息,还有种种定的境界它都不是真实有的。好,我们现在开始练习。

(众师兄练习后,下座……)

放松心念,离开你的所缘境。开口吐浊气三口:鼻子吸气,嘴巴张开吐起,观想气息从百脉随意流散,就是全身的气都散开;然后再鼻子慢慢吸气,嘴巴张开慢慢吐气,观想全身的气散开;再用鼻子吸气,嘴巴张开慢慢吐气,全身的气散开。然后慢慢摇动身体七、八次,头动一动,脖子、肩膀动一动,两手可以打开,两脚也可以打开;然后用两个手摩擦全身毛孔,两个手摩擦之后盖在眼皮上,然后眼睛睁开。身上哪里有酸胀麻痛的,我们就那个地方多按一按。

好,我们谢谢文福师兄跟Thomas师兄的示范。

我们今天练习的是修观的部分,就是在定中观察我们的身、心、息都不是实有的,定也不是实有的,这个就是修观。我们这样子修观,因此了悟一切法的真实相,什么是一切法的真实相?就是身、心、息、定都是无常、无我的——这个就是证观,证到观的这个部分了,了悟一切法是无常、无我的。

我们明天就剩下两个:还跟净门,我们明天一起练习,今天就到这里。

(师颂,众师兄跟颂)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www.lianshi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