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师佛网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选择字号→ 特大

m4、第二天下午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讲于中国杭州

2013/9/15下午

各位居士大德:

下午好!

好,我们这两天的练习,已经非常接近我们的自性了,就差那么临门一脚,所以我们现在让它更靠近我们的自性。

所以呢,我们就观想一个白色的明点在我们的心间。明点就是明亮的光点,它是白色的,那位置呢就是心间,心间就是我们身体的中央。我们第一天讲到中脉、左右脉,它在身体的中央,有一个中脉,那在心间的位置,就是心轮的位置有一个白色的明点,我们就观想它,它是我们清净自性的代表、清净的自性。

那你说这个白色的明点到底要多大呢?它的大小不是很重要,因为它只是一种提醒。因为我们说保持觉知,安住在当下,练习了半天,等那个本觉现前,到底是本觉什么时候才现前?我们等它现前还不如我们去找它比较快一点。所以现在这个白色的明点,就是本觉的一个代表。

所以我们平常任何时间都可以做这样的观想,不一定是在坐中。只要你想到,就观想我们心间有一个白色的明点,任何时间:喝茶的时候、喝咖啡的时候、走路的时候、等公车的时候,都可以,随时你想到它,你就想到心间白色的明点,就表示我们跟本觉作一个连结,你想到它,就等于跟我们的本觉作一个连结,它的目的只是连结。

那你说“一定要白色吗?我红色可不可以呢?蓝色也不错啊。”这里的白色明点,它是象征我们清净的自性,所以一定是白色的。因为我们清净的自性心它是白色。那不同的颜色,它是不同的能量的象征。那在这里,我们就是一定要观白色的明点,大小无所谓,都可以,一想到它,就等于跟我们的自性作了一个连结。所以你经常想到它,我们的本觉就越快现前,我们就离我们的本觉越接近,是这样的一个作用。

所以我们现在就来练习一下,看能不能观得起来。也不用很用力,放轻松、很自然,就想到我们心间有一个白点,就是这样子,放轻松;不要一直紧盯着它,或者是担心它观不起来,然后身心弄得很紧张,好不容易观起来,又怕它丢了,然后抓得很紧,血压上升。所以放轻松,你只要想到它这样就好了,它在心间的位置,有一个白色的明点,这样就可以了。然后看着它,跟它做一个连结,也等于是跟我们的本觉做一个连结。

放轻松,然后看着它,不用太集中精力,不用!因为我们不是修定。修定的话是你有一个所缘境,然后你心非常专注在那个所缘境上,专注不散叫做定嘛,叫做修止,就是你的心要非常专注地在你的所缘境上,不管你修什么法门,只要是修定,要非常的专注,然后不散乱,它才能够成就那个止力,或者定力。

那我们现在不是修定,所以不用那么专注;你只要很轻松的,想到它有一个白色的明点,这样就可以了。好,我们现在试试看。

不用太长,因为它也不是打坐,所以可以不用时间太长。就是经常地来练习,在日常生活行住坐卧当中,因为它非常方便,随时都可以提醒自己本觉的存在。

所以就是有时间就可以做,包含晚上睡觉,我们也可以观想,心间有一个明点,然后睡着了,在这个明点当中睡着。所以它几乎是没有什么时间不可以的,随时都可以,白天也可以,晚上也可以。

因为我们这次的课程,就是到今天就结束了嘛。那我们这次练习的重点,就是日常生活当中,白天怎么样来练习这个保持觉知,这是上半部。还有下半部,就是你睡眠以后应该要怎么来用功,将来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们就可以来介绍下半部。

这样白天用功、晚上用功,相信不论散乱还是定中,还是梦中,或者是临终,你都能够有把握,因为你这个觉知的力量越来越强,可以纵贯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觉知当中。如果晚上睡眠的时候你这个觉知力还在的话,你睡眠可以非常少,好像睡着了,可是又没有睡着;可是白天精神又很好——那就是觉知的力量,不会让我们进入那个大昏沉,然后浑然不觉,一片无明,不会!

我们第一堂课也介绍了,明跟无明的关系。当我们觉知的力量越来越强,就好像光明的力量越来越强,那无明的黑暗就会越来越少、越来越少。光明跟黑暗是一件事情,当你光明渐渐增长的时候,黑暗自然就薄弱了,到你完全的光明,黑暗就破除了,那无明也破除了。所以我们觉知力的训练、培养,是要直接攻那个无明。虽然无明本无,本来没有,可是我们还在一片无明当中嘛,还没醒过来,所以我们就用觉知力,来催破这个无明的黑暗。

所以能一天二十四小时持续来修持这个觉知的力量,那就是念念觉嘛,念念觉就是佛;一念迷惑又回到众生了,迷惑颠倒的众生。所以我们这个觉知力,念念觉悟可以一直保持,不落入无明,不迷惑颠倒,那就是成佛了的时候。

那也许也有人想问:“为什么要明点呢?明亮的光点呢?诶,我观佛像不可以吗?我观我的本尊不可以吗?我观本尊的种子字可以吗?”有没有发现,这些都是有形象的?你有一个佛像,不管你是(观)哪一尊佛,它有一个形象,你的本尊也是有形象,种子字还是有形象。所以要打破一切的形象,超越一切的色相,我们就观白色的明点,它是能够超越一切有形象的一种象征,所以白色明点是最恰当的。

所以我们这个时候就不观我们平常修的本尊啦,还是念的阿弥陀佛,还是哪一尊佛菩萨,就暂时跟我们的本觉连结,就是观白色的明点,这样来练习。

好,我们喘一口气了,我们就再练习一次,每次时间都不适合太长,所以我们稍微再坐一会就休息。

(众师兄练习……)

有没有觉得离本觉越来越近啊?有多近?有多靠近?还差一点点,对不对?有没有感觉?还差一点点。差在哪里呢?因为我们还有能所,差在这里。保持觉知,安住在当下,是没有能所的;可是我们有一个能观的心,还有一个所观的境,对不对?有一个能观明点的心,还有所观的明点,二元对立,所以不够靠近。一定要二元对立拿掉,要能所双亡,能所双亡才能够真正的合一,合一以后才够靠近,不是靠近,就合一了。所以现在只是慢慢慢慢靠近,但是还没有合而为一,你还是你,明点还是明点,还有能所,有主客的对立。

所以接下来怎么办呢?怎么把它融合在一起呢?我就是明点,明点就是我,明点就是本觉,本觉就是清净的自性,自性就是我的自性,对不对?是不是同一个?我的自性是清净的明点,明点是本觉,本觉是我的本觉,是不是同一个?同一个就合了嘛。

所以我们接下来的练习,就是我跟明点合一,明点就是我,我就是明点,明点就是本觉,本觉就是我,就是明点,无二无别,这样就完全地融合在一起。

所以清净的自性就是本觉、就是明点、就是自性——同一个东西。同一个东西,它就一定是合一的嘛,因为同一个东西,所以你就立刻拿掉能所,立刻没有主客的分离,没有主客的对立,没有二元对立,这样才能够真正的融合在一起,当下就是本觉。

所以我们现在就是练习跟明点合一,明点就是本觉,本觉就是自己的自性,它自然就合一了,同样一件事。好,我们现在练习。

(众师兄练习……)

刚刚下课的时候有师兄问说“刚练习明点,观白色的明点,它还不是很亮”。刚开始练习是这样的。我们说过光明跟黑暗互相之间的关系,就是这个关系,在我们没有开悟之前,没有见到清净的自性之前,本觉没有现前之前,我们是无明黑暗一片,是正常的;可是借着不断不断地练习,我们的明点会慢慢慢慢地越来越亮,那也表示我们的无明越来越薄。

所以它在你练习的时候,它的亮度是越来越亮,只要你想到它,它就会越来越亮。本来是心间一个光亮的明点、明亮的光点,它越来越明亮,充满全身,慢慢再扩大到整个房间,再继续扩大到整个虚空。所以到最后是一片光明,跟虚空合一,尽虚空遍法界都是一片光明,那个就是我们自性的光明,它本来是没有丝毫遮障的。

所以当我们无明渐渐破了之后,光明就很自然的就慢慢地显现,它本来是光明的,就是因为无明,它变得黑暗。那藉由不断不断地练习,光明自然会一天一天的增长,那也是我们自性的光明。所以那个光不在外面,是我们自性般若的慧光,不断不断地涌现,它本来也是遍法界虚空界的嘛。

还有另外一位师兄提到说“我们现在从观白色的明点练习,最后是不是明点也不要了?”相信这一堂课上完,他就自然有答案,还要不要明点抓住?明点就是本觉,本觉就明点就是我,只要本觉现前,你就跟明点已经融合为一了嘛,你说这个时候还需不需要明点?所以它是一个牵引我们、引导我们跟自性的本觉合一的一个方便。

所以我们用白色的明点,做为一个引导的方便。但是白色的明点也同时代表了我们清净的自性。我们刚刚说了:自性本来就是一片光明,你说是明点还是一片光明?所以到最后就是法界同体了嘛,这个问题也就不存在了,整个法界都已经同体了。

你说明点跟我的本觉合一,那跟你的本觉有什么关系?跟他的本觉有什么关系?所谓的法界同体是什么关系?就是同体了嘛,明白吗?所以这时候没有你我他的差别,所有二元对立都在这个当下消融掉了。

所以从这一刻开始,你就是过着觉悟的生活,跟以前有截然的不同。因为过去念念是我,你现在知道根本没有“我”的存在,法界同体,本来没有我。

我们第一堂课就说了半天,说了半天那个什么第七识(末那识)恒审思量执八识见分为我,执八识的相分为法,说了半天,那个听不懂的没关系,重点是要说什么?“我”根本不存在!所以什么时候你才能够真正了悟这个问题呢?就是当你本觉现前的时候,你就知道这个“我”根本不存在,你就可以跟整个虚空法界融为一体了。

所以才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是真的没有差别嘛,你本来就是佛啊,众生也是未来佛,本来没有差别,本来是法界同体的。所以这个时候智慧的光明显现了,它是怎么来的呢?就是觉知来的,觉知的训练到最后,你般若智慧的光明就显现了。所以当你跟本觉合一的时候,你的慈悲也出来了,为什么?前面为什么没办法慈悲?要发菩提心,发了半天也效果不是很好,因为有我啊,我一出来菩提心就不见,因为我为自己打算都来不及,我怎么会想到众生呢?

所以除非你真正体悟到没有“我”的存在,你才会真正的生起那个慈悲心,慈悲心也是我们自性本自具足的。刚才讲那个般若慧光也是本自具足的;可是这个时候才能显现出来,无我的时候它才能显现。所以你不用担心说我要求智慧,不用求!这个时候本自具足的智慧自然显现,你说我不够慈悲,也不用担心,你到这个时候慈悲心自然显现,为什么?本来就有的,当你无我的时候它就出来了,有我的时候它就不见了,就是这么简单。所以从此以后你会念念为众生着想。

这时候你修一切的法都不是为了成就自己,而是为了利益众生。今天众生需要什么法,我就去成就这个法,然后来利益众生。所以这个时候我没有什么法不学的,我遍学一切法,为什么?无量的众生,每个众生根性都不同,因缘不同,那你说“我只会白骨观,那我要修念佛,对不起我没有念佛”,那我想修四禅八定,“对不起,我也没修定”,那你怎么去利益众生?所以从这一刻开始,你才会想要遍学一切法,都不是为了成就自己,而是为了利益众生,很自然的,你那个慈悲心就出来了。

所以以后也不会念念都为自己的利益着想,而是念念都为众生着想,众生需要什么,我就去帮他完成。自他不二嘛,法界同体就是自他不二,他的事就是我家的事,他的烦恼、他的苦,我也可以肩负在我的肩膀上,为他承担,因为法界同体,自他不二。

所以慈悲心很自然的生起来之后,你会很自然地,就去很心甘情愿的、没有条件的、不求回报的去帮众生。今天我只要有能力,我能做什么,我就做了,做完就放下了,不会记在心里面说“你哪一天要回报我,哪一天背叛我,我就活不下去了”,没这么严重,就不计较了。从此以后都过着觉悟的生活,然后利益众生的生活,完全为他人着想,利益众生,就是利他的这样的念头,念念为了利他。之前是念念自利,之后是念念利他,会有一个很大的转变,在你的生活或者是思想上,或者是作为上,都会有一个很大的转变,那表示说这个法门是真正的了悟了、了悟了这个诸法的实相。

完全了悟是每个修行人的目标。那我们这两天可以离我们的自性那么近,然后又可以跟它合一,想到就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法喜。所以也希望各位能够早一点了悟,然后去发心利益一切的众生。因为无量无边的众生还没有了悟,所以我们希望能帮助他们,也能够了悟一切法无我的这个诸法实相的道理。

还有两个问题要回答。

问:上师,请问打坐睡觉算不算罪过?

师:累了就睡啊。就是不要成为习惯,因为有些人他平常很忙、很累,没有时间打坐;所以他就是全部事情都忙完了,然后他就上座。一上座,因为身心疲累他就睡觉,一上座就睡觉,变成习惯性,因为一上座就万缘放下嘛,“哎呦,好舒服!”就睡着了。

所以不要成为习惯性;要不然你一上座就会想睡觉,因为它已经成为惯性了,只要不是这样的情况,你累了你打坐本来就会睡着,这是正常嘛,因为身心疲累就会想睡觉。

所以如果效果不好的话,我们宁愿就去睡觉了;诶!睡到精神饱满,然后我们再来打坐,效果更好嘛。所以在有关打坐的经论上面,它也是告诉我们说:昏沉的时候怎么办啊?就起来走一走,经行啊,或者是去冲冲冷水,洗把脸啊,清醒一下啦,动一动啊,等昏沉过去了然后再坐。不要一面坐一面睡,尽量不要有这样的习惯,因为它到最后会变为习气嘛,变成说你一打坐就会想要睡觉的习气,那这个习气养成当然就不好嘛,是不是?是这样子的。

问:请问师父,闭关要注意哪些问题?

师:我们最近有一位师兄去闭关了。去闭关之前,他来见我说:“请问师父,我在关房要做哪些事?我在关房里面要做什么?”我就跟他说:“很简单,四个字:吃饭睡觉。”他就说:“哦!”那个表情就说哦,就这样啊,好吧!也没说懂了还是没懂,他就去闭关了,现在不知道情况如何。

可是这两天下来我们就知道,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一念不生有多难啊!保持觉知,安住在当下,不动一念就是安住在当下,保持觉知的吃饭睡觉,是不是很困难?你们可以保证不打妄想吗?很难,对不对?所以这四个字讲完,做到的话,就不得了,他出关的时候可能就光芒万丈还是怎么样,不知道。就希望他了解我的意思然后真的是这样用功。那应该是既然在关房里面吃饱了睡饱了,应该也不会出问题啦。一般闭关出问题都是因为什么?太过压抑嘛,是不是?

问:出家、在家对修行而言,最大的差别在哪里?

师:这个又要讲到你是站在小乘的立场,还是大乘的立场。小乘的立场,就是说你自我解脱,自己证阿罗汉的话,出家是比较好。为什么?他可以躲在深山里面,然后住在阿兰若处,然后连个鬼影子都看不到的地方,也没有人来打扰你。什么四禅八定啊、还是什么白骨观、不净观,应该是很快就可以成就。因为都没有外缘,不在红尘里面,俗事太多,外缘太多,你想要专心修行都很难。

所以小乘行者就是水边啊、林下啊、什么露地坐啊,在冢间坐啊,冢就是坟墓,在坟墓间坐啊,打坐啊。最好可以看到那个…;因为以前印度很多那个什么,就是那个尸体包一包,那个白色的布包一包、裹一裹,然后就丢在那里;所以你要修不净观白骨观非常的方便,就是到那个坟墓那边走一圈,你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腐烂到一半的,腐烂光,只剩下白骨的,然后被那个野狗、野猫、野狐狸拖得支离破碎的尸体,那时候就成就白骨观非常快,不净观也很快,因为你可以观察整个死了以后腐烂的过程,你要修什么“九想”啊还是什么,都很快成就,这是小乘的路线,自我解脱出家最方便,因为你可以好好地修行。

大乘菩萨就不一定了,因为大乘菩萨在哪里修?在红尘修,度什么?度红尘里面的众生,所以你说我今天要躲起来,人家会说你的菩提心在哪里啊?你躲起来怎么度众生啊?可以啦,闭关就是自己精进用功的一段时间,可以闭关。

禅宗有三关嘛:不破初关不住山,不破重关不闭关,末后就是牢关,末后牢关就是生死关。所以禅宗的标准,就是说你破初关之后,你开悟,然后就可以住山了。所以他也有自我精进用功的那个过程,可是他是发的菩提心上山闭关的哦,不是自我解脱闭关的。这是大乘所走的路线,闭关是为了成就众生去闭关的。我希望在短时间怎么样?赶快开悟、赶快成就,好入红尘来度众生。

那这个条件之下,在家、出家就没有太大差别了,对不对?因为你不是走自我解脱的路线,迟早都要入红尘。所以你在红尘修也好,你有机会闭关也好,你有因缘出家也好。不是说出家不好,只是说看因缘,你有出家因缘就出家,没有出家因缘也没有关系,都一样可以成就。你看我们这两天的法门,跟出家在家都没关系嘛,都一样可以本觉现前,可以明心见性、可以开悟。

所以在大乘的立场来看,就是迟早都是为了利益众生,那能不能出家是看因缘,不要强迫自己。那个因缘不具足就一定要怎么样,这样也不好嘛,就是闹了很多家庭革命啊,还是什么啊,弄得什么妻离子散、家庭破碎之类的,那你不是慈悲心的菩萨吗?怎么会弄到这样子呢?也是为人诟病嘛。

所以我们是没有什么意见,我们觉得出家在家都很好,就是看因缘,随缘来发菩提愿,这个才是重点。你有菩提心的话,你在家出家都会利益众生嘛,你走的都是菩萨道的路线嘛。大概就可以回答了这两个问题。

好,那我们的课程呢,就到这里圆满结束了。希望课程结束之后,是各位师兄精进用功的开始:保持觉知,安住在当下,每一个当下都念念分明,希望能够让本觉早一点现前,能够早一点明心见性,然后开悟,然后早一点利益众生。

好,那我们最后呢,来做回向:

(师颂,众师兄跟颂)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www.lianshi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