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师佛网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选择字号→ 特大

t23、三十七助道品:五根,五力,七觉分,八正道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三十七助道品的第四品类是“五根”。为什么称为“根”呢?因为这五法就像植物的根一样,植物都是先有种子发芽,发芽之后,如果根还没有生的话,这个芽也很容易会烂坏掉。就是用这个来比喻,前面虽然修四念处观,能够使善芽萌发;但是根还没有生,因为根还没有生,因此所萌的善芽也容易烂坏,所以必须修习现在说的五法,使善根生,这就是为什么称为“根”的原因。

五根第一个是信根。就是相信三十七助道品能生出一切无漏禅定解脱,就是你有这样的信心,现在修习三十七菩提道品,就能够生出一切无漏禅定,是无漏禅定,不是有漏的。外道也修禅定,但是他们是有漏的,四禅八定是通外道,但是他们没办法解脱,是因为他们是有漏的禅定,不管定力再高,都没有办法解脱。但是我们相信现在修的助道品,它能够获得禅定的功夫是属于无漏的,因此它可以解脱,有这样的信心,我们就称为信根。

前面开始修的时候,已经有信心了;但是不够坚固。经过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这样的修行过程,已经获得煖位、顶位,因为有修、有证,我们的身心也有很明显的转变,就是靠这个,我们信心才能够更加的坚固,这个时候就称为信根。前面是发芽、善根发芽,现在已经开始长根了。

第二个是精进根。前面说既然相信三十七助道品能够成就无漏禅定解脱,有这样的信心,我们才可能精进会去勤求不息,这个就是精进。前面修四正勤的时候已经有精进,再加上精进如意足,我们前面讲过,没有间断、没有夹杂的时候,就会生出精进根。所以所谓的精进根,就是对于修正法没有间断、没有夹杂,修一切法都是正法,中间没有夹杂、没有间断,才称为精进根。

第三个,是念根。经过前面的念如意足,一心专注,所以到这里,念更增进,就是说这个时候心里只有三十七助道品的内容,没有其它的念头;所有的邪念、妄念都没有办法进入到我们的心中。我们说“念”就是明记不忘,明记不忘什么?就是正法的内容,所以这个时候,所谓的念根,就是对于正法能够记忆不忘失、明记不忘,这个就能够成就念根。心心念念都在这个上面,其他任何世间法,贪、瞋、痴……什么,都没有办法进入,这个时候才能够称为念根,心心念念都是跟正法相应,都没有离开三十七菩提道品的内容。

第四个是定根。前面修四念处的时候,我们的心能够专注不散,已经有了定心,再经过四正勤、四如意足,使我们的定力更加深,这个时候就能够成就定根;所以这个时候我们的心就能够不散乱,都在这个定当中,这个称为定根。

第五个是慧根。所谓的慧根,就是我们内在的智慧已经能够起观照,不需要再藉助其它的方法也好或者是教导也好或者是自己提醒也好,都不需要了。一面对境界的时候,你马上就能够起智慧的观照,这个时候就称为慧根。

在我们的智慧还没有开发的时候,我们前面可能要听从善知识的教导或者多多参阅经论、多多思惟或者是多多的修法门,一直修到我们的智慧能够随时起观照,面对一切境界都不会被境界转,这个时候我们就说已经成就了慧根。

前面修四念处的时候,已经具有智慧的观照,我们前面讲过四念处就是慧观嘛,智慧比较多;再经过四正勤、四如意足,到这里的时候,我们的慧观就更增明,因此就能够成就慧根。所以慧根的意思,就是面对一切境界的时候,能够起智慧的观照,心里非常清楚明白,所有佛法的智慧都能够现前,在面对境界的这一刹那,不会迷惑颠倒,不会生烦恼、打妄念,弄了半天,佛法才进来,不会速度这么慢,我们会来不及观照,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成就慧根,所以面对境界都会来不及,都是先生烦恼、先打妄想,之后才能够运用一些佛法的智慧进来,但是那个速度太慢,所以起惑造业比较快的原因就是没有成就慧根。

以上这五个,就是所谓的五根。到这个时候我们的善根已经生起了,就好像植物,根已经生起了;我们的心会比较清净,比之前心要清净,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已经有了信根,我们说“信”让我们的心清净,所以这个时候,心会变得清净。然后妄想杂念是自然就不会生起,为什么呢?就是前面讲的,因为有了念根、有了定根,所以我们的妄想杂念它是自然就不会生起,随时都在起智慧的观照,念念都在正念当中,都在正法当中,跟正法相应;再加上我们的内心已经能够起慧观,就是面对一切境界也不会迷惑颠倒,这个时候就是进入所谓的“忍位”,四加行的第三个——忍位。

所谓的忍,就是切断的意思,因为这个时候我们是能够切断一切的妄心妄息。所谓的妄息,就是一般所谓的呼吸、自然的呼吸,这个时候完全的停止了,转成内在的呼吸、还有毛孔呼吸。在功夫来说就是所谓的气住脉停,这个功夫能够做到气住脉停,就是进入忍位才可能做得到,因为你的妄念不再生起了,自然心就能够停止,停止一切的妄念;心不起一切的妄念,我们身上的脉自然就能够回归到它的本位,就不再乱走。我们平常的气脉是乱走,所以才会生病,就是因为气脉乱了。现在因为没有妄心、妄息,所以气脉也都能够回归、回归本位,所以就是所谓的气住脉停。

这个时候的善根,虽然已经生起,但是恶法却还没有破。所谓的恶法,就是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掉举、散乱、昏沉、不正知……这些都是所谓的恶法,这些还没有被断除,虽然善根已经生起,但是这些障碍还没有断除,所以我们必须还要再进一步地修习,令我们的善根能够继续地增长。

刚才只是善根生起,但是那个力量还没有出来,所以我们必须再修、再更加努力,让善根继续地增长,等到这五种善根增长到一切的障碍,就是刚才我们讲的不信、懈怠、放逸这些,一切的障碍都不能够被破坏的时候;不但不能够被破坏,而且还能够破坏这些障碍,不会被这些烦恼、障碍所破坏,还能够调伏、破坏这些障碍,这个时候我们就称为“五力”。

所以一定要等到这五种善根增长到一切的,不管是天魔、外道都不能够被破坏,而且还能够破坏障碍、不信等等的障碍,这个时候我们就称为五力。所以这个“力”,就是它已经产生作用力,力,就是力用的意思,就是它的功能已经发挥出来了,应该有的力量。刚才五根还没有产生很强大的力量,所以我们要让善根继续增长,让它产生力量,所以就成就了五力,五根成就了五力,所以这个五力是从五根来的,所以内容是完全一样,只是这个时候能够发挥它的作用力,所以称为五力。

三十七菩提道品的第五个品类,就是五力。

第一个,是信力。如果我们的信根增长,就能够遮止烦恼,不会再被邪门外道或者是任何的疑惑所动摇。这个时候不管人家跟你讲什么,你的信心都不再会被动摇了;或者遇到任何的境界、任何障碍现前的时候,你都不再会被影响或者是动摇,这个时候就产生了信力,所以它就能够破除不信啊或者是邪信等等的障碍,这时候就成就了信力。

所以什么时候才有真信?真正的信心什么时候生起?就是这个时候才有真正的信心;前面的信,因为还没有产生强大的力量,所以很容易被影响或者是被动摇。只有到这个时候,才有真正的信心生起,是因为已经成就了信力;已经成就了信力,当然不信的障碍就能够被断除,所以不管是不信、还是邪信,这些障碍都能够被断除。

如果是精进力继续增长的话,就能够破除懈怠、放逸等等的障碍,进一步成办出世间法。这时候想要成就一切出世间法,怎么样解脱啦、怎么开悟成佛啦,这个时候才可能做得到,这个时候就是五力的第二个——精进力。就是因为精进它的力量已经发挥作用,所以才能够破除所谓的懈怠、放逸。

我们现在虽然想精进,但是做不到,经常懈怠、放逸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精进还没有成就它的力用,就是精进力还没有成就,所以难免有时候想要放松一下;放松就是懈怠、放逸就现前了。所以什么时候能够真正的精进?就是要到精进力成就的时候,才能够真正的不懈怠、不放逸。

如果念根增长,就能够破除妄念或者邪念等等的障碍,而成就一切出世间的正念功德,这个就是五力的第三个——念力。这个时候才不会失念,念念都能够安住在正念当中,是这个时候才可以做得到。

前面念根的时候,虽然可以开始,就好比善根已经发芽了嘛,已经长出根;但是力量还不够。植物长根之后,它的枝叶才能够开始茂盛,这个力就好比枝叶开始茂盛,植物有根了之后,树干、树叶才能够慢慢地生长出来。所以这个念力,就好比植物已经长出它的枝叶,所以这个时候才能够成就一切出世间的正念功德,就是说你的心才能够跟出世间法相应,然后安住在出世间法的正念当中,而不是世间法。

如果我们没有念力的话,没有成就念力,我们念念都是在世间法,跟世间法相应,所以就难免起惑、造业,念念贪、瞋、痴……统统都来了,就是因为没有成就念力,所以只要一失念,烦恼就生起了。

当定根不断增长,就能够破除掉举、散乱等等的障碍,而发真正的禅定,色界、无色界的四禅八定或者是声闻的灭尽定等等的这些禅定,这时候才能够真正的成就这些禅定力,这就是五力的第四个——定力。所以当我们成就定力的时候,才能够真正做到不掉举、不散乱。我们有时候还会掉举、散乱、胡思乱想,就是因为这个定力还没有真正的成就。所以要到这个时候,我们的掉举、散乱才能够真正被断除。

如果慧根增长的话,就能够破除昏沉、愚痴等等的障碍,除去一切邪妄的执著,随时都能够以四念处的智慧来观照,不再起四种颠倒,这就是五力的最后一个——慧力。不再起四种颠倒,要靠这个智慧力,所以要到这个时候我们才不会昏沉、不正知,不再起四颠倒,要这个时候才能够做得到。我们前面说四念处是对治四种颠倒,什么时候才会做得比较得心应手呢?就是要等慧力成就的时候,我们才能够念念都跟四念处相应,不再起四种颠倒,不会落入昏沉或者不正知当中。

所谓的不正知,就是愚痴性一起来,又落入四颠倒,这个就是愚痴嘛,不明白诸法实相的内容,所以才会起愚痴,所以所谓的不正知,就是指这个愚痴的意思,就是落入四种颠倒的愚痴状态。

有以上的五力,我们就可以知道:信力,是可以破除不信等等的障碍;精进力,可以破除懈怠、放逸;念力,可以破除失念;定力,可以破除掉举、散乱;慧力,可以破除昏沉、不正知。这些障碍就是所谓的八大随烦恼,所以要到成就五力,才能够真正破除这些烦恼障碍,而进入四加行的最后一个,叫做“世第一法”。

所谓的世第一法,就是以世间法来说,它已经是第一了、已经是最高了,因为再进一步,就是出世间法,就是进入见道位,就已经不在世间了。所以它在世间已经是最高了,再下去就是出世间,所以称为“世第一”。就是以世间法来说它是第一、它是最高的。

所以我们就知道,世第一法是怎么成就的呢?就是靠五力成就世第一法。这个时候,智慧力就能够开发,因此就有了觉了我们所修的法是真的、还是假的这样的智慧力,我们就称为“七觉分”。所以,三十七助道品的第六个品类就是“七觉分”。

觉,就是觉了的意思,这个是智慧的作用,觉了什么呢?就是觉了我们所修的法它是真的、还是假的,这时候能够分辨真伪了,因为有这样的智慧力能够分辨是正的、还是邪的,真的、还是假的。

这个“分”,就是支分的意思,因为它有七个内容,所以就称为支分。这七个内容,就是七种法——择法、精进、喜、除、舍、定、念,这七种法。对于这七种法的支分,能够清楚的觉了,不会互相杂乱,所以叫做七觉分,有这样的智慧力能够分辨。

第一个,是择法觉分。这个“择”就是简择的意思,就是以智慧来简择法的真伪。就是在用智慧观照一切法的时候,我们能够很清楚地来分别它的真伪,所以从此以后就不会再谬取虚伪的法,把它当作是真实的。这就是所谓有了正法眼,已经有了正法眼。

什么时候有正法眼?就是进入见道位的时候才有,你这个时候才不会错误了,不管任何法现在你的面前,你马上就能够分辨它是正法、邪法、还是相似法,会非常的清楚,一听到、一看到,马上就有这个智慧去分辨,这个就是所谓的择法觉分,能够简择一切法它的真伪。

如果我们没有这个择法觉分的话,我们可能就会没有这样的智慧去分辨它的真伪,我们可能有时候还会介绍人家说:“你一定要看什么书!你一定要看什么节目!”结果那些内容讲的都是相似法,你看起来好像佛法,你看得好相应、好欢喜,赶快叫人家一定要看什么节目,结果它也不是正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误呢?就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成就这个择法觉分,所以对于一切法,我们没有智慧去简择它是真的、还是假的。

所以一定要到这个时候,有了正法眼,你才能够简别一切法的真伪,这个很重要;不然我们都会把邪法或者相似法,把它当作是正法,不但自己这样子做,还帮忙人家去相信这样的内容。

第二个,是精进觉分。前面讲过:精,就是不夹杂;进,就是不间断。所以所谓的精进觉分,就是我们在修道的时候,善能觉了精进的内容,所以不会再去行无益的苦行,百般的折磨自己,以为那个是精进;或者去从事一些所谓的邪精进;所谓的邪精进就是说你精进了半天,但是没有办法达到最后的解脱、开悟成佛,或者是真正的消业障,没有办法达到真正的目标,佛法的目标,那个就称为邪精进,就白白的浪费时间,但是没有办法达到那样的目标,这些精进,我们都称为邪精进,不是真正的精进。

所以要到有了精进觉分以后,我们才不会再去从事那些不正确的精进,以为是真正的精进。所以这个时候才能够真正的在正法当中用心专一、没有间断歇息,这就称为正精进。

譬如说:有人也许他在做大礼拜,拜到膝盖受伤,可是他说“我不能够间断!我要继续精进!”所以他也不去看医生,然后就继续做大礼拜,一直到他的膝盖废掉为止,他认为那个是精进,举例子——这个就不是真正的精进;或者是那个明明胃不好的,他就一定要断食啊或者是一定要持午啊,觉得说持午才是真精进,所以即便他的胃出血、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他还是坚持一定要持午或者是断食——这个我们就不能够说他是真正的精进,因为可能会伤害他的身体,让他没有办法继续好好地修行;或者是看到古人不倒单,哇!好好乐!他也开始学习不倒单,可是没有那样的功夫,所以他晚上不睡觉,统统睡白天,都在昏沉当中。

这个就是邪精进,不是真正的精进,他只是学一个样子,修行的样子;但是没有办法达到修行的目的,就是开悟、解脱;或者他就耽著在种种禅定的觉受里面;但是忘记禅定也是生灭法,也是无常的、也是无我的,它的目的是要开发智慧;而不是在那个禅定本身种种的感受或者是境界当中,这些都是所谓的邪精进。

第三个就是喜觉分。喜,就是欢喜;这个欢喜,是我们的心真正契入佛法的时候,所谓的法喜,那个才是真正的欢喜;而不是你修禅定或者修气脉,你身心会有一种喜乐,不是那个欢喜,也不是你跟世间的贪爱染著相应所生的那个欢喜,不是。而是你的心真正的跟正法相应的时候所生起的法喜,那个才是真正现在讲的欢喜。

所以有了喜觉分,有了这样的智慧观照,你才知道你所生起欢喜的时候,你就能够善能觉了这个欢喜不是从颠倒法中生起的,而是和正法相应的欢喜,这样子我们的心才能够时时地安住在真正的法喜当中;而不是世间法相应贪爱的那个欢喜,或者是你在修行的过程当中,所生起的一些身心上的欢喜,不是那个。是真正的契入佛法当中、真正契入法性当中,尤其是见空性的时候,见空性的那种轻松感,不是你得禅定的那种身心轻安,不是!已经没有办法形容了,那个才是真正的法喜。

所以你进入那个境界当中,你不再会眷恋世间的一切法是很自然的,你的功夫也很自然地一下子就提升到很高,所有希望达到的,也都能够达到,它是很自然地做到的,所以那个才是真正的法喜,其它的都不是真正的法喜,但是你有没有那个智慧来分辨呢?就是看你有没有现在的喜觉分,要到喜觉分的时候,你才有那个智慧来分辨:它是跟空性相应的身心的究竟的轻安?还是相似的轻安?还是禅定的轻安?你才能够有那个智慧来分辨;不然就会耽著在不是真正的法喜当中,那就很难再进步了。

第四个,是除觉分。这个除是断除的意思,就是我们在断除爱见烦恼的时候,善能觉了除去的是虚伪的法,能够增长真正的善根,就是有这样的智慧来分别我们断除的是真正的我们的烦恼:第一个是断除我们的爱见烦恼;第二个是断除我们身心的粗重。所以这个除觉分又有另外一个名称,称为“轻安觉分”,就是因为它能够断除身心的粗重,使身心达到轻安,所以又称为轻安觉分。这是第四个——除觉分。

第五个,是舍觉分。这个舍就是舍离的意思,就是我们刚才讲的:舍离心中曾经爱恋贪著的人、事、物,不再会去追忆它,就是因为善能觉了这些都是虚妄不真实的,这个称为舍觉分。所以舍,就是舍离的意思。

第六个,是定觉分。这个“定”是禅定。就是在发禅定的时候,善能觉了所发的禅定是真还是假,真禅定还是假禅定。假禅定就是不能开发智慧,那个叫假禅定,不能够达到无漏禅定、达到解脱的,这个也不是真正的禅定。假禅定的话,会生烦恼,会再起妄想,这个是假禅定。

所以有了定觉分的话,你就能够在发禅定的时候,善能觉了你所发的禅定是真还是假,不会生烦恼妄想,这个就是真的。我们的心都能够安住在境界当中、在这个所缘境当中,心不散乱,这个时候就有定觉分。

第七个是念觉分。念,就是明记不忘嘛,经常明记定慧而不忘,使它均等,就是定慧均等,不偏在一边。就是说我们在修任何道法的时候,善能觉了,常使定慧均等,不会偏在一边,这个时候就有念觉分。所以念觉分它就是让我们定慧均等的一个能力。你很清楚,不会偏在定或偏在慧那一边,定多慧少或者慧多定少,不会这样子,会定慧均等,它是靠什么?就是靠现在念觉分来做到的,所以他心里随时明记不忘,定慧均等,不会偏在一边。

这七个觉分当中,择法、精进、喜这三个觉分是属于慧,什么时候用呢?在我们心昏沉的时候用,心昏沉的时候我们就会用择法、精进、喜这三个觉分让我们的心高举,使它不落入昏沉当中;如果我们的心是浮动的时候,我们就要用除、舍、定这三个觉分来收摄我们的心,使我们的心不浮动,因为这三个觉分是属于定。

念觉分,它是属于定慧,因为它随时让定慧均等,所以不管我的心昏沉、还是浮动的时候,我们都能够用念觉分,因为它的作用就是使定慧均等。

如果依照这七个觉分来修的话,就能够断见惑而进入见道位。所以什么时候开悟呢?什么进入见道呢?就是修七觉分这个时候,能够进入见道位,就是说在见道的那一刹那,这七觉分的智慧能够同时生起,同时具备有这七种智慧的能力。见道的时候就具备七觉分的智慧力,有这样的智慧来分辨。

见道之后,就进入修道,就能够进一步的破思惑,先破见惑,再破思惑。什么时候破思惑?进入修道位之后,你见空性之后,悟后起修,才能够慢慢断除那些思惑、那些烦恼,才能够慢慢地断除。

所以接下来的八正道就是属于修道位。见道之后,修道,修什么呢?修八正道。这八个全部都做到,就可以证得涅槃。所以涅槃怎么证?修八正道就一定可以证得涅槃。

所以三十七助道品的第七个品类,就是八正道。就是八个远离偏邪,能通往涅槃之道的内容。正,就是远离偏邪,叫做正;这个道,就是通往涅槃之道。这个涅槃之道,远离偏邪,所以称为正道。

第一个是正见。只有真正的正见,才能够见到空性的真理,就是诸法实相这个道理,只有正见才能够真正的见到真理。这个时候才能够破除外道所谓有、还是无这种种的邪见,所以这时候的正见就是无我的正见,见空性之后,就知道明白无我的道理,这时候才能够真正的证得无我。

之前是解悟,这个时候是证悟。解悟就是说理论上知道,但是你统统做不到,念念都有我执、法执,理论上知道都不算,要真正的做到;什么时候才能够做到?就是这个时候才能够做到,见道之后,见道见什么?就是见空性嘛,你才真正的明白无我,能够了悟这个无我,才能够证悟到这个无我,然后来行八正道。

所以所谓的八正道,都是站在见空性、见道之后这个无我的基础上来行的一切身、口、意的内容,就称为八正道。所以它也没有离开戒、定、慧的内容。

所以只有正见才能够真正见无我的空性的真理,能够破除一切的邪见。有了无我的正见,这个时候不管你修习任何的法,这个时候才是真正的思惟,称为正思惟。因为你已经了悟这个无我,也能够证入无我,所以有了无我这个正见来修一切法,你就不会再落入“我”或者“我所有”的思惟当中,所以不再起“我”或者“我所有”的邪念,这个时候就称为“正思惟”。

这就是第二个——正思惟。所以正思惟怎么来的?无我的正见来的,你没有无我的正见,你那个思惟就是有我,有属于我的,叫做我所,我所有,有我跟我所有的,这个所有的思惟不是正思惟。所以我们平常说要思惟、好好地思惟,都有“我”跟“我所”的观念在里面,那个是练习思惟;但是不是真正的正思惟。所以真正的正思惟是建立在无我的正见上面的一切思惟。所以这个时候你修一切法、思惟一切法,也不再会起我执跟法执了。

不再有我跟我所有的妄念,就能够远离一切的虚妄不真实的语言,这就是第三个——正语。所以这个时候你说的言语才是真正的,不会落入我或者我所有,因为有了正见嘛,无我的正见,所以你就不会起我见。起我见之后,就会有边见啊、邪见啊、戒禁取见啊,都是从我见来的。那你现在既然已经证悟到无我,所以你所生起的见解都是正确的,所以你说出的言语也都是正语。所以所谓的正语,是说不管你说什么话,你的念头都是无我的,无我、无我所,没有属于我的,这样一个念头所说出来的言语,这个时候才是正语。

有我见的言语,全部就是落入在四种口业的过失当中。所以什么时候才能够远离四种口业呢?就是除非你真正的已经有了正语,才能够远离那四种口业的过失。这是在语业方面。

在身业方面,也能够断除一切邪妄之行,而住于清净的身业当中,这就是第四个——正业。

你这个时候所从事的一切的,不管是生活的方式也好,就是你怎么样去赚钱,你有没有去做不应该做的那些职业?出家人有没有远离所谓的五邪命?在家众会不会去做那些恼害或者迷惑众生的那些职业,还会不会再做?不会了,所以这时候一定是正命,就是靠什么来滋生我们的生命、靠什么来活命,就是正命来活命,而不是靠邪命来活命。

这个时候,才是没有我执、没有法执的正精进,所以第六个是正精进。才是真正的精进,这个念头里面没有我、我所有的念头,这个才是正精进。没有说“我”要修一个什么法、“我”要成就一个什么法、“我”要开悟解脱、“我”要度众生、“我”要发菩提心,统统没有这样的念头,那个时候的精进才是真正的精进。

好,这个时候念念都在无我的正念当中,这就是第七个——正念。所谓八正道的正念,就是念念无我,不会有一念的“我”生起,这个才叫做正念,念念都在无我的正念当中,念念都跟无我相应,没有失念的时候,这个就是正念。

心安住在空性、无我的智慧当中,不散乱、昏沉、掉举,这个就是第八个——正定。所以真正的定力,就是你的心都能够随时安住在无我的空性智慧当中,不会再落入散乱、昏沉、掉举,这个才是真正的正定。

所以都是跟无我相应的,所以我们就知道它为什么能够证得涅槃,凭什么?就是凭无我的正见所成就的这一切的八正道的内容,它当然可以证得涅槃。涅槃就是无我嘛,不生不灭。所以这样子来修道的话,就一定能够证得涅槃。

这就是八正道的内容,其中正见、正思惟、正精进,是属于慧;正语、正业、正命,属于戒;正念、正定,属于定。所以我们就知道它是戒、定、慧三学同时圆满,因此它能够清净一切的思惑而证得涅槃,是这样子来证的。

好,来做一个总结:以上所说的三十七助道品,从哪边开始下手来修呢?就是四念处嘛,所以我们在听闻了四念处之后,就开始修四念处;接下来,就是勤修四念处,就是四正勤,能够得煖位,四加行的第一个——煖位,什么时候?修四正勤的时候,就能够得煖位。

那因为勤修的关系,我们的心就能够调柔而得如意自在,这个就是所谓的四如意足,这个时候就能够得顶位,身心有很明显的变化。

心柔软、如意自在之后,就能够成就五根,进入忍位,切断一切的妄心妄息;五根的增长,就是五力,能够进入世第一法位。

修七觉分,就能够断见惑,断见惑入见道位;见道之后,就是修道,所以修习八正道,最后得证涅槃。

这三十七助道品,我们如果把它比喻成一棵菩提树的话:法性就好比大地,法性如大地,那就是我们在法性的大地上播下四念处的种子;不然你这四念处是播在哪里呢?总是要有一个土地嘛,这个大地就是我们的法性,不生不灭的法性;我们把四念处的种子播下去,所以四念处就好比种子;四正勤就有如种植,就是很勤劳的把种子种下去,这个种植就好比是四正勤,很精进地来播种;四神足就好比发芽,就是种子慢慢地发芽;五根就有如生根嘛,我们刚才讲善根开始生,这就是五根,有如生根;在生根之后,树干、树叶就会增长,所以五力就有如茎叶增长;七觉分好比开花;八正道有如结果,结什么果?涅槃的果,就能够真正的出离三界,出离一切的世间,到达出世间。

介绍到这边,补充的资料已经介绍完了。

我们接下来就看圆觉经的原文:

“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一切清净。”

到这边刚好一个段落。“如是”就是指上面所举出的出世间法。“乃至”就是超越多法的意思,超越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十地、六度、四向、四果、十二因缘、四谛、六度等等的法。“八万四千陀罗尼门”,这个是相对八万四千尘劳烦恼的染污法所立的清净法,就是用八万四千陀罗尼门的清净法来对治八万四千尘劳烦恼的染污法。

所以佛说“我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说一切法,就是要度一切心,众生有多少烦恼?把它归纳,其实是无量无边,归纳成八万四千烦恼,那八万四千烦恼就要用八万四千个法门来对治嘛,那个就是八万四千陀罗尼门,就是来对治八万四千烦恼的。

“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已经没有这些烦恼,对治法还需不需要?也不需要了,所以所对治的没有了,都被对治完了,那能对治的那个法也不需要了,所以说“一切清净”。一切清净,就是如果说所对治的不灭,也不是真的清净;所以真的清净,就是能所双亡,所对治的法已经被对治了,能对治的也要止息,这个才是真正的清净。

现在有漏的染法的影像既灭,能对治的也不复成立,所以说一切清净,就是能所双亡的意思。

那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

(师颂,众师兄跟颂)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www.lianshi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