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师佛网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选择字号→ 特大

t16、普眼章,请问,佛开示:持戒,修定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经文:

于是普眼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演说菩萨修行渐次;云何思惟?云何住持?众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开悟?世尊!若彼众生无正方便及正思惟,闻佛如来说此三昧,心生迷闷,即于圆觉不能悟入。愿佛慈悲,为我等辈及末世众生,假说方便。”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普眼菩萨:“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修行渐次、思惟、住持,乃至假说种种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普眼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彼新学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先依如来奢摩他行,坚持禁戒,安处徒众,宴坐静室。”

 

我们知道所谓的“修行”,就是依“信、解、行、证”来达到最后的目标。首先要有信解,才能够依解修行而证入。

前面的第一文殊章就是先建立信解——顿悟本有圆觉妙心,本无无明生死。所以文殊章告诉我们信解什么呢?就是信解圆觉妙心是本有的,无明生死是本无的,所以法门就是“知是空华,即无轮转”,只要知道一切都好比虚空中的花朵,就能够免于轮转生死。

第二普贤章,是依这个信解来修行。怎么修呢?“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就用这两句话来说明修行的时候如何用心。

但是这两章所说的都是属于顿教法门,是用顿悟、顿证的,所以不藉方便、不落次第,对于上上根的人来说,当然是不成问题;但是如果不是这样的根器,那又要怎么修呢?所以从第三章开始,佛就详细说明如何依解修行,随根证入的内容。就是不论你是属于上根、中根、下根哪种根性,上、中、下的哪种根性,都有法门可以契入。

其中共分为九种问答,分成三大类:

最初的四种问答,是属于上根人所修证的内容,称为“通明观行”。什么叫做“通明”呢?就是凡是大乘初学的人,都必须明白这些观行,所以称为“通明”,就是共通要明白的:包含了有普眼、金刚藏、弥勒、清净慧这四章。

接下来的四种问答,是属于中根人所修证的内容,称为“别明观行”。“别明”就是个别要明白的观行,它包含威德自在、辩音、净业、普觉这四章。

那最后一个问答呢,是属于下根人所修证的内容,说的是“道场加行”,就是圆觉章。

流通分,就是贤善首章,最后的流通分。

这三大类,前面不包含后面,后面必定包含前面的内容,这就是本经所要说的大纲。

我们首先介绍第一类的第一种问答,就是普眼章。在普眼章当中也是分为“请问”和“佛开示”这两个部分。在第一请问当中,又分三个内容:第一、请法威仪;第二、正述请问;第三、表示虔诚,这些都跟前面一样。我们看经文:

“于是普眼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这个是第一请法威仪。

接下来是第二正述请问,分为举法请、反显请、还有结请。我们看经文:

“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演说菩萨修行渐次;云何思惟?云何住持?众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开悟?”

这是举法请,也就是请佛开示修行的渐次。或许有人听到前面说“知幻即离,不作方便,亦无渐次”,就以为只要“知”就好了,不用再假借修行。所以普眼菩萨要请佛开示修行的渐次。而且前面两章都是谈论顿教法门嘛,上上根人当然可以不经方便、不落次第,当下契入;但是根性比较差的,如果没有方便,则无门可入;若是没有渐次,也很难顿悟。

因此普眼菩萨“请求大悲的世尊,为此会的诸菩萨众,以及末世求大乘的众生,演说菩萨因地修行的渐次;如何思惟?如何住持?凡是未悟清净圆觉妙心的众生,应该作何种方便,下手用功,才能普令开示悟入?”

“云何思惟”是说该如何思惟,才知道一切身心、世界是幻?所谓的思惟,不是用第六意识去分别;第六意识是想心所,这边的思惟是思心所,所以不是用第六意识的分别那个想心所去想,就是坐在那边起心念动,那个都是第六意识的分别,不是思心所。

那什么是思心所呢?就是以智慧去观照审查——这个是思心所,它是智慧的观照,所以它不是第六意识的分别,而是以智慧去观照审查一切法的真实面貌,也就是所谓的诸法实相。一切法的真实面貌到底是怎么样呢?我们用智慧去观照审查,经过观照审查之后,我们才发觉一切身心世界本来空,这个就是称为“思惟”。

“云何住持”,是说该如何住持在诸法实相当中。就是我们前面藉由思惟,了达一切身心、世界本来空之后,我们就安住保持在这个实相当中,就是诸法实相当中,不起妄念,这个称为“住持”。住持就是安住保持。

所以思惟就是如何去发觉诸法的真实面貌。像我们平常练习就是:你去观察一切法,一切法发觉它都是生灭无常的,生灭无常就是无自性、就是无我的,就会观察到这样的结果,只要是因缘所生的,都是无自性、都是空的,这个就是体会到诸法自性“空”的部分。

可是虽然它是空的,它会随不同的因缘作不同的展现,这又是它“不空”的部分,所以你不能说它自性是空,然后诸法就没有了,不可能!可是我们看到一切法都是存在的,它只是如幻,不是真实的存在,为什么?因为它是生灭无常的,它停留不住的,它是会消灭的。只要是生灭无常的,它就不是真实的存在——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就是进入了诸法的空相,知道它是无自性、空的;可是一切法又是随它的因缘展现,所以我们又不能著在这个空当中,这个就是“不空”的内容,知道一切法会随着它不同的因缘,作不同的展现,虽然它不是真实存在的,可是它会随缘显现,这就是诸法的真实面貌、“空而不空”的道理。所以我们不会著在空,也不会著在实有当中,这就进入了诸法实相的境界,就是明白它空而不空的道理。

所以你明白这个道理,你每天六根面对六尘的时候,你知道一切境界都是如幻的,为什么?因为它自性是空的,可是它又如幻假有的展现。那你会不会再著在一切的法上?不会。所以你六根面对六尘境界,你都知道它是空而不空的,它只是如幻的显现,这是不空;它自性不是真实的,是生灭无常的,这就是空的部分。这个就是“思惟”。

那你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可以安住保持,刚才讲的住持嘛,就是安住保持。你明白一切法的真实面貌之后、就是诸法实相,你就安住在这个诸法实相当中,这个就是“安住保持”。所以当你悟到了诸法实相的道理,就安住保持在这个实相当中,这个时候,你也不可能再去攀缘或者执著一切法。每天尽管六根面对六尘,你也不会起心动念,这个就是“住持”。如何思惟、如何住持的内容,每天就是这样子来修。

前面听佛开示是属于闻慧,这里的思惟是属于思慧,住持是属于修慧。我们想要转凡成圣,就必须要假借这三慧,所以普眼菩萨才会为大众请求佛开示开悟的方便,就是闻思修三慧的重要性。

“众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开悟”,这个是请示度生的方便。前面是问智慧嘛,闻思修三慧,现在这里是问慈悲,所以先智后悲,先智慧才慈悲,所以一切的慈悲在大乘来说,它都是有智慧的摄持;不然就是那句话,叫做“慈悲生祸害”,慈悲为什么会生祸害呢?就是因为没有空性的智慧的摄持。所以智慧虽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慈悲,又会堕在小乘当中,所以大乘人必须同时具备智慧和慈悲这两个,而且是以智慧为先,要有空性的智慧摄持,所有的慈悲就不会变成祸害,也不会有任何的过失了。

所以它这边才会先说智慧,然后才问慈悲。

那什么是“开悟”呢?开悟就是开、示、悟、入的意思:

开,是“无上”义。无上,就是无人能超乎其上,就是除了佛的一切智智以外,没有其它人能更超乎其上,只有佛能为我们开启菩提涅槃之门。所以这里的“开”,就是双开菩提涅槃。菩提涅槃虽然我们众生本来有;但是被烦恼障、所知障障碍住了,所以没办法显现。现在佛为众生开菩提涅槃、除烦恼所知障碍,这样我们本有的智慧就能够显现,这就是“开”的意思。

示,就是“同”义。同,就是相同。说明什么相同呢?说明虽然有声闻、缘觉、菩萨三乘的差别,却是共同一法身,这个就是“示”的意思,说明三乘是共同一法身。

悟,是“觉知”义。所以如果你说你悟到了什么道理,那就是指明你对那个道理已经有所觉知,所以“悟”,是“觉知”义,觉知的意思。

入,是“因”义。就是因为你能够契入佛所说的智慧,因此能开悟登初地,登初地就是证得菩提涅槃的因。所以“入”就是“因”的意思,说明证初地是菩提涅槃的因。

接下来是反显请。说明众生如果没有方便和思惟,则会心生迷闷。反显,反显什么道理呢?反显若是能听闻佛所说的方便和思惟,就能开悟,所以称为反显请。我们看经文:

“世尊!若彼众生无正方便及正思惟,闻佛如来说此三昧,心生迷闷,即于圆觉不能悟入。”

普眼菩萨唯恐现在和未来的众生,听闻前面佛所说“知幻即离”这些内容,则心生迷闷,不能悟入圆觉,因此请佛开示开悟的方便。

“若彼众生”指的是现在此会和未来末世的菩萨。

那什么是“正方便”呢?方,是方法;便,是便宜。所以,方便就是对机便宜的方法,就是对不同的根机用不同的方法,那个最便利有效的我们就称为正方便。最便利有效的,不同的根机用不同的方法,那个最便利有效的,我们就称为正方便,所以它是应机而说的方法。

那“正思惟”呢,就是前面刚才才说什么叫“思惟”,所以这个很重要,它是修止观最初下手的功夫。所以我们最初修止观都是从正思惟下手。思惟然后才能够安住保持嘛,你没有思惟出诸法实相的内容,你的心要安住在什么地方呢?那就是安住在红尘当中嘛,那就是因为没有安住在诸法实相的境界当中。所以要先有正思惟,然后才能够安住保持在实相当中。

“闻佛如来说此三昧”,听闻佛如来所说的如幻三昧,就是前面的离幻法门。

“心生迷闷”,是心中反生迷闷。迷,就是迷惑,不能了悟;闷,就是闷住了,闷住了就不通,不通就不能契入。所以,迷,就是不了、不悟;闷,闷就是不通、不入,这个叫迷闷。

“即于圆觉不能悟入”,因此,不能悟入圆觉。

那最后是结请。我们看经文:

“愿佛慈悲,为我等辈及末世众生,假说方便。”

如果以我们的真如本性来说,众生本来觉悟,因为觉性本来圆满,这个是以我们的真如本性来说,它本自具足嘛;菩提自性本自具足,所以觉性本来是圆满的。而幻妄本来空无,无明它本来是没有的,在我们清净的自性里面本来没有无明,由无明而生起的身心、世界也本来没有;但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所以才会执为实有。

现在“知幻即离,离幻即觉”,所以只要知道是幻,当下就能远离,离到离无可离,本觉就现前,这个我们前面都已经说过。

这个实在来说,它并没有所修的方便,就是知幻就远离了嘛;一切远离,我们的本觉就现前了,所以它其实是没有所修的方便;但是我们众生因为烦恼习气深重,很难立刻顿除,虽然知道“知幻即离,离幻即觉”,当咒子念,念了半天,他还是执为实有,这是因为我们烦恼习气太重的关系。虽然现在听闻这个道理,但是没有办法马上就顿除无明;虽然知道这一切幻化本空,却又未免系缚、还是系缚在生死轮回当中,系缚在红尘俗世当中,没有办法解脱。

因此普眼菩萨“愿求佛慈悲,为我等辈以及末世众生,于无修中强说修习的方便。”

为什么普眼菩萨要结请方便呢?因为最初修行必须假借正方便入门,然后才能得正思惟。前面如果顿悟法门没有办法当下契入,怎么办呢?你总要有一个契入的法门嘛,有正方便能够入门,我们才能得正思惟,然后才有所谓的安住保持嘛,所以才结请方便。

由于是权巧施设,于无方便强说方便,于无阶级中说出次第,因此称为“假说方便”,所以又不要把这个方便当作是真实的法门来修,它只是假说方便,本来没有方便,强说方便。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这是第三,表示虔诚。

在“佛开示”的部分,内容也分三个部分:第一、赞许;第二、伫听;第三、正答。这跟前面一章所说的内容是一样的,这是三个大纲。我们看经文:

“尔时,世尊告普眼菩萨:‘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修行渐次、思惟、住持,乃至假说种种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这是第一个赞许,先赞叹,然后开许。

“时,普眼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这是第二,伫听。很恭敬的站在那边洗耳恭听。

第三,正答,也是分为长行和重颂两个部分。长行又分为三:第一、标意;第二、广释;第三、总结。

首先是标意,就是总标问意,先标出最初修行的方法。看经文:

“善男子!彼新学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

所以佛说“善男子!凡是初发心的菩萨、以及末世修大乘的众生,想要求十方如来,本起清净,圆觉因心,就应当正念思惟,远离诸幻。”所以祂说出了法门最初修行的方法,要怎么修呢?想要远离诸幻,就要以“正念”为下手的方便。

我们要先知道,什么是“正念”呢?正念,就是正思惟。刚才讲的正思惟,就是正念,就是不起妄念,只是一心观察,了知此身心是幻。

我们众生为什么没有办法悟入圆觉?就是因为从无始以来念念相续,念念相续就表示我们打这个妄念从来没有停过,从来没有离念过,包含在做梦也没有离念,因为第六意识独影境,独影意识就是我们所谓的梦境,也是我们第六意识的作用,所以包含我们在晚上睡觉,我们的妄念也从来没有停过。所以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就是因为念念相续,从来不曾离念,所以才不能悟入圆觉。

现在想要远离一切虚妄想念,就要直心正念真如,就是所谓的“正念”。所以,正念就是无念;无念,就是无妄想念真如。如果能够做到无妄想、念真如,自然就能够远离诸幻。为什么呢?因为你内心有所缘念,才有外面的一切法,因为你内起缘念,才会外见有一切法。现在我们内无妄想,当然一切法就不能存在了,因此正念一起,就能够离幻。

前面说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所以只要有起心动念,在圆觉体性当中都是幻化。如果能够做到现在讲的一念不生,无妄想嘛、念真如,一切幻妄自然息灭,这就是“远离诸幻”,圆觉妙心自然就能够现前,因此说:“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这个先标出最初修行的法门,修行的法门就是正念思惟,只要你做到正念思惟,就能够远离诸幻。

长行第二个是广释,就是详细解释修行的方便。前面讲了一个最重要的正念思惟,就能够远离诸幻,但是详细的呢?详细的内容再解释。所以长行的第二个就是广释。广释,就是详细解释修行的方便。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是讲戒定;第二个,是讲观慧。就是戒定慧,戒定慧就是修行的方便,最重要的刚才讲“正念”,就是包含了戒定慧三个内容。

下面要解释,怎么来修戒定慧的内容,所以这个是承接上文,想要远离诸幻,必须依戒定慧三学,于无渐次中,方便渐次而修。本来是没有渐次的,现在讲一个方便渐次,依这个方便渐次来修。

所以,首先介绍戒定。我们看经文:

“先依如来奢摩他行,坚持禁戒,安处徒众,宴坐静室。”

“先依如来奢摩他行”,这个是关于“定学”的修行。那为什么要先依定学呢?刚才讲了,因为众生念念妄想攀缘的心从来没有停歇过,现在马上要做到无念是不可能的,所以要先修定学,以作为离念的正方便。所以要先修定,“奢摩他”呢,是止。止就是定的意思。

我们一般都说戒定慧,那现在为什么先说定呢?为什么要先讲定,然后再讲戒呢?这个是因为如果没有定力的摄持,就是散乱心来持戒,就不能够入现在讲的观门,所以要先修定,后持戒。

我们现在要讲这边的“奢摩他”为什么加“如来”?我们一般就说奢摩他,就是修定。现在为什么“奢摩他”前面要加上“如来”这两个字呢?这就说明它不是属于外道或者小乘粗浅的小定,而是同时包含止观在内。所以这边讲的“奢摩他”不只是止,还有包含观在里面。所以这里的止就是所谓的体真止;观,是属于空观。所以这里所谓的奢摩他是止观双修,定慧双得,同时修止观,同时得定慧,这是这边讲“如来奢摩他”的意思,就是止观双运。

这个体真止,是天台宗止观的内容,有说明到体真止。修习体真止,也是同时修空观的方法。那我们怎么来修体真止、还有空观呢?怎么止观同时下手来修呢?就是我们打坐,双腿一盘,把我们的身放下、心放下,身心内外一切放下,还有一个放下的念头,对不对?“我要放下身、放下心、要放下”,然后再把放下这个念头再放下,这下就没有什么可以再放了,连要放下的这个念头也没有。身放下、心放下、内心外境统统放下,连放下这一念再放下,一直到放无可放,这时候还有没有妄念?没有妄念,一切妄念自然停歇息灭。剩下什么?内外一片空灵,就是都没有了。

在这个空灵处,最有机会体会到你的真心,因为这时候一念不生了嘛,妄想全部止息,就是刚才讲的无妄想、念真如,妄想自然不起,在这一片空灵之处,最适合来体会什么是你的真心,所以它称为“体真止”,最能体会或者体合真心,所以称为“体真止”。

在这个定中,妄想不生,诸念自离,因此能够“远离诸幻”,你连念头都没有了,当然一切幻化也没有了,所以你只要能够安住在这个体真止当中,一切的幻化自然能够远离,这个就是如何达到“无念”的正方便,就是无妄想、念真如的正方便,就是从这边来下手修:这个就是所谓的“先依如来奢摩他行”。就是我们打坐的时候,一切身心内外都放下,连放下这一念也放下,这时候自然妄念不生,这时候就能够体会我们的真心,这也是空观,也是体真止,所以它是止观双运,定慧双得。这是先修如来奢摩他行。

接下来,“坚持禁戒”,这个是关于“戒学”的修行。前面说到先依如来奢摩他行,即使是先依如来奢摩他行,也必须要从戒下手,不是修定就完了,戒还是很重要的。

那什么叫“坚持禁戒”呢?一向严谨绝对不犯,叫做“坚持”,绝对不犯,非常的严格、严谨地来观察自己绝对不犯,这个称为“坚持”;防禁根门,约束身心,称为“禁戒”。所以,禁,就是禁止的意思,它是属于止持;戒,是戒法,是兼作持。这个戒,一般我们就说有三聚净戒嘛:就是所谓的律仪戒、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这个就是戒法的内容。

这边虽然说律仪戒,实际上它是义通其它的两戒。在律仪戒当中,又以四重为最重要:就是杀、盗、淫、妄,这是四重,这个是最根本、最重要的。所以四重它是通大小乘,是一切戒的根本。

杀、盗、淫、妄这四戒,我们能清净的话,就皎洁如冰霜,自然就不能生出一切的枝叶。所以这个根本如果能够清净的话,那当然就不会生出其它的枝叶,就是说其它的你也不会犯,因为根本的你已经做到了。

所以经典上也这么说“不断杀、盗、淫,想出三界者,无有是处。”所以你想要解脱三界,如果你杀、盗、淫不断的话,你想要出三界是不可能的,这就说明四重戒的重要。

所以这边讲的“坚持禁戒”,就是以四重戒希望能够清净,当然也包含了其他的摄善法戒还有饶益有情戒;只是说你四重罪你能够清净不犯的话,其他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也比较有可能去圆满持它。

我们刚才说,为什么要先持戒,然后才修定呢?因为散乱心持戒,就不能够入观门,所以要先修定,后持戒。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说如果能够先修奢摩他行,刚才讲的,就能够妄念不生嘛,所以一念不生,你还会不会破戒?你连妄念都没有,你会不会破戒?意业清净,身口当然就跟着清净,这个就是说如果你能够先修如来奢摩他行的话,你就能够做到一念不生,一念不生呢,众戒自然具足,自然就做到“坚持禁戒”,所以这时候的戒就是即定之戒,就是戒定不二的意思。你只要做到前面的定(奢摩他行),自然就能够做到“坚持禁戒”,所以这时候的戒是即定之戒,就是包含了“如来奢摩他”的定在里面的戒。

那什么叫做“安处徒众”呢?这个就是指能够安心办道、共处一堂的同修法侣,包含了我们的善知识,还有善友。所以这边的安处徒众,这个徒众的内容,就是包含善知识还有善友、同行善知识。既然已经得暇满人身,就应该依止善知识,听闻正法。听闻之后,勤发精进,就和有共同正见的同行善友,安处一室,互相讨论、互相策励,以增长道缘,使修行容易成就——这就是为什么要安处徒众的重要性。

我们如果没有亲近善知识,你在那边盲修瞎练,也不会有什么结果,所以我们要先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之后,跟同行善知识,就是这些善友、同参道友,一起共同的互相策励,这样子我们修行才容易成就。很重要的这个善友,就是要有共同正见的同行善知识,共同知见,就是说大家都有共同的正见,不会说你是修这个、他是修那个,那相处在一起的时候就是抬杠,我说我的法门最殊胜、你说你的法门最殊胜,所以每次聚在一起共同讨论的结果就是心生烦恼,都堕在自赞毁他这样的烦恼当中。所以有共同正见这个善友,这个共同正见、同行善知识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如果你是修行人,他没修的话,这个也是很麻烦的,你跟他在一起也不知道要讲什么好,没有共同话题;说的都是红尘俗世,增长贪瞋痴慢疑的烦恼的机会就大大的增加了。而且在我们戒定慧三学还不稳的时候,如果你跟那个恶知识,我们说的,他又不相信三宝,又会毁谤三宝,或者是没有学佛的,我们不是说要唾弃他们,只是说我们现在讲要“安处徒众”它的重要性,就是说你跟这些人交往到底有什么过失呢?他会影响你什么修行呢?你当然也别想持戒清净,也别想得定,当然就没有开发空性智慧的机会。所以在我们真正想要好好地稳固我们的戒定慧三学的时候,这些恶知识要先远离。

《广论》上也说,恶知识好像毒树一样,它连吹出来的风都是毒的,可见用这个来比喻它会障碍我们的修行,尤其在我们还不稳定的时候。

那我们怎么知道他是不是恶知识呢?那就是你跟他相处两个小时,你回来会不太舒服的那个就是。你经常跟他在一起,你就是不会想要好好地安下心来做功课,就是说你出去跟他看个电影还是喝个咖啡回来,奇怪,你那个散乱心就起来,不是掉举很重、就是昏沉性很重,头脑就不清不楚,所以他会让你失去判断,就是因为你常常跟他相处,因为他的磁场不好,如果以磁场来讲比较能够了解,因为他磁场的影响会让你第六意识不清明,就会昏昏的,就是昏沉性比较重;那昏沉性比较重,你就会思考错误或者是判断错误,就会常常做出那种错误的判断,那个就是因为他影响我们的思惟,让我们脑筋没有办法很清明地来思惟佛法,刚才讲的正思惟是没有办法做到,因为他会让你浑浑噩噩,脑筋昏昏的;昏昏的除了障碍你判断以外,你也是没有心想要好好地精进用功。

你如果是跟同行善知识,今天大家都共同处在一起,或者今天共修完,回去就会很想精进很想拿书出来看,很想把功课或者大礼拜再多拜五百下,奇怪,就会有勇猛精进的心生起来,那个就是因为你跟善友相处的关系,因为那个磁场效应互相激荡的结果,你回去会更想要精进发心来修行。或者是跟那个有慈悲心、有菩提心的人相处,你回去莫名奇妙,那个菩提心也很自然就能够生起。

这就是讲到同行善知识的重要,就是你跟什么样的人相处,他就会影响你有什么样的发展,尤其是那个能够精进修行、还是不能够精进修行。

可是如果你不是跟这样的同行善知识的话,你就会很倦怠,会很散乱、很昏沉之外,还会很怠惰在修行上面。就是说你提不起想要拿一本书来看,也提不起那个念说我要把这个法门好好来用功,就是提不起想要修行的心,那个就是因为你常常跟不是同行善知识相处,所以他就不会策发你想要精进修行的心,大概就是这样的一个情况。

所以我们现在讲到这个“安处徒众”的重要性,就是它能够让你很好乐听闻正法以外,还能够勤发精进,然后互相讨论、互相策励来增长我们的道缘。就是说你在学佛修行上面能够精进、很快速地成就的原因,就是你常常亲近善知识还有善友。这就说到安处徒众的重要性。

然后“宴坐静室”也很重要。宴坐静室就是说在静室当中安坐。宴,就是默、安的意思;坐,是为了摄心。所以宴然安坐,是来先收摄我们的身,身住则心安。所以为什么要坐?就是为了要摄身,我们的身摄了以后,比较容易安住、我们的心比较容易能够得安,所以身住则心安。

静室呢,就是指没有喧杂声的地方,譬如我们说的阿兰若处等等,比较安静的地方。因为你要摄身嘛,摄其身,身住则心安,所以为了要摄身,你就要找一个没有喧杂声的地方来静坐,这样功夫才容易成就。

这个是对初学者来说(定力高的就没有关系),因为平时大多是处在动乱的境界当中,如果不宴坐,就不能摄身;不处静室,则不能摄心。现在安坐在静室当中,就能够一心修体真止,刚才讲的空观,才能一心来修止观,这就是宴坐静室的重要性。

看起来这两个好像是互相冲突的,对不对?一个要跟大众相处;一个要自己躲起来,所以前面说要“安处徒众”,现在又说要“宴坐静室”,这两个有没有互相矛盾冲突呢?是不是互相违背的呢?

这边这样子说,这两个都很重要。那为什么说要安处徒众,又说要宴坐静室呢?它有两个理由:

第一个理由,就是根性不同。还要看他的根性,因为每个人的根性不同,如果说他是多昏沉的,昏沉性比较重的,就适合安处徒众,因为他在家里自己用功都在打瞌睡,陷入大昏沉当中,所以这个时候就适合安处徒众,借着大众来策发自己。大众一起共修,就比较不会有昏沉性,为什么?就是我们刚才讲磁场的关系。奇怪,一个人在家坐跟共修大家一起坐,诶,就是不一样。

如果是多掉举的,就是散乱掉举心比较重的,他就比较适合自己安坐静室来修止观,因为安坐静室能够止息一切的世缘,不会再继续攀缘,自己躲起来修;不然常常跟大众在一起闲心杂话,他的心就更散乱了。所以这个时候多掉举的,他就适合自己安坐静室,就是要宴坐静室。这是第一个理由。

第二个理由,是因为我们要定慧等学。为了定慧平等的学习,所以要止观互相资助,止观要同时修。平时必须要依止善知识或同见同行的善友,互相议论佛法,使我们的用心不至差错,以免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这个时候是需要安处徒众,先建立我们的正知见,以免你自己在家用功,走错了路。

除了听闻和议论佛法之外,也必须静坐思惟、修习。就是说你静坐就是要正思惟、修习,使闻思修三慧圆明,这个时候就是宴坐静室,这个也是很需要的。所以这两者并不互相违背。以上所说就是戒定的内容。

第二是观慧,因为内容比较长,所以我们下一堂课再说。今天就到这里。

(师颂,众师兄跟颂)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www.lianshi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