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师佛网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选择字号→ 特大

t12、普贤章,长行,普贤菩萨请问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经文:

于是普贤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修大乘者,闻此圆觉清净境界,云何修行?世尊!若彼众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还修于幻?若诸幻性一切尽灭,则无有心,谁为修行?云何复说修行如幻?若诸众生本不修行,于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脱?愿为末世一切众生,作何方便渐次修习,令诸众生永离诸幻?”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本经的每一章都分长行跟偈颂两个部分。在第二“普贤章”里面长行分为二:最初是“普贤菩萨请问”;第二是“佛开示”。最初请问当中又分三个内容:第一、请法威仪;第二、正述请问;第三、表示虔诚。我们看经文:

“于是普贤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这是第一个“请法威仪”。“顶礼佛足”表示身业恭敬;“右绕三匝”表意业恭敬;“长跪叉手,而白佛言”表口业恭敬。所以这个威仪是修三业清净。

继续看经文:

“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修大乘者,闻此圆觉清净境界,云何修行?”

这是第二“正述请问”。内容分三:一、总问如何修行;二、三个问难;三、请示修行的方便。

首先是“总问如何修行”。“大悲”表同体大悲。这个同体就是和十法界众生同体,就是看到六凡法界众生,还在分段生死当中;四圣法界众生,还在变易生死当中,于是发愿要救度,称为“大悲”。

所以,就看自己的能力,虽然发愿救度,可是如果我们的能力只能帮助众生解脱六道轮回,不能够出十法界的话,这个时候的悲心就不圆满,就不能称为“大悲”。所以,现在会中的菩萨是变易生死未了;众生则分段生死未了,非佛的大悲不能救,所以称为“大悲”。所以这边的大悲就表示说,佛祂有发这个愿,也有这个能力帮助一切众生,不管是还在分段生死、还是变易生死当中的众生,都能够帮助他们出十法界,究竟圆满成佛,所以称为“大悲”。

“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修大乘者。”这个“修大乘者”,就是指初发菩提心的人。所以凡夫的发心,或者是二乘的发心都不能够称为“修大乘者”。所以这边不是指凡夫的发心,也不是指二乘发心;而是指初发菩提心的人,是这边所谓的“修大乘者”。

“闻此圆觉清净境界,云何修行”。就是听闻了前面,上面一章“文殊章”里面所说的,圆觉清净的境界,究竟要怎么修行呢?因为前面只讲到心性本体,但是没有告诉我们怎么样修行的方法,所以这是普贤菩萨听闻佛前面的开示:“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知道只要一念顿悟,当下就可以顿了生死,不需要假藉修行,也没有方便渐次可言。但是这个无修无证的最上法门,如果不是上上根的人,是没有办法领悟的。那看看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这种根性的众生已经不多了。若是听闻了这个圆觉清净境界,不能够直下彻悟、当下承当,那又应该怎么样来证道呢?然后它又没有告诉我们修行的方法,所以如果不能够假藉修行,又没有方便渐次可以依循的话,一定是很难悟入的。

所以普贤菩萨现在才愿佛为此会的诸菩萨众,以及为末世初发菩提心想修学大乘的人开示,在听闻这个因地法行之后,应该如何依解修行?

前面一章,佛已经开示顿悟的法门;但是悟必须要依赖智慧,所以文殊表智慧;那这一章,普贤菩萨请佛开示悟后如何修行的方便,所以普贤表大行。就必须智慧和大行互相资助,才能够契入圆觉境界。

虽然因地修行都是依圆觉真心;但是有了这个信解,在修行证道的时候,还是有种种的差别,为什么有种种的差别呢?因为每个人的障碍不同,障碍有深有浅,有的人障碍比较大,有的人障碍比较少;根性也有利钝:有的一听就悟,有的人听了半天,也不懂到底在说什么,那是根性的差别;还有习气厚薄的差别,有的人习气比较重,有的人习气比较薄,所以它还有厚薄的差别。

障碍有深浅的差别、根性有利钝的差别、习气有厚薄的差别,这等等的不同,所以佛才要随不同的根性引导,使人人都能够证入圆觉。所以从这一章“普贤章”以下的十章,就是佛为上根、中根、下根这三种根性的人开示如何修行的方便。

那这说明什么呢?就说明悟和修是不可以偏废的,你只是靠悟的话,还不能够证道,还要再加上精勤地修证,否则永远得不到受用。所以光靠悟是没有办法契入圆觉。

所以这个圆觉自性,虽然每个人都有;但是被无明遮障了,被无明覆盖了。无明覆盖之后,是什么样的情况呢?它就让我们念念转如来藏为藏识,你只要无明还在,这一念起无明,就转如来藏为藏识(藏识就是第八识),又变现出一切的身心世界来。我们面对这一切的身心世界、种种的六尘境界等等,我们又不断不断地分别执取。所以只要无明还在的话,你就是听到圆觉这个法门,你好像当下有一些体悟;可是那还是不够,因为你无明还在。只要无明还在,就念念转如来藏为第八识,又变现身心世界,然后不断不断地执取,妄想、分别、执著都不断。

所以如果不修的话,这个习气是很难除尽(这边的习气就是指一念无明起,这个无明的习气是很难除尽的)。所以悟了之后,悟到这个境界或者悟到这个内容,可是还是要起修,悟后起修,非常非常的重要。

那至于悟和修的关系,到底是怎么样的情况呢?我们是先悟再修呢?还是先修后悟?还是悟修同时呢?这三种情况都有:

第一种,是先悟后修。有的人他是才刚刚修行,他就悟了,悟得很快。他就在瞬间就能够明白一切法无我的道理;因此他就能够明白:没有修行的我,也没有所修的法;没有能修的我,也没有所修的法。他悟到了一切法无我的道理之后,他再修行,所谓的悟后起修,他就不会起任何的执著,所以他不管修什么法门,他都不会去分别啊、比较啊,所以他不管修任一个法门,他都很快就能够成就,就是很快就能够任运合道。这个是属于宿世善根深厚的人,因为他过去已经听过、也修过,而且修得很好,搞不好过去已经开悟,所以他这一世很快,一接触到佛法,诶!他就悟了,因为宿世善根深厚的缘故,过去世有修有证的人,所以他这一世很快,学佛修行不要多久,宿习所追,过去修学过的、行证过的,全部都能够现前,种子生现行。所以,很快地,这是第一种。这是属于“解悟”。

第二种,是先修后悟。也有的人是先修,修了半天,然后才开悟,这个已经算不错了,至少有悟嘛。所以第二种情况,就好比你生病吃药,慢慢地吃药,有一天病就好了,这就是先修后悟,它是属于“证悟”。这是大部分的,或是过去世如果善根、福德、因缘都具足的话,这一世就能够修行,然后开悟。一般还要这三缘具足才可以,要不然还是没有办法开悟,就是善根、福德、因缘这三个还要具足,这一世就能够先修后悟。

第三种,是悟修同时。这个是属于上上根的,上根利智的人才可以做得到。悟的当下,他修证就同时具足了。这种情况就好比说你用刀来斩绳子,你刀切下去的同时,绳子就断了,所以它是切、断同时,这个就比喻悟、修它是同时的。所以这个是属于“解证”同时,解悟、证悟同时。刚才第一种是解悟,第二种是证悟,第三种是解证同时。

所以他一旦明白了自性当中具足一切佛法,他就能够在一念之中具足万行。既然自性当中本来具足一切佛法,本来就有嘛,他马上就可用得上:那我一念之中就可以具足万法,或者是具足一切佛法,我马上就可以从体起用,马上就用得上,为什么?因为本来有啊,这个就是悟修同时。

像前面“文殊章”当中,我们也讲过:“知是空华,即无轮转”,这个是顿悟;因此他可以念念“圆照清净觉相”,这个就是顿修,所以文殊章它就是属于现在讲的悟修同时。

可是这个顿悟顿修的法门,只有上上根器的人可以做到,那其它人就只有靠先悟后修,或者是先修后悟。这个悟和修又有顿渐的差别。顿,就是很快;渐,就是慢慢,所以它分四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顿悟渐修。很快悟,但是慢慢修。顿悟,就好比太阳一出来,光芒立刻普照大地,刹那之间好像明白了佛法所说的道理,无我的道理,或者是契入圆觉的境界,当下好像有所悟,但是习气很难除,所以他要渐渐地修,把那个习气慢慢地除尽。所以这个渐修,就好比太阳的暖气,可以让我们很坚固的习气,就是坚冰慢慢地融化,再坚固的习气,但是你慢慢地修,还是可以除尽的。就好比太阳的暖气,可以把不管你多坚固的冰,都可以渐渐地融化。这是第一种情况。

第二种,是顿修渐悟。顿修,就好比你射箭,咻!一箭就射出去,这个是比喻顿修;渐悟,就好比你想要射中目标不是那么容易的,虽然这一箭出去了,但是有没有射中目标呢?那就要看你后面有没有经过长久的练习;所以后面的渐悟,就好比你想要射中目标,必须经过长久的练习。

第三种,是渐修顿悟。渐修,就好比你每天走路;顿悟,就好比你到达的目标是瞬间就能够进入,你走的时间很长,但是你到达目的地是一刹那之间。所以渐修,就好比每天走路;顿悟,就好比刹那之间就可以进入都市。

譬如说你现在要到乌来,你从这里慢慢走、慢慢走。慢慢走就比喻是渐修;最后到达乌来是一瞬间,是瞬间进入的,这个就比喻顿悟。

第四种,是渐修渐悟。就好比你爬山,一步一步地愈爬愈高,这个就好比渐修;那你愈爬愈高,看得越来越远,这个就好比渐悟。所以渐修好比你爬山,一步一步登高;渐悟,就好比愈高你看得越来越远。

这四种,第一种是属于解悟,后面三种是属于证悟,有解证的差别。

接下来,我们就看“正述请问”的第二个内容,是三个问难。我们看经文:

“世尊!若彼众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还修于幻?”

这是第一个问难。“众生”是指前面听闻空华的众生。“知如幻者”。这个“知”是指能照的智慧;如幻是指无明。就是用能照的智慧照破无明并不是真实有,犹如空中的花朵,所以说所照的无明如幻。“身心亦幻”。身心是因无明而有的,现在无明既然如幻,当然身心也是如幻。

“云何以幻还修于幻”。现在修如幻观,还是要假藉四大假合之身,仍然必须用六尘缘影之心,所以,能修的身心如幻,所修的无明如幻,像这样以幻修幻,真的能见真如吗?这个“云何”就是反难词。

所以第一个问难就是:“云何以幻还修于幻?”这样以幻修幻,就好比拿清净的水去洗污浊的水,你拿清净的水去洗污浊的水,这个污浊的水只会愈洗愈多,就用这个来比喻。那你现在以幻修幻,那不是增长无明吗?这样真的能够修出什么结果?真的能够见真如吗?这是第一个问难。

我们继续看经文:

“若诸幻性一切尽灭,则无有心,谁为修行?云何复说修行如幻?”

这是第二个问难。“幻性”就是指无明,无明能生幻法之性,所以称为幻性。“一切”就是指幻法,就是身心世界一切诸法。也就是一切的幻法圆都是无明所生的。“尽灭则无有心”。既然无无明,那么由无明而有的身心也无,这样一切尽灭,就没有心了。就是你说无明本来无,那么由无明生起的身心也无,像这样什么都无,当然心也无了嘛,对不对?

“谁为修行”。这样没有心,谁又是修行的人呢?“云何复说修行如幻”。没有修行的人,为什么又说修行如幻呢?因为没有修行的人,就没有修行的这件事了嘛;那为什么又说修行如幻?所以第二个问难是:“云何复说修行如幻?”既然没有修行的人,还要如幻修行,那会不会白忙一场,徒劳而无功呢?

接着看经文:

“若诸众生本不修行,于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脱?”

这个是第三个问难。“若诸众生本不修行”,若是诸众生听闻“无明本空,佛性本有”,就以为不用修了,无明本来没有的,佛性本来有的,本来有的就有了,本来没有的它就没有了,所以也不用修了。“于生死中常居幻化”。那你不修的话,就不能断烦恼。我们刚才讲还有无明啊,虽然佛性本有,但是你起了无明,所以你不修,你的无明就会生起我执、法执,有我执、法执就会生烦恼、造业,所以你不修,就不能断烦恼,不断烦恼,就会继续造业,有业就会随业受报,一直轮转在生死幻化当中。“曾不了知如幻境界”。既然在生死幻化当中,自然就不曾觉悟境界如幻。所以就一直在生死幻化当中,从来都不了悟、都不觉悟这一切境界是如幻的。“令妄想心云何解脱”,像这样的妄想心,就是不了真心的话,又如何解脱呢?所以第三个问难是:“不修云何解脱?”

这三个问难,虽然分三个;但是它总归在修行这个重点上面。所以普贤菩萨最后就要请佛开示修行的方便。我们看经文:

“愿为末世一切众生,作何方便渐次修习,令诸众生永离诸幻?”

这个是“正述请问”的第三个内容,请示修行的方便。上面已经知道不修的过失,就是不能够解脱,“常居幻化”。现在决定要修了,所以接着就要请示对治的法门:

“愿为末世一切众生”。这里普贤菩萨显然是专为我们末世的众生,请示渐次修习的方便。为什么要专为我们末世的众生呢?因为我们末世的众生很值得怜悯,为什么这么值得怜悯呢?因为我们末世的众生,不像现在与会的这些菩萨,他们能够经常的听闻正法。因为到了末法,正法越来越衰,能够听闻正法的机会越来越少;再加上众生的根性越来越钝,障碍越来越大,习气越来越强;再加上邪法炽盛,正法越来越少、越来越衰,因此邪法越来越盛,听闻的都是邪法的机会比较多,所以末世的众生想要成就圆觉,就会比较困难。所以现在就是专为我们末世的一切众生请佛开示,要如何修习的方便。

“作何方便渐次修习”。普贤菩萨因为前面的“文殊章”只谈到心性本体,没有说到如何修行的方法。那说到顿修顿悟这样的一个法门,纵然是非常的殊胜,可是在本会,还有末世一切众生,未必每一个都是上上根的人;能够体会的固然有如醍醐灌顶,当下可以顿悟顿修;但是不能够体会个中密意的人,可能反而会变成毒药,虽然是很殊胜的法门,但是你误解了,以为说“本来有嘛,圆觉清净的自性人人都具足,本来具足的,无明本空,本来没有,所以由无明所生起的一切身心世界也本来没有”,他就以为不用修了,这个就是吃了毒药,不但没有办法当下顿修顿悟,反而会误解如来的密意,这个就是不能够体会个中密意的人,反而变成毒药,以为不必修了。所以普贤菩萨才会为我们请示一条比较稳当的修行之路。

“令诸众生永离诸幻”,怎么样让我们末法的一切众生能够永离诸幻呢?这个“永离”就是对暂离所说的。暂时离,你偶尔有一些小小的体悟,或者是好像契入那个境界,可能上座的时候好像有一点那个味道,可是一下座,又回到原来的无明、颠倒、愚痴里面了。所以永离的意思是说没有一刹那间断的,永远就离开这个如幻的境界了,这个如幻的生死或者如幻的无明所生的身心世界,这一切如幻的都能够永离。所以他希望佛为我们末世的众生开示一条永远能够离如幻境界的,这样一条很稳当的修行法门。

所以,尽管听法的时候,知道一切如空华,但是遇到境界,不知不觉又被境界所转,而不能转境界,可见我们知道一切如空华的这个“知”是比量见,不是现量见;比量见就是你用你的第六意识去分别,知道一切如虚空中的花朵,都不是真实存在的,这个叫做比量见,不是现量见。现量见是你真正的契入那个圆觉境界,真正的了悟了无明本来无,所以由无明所生起的一切身心世界也本来无,这个是现量见。

所以一般的了悟,不能称为了悟,一般的明白,“我知道了、我了解了”,这个其实都是第六意识的分别,不是契入现量的境界,这是比量见。

那就算听到前面佛开示,当下能够悟到这个境界,也是因为你无明还在,你多生的习气很重,所以不是说当下能够悟了之后、当下顿悟,你马上就能够把你无明的习气瞬间就能够断除,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普贤菩萨才会为末世一切众生请佛开示修习的方便。修习的方便,就是修习的方法,到底要怎么修?确实的方法告诉我们。

“渐次”,它是不是有什么次第?第一步怎么样?第二步怎么样?一步一步,然后终于可以把无明除尽,是不是有这个修习的方便?渐次呢?能够使我们末世一切众生永离诸幻。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这个是“最初请问”当中第三个内容,就是表示虔诚。叙述求法的诚恳。

长行的第一个部分,“普贤菩萨请问”,我们已经介绍完了。下面是“佛开示”,就下一堂课再讲吧。今天就到这里。

(师颂,众师兄跟颂)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www.lianshi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