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师佛网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选择字号→ 特大

s5、普眼章(1)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解

讲于新加坡大悲佛教中心

经文:

于是普眼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演说菩萨修行渐次;云何思惟?云何住持?众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开悟?世尊!若彼众生无正方便及正思惟,闻佛如来说此三昧,心生迷闷,即于圆觉,不能悟入。愿佛慈悲,为我等辈及末世众生,假说方便!”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普眼菩萨:“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修行渐次、思惟、住持,乃至假说种种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时,普眼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彼新学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先依如来奢摩他行,坚持禁戒,安处徒众,宴坐静室。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


各位居士大德:

阿弥陀佛!

我们今天进行的是第三章“普眼章”。

好,我们看经文:“于是普眼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这个是请法的威仪。普眼菩萨在大众中,从本座而起,先顶礼佛的双足,再右绕佛三匝,接着跪下来,双手合掌,而启白佛说:

“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演说菩萨修行渐次;”

普眼菩萨启白佛说:“大悲的世尊!愿您能为此会的诸菩萨众,以及末世求大乘的一切众生,演说菩萨修行的渐次。”渐次,就是渐修的次第,叫做渐次,修行的次第。那为什么这边要请佛开示修行的渐次呢?听过前面两章的师兄就能够了解,为什么这边请佛开示修行的渐次,因为前面两章是没有渐次的:

还记得吗?第一章是“文殊章”,佛开示“知是空花,即无轮转”,知是空花,即无轮转,你只要了悟一切都是虚空中的花朵,本来没有,当下,当下就可以免于生死轮转,当下六道生死就切断了,只要你能够了悟契入那个境界,了悟什么呢?一切都是虚空中的花朵,虚空中的花朵,虚空中本来没有花朵,是因为无明才以为虚空中有花朵,那你能了悟六道轮回自性本来是虚妄的,本来没有六道轮回,是无明妄见才见有六道轮回,你能够了悟、契入这个境界,你当下就能够断生死了,所以它是属于顿悟顿修的法门。

第二章也是,第二章“普贤章”,佛又开示“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就是说你知道一切是幻,当下就已经离幻,知道的当下就已经远离诸幻了,所以不需要任何的方法,说你第一步怎么样、第二步怎么样……,一步一步的来远离诸幻,不用!你只要能了悟,当下就已经离幻,因为知道它是假的嘛,假的就远离啦,所以需不需要什么方法?远离的方法?不用。那离一切幻的当下,圆觉自性就现前,所以也不需要渐修的次第。看你什么时候能够远离一切的幻化,远离的那个当下,我们的自性就能够现前,所以也不需要修行的渐次。

所以前面两章:文殊章跟普贤章,都是属于顿悟顿修的法门,当下就能够了悟,能够顿断生死,能够开显我们的圆觉自性。

但是问题来了,如果你不是上上根的,前面听了佛的开示,没有办法当下顿悟顿证的话,怎么办呢?如果不是这样的根性的话,怎么办呢?所以才有这一章——第三章,普眼菩萨帮我们前面没有办法悟的众生,帮我们请佛开示渐修的次第。既然不能够顿悟,那就应该还有渐修的法门哪,所以这个就是为什么普眼菩萨首先请佛开示修行的渐次。

接下来:“云何思惟?”

先问修行的次第、渐修的次第,怎么样来一步一步来修。接下来问的是应该如何来思惟呢?因为思惟是修行下手的第一步功夫,听闻之后,就是思惟嘛。所以接下来请问佛的就是应该如何来思惟?听闻之后,如何来思惟。

听闻之后,如果没有思惟的话,所有都停留在理论的阶段,是没有办法实现的,就没有办法实证佛所说的任何的境界,你只是听完,但是你没有接下来思惟,或者是修的话,是不可能契入佛所说的境界。所以听闻之后,一定就是思惟,非常非常的重要。

像我们知道,但是都做不到,那就是因为思惟的功夫不够,很多理论我们都听了很多了,可是为什么都做不到呢?就是因为没有正思惟,没有下这个功夫。

那一直思惟到境界现前,境界现前之后,我们就要安住保持在这个境界当中,不要让它丢掉了。所以,接下来就请问:

“云何住持?”

应该如何安住保持,也就是功夫上路之后,我们如何安住保持在我们所契入的那个境界当中不会失坏?那个境界不会失坏,也不会丢了,所以这个保任的功夫也非常的重要。所以思惟接下来就请问:你思惟到一个境界之后,契入那个法门的境界之后呢,你怎么样安住保持在这个境界当中。

能够安住保持在这个境界当中,就能够最后圆满开悟成佛,所以:

“众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开悟?”

对那些还没有悟到圆觉的众生,要用什么方法才能够使他们全部开悟呢?

“世尊!若彼众生无正方便及正思惟,闻佛如来说此三昧,心生迷闷,即于圆觉,不能悟入。”

普眼菩萨说:世尊!若是众生没有正方便和正思惟的话呢,前面听到佛如来说了顿修顿悟的法门,不用渐修,不用修就能够当下悟到的这个如幻三昧法门——“知是空花,即无轮转”、“知幻即离,离幻即觉”这个法门呢,反而心生迷闷,因为不是那个根性,不能够当下就契入那个境界,所以听佛前面的开示,反而心生迷闷。

“迷闷”是什么意思呢?迷,就是迷惑,不能够了悟,叫做迷;闷,就是闷住了嘛,闷住了就是不通,没有办法契入佛所说的那个境界,所以就是听了一头雾水,不能够明白什么是如幻三昧,也不知道怎么契入圆觉的境界。

“愿佛慈悲,为我等辈及末世众生,假说方便!”

所以愿佛大发慈悲,为我等辈,为我等辈——就是现在在此会的这些菩萨众,以及末世的众生,假说修行的方便。

说修行的方便就好了,为什么要来个“假说”呢?因为前面那个顿悟的法门是不用修行的方便,本来没有方便,现在硬要说出一个方便,所以叫做“假说”,既然不能够顿悟,那只有渐修,所以就要在没有方便、本来没有方便当中要强说一个方便,所以叫做假说。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普眼菩萨说完了前面这一段话之后呢,就向佛五体投地,表示虔诚,这样请法,重复了三次。

“尔时,世尊告普眼菩萨:‘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修行渐次、思惟、住持,乃至假说种种方便。’”

这个时候,世尊先赞叹普眼菩萨:“善哉!善哉!善男子!你能够为在场的菩萨众以及末世的众生,请问如来因地修行的渐次,应该如何思惟、如何住持、还有假说种种修行的方便。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那你们现在就仔细地听,我就要为你们说了!”所以在赞叹完了之后,佛就答应说法,但是佛告诫大家要仔细地听。谛听,就是仔细地听。

“时,普眼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这个时候,普眼菩萨看到佛答应说法了,所以非常的欢喜,于是就遵奉佛的告诫,和大家一起安静下来,仔细地听。

“善男子!彼新学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

佛说:“善男子!不论是初发心的菩萨(新学,就是初发心的,初发心的菩萨),还是末世的众生,凡是想要求如来清净圆觉妙心的,都应该心住正念,就能够做到远离诸幻。”

这边佛祂先说了一个总原则,就是说你只要能心住正念,就能够做到远离诸幻,这是一个总原则。那至于怎么做到呢?就是下面所谓的渐修的次第:

“先依如来奢摩他行”

先要依止如来的奢摩他来修行。什么是如来的奢摩他呢?“奢摩他”我们都知道,就是止,修止叫做奢摩他,就是修定。

奢摩他就奢摩他,为什么前面要加个“如来”的奢摩他呢?那就说明这个奢摩他跟一般的不一样。一般如果是外道或者是小乘他们所修的止,是比较粗浅的止,是比较粗浅的定,不是如来所修的定。所以现在为了区别它不是外道、小乘所修的定,所以就加个如来。

因为外道或者小乘他们的定,只有止,没有观,所以只能够得定,不能够开发智慧。那现在所谓的如来奢摩他,如来所修的定,它是同时包含止观在内,修止又修观,所以既能够得定,又能够开发智慧,所以就是止观双修、定慧双得。所以跟外道、小乘的定是不一样的,所以加个“如来”:如来奢摩他。这个就是说修行的第一步,就是要修定,这个是渐修的第一步,就是要修止。

但是我们想要得定,必须要持戒来配合,所以佛接下来说:

“坚持禁戒”

还要坚固持守一切的禁戒,绝对不犯,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得定。

可是我们一般都是先说先持戒嘛,先持戒,然后再修定。那为什么现在反过来?有没有?先依如来奢摩他行,然后才坚持禁戒,那它为什么这里要先说修定,而不是先持戒呢?那就是因为如果是散乱心来持戒的话,不但不能够清净戒律,也不能够得定,所以这里才说要先修定。

其实呢,持戒和修定它是互相摄持的,就是有定的持戒,这个戒行容易清净。所以你持戒如果没有定力的摄持,你也是很容易破戒,烦恼一生起来就不行了,就破戒了。所以想要持戒清净,还需要定力来配合。那同样的,你修定也是要有持戒的功夫,你才能够真正的得定,所以有戒的修定,才容易得定。这就说明,其实它是互相摄持的,持戒跟修定同样的重要。

那另外,修行的时候呢,还需要善知识,还有善友(善友就是同行善知识、同参道友),需要善知识的教导,还有同参道友的互相切磋鼓励,所以佛接下来说要:“安处徒众”,就是徒众们要安心共处在一室,大家安心共处在一室,就是大家聚在一起,安心最重要。大家聚在一起,然后很多是非,大家都不能够安心好好来修止观,所以这个安心很重要。

那大家共同聚在一起做什么呢?就是先要依止善知识,听闻正法嘛,所以先要依止善知识来听闻正法。接下来听闻之后,大家就要在一起共修。那共修要安心地共处在一室,这样互相切磋勉励,修行才容易成就,那问题是怎么样做到安心?那就是要有共同的见解,大家一起共修,一定是有共同的见解,聚在一起才不会互相起法诤。法诤就是说:我说我的法最殊胜,你说你的最殊胜;那有的持中观见、有的持唯识见、有的是内观禅的、有的是天台的。大家聚在一起,因为见解不同,就要互相的分别比较,所以就没有办法真正的做到安心。

所以大家安心共处在一室,第一个条件就是大家有共同的见解,大家在一起之后,是不是也要修同样的法门?不会说今天来共修,你修你的,我修我的,不可能,所以还要共修同一个法门,有共同的见解,修的是共同的法门,这样才能够大家安心地聚在一起用功。听闻正法之后,然后就互相讨论,这样子才确定自己有没有修错啊,知见有没有错误啊。

除了共修以外呢,自己单独用功也很重要,所以下面说:

“宴坐静室。”

这个“宴”就是安的意思,宴坐就是安坐,安坐在静室当中。除了共修之外,自己安坐在静室当中用功,也是非常重要的。

那也许有人要问说:“我每次参加共修就好啦,那为什么还要自己单独用功呢?”那就要看你的功夫怎么样,如果你功夫很高的话,当然就OK啰;如果不是的话,如果心还是很散乱,然后平常身心都在动乱之中的话,那可能也还是需要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自己单独来用功。

这个宴坐就是安坐,就是说你好好地坐下来,这样才能够摄身;不然身也是在动乱之中,就是你坐不住,没有办法得止,也没有办法修止观,所以安坐是为了摄身。那个静室呢,是为了摄心,这样我们收摄身心,才能够一心来修止观。所以安坐就是好好地坐在一个地方,那个地方是非常安静的地方,所以这边的静室,就表示说它不是很喧闹、很吵杂的地方,而是非常安静的地方,这样子才容易摄心。

那前面说要共修,现在又说要单独修,到底哪一个比较重要呢?是共修重要呢?还是单独修比较重要?那就要看看我们自己是哪一种根性?比较适合共修?还是自己躲起来修?

如果说自己是昏沉性比较重的话,那就比较适合大家一起来共修。因为反正一个人也不可能用功,就是说他整天昏昏沉沉、懒懒散散的,反正也不可能好好用功,这个时候还不如参加大家的共修,借着大众的力量,然后来策发自己的精进,所以这种情况呢,就适合参加共修。你看大家修,自己不修不好意思,所以就跟着大家修,也因此进步得很快。

那如果是容易散乱掉举的这种根性的话,就适合单独来修。因为心已经很散乱了,身口意也都在掉举当中,如果再参加共修,因为他心很散乱,你猜他共修会好好地修吗?也不会啊,对不对?一个礼拜好不容易碰面一次,啊,开始话家常。所以碰在一起都是在聊天,聊得不过瘾,共修之后再找一个咖啡厅,好好地喝咖啡,继续聊,反而增加他的散乱,因为他心容易攀缘,很容易攀缘外境,很容易受到外境的影响,所以常常聚在一起反而心更乱,反而更容易打妄想。所以这样的根性的,那他就要先躲起来自己好好地修,增加自己的定慧力之后,然后再参加共修。

所以要看什么样的情况,其实这个是依比较偏重的这一边来说。其实这两样都非常的重要,因为我们不能够不听闻正法,也不能够没有同参道友;当然自己用功也非常重要,所以这两个其实都是非常的重要。只是看你现在的情况,目前的状况,你是比较适合参加哪一个,你就先从它下手,其实两个都很重要。

前面说到:如果众生没有正方便、正思惟的话,即使听到佛所说的三昧,怎么样?心生迷闷,反而心生迷闷,没有办法契入圆觉的境界,所以佛现在就开示什么是正方便,从刚刚开始:“先依如来奢摩他行,坚持禁戒,安处徒众,宴坐静室”,到这边为止是正方便。

什么是正思惟呢?接下来:

“恒作是念”就是正思惟。

所以,佛其实祂已经开始告诉我们怎么样下手来修了:先修如来奢摩他行,这个是止观双运,不要偏在哪边,不要修止不修观,修观不修止,止观要同时下手——这个才是如来的奢摩他行。

另外呢,要坚持禁戒,你想要定慧双修,止观双运的话,就必须要持戒清净,才能够做到这个如来奢摩他行。如来奢摩他的修行,一定要坚持禁戒,戒律一定要非常清净,然后你才能够成就这个止观,成就这个定慧力。

所以佛告诉我们渐修的次第:第一个就是要修定,然后持戒,然后安处徒众,平常要多依止善知识,听闻正法,同时也要和有相同见解,同修一个法门的同行善知识(就是善友)要互相地来讨论,大家聚在一起不是闲话家常,是共同来讨论修这个法或者听闻这个法的内容,大家来讨论,看你平常思惟得有没有错误,才不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所以先把正知见,好好地正确地建立了之后,这样子用功才不会走错了路,所以同行的善知识也是非常的重要,这个就是“安处徒众”。

然后呢,在听闻正法,还有跟善友共同讨论佛法之外,还必须自己来静坐思惟,这个就是“宴坐静室”,这个就是下手的正方便,修行第一步怎么修?就是从这样子下手来修。

那正式修了,就是下面讲的内容,就是第三章“普眼章”,普眼菩萨章,这一章要告诉我们的修行的法门,怎么样达到最后的开悟成佛的一个法门,现在要开始介绍了。

“恒作是念:”

这个“恒作”,就说明它不是偶尔这样做,是恒常这样做。所以在平常,不论行、住、坐、卧,任何威仪当中都是这样做,一天二十四小时当中,也从来没有离开过这样的正念,这个叫做“恒作”,这个是重点。

所以我们就知道为什么我们功夫不上路,就是偶尔修一下,然后就没有了嘛,上座有,下座就没有了,那个就是因为没有做到“恒常地”来这样做,偶尔修一下不够,所以你想要一个功夫非常扎实,然后快速的进步,很快的达到那个目标成就的话,就是要恒常的这样子来修,这个非常重要,你心心念念都在法上用功,当然很容易就成就了。所以这个“恒作”是重点。

那念什么呢?恒作是念这个“念”念什么呢?“我今此身四大和合”。这个“念”是正念思惟的意思,就说明它不是第六意识的分别心,它是智慧的观照,所以我们看到这个“念”,就知道它不是第六意识的分别,第六意识的分别是“想”,所以你修什么法门是思惟,是正念、正念思惟,不是第六意识想一下。

所以我们也知道:为什么我们知道做不到,然后经常这样用功,但是达不到那个效果,就是因为我们都是用第六意识想一下,不是正念思惟,不是用智慧去观察、去分析观照,不是;而是用第六意识想,想没有用,第六意识想才有,没有想就没有,所以它不能转动我们八识田那个种子,没有那个力量。只有智慧的观照才能够慢慢熏、熏、熏到我们第八识,然后转变我们第八识那个种子。可是第六意识的想心所是没有办法转变我们第八识的种子,没有办法转变,所以它的效果很差。

所以一定是正念思惟,“恒作是念”就是恒常的这样来做。正念思惟什么呢?“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恒常作这样的正念思惟:我现在的这个色身只是四大的和合。恒常,行、住、坐、卧当中,都没有离开这样的正念:我这个色身,只是四大的和合。任何时候都没有忘记这个念头哦,那个叫做心住正念;你一忘记,就是失念了嘛,一失念怎么样?又回到原来的这个身体是“我”,马上又回来了,这个色身是我的,它不是四大的和合。

所以之前大家都听闻说:我们这个色身是假的啊!是四大和合!可是为什么我们每一个观念里面,念念都把它执为是真实存在的?就是因为没有“恒作是念”,没有下这样的功夫,我们常常都忘失了。偶尔想起来:“哦,这个四大的假合”,可是第六意识想一下这样而已,所以它没有办法发挥很有效的作用。一直要熏习到你念念都不忘失说“这个色身是四大的和合”,这个就是功夫了、心住正念的功夫。

好,光是说这个色身是四大的和合,那我们马上就破除这个身见了吗?好像也没有那么容易,因为我们众生对色身的执著非常的坚固,不是现在说它是四大的和合,然后我们就能够破除这个身见,没有办法,因为熏习太久了,坚固不忘这个色身是我的、我的,真实存在的。所以它才要进一步地观察,说为什么是四大的和合呢?我再进一步用智慧来分析、来观察,所谓的四大和合到底是哪些内容呢?

所以,接下来佛就开示说:

“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属于地;”

我们所谓的头发、汗毛、指甲、牙齿、皮肤、肌肉、筋、骨骼、骨髓、脑浆、还有垢腻的颜色等等这些都是归属于地大。

那这个“地”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凡是有质碍的,我们就称为“地”。就是说有物质的障碍,你从这一头没有办法穿过到那一头,中间有物质的阻碍,这个就是“地”的特性,凡是没有办法穿过去的,这个都是属于“地”。

那为什么称为“大”呢?就是到处都有,叫做“大”。无处不存在,这个穿越不过去的这个物质,这个就称为“大”。到处都有:从我们内在的色身,到外在的山河大地,这个物质世界,到处都有这个“地大”。房间,我们现在的讲堂,这个桌子、椅子,全部都是没有办法穿过去的,我们看得到的,你只要是没有办法穿透、看到后面的,这个全部都是属于地大,所以它是无处不有,到处都是存在,所以叫做“大”,只要是没有办法穿越的、有物质阻碍的,这个都称为“地大”。

那我们分析这个色身:头发啦、指甲啦、牙齿啊,这些都是属于地大,它只属于地大。那你说头发是不是我?头发是我的头发吗?头发是我吗?那我剃完了,“我”就剃掉了;那我常常剪指甲,手指甲、脚指甲,你说指甲是我,那我“喀嚓”一刀,就把“我”给剪掉了,所以也不能说指甲是我,我们常常在剪指甲,那个“我”都剪剪剪……,所以你也不能说指甲是“我”,对不对?牙齿是我吗?蛀牙的时候,那颗拔掉,“我”拔掉了吗?所以你也不能说牙齿是我。所以我们分析它现在讲的地大,你每一个去分析,它都不是我。那地大是不是我?不是我啊!所以我们分析这个色身,属于地大的,凡是有物质障碍的,这个都不是我,它只是属于地大而已。我们内在的色身有地大,那外在也是有地大,内外都有地大的存在,但是都不是我,不能够证明它是我,因为它也是生灭法嘛。

那哪些属于水大呢?

“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

这些都是属于水大的。什么是唾呢?就是嘴巴流出来的,叫做唾;鼻子留流出来的,叫做涕,我们说鼻涕嘛;伤口溃烂所化的,叫做脓;身上流的,是血;血的精华,在我们体内汇集的,叫做津;向外排泄出来的,叫做液;像丝一样垂下来的,叫做涎;浮聚在嘴角的,叫做沫(我们说口沫横飞,嘴角有白白的小泡泡,那个叫做沫);咳嗽从喉咙出来的,叫做痰;悲伤哭泣,从眼睛流出来的,叫做泪;那我们肾脏所藏的,叫做精;精所化的,叫做气;还有排出来的大便、小便,这些都是归属于水大。

那什么是水的特性呢?就是有润湿性的,就是水的特性。所以刚才讲的这些唾、涕、脓、血……这些都是有润湿性的。它也是到处都有,所以它也是称为“大”,有润湿性的,到处都存在,所以叫做“水大”。

哪些属于火大呢?

“暖气归火;”

我们全身的暖气,这个暖气就包含体温啊、热量啊,这个都是归属于火大。

那什么是火大的特性?就是有暖热之相的,属于暖热的、有温度的,这个我们都称为火大,它就是火的特性,火的特性就是暖热。

“动转归风;”

我们全身的动作运转,这个都归属于风大。所以风的特性就是有动转之相的,我们称为风。像身体的活动啦,就是属于风大;呼吸属于风大;生命的那股能量属于风大。我们说“我生病,没有力气”——那个力气,就是属于风大,它是属于一股生命的动能,这个都是属于风大。

所以我们就四大一个一个去分析:地大——分析,我们身体这些属于地大,但是我们不能说它是我的;我们流出来的这些有湿润性的,也不是我的,流的泪,那个眼泪是我的?流出来,就“我”的流掉了?那我流口水,“我”也流掉了?所以也不能说这些是我的。

“四大各离;”

当我这样正念观察的时候,发觉这四大各自分离,各有各的归属:我把头发、指甲……发、毛、爪、齿、皮这些,我把它归在地大,所以它归属于地大;然后流出来的这些液体,它是属于水大;我的体温,属于火大;我的呼吸,属于风大,还有身体的动作,属于风大,各有各的归属,而且四大是各自分离,各有各的归属,分离到哪里去?它归属的那个地、水、火、风四大去了。

那要问了:“我”在哪里?四大各离、四大各自分离,各自有各自的归属,那“我”在哪里呢?

所以它说:

“今者妄身,当在何处?”

那么我现在所执著的这个虚妄的身体,它应当在何处呢?四大各离,各有它的归属,那我这个虚妄的身体,它应当在哪里呢?它是属于这四大?还是其中的一大?还是都不是?好好地分析观察,用我们的智慧去分析:

如果说这个妄身属于四大,地、水、火、风都是我的身体的话,那“我”就有四个,对不对?我有四个,因为有四大嘛,所以我这个虚妄的身体就有四个——有四个我的身体,可不可能?不可能啊!我们觉得“我”只有一个身体啊。所以如果说这个妄身属于四大,就应该有四个“我”,这个是不能够成立的。

那说其中的一个是我,另外的三个不是我,也不能这样说。所以如果说这个妄身只属于其中的一大,其他的三大就和我没有关系啦。可是我们刚才思惟观察、正念思惟观察:我们这个虚妄的身体,它是地、水、火、风的和合啊,所以你不能说“我”只有其中的一个地大,然后其他三个跟我没关系,你也不能够这样讲,因为它是四个的和合。

所以你说四个都是“我”,不对!其中的一个是“我”,其他三个没关系,也不对!那你说四个都跟我没关系,也不对!所以你不管怎样去分析,得到一个结论就是:

“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

所以这个观察的过程非常重要,你只要在定中好好地这样来正念观察的话,很快就破除这个身见,因为你分析到最后发觉“我”不可得啊,它只是四大的和合这样而已。

所以它说:这样正念思惟的结果呢,我马上(即,就是马上、立即)立即就能够了知,了知什么呢?这个色身毕竟没有它真实的自体,它只是四大的和合之后才有的假相,实际上是如同幻化的,幻化就是不是实有的,不是真实存在的才叫做幻化,它只是四大和合之后的一个虚假的形相,并不是真实有这个色身,不是真实有,它只是四大和合了之后的一个假相,实际上它是如同幻化的——这样就可以证明这个色身不是我,这个就是“观身无我”的修法。

前面那个“念”,正念观察的那个“念”,是智慧的观察;那现在这个“知”,是智慧的了悟,藉由前面智慧的观察,然后才有现在所谓的了悟。这个了悟,是你真正的契入那个境界了。刚才说嘛,如来奢摩他行,就是止观都包含在里面,所以这个是定中来正念思惟,所以定中有观,观当中也有定力的摄持,才会达到破除身见这样的效果。

所以我们平常怎么用功呢?就是这样子来用功:正念思惟观察这个色身,它只是四大的和合,哪一些属于地大?哪一些属于水大?哪一些属于火大?哪一些属于风大?四大各离,各有它的归属,那我这个虚妄的身体应该在哪里呢?不能说它四个都是我;也不能说它是其中只有一个,其他三个跟我没关系;也不能说除了这四个之外,另外有一个“我”的存在,也不可以这样说。

所以分析的结果就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就是这个虚妄的身体,只是四大和合所有的假相,毕竟没有它真实的体性,如同幻化一般的不真实,就可以破除身见。破除身见,就证至少初果、小乘初果,至少啦;如果大乘有发菩提心,就不只是初果而已。

好,这个就是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好吧?刚好一个段落。

你们有问题可以问,没有准备?

问:师父您好!有一个疑问就是:地、水、火、风,是否可以选一个部分,还是要全部观察,看到清清楚楚的?

答:可以一个一个观察,先一个一个观察;你可以一个一个来,头发,你就观察头发是我吗?不是我!头发可以剪掉,所以头发不是我。

问:全部要一直在想,还是可以选一部分观察?

答:看你执著的程度。我们刚才说了,为什么要进一步,其实佛前面讲第一句,你是根性比较利的,就可以了,有没有?第一步正念思惟什么?这个色身只是四大的和合,其实到这边就结束了,如果你这个时候就可以破除身见,后面就不用再进一步的分析了。就是因为众生对这个色身非常的执著,那个执著非常的坚固,所以不是说是四大的和合,然后他就可以马上就破掉了。所以没有办法,佛才要进一步开示说:为什么是四大和合,然后哪四大?就是地、水、火、风四大,然后我们去分析,我们这个色身,哪一个部分属于地大、哪个部分属于水大,一个一个分析,分析到最后,我们是真的找不到“我”了,他才心甘情愿把这个“我”放掉,才可以承认说这个色身不是“我”,是这样子。

所以你说到底要微细到什么样的程度,就看你对这个色身坚固的执著到什么程度,你越坚固执著,你那个身见越难破,你可能就要观察得越仔细,就是仔细到自己:“好,这样可以,我可以承认这个”,因为分析到最后,“我”不见了嘛,对不对?地水火风都不是我啊,那我在哪里?你就会起了这样的一个疑情啊,那这个时候,你这个身见就破了,这个就是“观身无我”,观察这个色身不是我的一个修法,这样明白吗?详细的程度,跟自己执著的程度成正比。

问:晚上好,师父!师父,想请问您:第一章跟第二章,这个“知是空花,即无轮转”以及“知幻即离,离幻即觉”,在每一次当你知幻过后,你即离,这样你就……

答:那个“知”是重点,那个“知”不是知道,知道是第六意识的想心所,那个没有办法“知幻即离”的,没有办法当下就离。那个“知”,第一个文殊章跟第二个普贤章,它的修行的重点是那个“知”字,那个“知”不是知道,不是第六意识知道,而是了悟,了悟就是说你契入那个境界,佛一说“知是空花”,知道这一切的十法界的身心世界都好比虚空中的花朵,当佛这样开示的时候,你就契入那个境界,当下就是虚空中的花朵了,懂吗?当下契入那个境界,那个是“知”的意思,所以你当下就可以离了,因为你已经“现见”,现前观见整个十法界的身心世界就好像虚空中的花朵一样了,你已经看见它就是虚空中的花朵,懂吗?契入这个境界了,知道它是虚空中的花朵;虚空中本来没有花朵,你当下现见,无明就破了,才能够“知是空花,即无轮转”,当下生死就切断了,当下哦!所以你一定是要契入那个境界,所以那个“知”一定不是第六意识“我知道”,我们都知道啊!可是六道还是继续轮转。

问:师父所谓的“知”,就是见道吗?就是本来面目吗?就是自性吗?您说的那一个“知”,就是自性的境界吗?就是本来面目吗?就是道吗?

答:对啊!就是明心见性,就是圆觉自性现前了,我们前面讲两章的时候有讲啊,圆觉自性现前了。

问:所以如果要做这样,是不是一直保持正念?

答:对!所以我们前面两章,就是说:你没有办法当下契入那个境界的话,你也可以把它当作咒语来念:“知是空花,即无轮转”,烦恼现前的时候,“知是空花,即无轮转”,对!慢慢熏熏熏,熏到第八识;有一天,一个不小心,可能踢到石头。古人是踢到石头啦,我们就不知道是撞到墙、还是怎样,因为思惟得太专心,可能撞到墙就开悟了,就真的是当下契入那个境界,所以可以这样不断不断地练习。

问:师父请问,这样一直不断练习,会不会进入一种无念的状态?

答:无妄想,念真如,它只是说你能够…,它比较偏重在定这边,无念,就是说它也是算一个境界。我们常常说真心无念嘛,真心离念,就是说你的真心其实是没有任何的妄念的,那你可以一直保持没有妄念那个状态,其实它就是真心的状态;可是我们也说你不可能保持很久,为什么?因为马上又动念了,一动念怎么样?“动念即乖”嘛,那一念无明就生起了,无明生起,诶,就有八识,八识又变现十法界、身心世界,就统统都来了,“一念无明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就统统都来了。

所以如果你可以一直保持在真心无念那个状态的话,不起一个妄念,不起无明的话,那个就是佛的境界了,那个就是真心。现在就是功夫的问题,你可不可以一直保持,我们刚才讲那个安住保持嘛,住持嘛,住持就是安住保持,你可不可以安住保持在那个无念的状态,不起一个妄念哦,一直保持那个无念。但是那个无念,常常又会被人家误会说比较偏在定,就是第六意识不起分别的那个现量境,对不对?当下好像也是无念,可是它差很多,对不对?一个是讲真心,一个是讲定的当下没有分别的那个状态。

问:师父,再请问一个问题。譬如说:瞋心起,如果当你知道这个瞋心起,然后你就观察它、消融它,我想知道这个消融的目的是什么?

答:消融的意思,就是当下你知道它是因缘所生,无自性,当下就消融了。

问:这样的一个练习,是不是说我能够慢慢把我的瞋心减低?

答:瞋心不怕,因为它也是生灭法,对!瞋心起来,当下知道瞋心不可得,就消融啦,因为瞋它是生灭法,生灭法的意思就是说它不可能永恒存在,它也是因缘所生。为什么会起瞋心呢?就是内在的种子生现行了,有一个外缘牵动我内在那个瞋恚的种子让它生现行,我就起了瞋恚心;可是这个是生灭法,因缘所生嘛,因为有一个外境,然后牵动我内在瞋恚的种子,让它生起现行,所以它是因缘所生,只要是因缘所生,都是无自性的,都是无常生灭的,它不可能永远气到一辈子,到死为止,所以它是生灭无常的。

生灭无常的都不可怕,对不对?因为说明它是无自性的嘛,是空的,自性是空的,所以瞋心不可怕,自性是空的,你当下就把瞋心消融了。这样不断不断地练习,当你契入那个空性的境界了之后,对!它就可以把我们瞋恚的种子怎么样?慢慢地清净,你慢慢地清净你那个烦恼、贪瞋痴慢,种种烦恼的种子,慢慢地就能够清净,就是用空性的、般若的智慧、空性的智慧,然后把我们内在那些烦恼业力的种子,可以慢慢地清净,就是靠它。

(谢谢师父!没有问题了)

问:师父,请问您说小乘见有止,没有观,可是小乘也有Vipassana(insightmeditation内观)。

答:对啊!没错!小乘就是说奢摩他跟毗婆舍那嘛,对呀,奢摩他的时候,就是讲止啊;毗婆舍那,讲观啊,分开的,懂吗?它讲奢摩他,讲止的时候,没有观在里面;另外讲观的,叫毗婆舍那,明白吗?

我没有说小乘没有慧,没有观,不是!而是说他在修奢摩他、在修止的时候,就是修止,所以他只得定,没有讲到那个观;因为慧是靠修观,然后开发智慧的。所以他修定就是修定,修止就是修止,修观就是修观,修止成就定力,修观成就慧力,分开修的。可是如来奢摩他行是止观双运,定中有慧,慧中有定,两个同时都成就,懂吗?这是它的差别,不是说小乘没有观,我没有这样说哦。

问:法师,平日如何训练自己不用第六意识去看问题、去判断?

答:这个就是保持第六意识现量境嘛:就看只是看,听只是听,不去做分别,保持第六意识的无分别,这样子去练习。当你成就定力的时候,你就会看得很清楚,但是你的心没有分别,所以你不可能生烦恼,就这样子练习,保持第六意识无分别。六尘境界现前的时候,你就只是用你的眼、耳、鼻、舌、身去看、去听,不作分别,知道,但没有分别。好吃就是好吃,没有生贪;不好吃就是不好吃,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不会生瞋。这个要靠训练,不然它很快,因为习气跑在先。所以你一定要不断不断地练习,把你的定力训练好了之后,你用定力来看的时候,你的心就不动了,但是看得很清楚哦,所以你是如实了知,但是心没有动,那个就是有定力;然后再加上你有慧观的话,知道它都是生灭无常的、无我的,诶,那个很快就开悟了。

问:“普贤章”说:以幻修幻,现在又说要离诸幻,为什么?

答:可见你没有很明白前面的,前面也是要远离诸幻,只是说它可以当下就远离了,不用渐次来修行,不用渐修的法门,当下就可以远离,不是“知幻即离”吗?你知道一切是幻,当下就远离诸幻了,所以它也是要远离诸幻,不是没有远离诸幻。

好,我们今天到这里。

(师颂,众师兄跟颂)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www.lianshi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