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师佛网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选择字号→ 特大

s2、文殊章(下)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讲于新加坡净名佛学社

经文:

云何无明?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

善男子!空实无华,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

善男子!此无明者非实有体,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如众空华灭于虚空,不可说言有定灭处,何以故?无生处故。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

善男子!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无,本性无故。彼知觉者,犹如虚空,知虚空者即空华相,亦不可说无知觉性,有无俱遣,是则名为净觉随顺;何以故?虚空性故、常不动故,如来藏中无起灭故、无知见故,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是则名为因地法行。菩萨因此于大乘中发清净心,末世众生依此修行,不堕邪见!”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文殊汝当知一切诸如来从于本因地皆以智慧觉

了达于无明知彼如空华即能免流转又如梦中人

醒时不可得觉者如虚空平等不动转觉遍十方界

即得成佛道众幻灭无处成道亦无得本性圆满故

菩萨于此中能发菩提心末世诸众生修此免邪见


各位居士大德:

阿弥陀佛!

好,我们今天继续《圆觉经》。

前面佛说:“永断无明,方成佛道”,但什么是无明呢?佛进一步就解释什么是无明。我们看原文:

“云何无明?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

什么是无明呢?善男子!因为无明,所以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有种种的颠倒,就像迷失方向的人,把东当作西,把南当作北,众生也是如此,把四大假合之身当作是自己真实的身体,把第六意识的妄想心当作是自己的真心。

这边佛就解释什么是无明:所谓的无明,就是颠倒。怎么个颠倒法呢?就像一个迷失方向的人。譬如有人第一次到新加坡,搞不清楚方向,就把东当作西,把南当作北,这就是一种颠倒。那我们众生也是一样,把四大假合之身当作是我们自己真实的身体;可是四大假合、五蕴假合之身,它是生灭无常的,它不是永恒存在的,它每一刹那都在生灭、生灭,每一刹那都在变化,如果这个身体是“我”的话,要合乎这个“我”的定义,它必须要永恒存在,然后不会改变的。可是我们这个色身每一刹那都在改变,所以这个色身并不是“我”真实的身体。

那什么才是我们的真身呢?有谁知道?四大假合、五蕴假合之身不是我们真实的身体,那什么才是我们的真实身体?什么?四大假合之身是生灭的;但是有一个不生不灭的那个叫做什么身啊?不生不灭的,没有生灭的,不会改变的,常住不灭的那个叫什么身啊?啊?法身?法身是不生不灭的。

所以什么叫“无明”呢?就是颠倒,法身不认,去认那个四大假合之身,把它当作是我的身体,这个叫做颠倒。四大假合之身它会灭去的,有生就有灭嘛,那它灭去的时候,“我”到哪里去了呢?如果这个身体是我,当这个色身死亡的时候,我在哪里呢?可见这个色身不是我。

那我们把第六意识的妄想心当作是我们的心,第六意识的妄想也是生灭无常的啊,每一刹那都在生灭:前念灭,后念生,它也是生灭、生灭、生灭,那这个生灭、生灭的难道是我的心吗?生灭无常,每一刹那都在改变的那个是我的心吗?如果是的话也很麻烦,因为前念灭了,我也跟着念头一起灭了,它也没有办法永恒存在的,也是生灭、生灭。所以我不可能随着这一念生起我就生,这一念灭我就灭,我不可能随着念头生灭,所以可见这个会生灭的这个不是我的心。那什么才是我的心呢?什么才是我的心呢?那个不会生灭的,那个才是我的真心。

所以什么叫无明?就好比迷失方向的人,搞不清楚方向,把四方随便改变。“四方易处”,易,就是改变,把四个方向自己改变,东当作西、南当作北。我们众生也是一样。

“种种颠倒”。哪种种颠倒呢?把四大假合之身当作是我真实的身体;把第六意识的妄想心当作是我的真心,这个就是种种颠倒。佛就说明什么是无明呢?种种颠倒是无明,那这种无明的情况就像什么呢?就是下面一句:

“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

这无明的情况就譬如眼睛生病了,所以看到虚空中有花朵,以及月亮旁边有第二重的月影。所以种种颠倒的无明就像什么样的情况?就好像眼睛生病了,看到虚空中产生很多花朵,看到月亮旁边还有一个月影,他就说“啊,有第二个月亮!虚空中有很多花朵、有第二个月亮”,这个就好比我们无明的情况也是这样。那虚空中有没有花朵?本来有没有花朵?等你眼睛病好了,你去看,诶?虚空中本来没有花朵啊!眼睛好了之后看月,只有一个月亮,没第二个月亮。这个就是我们无明的情况。

佛说好比看到虚空中有花朵,好比眼睛生病了,眼睛生病就比喻无明。所以看到虚空中很多的花朵,虚空中的花朵比喻妄认四大假合之身为我们真实的身体,这个就好比是虚空中的花朵;看到月亮旁边有第二个月影,以为有第二个月亮,就好比我们把第六意识的妄想心,把它当作是真心同样的虚妄。

这就是佛怕我们众生说了半天,也不知道什么叫无明,祂就作个比喻:就好比眼睛生病了,所以看到虚空中有花朵,看到有第二个月亮。就好比无明——眼睛生病比喻无明嘛,因为无明,所以才会妄认四大假合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妄认有身心;因为无明,才妄认有身心,就好比眼睛生病了,才看到虚空中有花朵,才看到有第二个月亮,这个就叫做无明的情况。

好,我们继续看:“善男子!空实无华,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

善男子!虚空中实际上并没有花朵,只是眼睛生病的人才产生虚妄的执著,由于这个虚妄的执著,所以不只迷惑虚空有它真实的自性,还更加迷惑以为它是花朵真实的出生处,因此才有了生死的轮转,这个就叫做无明。

因为眼睛生病了,所以看到虚空中有花朵,有第二个月亮,可是虚空中本来有没有花朵?本来没有花朵;那为什么会看到有花朵?是因为眼睛生病了,所以才看到虚空中有花朵。所以这边讲的,不只迷惑虚空有它真实的自性,就是说虚空它本来的自性是什么?本来是没有花朵的。那我们现在不但迷惑,以为虚空中有花朵,更加的迷惑以为虚空是生出花朵的地方。实际上虚空本来是没有花朵,是因为眼睛生病了,你才会说“有啊!有啊!我有看到啊!虚空中有很多花!”“这些花从哪里出生的?”“虚空中产生出来的啊!”

这就好比什么?无明,还是一样,因为眼睛生病了,眼睛生病比喻无明,因为无明,我们才妄见有身心,妄见有身心会有什么结果?把这个四大假合之身当作是我的身,所以我的身体生病了就很恐慌,不得了了!我得了癌症了、我得了胃溃疡、什么不治之症、还是什么……,很紧张。他就把这个色身当作是“我的身体”,所以“我的身体”生病了,所以很紧张。

可是这个四大假合之身是什么?虚空中的花朵,它本来不存在的。那为什么会以为有呢?因为无明,才妄认四大假合之身是我的身体;可是虚空中本来没有花朵,所以在我们清净的自性当中是本来没有身心的,就是我们刚才讲的法身,法身是无相,不生不灭的法身,法身是无相的;不生不灭的真心,没有生灭的真心,真心无念,真心离念,没有妄念,没有生灭,所以它不会起那种…;所谓的妄念,就是生灭的,妄念就是虚妄的念头,所谓虚妄的念头,就不是真实的念头,就是因为它是生灭的,所以我们说它是虚妄的。

所以虚妄的念头,这个妄念从哪里来?从妄心来。所以我们又把妄心当作是我们的真心,所以我们生烦恼的时候就容易造业,因为我们把这个身心当作是我们的身心,因此才会生烦恼,然后造业,造业有什么结果?随着业力就要轮回了嘛:善业就生三善趣,恶业就生三恶趣。所以轮回是怎么造成的呢?因为业力,对不对?善恶业才有轮回的现象,所以轮回是业力来的。那业力怎么来的?烦恼来的嘛!我们刚才讲的,因为有贪瞋痴,所以造业。业力是烦恼来的,为什么会有烦恼?我执来的,有我执、有法执,以为有身心,有外在的世界,内在有身心,外在有世界,把身心、世界当作是真实存在的——这个就叫做我执跟法执。因为有执著,所以会生烦恼;有烦恼,所以造业;有业力,所以轮转生死。

那为什么会有我执跟法执?因为不明白一切法无我的道理,那个就叫做无明。所以我们找出了那个为什么会轮转生死的罪魁祸首——就是无明,因为无明,所以起了我执跟法执,所以生烦恼、造业,然后轮转生死,这个就叫做无明。这就是这一段讲的。

所以佛这样就回答了什么是无明。因为无明,才以为有身心,有身心就有生死,有生死就会轮转,所以轮转生死是由无明来的。

既然都是无明惹的祸,那我们就会以为有一个真实的无明。因为前面讲说要等到无明永远断除才能够成就佛道嘛。所以佛要进一步告诉我们无明本来无,所以也不用断。我们以为有无明可断,又搞错了!本来无明就是不存在的。

所以接下来这段开示也非常重要。前面告诉我们轮转生死是怎么来的?是因为无明来的。那什么是无明?讲了半天,好比虚空中的花朵,好比第二月,因为眼睛生病了,所以才会看到虚空中有花朵,然后才会以为有第二个月亮。因为无明,才妄见有身心,有身心才有生死,有生死才会轮转。

可是我们的法身、我们的真心是没有生死的,本来没有生死。所以听到前面佛的开示说一切都是因为无明的关系,那我们现在就要赶快断无明;可是无明要怎么断呢?无明是真实存在的吗?所以佛接着要告诉我们:无明它本来没有,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当下怎么样?无明就破了,不用断,所以无法可修,无佛可成。

我们看:“善男子!此无明者非实有体,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

所以佛说:善男子啊!这个无明并没有它真实的体性,有如梦中的人、还有物,在睡梦中好像有,等醒过来才发觉它了无所得。就用这个梦中种种所见的人事物,在梦里面的时候,我们都把它当作是真实存在的。你在梦中,你也看到有山河大地,你也看到有种种的人、有我、还有众生在里面,在梦中也发生了种种的事情,也有种种的景物。所以我们在梦中的人事物,在梦境当中的时候,我们会以为它是真实存在的;要等到我们醒过来才发觉:啊!那只不过是一场梦。这时候要再找那个梦中的人事物,怎么样?了不可得,对不对?

所以除非我们醒过来,除非我们开悟,见到我们的真心本性,我们才知道:哎呀!原来那个是一场梦而已,一场轮回的梦、一场无明的梦,这个梦是由无明而作出来的。无明就好像梦境一样,本来无的,了无可得,了无可得,所以一切的生死轮转也是了不可得。就用这个来比喻,无明没有它真实的体性,无明是本来没有的,所以你不用修什么法门说我要断无明、我要断无明。本来没有的东西,你断什么断?

所以我们只要明白无明本来没有,它当下就断了嘛!是不是?你不用再修什么法来断嘛。所以要明白这个道理,无明就好比梦中种种的境界,所以因为无明,才以为有身心,然后才有生死轮转,这个都好比梦中的梦境一样,等你醒过来的时候,醒过来就是开悟了嘛,没有无明的时候,眼睛好了以后,你看虚空中本来没有花朵,也没有第二个月亮,这就是醒过来,从无明的大梦当中醒过来才发觉:原来都是一场梦,都是了不可得的。

好,我们再看:“如众空华灭于虚空,不可说言有定灭处,何以故?无生处故。”

所以等我们眼睛好了呢才发现,虚空中没有花朵;但这个时候,我们不能够说这些花朵在虚空中灭了,为什么?因为虚空中本来没有花朵,没有生处,又怎么会有灭处呢?这个就是说:等到我们眼睛好了,才发觉虚空中原来没有花朵,虚空中本来没有花朵;那我们可不可以说这个花朵是在虚空当中就灭掉了呢?它本来没有生啊,怎么会有灭呢?因为它本来没有,所以你不可以说“这个花朵是从虚空中产生的,我现在看没有花朵,所以它又从虚空中灭了”,不可以这样说的,为什么?因为它从来都没有过,本来没有生,又怎么可能说它灭呢?所以我们也不能够说“这些花朵在虚空中然后灭掉了,因为我现在看不见,所以它从虚空中消失了。”不可以这样说,因为它从来没有生过,这样明白吗?所以我们的身心、生死从来没有生过,一切法本来无生,就是这个道理,从来都没有生过,所以我们也不能说它就从这个自性当中就灭掉了,也不能这么说。

我们继续看:“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

所以我们一切众生也是,在本来没有生灭当中妄见有生灭,因此才会轮转生死。法身中本来没有生死,我们不生不灭的真心当中,菩提自性当中,本来没有生死。就是因为无明,还是那句话,因为无明,才妄见有身心,有身心才有生死,然后才有轮转。那我们现在知道虚空中本来没有花朵,我们就知道自性中本来没有生死,本来没有生灭。

“善男子!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无,本性无故。”

说善男子啊!如来在因地修习这个圆觉法门,就是了知我们的身心就像虚空中的花朵,本来没有,没有身心就没有生死,没有生死就没有轮转,所以呢也没有真正的身心去接受生死。那这个没有生死,并不是去造作或者去修出来的,而是自性当中本来没有生死。

所以“知是空华,即无轮转”,这个就是这个法门的口诀,把它背起来。“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你知道一切都是因为眼睛生病了,才看到虚空中有花朵;等你病好了才发觉虚空中本来没有花朵,所以我们不能说花朵是从虚空中消失了,因为它本来都没有生,所以就没有灭。

所以比喻我们的无明,因为有无明才妄见有身心,有身心才有生死,才有轮转。所以“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你知道一切身心、世界、无明都是好比虚空中的花朵一样,这样你就可以了生死了,就没有生死轮转,本来没有嘛!无明本来就没有它真实的体性,那后面就没有了嘛,因为无明才妄见有身心,对不对?有身心才有生死啊。那无明本来没有,后面的还有没有?就没有啦!就不要说什么生啊、灭啊,本来没有的,是不是当下就了生死了嘛,当下就没有轮转了嘛,是不是?

所以当你执著这个色身的时候,在这个色身上整天绕着它打转,怎么样保护它、怎么爱护它、怎么照顾它,一点点病痛就紧张得不得了,然后很害怕死,你这时候赶快念口诀:“知是空华,即无轮转”,当下好像好多了,轻松多了,这个色身不是我嘛,哎呦,我生什么烦恼?小孩不听话也没什么好烦恼的;最近不景气、没工作,也没什么好烦恼的——都是虚空中的花朵,当下都空掉了。

所以这句很好用,一定要把它背下来:“知是空华,即无轮转”,当下就了生死,多好!当下就破无明,无明破了,所谓的破无明,现在都知道了嘛,无明本来没有嘛,那就破了嘛,所以也不用再修什么法门把它破,当下知道无明本来就空的嘛,所以就不会再妄见有身心,然后也不会妄见有生死。记住我们的法身本来不生不灭,我们真心也没有生灭,没有生死,当下就可以切断轮回,当下就不会再轮转生死了。

好,我们继续看:“彼知觉者,犹如虚空,知虚空者,即空华相,亦不可说无知觉性,有无俱遣,是则名为净觉随顺。”

我们现在要讨论“知是空华”。我们刚才说“知是空华,即无轮转”嘛,你了知它都是虚空中的花朵,诶,当下就能够切断生死之流,就没有轮转生死了。

可是我们知道它是虚空中的花朵这一“知”,你知道它是虚空中的花朵的这个“知”,它到底是有?还是无呢?你们告诉我,是有的举手。我知道是虚空中的花朵,我这个知道,当然是有啦,举手。我知道它是虚空中的花朵,这个知道是无的,举手。这样举一半,算有还无?心存侥幸。如果说是对的话,他就赶快举高一点。

不管你刚才是有举手,还是无举手,都错!诶,那个手举了一半的,搞不好就对了哈。

这一“知”,我们不能说它是有,也不能说它是无,为什么呢?所谓的有,就是实有嘛。我们先用一个虚空来比喻好了,我们先讨论虚空是有?还是无?虚空是有?还是无?这个虚空有没有?这个虚空有没有?我们可不可以说它有?所谓的有,就是说你可以形容它是什么形状?虚空有多大?多小?还是它是长的、方的、圆的,你可以形容它的形状,你可以说出它的颜色,你可以描述它是黄的、青的、红的、蓝的、白的。虚空可不可以?可不可以说出它是什么形状?它是什么颜色?可不可以?你告诉我虚空长什么样?虚空长什么样?圆的?我放一个圆形的容器,它就变圆的,我放一个方的,它就变方的。

所以我没有办法描绘虚空它是什么形状、它是什么颜色,所以我们就不能说它是实有的,我们不能说它是实有的,懂吗?只要是真实存在的,你一定可以描述它:这边的花这么漂亮,你可以说它什么形状嘛,它什么颜色,对不对?这些花、美丽的花朵,你可以说它玫瑰是红的,康乃馨是橘黄的,菊花是黄色的——这是有啊,有现在你的眼前(自性也是空的啦),我们只是现在说明所谓的实有,就是说你可以说明。可是虚空没有办法说明,所以我们没有办法说虚空是有,对不对?

可是你可不可以说它无呢?可不可以?也不可以说它无啊,那这些东西都装在哪里?我们现在就坐在虚空里面,你怎么可以说虚空无呢?没有虚空的话,它没有办法容纳万物,所有的万物都容纳在虚空,所以你不可以说虚空是无的,它明明存在,所以你又不能说它空。

我们就用这个比喻刚才那个“知”,知是空华那一“知”,是有知?还是无知?你不能说它有知,为什么?有知,就好比凡夫的那个妄心所生起来的妄念,平常我们会问说:“这件事情你知道吗?”你说:“我知道啊!”可是回头他又不知道了,所以这个就不是真知嘛,因为它会改变的,这样明白吗?因为我们的妄心是生灭的,生灭的就是无常的,所以我不能说它真实存在,所以我们不能说它是“知”、是有知。

所谓的有知,就是它真实存在的,然后它不是生灭的,那个般若正知,那个就是真实存在的,对不对?它不是生灭的。大家都会诵《心经》嘛: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嘛——那个般若空慧、空性的智慧,那个是不会生灭的,那个才是真正的“知”。

可是我们现在讲说“你知道不知道”,那个是生灭的,那个是妄心的作用,妄心所生起的妄念,它是生灭的,所以你就不能说它是有知,懂吗?可是你如果说我知道是虚空中的花朵这个“知”是无知,无知就跟草木没有差别嘛,跟这个木头、跟这个桌子、椅子这个木头没有差别。

所以你不能说它是有知,也不能说它是无知,就好像虚空,你不能说它有,也不能说它无。这就是这段话的意思,我们现在看就比较懂。

知是空华的这个知觉呢,好像虚空一样,不可以说它是有知,也不可以说它无知。如果说它是有知的话,就像虚空中的花朵一样,是虚妄的;如果说它是无知呢,又和草木一样,没有知觉性,草木是没有知觉性的。所以我们这一“知”,不能说它是有知,也不能说它是无知。

总是要等到什么?有无都排除了,“有无俱遣”,就是有无都排除了,这个才可以叫做“随顺清净觉相”。清净觉相,我们昨天说了嘛,说了半天,就是大家听不懂的那个就是清净觉相嘛,就是本自清净、本自觉悟的我们的那个菩提自性,就是清净觉相,这样才有随顺这个清净觉相。

所以这个“知”呢,一定要是般若正知,般若正知也是我们自性的光明的智慧,这个智慧是我们真心的作用,没有生灭的真心的作用。真心离念,所以你不可以说它是有知还是无知。如果说是有知的话,就是妄觉;如果说它是无知的话,就是无明。所以一定要把有无都排遣了之后,剩下的那个,才是真正的般若空慧,这样才能够叫做随顺清净觉相。

我们再看:“何以故?虚空性故、常不动故,如来藏中无起灭故、无知见故,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是则名为因地法行。”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虚空的体性是恒常不动的,这个如来藏是没有起灭,没有知见的。就如法界性,它是究竟圆满遍十方的,这个就是如来在因地修行的圆觉法门。

虚空的体性是恒常不动的,那我们的自性就好像虚空一样,也是恒常不动的。那什么是“如来藏”呢?如来藏就是如来之性含藏在众生的心中,所以叫如来藏。所以这个如来藏就是我们的真心本性,也就是我们所谓的佛性,就是现在讲的如来藏。

那我们的真心是不生不灭的,是不含任何的知见,所以说它没有起灭、没有知见。这边没有知见的意思,就是说它是远离一切的戏论。所谓一切的戏论,就是你说它有或者说它无或者是即有即无,就是非有非无或者是亦有亦无,一共是四个:说它是有或者说它是无或者是亦有亦无或者是非有非无——这个都是戏论。所以现在所谓的没有知见,在我们不生不灭的真心当中,没有任何的知见,就是远离这一切的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这一切的戏论,叫做没有知见,我们的般若正知没有任何知见的。

我们平常那个妄心所打的妄想全部都是知见,所以有一句话“知见立知,是无明本”,你在知见上不断不断再生起很多知见,你这个知见生起来不明白,你再起另外一个知见,然后想要去了解它或者去解释它,越来越多、越来越多,搞得很庞杂、很复杂的一堆知见,那个都是增长无明,懂不懂?永远没有办法开悟,没有办法见到我们的真心本性。

因为我们的真心是远离一切的知见的,所以你想要用你的知见去了解什么是不生不灭的真心,诶!你就是没有办法契入,为什么?一个是有知见,一个是…,也不能说无啦,现在有无俱遣,所以你也不能说它无。就是你一定要离开种种的知见(种种的知见就是这四句话嘛),你要说明它是有,这是有的知见;你说它无,你又落在无当中;你说它也有也无,都可以讲得通,又错了;非有非无,也错,统统都错!都不能描绘什么是真正的真心本性,什么是佛性?什么是真心?什么是菩提?统统没办法解释。

所以它这边的意思就是这样子,就是在说这个:虚空的体性是恒常不变的、恒常不动的,这个如来藏是没有起灭,就是没有生灭的,我们的真心是没有生灭的,是不生不灭的。会生灭的叫妄心,真心没有生灭的,真心没有知见的,就好像法界性。

什么是“法界性”呢?法界性就是一真法界。那为什么可以究竟圆满遍十方呢?因为一真法界具足十法界,所以它可以圆满遍十方,究竟圆满遍十方,就是因为一真法界具足十法界,所以十法界不离一真法界,所以你离开了一真法界,也没有所谓的十法界,十法界是从一真法界怎么?无明才变出来的,无明的产物就是十法界。

所以我们说它“究竟圆满遍十方故”,所以我们的自性也像一真法界一样,可以究竟圆满遍满十方,究竟圆满遍满十方,这个就是昨天说的自性的功能,能够遍一切处,十法界全部都能够到达,我们自性的功能、自性的作用,可以遍满十方界,遍满十个法界,所以我们说它是“究竟圆满遍十方故”,这个就是如来因地修行的法门。

“菩萨因此于大乘中发清净心,末世众生依此修行,不堕邪见!”

菩萨如果能依这个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于大乘中发清净心,就可以远离种种颠倒之病,末世众生如果依此修行,就能够不堕邪见。

佛陀开示完了。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这个时候呢,世尊为了要重新宣说如来因地法行,还记得吗?前面请佛开示了三个重点:第一个,是如来因地法行;第二个,是菩萨发心远离诸病;第三个,是末世众生不堕邪见。那这时候,世尊为了要重新宣说这三个的义理,就说了下面的偈言。

重新宣说前面的义理,我们叫做“重颂”。我们看经文,前面“长行”,长行佛说了很多,后面都有重颂,就是再以偈颂的方式,再把前面的重点再说一遍。那佛为什么要说重颂呢?它有三个含义:

第一个含义,就是说这些偈颂的内容,都是应机施教。佛每次说法的内容都是应机施教,都是应机,看当机众是什么样的根性,祂就宣说什么样的法义,所以都是应机施教。所以它很重要,因为很重要,所以要重新再说一遍,加深大家的印象。因为佛一开示,可能时间很长,也可能说到后面,前面忘了。

所以第二个含义,就是恐怕听到后面,忘了前面,所以祂要以偈颂的方式,再重新、重复再说一遍。还有时间很长,所以有那个晚到的人,晚到的人前面没有听到,现在佛说重颂的时候,在说偈颂这个重点的时候,重点式的再宣说一遍这个主要的义理的时候,前面没有听到的人,他在后面听到了,他也可以趁这个机会来聆听佛的教导,他也等于把前面的内容也没有落掉,后面的重点也听到了。

这个就是佛为什么要说重颂的三个含义。

好,我们看偈颂:“文殊汝当知,一切诸如来,从于本因地,皆以智慧觉,了达于无明。”

祂说:文殊!你应该知道,一切如来从于根本最初因地发心,都是用智慧来觉照,才能了达于无明。这个就是说一切如来因地修行,就是依圆照清净觉相来了达无明的。

“知彼如空华,即能免流转,又如梦中人,醒时不可得。”

了知无明就像虚空中的花朵,本来没有,这样就能够免于流转生死。又有如梦中的人和物,你到醒来的时候,却了不可得。所以是如何来了达无明呢?就是了知无明本来空,因为无明才妄见有身心,所以才轮转生死。就好像眼睛生病了,才以为虚空中有花朵、有第二个月亮。等到无明断了,才知道本来没有身心、本来没有生死,就好像等到病好了,才知道虚空中本来没有花朵、本来没有第二月,这个我们前面都讲过了。

好,继续看:“觉者如虚空,平等不动转,觉遍十方界,即得成佛道。”

这个觉性有如虚空,平等不动转,证到觉性遍满十方界,就能成就佛道。这个觉性就是我们刚才讨论了半天,它是有知、还是无知,这个就是觉性,好比虚空一样,它是平等不动转的。就是说我们的自性就好像虚空一样,本来平等、本来不动摇。虚空平等,我们比较能够体会,所以它就用虚空来比喻我们的自性,它也本来是平等的。虚空平等,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见啊:虚空它没有说这个我喜欢,所以我就容纳、我就接受;这个不喜欢,我就不容纳它、我就不接受。没有啊,统统都装在虚空里面,对不对?它没有喜不喜欢、我要不要,没有这个问题,所以它是平等容纳接受所有的东西嘛,没有什么清净污秽的差别,什么都没有,全部都包含在虚空里面——这就说明虚空的平等性,那就用这个来比喻我们的自性也是平等。

那这个不动转呢?有喜欢、不喜欢,你才会动转嘛,对不对?你的心才会跟着动啰,这个境界来,你喜欢就动了,不喜欢也动:一个生贪,一个生瞋。那平等还动不动?平等就不会动了嘛,没有喜不喜欢,没有爱憎,全部平等看待,所以自然就不动转了,只要能够平等,就自然不动转。虚空它是平等不动转,所以我们的自性好比虚空一样,也是平等不动转的。

那虚空是广大周遍十方界,虚空无边,无量无边,我们没有办法说虚空到底有多大,对不对?刚才讲没有办法形容,没有办法描述它到底有多大,大到哪里,只能说大而无边,无量无边,只能这样形容,没有办法说它到底有多大,讲出一个数字来,没有办法。所以就说明虚空是广大遍十方界的。

那我们自性就像虚空一样,也是刚才讲的嘛:自性的功能能遍一切处,所以它也是广大遍十方界。广大遍十方界,我们的自性像虚空一样,可以广大遍十方界。那整个法界是不是就在你的心中啊?啊?装得下装不下?妄心装不下啦,真心绝对是装得下。我们的自性功能可以遍一切处,一切处包含了整个法界,不管你是一真法界还是十法界。我们的真心就是一真法界嘛,十法界没有离开我们的真心,是不是全部都在里面了?全部在我们的真心,全部在我们的自性里面。

那你如果见到你的真心,你的真心就是法界,对不对?法界就是你的真心,对不对?你的真心就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具足十法界,一切法界是不是都在你的真心里面?那你的真心就是法界,法界就是你的真心,有没有错?没错嘛!就是这边讲的:“觉遍十方界,即得成佛道”,懂吗?什么时候成佛道,就是你的觉遍十方界的时候,你的真心就是法界,法界就是你的真心,等你证到你的真心本性,你就具足了十法界,就是这边讲的“觉遍十方界,即得成佛道”,你就是佛啦!一切法界都在你的心中,你爱怎么转就怎么转,这个时候就是成佛的时候了。如果能够证到法界一体,你就是法界,法界就是你的时候,就是成佛的时候了。

“众幻灭无处,成道亦无得,本性圆满故。”

这个很重要!众幻本空,所以没有灭处;佛道本成,所以也无所得。本来我们的自性就圆满具足这一切。这边讲的“众幻”就是刚才讲的身心、无明,本来空的,这些本来没有,所以叫众幻,种种的幻。幻,就说明它不是真实的,它是虚妄的,所以是叫做众幻,就是包含了我们所谓的身心世界啦、无明啦,这些本来空,那既然本来空,就没有生处嘛,没有生处,就没有灭处,对不对?刚才我们讨论的:你眼睛好了,然后看虚空中没有花朵,那你不能说花朵是在虚空中灭了,不能这么说。

同样的意思,本来空的,你就不能说它有生处,没有生处,就没有灭处,所以本来没有,本来没有生灭,所以呢,不是灭了无明才成就佛道。可是佛为什么前面说“永断无明,方成佛道”呢?这个是形容啦,总是要说嘛,“永断无明,方成佛道”并不是说有一个无明要断,无明断尽了才成佛,不是这个意思。无明本来没有嘛,你断什么?佛道本成嘛,我们的菩提自性本自圆成,本来就是,一切众生本来就是佛,那你还要不要成个什么佛?本来有的,你不用成;本来没有的,你不用断,无明本来没有,你不用断;佛道本成,你不用再另外修什么道然后来成什么佛。所以没有无明可断,也没有佛道可成。

无明本来无,所以不用修,这个就是“无道可修”。自性当中本自圆成,所以是“无佛可成”。无明本来没有,所以你不用修出一个什么法门来断无明,它本来空,本来空,当下就空掉,就没有了,很简单。

今天有一位师姊说:昨天本来要写一个问题说“哦,师父讲的都好简单哦!什么当下就是、当下就是,好像很简单。”

本来就很简单!你知道无明本来空,当下就破了嘛!所以你不用再修个什么法门,所以是无道可修。佛性本来每个人都有,就是被无明遮障,那你现在当下明白无明本来空,佛性就开显了,因为佛性本来有嘛,佛性开显,你不是当下就成了吗?所以说起来很简单,那道理也很简单,其实修证起来也很简单,所以是无佛可成,就是最后一句“本性圆满故”嘛,本来我们的自性当中就圆满具足啊!自性当中本自圆成的,所以你就不用再成个什么道啊,还是成个什么佛,不用!所以是无佛可成。

听起来好轻松、好好哦!不用修半天,当下就是了。

所以它还有一个偈颂就结束:“菩萨于此中,能发菩提心,末世诸众生,修此免邪见。”

菩萨于此中能发大菩提心,末世诸众生,如有修习大乘者,依此而修,就能够免堕邪见。所以我们只要做到昨天讲的:圆照清净觉相,什么能照、所照,那个能所双亡弄不清楚没关系,你就观“知是空花,即无轮转”也是同样可以达到目的。所以我们只要用自性的光明一照:发觉无明本来空,种种的颠倒自然就远离了。所以我们只要知道一切的身心世界,包含无明,本来空,就像虚空中的花朵一样:知是空花,即无轮转。无明本来没有,所以由无明所生起的一切的身心、世界、生死统统都当下顿断了,当下就成就佛道。

那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看有没有问题?

问:净莲上师您好,祈请上师慈悲开示“欲度众生先无我,善观缘起随缘行,自性当中本圆成,何须法门千万千”这一偈颂,谢谢上师!

答:今天听完了,就懂了嘛。“自性当中本圆成,何须法门千万千”,这就是我们刚才最后讲的,对不对?无道可修嘛,自性当中本圆成,自性当中本来圆满具足一切,刚才讲的一真法界具足了十法界,也具足了我们昨天讲的流出一切清净、菩提、涅槃,有没有?我们的自性本自具足一切法,本来圆满具足一切法,本来成就一切法,叫做“自性当中本圆成”,圆成,就是圆满成就,本来圆满成就的,我们的菩提自性本来圆满成就的。

所以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句话本来没错。你就说“我就不是啊!”对啊!因为你无明,所以就不是了嘛!很简单。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本来具足一切,这个都是我们本来有的,无量的智慧德能,都是一切众生本来具足的。可是你说“为什么我都没有办法开显呢?”就是因为无明嘛!我们今天上完这堂课,就知道无明本来空,当下就空掉,无明就怎样?本来圆满成就的那个一切法,就成就了嘛,就圆满成就,因为它是本来就圆满成就的。

“何须法门千万千”,就不需要再修这个法、那个法,那个都是种善根啦,不能说一切法都不用修了,就是因为你的无明没有办法破,懂吗?你的佛性没有办法开显,所以才要法门千万千,就是百千万个、无量的善巧方便,也无非就是希望开显你的佛性,就是要达到这样的目的而已,希望一切众生成佛嘛。

可是众生就是无明没有办法破,所以佛才要用这么多的、这么慈悲的用这么多的法门,八万四千法门还不够,还要无量无边的法门,因为众生的烦恼无量、执著无量,所以祂才要用无量的法门来破无明。所以一切的法门,就是希望能够破除无明、能够开显佛性而方便施设的。所以你说法门要不要修?要看你无明还在不在嘛,你无明还在就要修啊,所以这个时候就是有道可修、有佛可成,懂吗?有无明的时候,统统有;无明破了,统统没有,连无明都没有嘛,无明都本来空。那由无明所延伸出来的一切:什么身心啊、世界啊也可以当下就空掉了嘛,因为这一切都是无明来的,你了解无明本来空,那后面应该很快就可以空掉了。

那前面两句:“欲度众生先无我”,你带着我执来度众生,那是很辛苦的事,对不对?对呀!有一个很了不起的“我”发菩提心、然后行六度,然后要度真实存在的众生,你说多辛苦啊!我是真实存在的,我发的菩提心是真实存在的,我说的一切法门都是真实存在的,我的六度、十波罗蜜都是真实存在的,一切众生也都是真实存在的,你说度得辛不辛苦啊?很辛苦!

所以“欲度众生先无我”的意思,就是说你要先明白一切法无我,你先证到这个空性,你有了空性的智慧知道我不可得,众生不可得,你所说的一切法不可得,六度、十波罗蜜,你只要能够说出的菩提、涅槃……,统统都不可得,然后你很轻松、随缘自在地来度众生,是不是比较轻松啊?就是这个意思。

因为你证到无我之后,你才能够破除种种的我执跟法执。如果你的我执跟法执没有破的话,你会带着很强烈的我执,还有对那个法门的执著,然后来度那个…,很执著地说要度众生,因为众生在你的眼里,他每一个、每一个都是实有的,懂吗?所以你今天跟他说,他能不能接受,你就很在意啊。你说“我发菩提心,我跟你说了一堆的佛法;但是你好像爱睬不睬的,你好像听不进去,那我只有说你业障深重”,那你又以为业障是真实存在的,又错了!业障的自性也是空的,业我们刚才讲的嘛,因为烦恼,烦恼的自性也是空的,所以烦恼所造的业的自性也是空的,由业轮回,那个轮回的自性也是空的,一切都是空的。

那你为什么会这么执著?就是因为你没有证到无我嘛,所以你才会以为一切法是真实存在的,所以你就会度得很辛苦,带着烦恼的心去度烦恼的众生,越度越烦恼,那就是因为没有证到无我。所以“欲度众生先无我”,就是说你先证到无我,你用这个空性的智慧,知道一切好像梦中一样不可得。你爱听也好、不爱听也好,我就是幻人说幻法,度如幻的众生,这样都没事啦,都是如幻的,如梦幻泡影嘛,都好像梦中一样,梦中说梦,所以无所谓啰,你要听就听,不听也没关系;我有因缘就说两句,没有因缘我就不说,说跟不说也没有什么差别,没有说一定要说,没有一定要抓着你,一定要听,统统都没有,不强迫推销。所以就很轻松、很自在、很随缘的就可以度众生。

所以证到无我空性的智慧,有这个智慧来度众生,这个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因为你知道一切不可得,因为你没有执著,所以不但你菩提的路走得很轻松、愉快、法喜充满,然后你也不会给众生压力,懂吗?你很执著的告诉他,然后他爱听不听,你又很执著,他会有压力,你今天讲,他有一点压力,后天又继续追踪:“你到底有没有改?”压力更大了!“你有没有吃素?你有没有念佛?你有没有念嗡嘛呢呗咪吽?你有没有念十万遍?你业障这么重,怎么可以不念?”压力好大,对不对?大家都活不下去。

所以,你想要度众生,就自己发愿先证到空性,先明白无我的道理,先证得无我,然后再来行菩萨道,就会非常的顺畅。

“善观缘起随缘行”,也是一样嘛。你有了这个空性的智慧之后,你就善观缘起,你就不会常常去做那个破坏缘起的事。那个强迫推销有时候就是破坏缘起,懂吗?你也不善观,现在是不是跟他说这个法的机缘成熟了没有,你也不善观缘起,你就抓来就说了,他还没有准备好,你就说了,他明明还没有办法接受,你就说了,有时候反而是反效果,效果更差:也许就是因为你强迫他做什么,他吓到,从此以后不敢学佛了,就是被你吓到的,因为你不善观缘起,没有随缘行。

我们都是随自己的习气,随自己的烦恼、自己的好恶来行——那个就不是随缘行。随缘行是你已经证悟到空性了,已经无我了,没有我执、没有法执了,你善观缘起,现在是什么因缘,你就做什么事。没有我喜不喜欢、讨不讨厌、我爱不爱,都没有这些问题了。什么因缘就做什么事,每天就是随缘,随因缘,今天有因缘这样做,我就这样做,做完就忘记,三轮体空;明天有那个因缘做,我就做,从来不强迫,不强迫说“我一定要把这件事完成”,你怎么有把握?这件事情一定能圆满完成吗?你有把握吗?没有完成就不可以,誓不罢休,等到没有办法完成的时候,你就生烦恼啦,你就是怪啊,又是怪我没有尽心尽力、又是怪大众没有尽心尽力,怪东怪西的,怨天尤人啊,反而没有办法把这件事情圆满。

所谓的一件事情圆不圆满,就看大家有没有尽心尽力,有尽心尽力,就是圆满。那个结果不能决定它有没有圆满,懂吗?你这个整个过程,这样烦烦恼恼的,你看起来好像圆满;可是我看是不圆满,因为大家都生烦恼在做事情嘛。然后你也不愉快、我也有压力、他也不喜欢,大家很委屈求全的、压力很大的然后把它完成,那个不叫圆满。

大家很欢喜的、没有执著的、把它尽心尽力地去做,这个就叫圆满,那结果——随缘啊,因为一件事情能不能成,有它的因缘在,不是我们可以决定的。佛来也没有办法,佛也是说“一切法因缘生、因缘灭”,佛也这么说的嘛。所以你说为什么这件事情不能成呢?一切法因缘生、因缘灭,祂也没有办法跟你保证说这件事情一定可以如你的愿把它完成,没办法!因为这件事情能不能完成,有它的因缘:因缘具足,它就完成,因缘不具足,你再怎么勉强,它还是不能完成。

那你说这是不是宿命论?我就随缘就好了?我就不要尽力,错!尽心尽力是大前提,只要有尽心尽力,才算圆满,你说随缘就好啦!那我就不尽心尽力,那个就不叫圆满,那个也不是随缘,懂吗?随缘不是宿命论、不是消极、不是被动,不是!积极主动,然后随缘、尽心尽力,结果随缘。可是我要尽我所有的能力去完成它,结果随缘。

善观缘起,这个比较难,因为在经典上,我们都会看佛说“缘起甚深”,缘起甚深,所以不是一般凡夫众生可以善观缘起。这个缘起不是当下,他还要知道今天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情?是因为无量劫以前发生哪一件事情,然后一直因缘果报、一直因缘果报……,到今天,然后才有这件事情发生。整个来龙去脉,佛都明白,那个就要很多神通嘛:要有宿命通、还要有天眼通,善观众生的根性,还要有宿命通,就是知道他过去到底做了哪些事情;然后今天这个果报发生在他身上,是因为什么时候他做了哪一件事情,那个因,现在果报成熟了。

所以,善观缘起也是见空性之后,你才比较能够善观;不然我们都是随着我们喜不喜欢、我们的分别、执著、妄想在观察说:诶,这件事情应该怎么做?这样做对不对?合不合适?恰不恰当?没有把握能够百分之百正确,那就是因为没有办法善观缘起。

好,所以…,还有很多问题,不要讲太久,善观缘起随缘行。

问:“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可是他如果在梦中津津有味,全不知苦的话?

答:那就让他继续地做梦,做到哪一天醒了,无明破了,他才知道:那个津津有味,原来自性也是空的,他就不再执著了。

问:“及至于醒,了无所得”,我们还应该去叫醒他吗?

答:你有办法叫醒就叫醒,就是看什么办法破他的无明,他的梦就醒了。

问:等他睡得差不多了,再去唤醒,岂不更省力?

答:对啊,那就要善观缘起啊!你看他什么时候睡得差不多了,应该要把他叫醒,你就去叫醒。

问:众生各随自己的因缘,度众生不能强求,否则事与愿违,对吗?

答:对!不错!不错!

问:师父慈悲,弟子平日读经读论,常常有很多问题,有大德喝斥说这是不老实,老实人没有问题。

答:禅宗不是说起疑情吗?那个疑情越大,到时候悟得越快。我们也不能说大德错了。

问:弟子也承认自己不老实;可是明明就是有问题嘛。如果要装作没问题,是加倍的不老实。

答:这个人实在太老实了。没错,就是,不懂就问,为什么说有问题就不老实呢?禅宗鼓励弟子起疑情,那个疑团愈大,疑情慢慢凝结、慢慢凝结,那个疑团越来越大、越来越大,哪一天,咚!无明就破了。

问:如果有了问题能解决,会对自己修学有帮助,这个想法正确吗?

答:正确啊!要先有正知见嘛,有了正知见,你的方向才不会错。如果没有正知见的话,就会走错路。正知见好比很正确的方向;那邪知邪见就是你走偏了,你永远没有办法到达,你永远没有办法正确的消业障、没有办法正确的解脱、没有办法正确的开悟、没有办法正确的成佛,因为你走到另外一条路去了,永远没有办法到达。所以正知见等于前导,一个引导你很正确的方向。

可是,问问题是有技巧,懂吗?不是说我想到什么我就问,这个就是有点不老实了,乱问,懂吗?天花乱坠、无厘头的乱问,他以为说有什么问题就问,想到什么问题就问,没头没脑的。所谓的问问题呢,其实看问题,就知道你程度到哪里,会泄底的(早知道就不要写了),问题就可以泄你的底,懂吗?因为看你的问题就知道你的程度到哪里,你的修证到哪里,一看就知道了。

我们一般问题是怎么问的呢?不是说经拿起来看,不懂马上就问,你没有思惟啊!这样子你很难开发智慧的,因为你从来不思惟;因为我们昨天说一切法都是自性流露出来的。所以你先把自己的身心安顿下来,先得止了之后,所谓的得止就是心安住在一处不动嘛,昨天讲过了,止,就是定啊,就是说你这个当下,你的身心是清净的,没有分别、执著、妄想,当下是清清净净的,这时候自性比较容易现前,懂吗?你那个本自具足智慧的光明比较有现前的机会。所以你这个时候来思惟经义,你就明白了;刚才妄心,这样胡思乱想的时候,诵的经不懂,现在正思惟,诶,就明白了。因为一切的经义都是佛从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佛说法,是从祂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所以你现在能够安定身心,那就是回归你的自性当中,你就看得懂佛从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东西,你就会明白。

那如果没有这样的定力、功夫,那你至少先思惟一下,思惟不是胡思乱想,那个是打妄想,是第六意识;思惟是第七识,不一样。所以你思惟了之后,真的是没有办法突破,你再去请教大德、请教善知识,来帮你指点迷津啊或者是破除你的疑团啊,这个时候再问;不是还没有经过思惟就乱问,所以问问题也是有技巧的。

问:请师父开示,师父教我的忏悔,当境界现前,恶念起时,要马上发现,并承认是自己的错,最重要的告诉自己,以后不可再做,请问这个方法可以用在静坐的时候吗?

答:能不能用在静坐的时候,就看你修定,你静坐是用什么法门,譬如你是在数息,你这个时候就不要说我做错了什么事,好好来忏悔一下,懂吗?你这样没有办法得定嘛。所以适不适合静坐来修忏悔呢,就是看你静坐是用什么法门。你如果只是坐在那边,什么法门也没有用,然后来好好地闭门思过、好好地反省,这个时候可以。

问:当妄念来了,呵责它,不许再打妄想,还是不去管它?但持正念,莫问黑烟。

答:你不用呵责它。妄念来了,它就没有了嘛,你要管它干嘛?它起来,你看到这个妄念生起,它已经消失呐,你还去追啊?警察追小偷?继续追?它已经消失了,懂吗?你看到它的时候,它其实已经消失了,那你说要不要再管它?不用管它了嘛,对不对?但持正念就好了,你就把心再收摄回来,安住在你的正念当中,这样就可以了。

问:请问师父,对念佛法门来说,如何快速切入能所双亡的境界?

答:能所双亡,我们昨天说了半天:有一个能念佛的心,还有一个所念的佛号,能念佛号的这个是“能”,所念的佛号是“所”,怎么样最快入能所双亡?能念佛的心就是阿弥陀佛嘛,对不对?我们的自性就是阿弥陀佛,你念的也是阿弥陀佛,那就能所双亡啦,能所就合一了,你能念跟所念的是一,就能所双亡,这样最快,懂吗?我们的自性就是阿弥陀佛,没错啊,谁不承认的?有没有?没有啊,大家都承认自己的心就是阿弥陀佛,你能念的心阿弥陀佛,你念的是阿弥陀佛,就能所双亡了嘛,因为它是一件事,懂吗?

问:能所双亡是事一心?还是理一心?

答:你当下有见空性的智慧,有般若正智,那个就是理一心,没有的话,就是事一心,懂吗?就是看你有没有见空性啦,没有见空性之前,都是事一心;见空性之后,就是理一心。

问:不达到能所双亡,能往生极乐世界吗?

答:如果你靠你的信心、愿力、还有临终那一句佛号能够现前,你还是可以去得了,就是下下品往生这样而已,还是去得了。信、愿、持名嘛,三个条件具足,就是可以往生成就,这个是大家都知道的事。

问:请师父开示《圆觉经》中的十二上首菩萨的表法意义。

答:就是后面每一章的详细内容,这个就是它的表法,懂吗?所以后面每一章都会讲,就是每一位上首菩萨,它就是宣讲一个法门。我们之后的课堂,每一章都会详细的介绍,这一章它修的法门是什么?所以就是以这一位上首菩萨为表法。如果你还是要详细看的话,也是请你上网,我们台湾已经讲过十二位上首菩萨他所包含的那个表法的意义,已经详细说明,那个也是要说一堂课,所以请你上网。

问:无明、妄想如何了断?

答:刚才说不用断嘛,你知道它空,就不用断。你刚才是睡着了吗?

问:学佛以后,烦恼、障碍反而加重,是何原因?

答:这个还是没有听懂刚才讲的哦。烦恼自性也是空的,障碍自性也是空的,懂吗?没有轻重的差别,所以没有说学佛之后烦恼更重,本来没有啦。可是你现在觉得有的话,也要恭喜你,因为你学佛之后,才看到你的烦恼、才看到你的障碍;之前是无明一片,什么都看不见,生烦恼的时候不知道自己在生烦恼。

现在因为开始修行了、开始学佛修行,你反而看自己的习气啊、烦恼,反而看得比较清楚,所以你会觉得“啊,我怎么这么多”,以前更多,懂吗?以前更多,因为你没有看见,因为无明遮障你看不见,现在你的心比较清净,你反而看得见说“啊,原来这么多!”不是现在变多了,是你现在看清楚了,所以要恭喜你,进步了!

还有一个情况就是:我们发心这一世要快快成就,那个业障会先现前,它是好事情。就是说我不修都没事,为什么我最近精进,越精进,诶,那个障碍来得越快,那也是要恭喜你,因为障碍清除了,你就成就了,懂吗?看你是要快快报、还是慢慢报嘛。反正就是报完了,你就成就了,懂吗?业障消完了。我们为什么不能成佛?我们本来都有佛性,为什么不开显?就是因为有障碍嘛,有业障嘛。

那不是业障清净了,就好像无明破了,你的佛性就现前啦。那你是无明要快快破,所以业障要赶快消?还是要慢慢消?那看你要快快成就?还是慢慢成就?如果你要慢慢成就,就慢慢消,OK啰。如果想要快快成就,就要快快消,因为什么时候消完,你就什么时候成就,那是不是要赶快消?那来得越快,是不是赶快报完?赶快报完就没啦,所以是好事嘛。所以修行人不怕业障现前,赶快报完,该还的都还了,无债一身轻。该还的感情债啊、金钱债啊、命债啊——因为就是这三种债,没有第四种了,这三种债全部还完,就了了。所以该还的赶快还、该了的赶快了、该报的赶快报,就对了,所以不用担心。这中间觉得很沉重,你就观这一切都是虚空中的花朵,本来不存在,当下统统空掉了。

问:很多人学佛以后变得很执著:执著戒律、执著素食、执著别人的过失等等,这是哪里出了问题?

答:不是别人出了问题哦,是自己出了问题,懂吗?就是刚才讲的嘛:因为无明,才有我执跟法执嘛,这一切都是无明才有的我执跟法执,不晓得这一切本来是不存在的,就是无明出了问题。

问:是因为遇不到真正善知识引导,而产生邪见吗?

答:对啊!你不了解,今天讲的就没有邪见了。因为你不了解无明本空嘛,这个就是大邪见:以为一切、我是真实存在的,就是大邪见。如果有遇到善知识引导,告诉你这个道理,你很快就破无明了,就不执著了。

问:不了解教理,只重行持念佛,可以成就或往生吗?

答:还是刚才那一句话:信、愿、持名你都做到了,你还是可以往生。也有那个不识字的嘛,他就一心念佛,也是往生成就啊,懂吗?只是你了解教理,可以帮助你的品位更高,你了解教理,然后证悟空性,你就是上上品,也是一样往生成就,但是品位有高下。

问:对在家居士,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怎样能把“空花水月”的道理运用好,以减轻烦恼障碍?

答:知道这一切都是空花水月,当下就减轻烦恼啦,烦恼也好像水月空花一样啊,烦恼就是虚空中的花朵嘛,你明白这个道理,当下就可以减轻烦恼了,当下就可以减轻障碍了嘛。

问:文殊菩萨代表智慧,清净心是开智慧的唯一方法吗?对现代众生,障重罪过,可能获得清净心吗?不获清净心,可以往生极乐世界吗?

答:还是同样的问题,能不能开智慧?能不能得清净心?就是刚才讲的,你明白道理、你证悟空性或者你明白真心,因为我们的真心或者是我们的自性是本来清净嘛,昨天讲菩提自性本自清净,本来清净——这个清净又不是相对染污的清净,是真正的清净,所以你明白这个道理,很快就可以证得清净心。

问:有无俱遣,不著两边,中道、第一义,这些是开悟和觉者的境界。请师父开示,我们凡夫初学如何着手并切入?

答:平常多多地修止观,先得止,在定中起这样的观照,就是我们昨天讲的圆照清净觉相,从我们自性当中起智慧的光明来觉照。那分析的方法就是我们刚才讲的嘛:你不可以讲它无、也不可以讲它有,那就是有无双遣了嘛,不可以说它有、也不可以说它无,就不堕两边了嘛。

所以你可以用很多佛经里面的比喻也好,或者经义也好,就思惟那一段,有关于中道第一义的开示的内容,你在定中常常这样地思惟观察,不断不断地正思惟、观察,你就能够证得中道第一义。由理入也是可以,就是真正明白它的道理,也是可以契入。

问:请上师慈悲开示,上师所说能所双亡之理,即知空华,本无轮转等当下都听得懂(师言:上根利智才听得懂耶!),就如师父所说:“自性当中本圆成,何须法门千万千”,可是(师言:后面可是就不要了,好不好?就没有可是了嘛,就当下就是了,怎么还可是呢?)可是,懂是懂,明白是明白,但我还是我啊!(师言:我还是我啊!你看!无明又生起来了!告诉你没有我,怎么又我还是我呢?这就是一念无明起就没办法了,跟你说无明本来没有,当下就是了嘛,你还我就是我!)我还是我啊,当下听完经,乃至于下一分钟,就还是烦恼啊。

答:这就是我们昨天讲的,你没有圆照的功夫,懂吗?有间断,当下是;可是下一念无明又生起了,下一念妄念又生起来了。我们昨天讲了,妄念就是无明嘛,因为无明才会有妄念,一念生起又不是了。所以一念悟是佛,一念迷是众生,我们昨天讲的,所以你没有圆照的功夫。

没关系,你就把这个重点“知是空华,即无轮转”,常常起这样的观照功夫,圆照清净觉相这样的功夫,不断不断地这样子练习。我们昨天也说:等你功夫纯熟了,让无明没有刹那生起的机会,没有一丝一毫生起的机会,因为你念念圆照,念念都知道“知是空华,即无轮转”,念念都是“知是空华,即无轮转”,念念圆照,那就是了嘛。

所以现在一下是、一下不是,正常,因为你没有圆照的功夫,你是有偏照,一下有、一下没有,一下有智慧的观照、一下没有智慧的观照,一下智慧的观照、一下无明,又智慧的观照、又无明,就这样子。没关系,加强你的功夫就好了。

问:请示上师,如何把听这当下听得懂的心让它延续?

答:就是我们刚才讲的圆照的功夫。

问:可是这听得懂的心,却又了不可得;上师,这是止观未成就之因啊,愚痴的弟子(名字不要讲)。

问:法师,请问要怎样才能找到自性的真如本性?我们要怎样才没有生死?

答:刚才讲了嘛,你知道无明就没生死啦。怎样才能找到自性的真如本性?刚才又睡着了?本自具足,你找什么找?本来就在啊,从来没丢过啊。

问:净莲法师,祝您法体安康,常转法轮。师父慈悲请开示:请问回向法界,有包括下列:历代祖宗、蚂蚁、婴灵、及其他……地震、冤亲债主、世界和平?

答:有啊!回向法界,我们刚才讲,法界就包含十法界,所有十法界的统统包含在里面,不是你写的这些蚂蚁啊什么的,这些还是法界里面的一小滴水而已,统统都在法界里面,所以回向法界很重要,法界一切众生都能够得到你回向的功德利益,所以回向法界就对了。

问:师父,请问做事,常对人的对与错有执著,是不是已经落入比量?

答:对啊!有对、错就是比量啊;现量里面没有对错,懂吗?

问:而很难见到真实清净平等觉性?

答:对啊!你只要在比量,就永远见不到真实清净的平等觉性,因为平等觉性里面没有二元对立的,没有比量。二元对立就是比量,就是有对错、有好坏、有是非、有善恶——这个都是二元对立,都是比量来的,我们第六意识的分别来的。那你用这个心想要见到你清净的菩提自性是不可能的,因为它没有比量,它是现量境。所以只有当你平等无分别的时候,没有分别、执著、妄想的那个当下,你才能够有机会见到你清净的自性。

问:请师父再解释三身:法、报、化三身。

答:法身无相,报身就是智慧的光明,化身就是它的作用,简单的说就是体、相、用。一个是讲本体,本体没有任何的形相,所以法身它是无相的、它是没有生灭的;那法身它的般若智慧,这个就是它的报身;它所发挥的种种的功用,千百亿化身,是它由本体的功能发挥的无量的善巧方便,千百亿化身去度众生——这个是智慧的作用,简单说是这么说。

问:小孩一天没饭吃、屋租三个月没还,像这种燃眉之急之中,这句“知是空华,即无轮转”能帮得上忙吗?

答:可以啊!帮得上忙,你知道这些都是虚空中的花朵,本来不存在,你晚上就很好睡了,有事情明天再说。

问:请问师父,要如何找到自己的清净自性?

答:刚才讲了嘛,本自圆成,你找什么找?本来就有,不用找,当下就是,懂吗?只是说它有没有办法现前,你知道无明本空,它当下就现前了,刚才讲无法可修嘛,无道可修,无佛可成啊。你现在说要找清净的自性,就错了,因为你从来没丢过,它本来就在啊,它一直都是清净的自性,你不用找。那为什么你没有看到?就是因为无明,我们现在知道无明本来空,你应该就看到了,你再看一看,有没有在?

好,都回答了,我们今天就到这里。

(师颂,众师兄跟颂)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www.lianshi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