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师佛网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选择字号→ 特大

11、第十一讲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讲于新加坡Orchid Country Club

二○一四年十一月十三日

各位居士大德:

阿弥陀佛!

好,我们今天接下来第九颂。第九颂就是说明前六识它所相应的心所,就是五十一个心所全部都相应。

“此心所遍行”。“此”就是指这个六个识来说,所以“此心所”就是和前六识相应的心所;那“遍行”就是指五遍行。

“别境、善、烦恼”:“别境”指五别境;“善”指善十一(十一个善心所);那“烦恼”就是指烦恼心所,根本烦恼有六个。“随烦恼、不定”:随烦恼有二十个随烦恼,那“不定”有四个不定心所,所以加起来一共是五十一个心所。

这五十一个心所我们在《大乘百法明门论》的时候已经一个一个地介绍过了,所以我们今天就不打算再重复解释这五十一个心所的内容。那新来的同学就拿那个《大乘百法明门论》,拿起来看或者是听,里面就是每一个都解释得非常的清楚。那我们主要就是要说明前六识它所相应的心所到底有几个。

为什么说第六识它造业的力量最强?原来所有的心所它全部相应,不管是善的心所、还是烦恼的心所,它全部相应。从根本烦恼,到从根本烦恼所起的随烦恼:大随烦恼、中随烦恼、小随烦恼,全部相应;因此它造业的力量最强的原因在这里。

那我们为什么要了解这五十一个心所呢?它跟我们修行有什么关系?就你每一个起心动念,就是有跟其中的哪一个心所相应啊;起心动念我们就说一定有五遍行嘛,五遍行就是说你只要有起心动念,就一定有五遍行。然后依照你不同的所缘差别而有了五别境。这之后你的心是跟十一个善法相应呢?还是跟根本烦恼相应?还是大随、中随、小随烦恼相应?你总是要了解起心动念之后,所生起这个心所所有的内容,然后你才能够自我观察也好,或者你每个起心动念,你都知道它是跟哪一个心所相应。或者是你说“我好烦哦!我烦恼好多!”那请问你烦恼有哪些?就想了半天也数不出几个来嘛。现在一般大概就是知道贪瞋痴啦——三毒;要不然就是贪瞋痴慢疑——五毒。然后再接下来呢?一般、一般的学佛的,如果没有念唯识的话,他可能也说不出来还有什么其他的心所,或者其他的烦恼。

所以有关于烦恼的内容,还是在唯识里面讲得最清楚。你说“我现在心里面不太舒坦,闷闷的、怪怪的”,请问它是哪一个?它是瞋呢?还是忿呢?恨呢?还是恼呢?它都有层次的差别。我们要…,就是修行修到这么微细。你只有一点点忿忿不平的情绪呢?还是已经进入到那种开始要咬牙切齿的恨呢?还是你的身心已经产生热恼呢?它是有程度的差别嘛。所以你说“我现在很生气”,你也要说出来你的生气是跟忿相应、还是恨相应、还是跟恼相应啊?明白吗?所以要非常非常微细地检查我们每一个起心动念。

所以我们念唯识这个五十一个心所,其实是要帮助我们修行,然后自我检查:我到底还有哪一些烦恼?哪一些是比较严重的?那我现在说“我要开始要对治我的烦恼”,请问你要从哪一个下手啊?根本烦恼有六个,然后随烦恼有二十个。你说“我现在要对治烦恼”,请问你从哪一个开始下手对治呢?如果你连烦恼的内容都搞不清楚,你说“我要对治烦恼”,请问怎么对治?烦恼都不知道有哪一些内容。所以修行不能说连自己的烦恼有哪一些都看不见,然后我说“我要修行,希望它能够进步得很快速”;可是你都不知道要从哪边下手,请问你怎么进步得很快速?你怎么知道你今天的忿恨恼有比昨天少一点吗?还是你的瞋恚心有少一点吗?有轻一点吗?还是你的贪欲有微薄一点吗?你可以检查得出来、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修行的状况吗?

所以我们就是先把所有烦恼的内容了解之后,我们一个一个检查,像我们念《百法》的话,从贪瞋痴慢疑、然后五不正见(就是恶见有五不正见),一个一个检查说我还有哪一个?然后哪一个比较严重?严重的程度:上中下品,还是要分九品都可以。然后随烦恼再一个一个检查:有八个大随烦恼,无惭无愧两个中随烦恼,十个小随烦恼。那你说“我现在下手来调整我的随烦恼”,你要知道哪一个比较容易断啊,哪一个是比较轻,它是比较容易转的——那个就是十个小随烦恼嘛。你说“我直接就从贪瞋痴断”,没那么快,因为那个习气太重,所以我们明明知道那个贪欲比较重,但是我们从那个小随烦恼开始下手。

那只要有中随烦恼的无惭愧心,就是中随烦恼是无惭、无愧嘛;所以我们只要有惭愧心的话,其实知过能改,善莫大焉。只要有惭愧心,惭愧心就是——你改得快不快,就是靠惭愧心。你如果做错事情,然后脸不红气不喘,然后都一直说“是别人的错;因缘不具足,我今年流年不利,还是我命运不济,还是什么,我家风水不好”,找了一大堆理由,就是自己不改,那我们的修行是不可能进步的。

所以想要对治烦恼的话,首先要了解烦恼的内容,然后一个一个去自我检验,看还有哪个没有做到的,马上就把它纠正过来。希望我们还没有证到昨天讲的那个自证分现量无分别之前,至少你要有把握你每个起心动念都是在十一个善法里面、跟善法相应。不能够不起心动念,那每一个念头生起来,希望都是跟十一个善法相应,尽量不要跟根本烦恼、跟随烦恼相应。

那至少要从断恶修善开始下手,然后才众善奉行嘛,然后才自净其意。自净其意就是自证分才能够自净其意,已经没有善恶的二元对立叫做自净其意。就是我们那个清净的自性才有可能现前,那个是你已经见分、相分回归到自证分,你不再落入二元的对立分别之后,才可能自净其意。自净其意就是纯善,但是这个善是我们自性本具的那个善,而不是相对恶的那个善。相对恶的那个善是二元对立的善,那个已经落入二元对立了,那个不是纯善。我们说的那个我们本来清净的自性心,它是纯善的,那个是已经是回归到我们的真心本性里面的,它是纯善的。

所以佛教就是“诸恶莫作”,然后“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所有的佛法就是这样讲而已。可是你要诸恶莫作,你也要知道恶有哪些啊;然后众善奉行,你也知道善是哪一些内容;然后才可以二元、善恶这个二元对立,把它回归到自证分里面。把我们本来清净纯善那个菩提自性,就让它显现出来。

那这个一切还要再靠信心,信就是“心净为信”嘛,信的体性就是清净心;所以你的信心一直越来越纯、越来越纯,纯到百分之百的信的时候,你的心就恢复到你本来自性的清净心了。所以也可以说从初发心修行一直到成就,也是修一个“信心”而已。信心是让你最快恢复你清净的自性、自性心的那个最快速的法门,就是修信心。这个信心就是包含一切的信,当然是以佛法的三宝的信心、还有那个所有佛法的内容,你是听了你就不会先怀疑;然后再去考证说我要不要相信,不是这样子。

因为很多学佛的人还是这样:一面听、一面怀疑,然后跟他之前所知道的(那我们现在知道,他之前所知道就是五不正见里面的嘛),他就用他原先有的那个知见,然后去听闻所有佛法的内容。所以他一面听、一面选择、一面分别,依照他原来所认知的,然后去检查佛法说得对不对?有没有合乎他原来他的善恶标准?或者是对错的标准?如果是这样学佛的话,是没有办法;除非他原来的知见是正知正见,全部都是正见,全部正见就是远离五不正见嘛,他没有萨迦耶见、没有边见、没有见取见、没有邪见、没有戒禁取见——那就已经是初果的圣人才可能没有五不正见嘛。所以除非他证初果——我相信。可是他如果是凡夫的话,他用他的凡夫心、凡夫的知见去理解佛法的话,他的信心很难建立。所以他如果都是用这种态度来学佛修行,一辈子也是“煮沙成饭”,是不可能有什么结果的。为什么没有什么结果?就是说明那个信心的重要。因为他从头到尾就从来没有相信过嘛,他是用怀疑的态度、批判的态度去理解佛法。

所以信心要修得好,首先就是要对所有佛法的内容,所有的佛法的内容——不管你听得懂、听不懂得的,你就是相信了,先相信。因为那个是佛菩萨的境界嘛,我们凡夫的知见本来就是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嘛,不可思议就是没有办法用心思、也没有办法用言议嘛。没有办法心思的原因就是什么?祂其实佛菩萨的境界,它已经离开了八识五十一个心所的内容,明白吗?就是自证分的内容,就是祂已经全部回归到祂的自证分、祂的那个本体了,然后祂再从祂清净的自性心里面说出来一切法,那个一切法是随缘说的,不同的众生祂说不同的法。所以什么法都有,因为众生太多种嘛,有八万四千个烦恼的话,就有八万四千个法门嘛,来对治那个八万四千个烦恼。可是祂是怎么说出来的,就是从祂的自性里面说出来的。是比量还现量?现量境说出来的,所以佛菩萨的境界全部都是现量境。

可是我们现在凡夫的比量要去心思、言议,凡夫的心是什么?就是八识五十一个心所嘛,因为他还没有回归真心,就是我们昨天讲的,他都是用他的见分去看相分,全部都是第六意识的比量分别,你说他怎么可能契入那个现量无分别的自证分的境界?没有办法嘛,因为他是用比量、分别去看,他是用见分去认识相分。可是那个是自证分的境界,所以他没有办法契入的原因在这里。所以这个时候怎么办呢?然后你又怀疑,那你就是没辄了嘛,就是你很难契入那个佛法,也不可能成就,这样修一辈子也是不可能有什么结果嘛。

所以我们现在说的信心,就是说你对三宝的信心,还有一切佛法的内容,即使你现在还不懂,但是我们有带着那个信心去听闻,然后好好地思惟。“思惟”也不是第六意识的分别去想哦;第六意识的比量去分别——那个叫“想”,不是叫思惟。所以经论上面说,佛说:“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嘛。谛听谛听,用什么听?用你的自证分听哦,不是用你的见分,去听所说的那个相分。你把所有的语言文字都把它归在相分,然后你用你的见分去听佛说的,那你是没有办法契入佛所说的境界。所以“谛听谛听”,那个就已经是现量无分别境了。“善思念之”,思惟、忆念、明记不忘、保持,全部都是什么?自证分的境界,从头到尾都没有一个比量的分别的。所以是用现量无分别的那个、你那个自证分的那个状态之下,去听闻、去思惟、去修。

所以又很多人问:“唉呀!现量、无分别,我怎么听?我怎么知道我听了什么?然后我怎么去分别那个什么是非、善恶、对错?我用现量、无分别怎么去听闻佛法?怎么去思惟佛法?”所以他的理解就是第六意识的比量——想,而不是思。所以很多都是卡在这里,懂吗?都是卡在这里,就是因为他没有办法想象什么叫做现量、现量的境界。

还好我们昨天讲了半天,昨天讲了半个小时,应该比较了解现量境界。就是那个自证分,还没有落入比量的见分跟相分二元对立之前的那个,叫做现量无分别。所以我们昨天就理解到了,我们的前六识,了境为性相嘛,自证分能了境,然后见分也能了境。但是凡夫都是用见分去了境,佛菩萨是用自证分去了境。

那我们上一次又介绍了第七识是什么?思量嘛,思量为性相,还记得吗?第七识是思量、思量识,它也是思量为性相啊,它也可以用自证分去思量,也可以用见分去思量。然后我们现在讲的第六识,它的所依根是什么?第七识嘛,第六识的所依根是第七识嘛(我们上一次讲的,讲第七识的时候讲的,第六识的所依根是第七识)所以第六识可不可以思量?我们昨天问的,自证分是一个、还是…,八个识都有自证分,是八个自证分、还是一个啊?各位都回答说一个自证分嘛,这样明白吗?所以你就是用你的自证分的话,你可以去了别境界,你也可以去思量,没问题的。

所以现量无分别,是不是它的那个般若智慧的那个作用是不是很广?它不但有了境的作用,还有思量的作用。所以现在讲的第六识,它就能够思量,虽然它是了境为性相,但是因为第六识是依什么?它的所依根是第七识,所以第六识它的自证分也能思量,跟前五识不一样,第六识是可以思量。

所以你就知道那个自证分是佛菩萨的境界,那个是没有办法用我们现在凡夫的想心所去理解的;尤其是回归真心以后,回归真心就没有八识五十一个心所了嘛,对不对?对不对?对啊!八识五十一个心所是怎么产生的?一念无明产生的嘛,大家都背得很熟的啦,讲太多次了。一念无明然后才有八识,然后才有五十一个心所。所以已经回归真心本性的那个佛菩萨所说出来的法,是从真心自性里面直接流露出来的,它是超越八识五十一个心所。所以我们凡夫用八识五十一个心所去思惟想象,当然是没有办法理解嘛,因为那个已经不在这个范围里面了,所以只能靠信心嘛。所以这个时候没有宿世善根所产生的那个信心的话,还真的很难,很难契入那个佛法的境界。

所以我们只是要强调那个“信”的重要,因为你信心信到了纯信,我们的清净心就现前了,就是我们的真心本性就现前了。所以我们才会说,从头到尾就是修一个信心而已。所以你今天不管跑哪个道场,跟哪个师父,修哪个法门,你的信心够吗?如果一面跑道场、一面分别,修什么法门一面分别,跟哪一个师父一面分别,说明什么?就信心不够嘛;所以我们虽然本自清净的自性,圆满具足一切法,但是它就是不现前。为什么不现前?因为信心不够嘛,不够清净。

就好像那一杯混水一直没有沉淀。沉淀以后你才可以看见那个杂质,那个杂质就是我们的烦恼心所,它有根本烦恼、有随烦恼。你一定要那杯…,你的心是混浊的嘛,一定要等它沉淀,沉淀靠什么?靠定力呀。所以不修定,每天还是混乱、混乱嘛,身心混乱,心很乱。那就是说那一杯混浊的水,一直都没有机会沉淀下来。因为你每天身心都很忙乱,它一直是一杯混浊的水。我们的心就好像一杯混浊的水,所以只能靠禅定的力量,让它慢慢沉淀下来。这时候你才有止观嘛,那个观的智慧看清楚有哪一些杂质,才可以用般若空性的智慧去把那些杂质怎么样?全部观破,那就是无明破的时候,所以一定要修止观的原因在这里。只有修止才能成就定力,修观才能成就慧力,你才可以把这个杂质先沉淀,然后再把它观破,才能够恢复我们本来清净的那个自性心。

好,就是修信心。那就是自己觉得开始怀疑的时候,赶快宁静下来,怎么样?发愿:希望我现在虽然不明白,但是我不怀疑,我相信,我对三宝,或者是整个所有佛法的内容,我绝对的相信;只是我现在的证量没有到嘛,我凡夫的心怎么可能去理解佛菩萨的境界?一定是没有办法的嘛;可是我相信那个都是可以到达的。而且所有的境界都是我们本自具足嘛,本来每个众生都有的,就是无明遮到了、遮住了,所以它没有办法显现。

所以所有的什么慈悲啊、智慧啊,不是都本自具足吗?神通德能本自具足啊,每个人一个都没少啊。所以我们相信是什么?我们的信心是信什么?就是信这个啊!我有佛性我一定能成佛,我本自具足的佛性,它本来就能具足万法嘛——我要有这个信心啊,我才可能成啊,我的那个佛性才可能开显嘛。

可是我一面怀疑、一面想:我又业障重,然后又怎么啦,障碍又大,什么。那没有办法,对不起!你本来虽然有,但是它就是不出来。为什么不出来?就是被你的怀疑打断了嘛。你有信心,它越来越清净,它就现前了;可是你就一直怀疑、怀疑,它就一直障碍、一直障碍,无明、云层就越来越厚,虽然本来有也没有用啊,自家有的,可是它就是不显现。为什么不显现?还是信心不够的缘故,信心产生了障碍。所以我们的信心,就包含了自己绝对能够成佛的信心,还有你现在修的法门的信心,你依止上师的信心,所有佛法的信心,三宝的信心,任何情况之下都不可能退失——让它越来越圆满,百分之百,就是成就的时候了嘛。

好,前六识相应的心所就五十一个心所,一定要把那个内容弄清楚,然后一个一个检查。重点就是我们刚才讲的,一定不可以有怀疑不信,因为它可以染污其他的心所。它不是没有信心就算了,它会把所有其他的都染污了,所以它很严重的原因在这里。只要你怀疑不信,所有的东西都进不来了嘛,因为被你的怀疑挡住了,被你的不信摒弃在外,都进不来。然后它会把我们所有善的心所全部都染污掉了,所以它是最严重的,不信是最严重的。

好,接下来是“皆三受相应”,就是这六识都和苦、乐、舍三受相应。这就说到第六识因为它是有间断的,有间断就表示说它是有变异性的,它会苦、乐、舍三受有变异性。像我们讲的第七识、第八识,它是跟舍受相应的,为什么?它是恒常不变异的嘛,还记得吗?第七识恒审思量嘛,恒——只要是恒常的,它就不会变来变去,所以一定是跟舍受相应。所以第七识、第八识是恒常的,所以它一定是跟舍受相应。

那现在讲的前六识呢,因为它是有间断性的,所以它一定是有变异性。譬如说:我们今天遇到顺境的话,我们的身心就感觉到很愉悦,那就跟乐受相应嘛。那我今天白天如果诸事不顺的话,就怎么样?身心感到逼迫,就跟苦受相应嘛。今天平平,没有特别顺、也没有特别不顺,就跟舍受相应嘛,没有强烈的苦乐受,就是跟舍受相应。所以前五识呢,因为它是有间断性的,所以它就是有变异性,就是它跟苦、乐、舍三受都是相应的。

那接下来的几颂呢,都是谈到跟这个五十一个心所的内容。刚才只是大纲,五十一个心所的内容。接下来这几个偈颂,我们念过去就好了:

“初遍行触等”。就是五十一个心所最初就是五遍行,因为遍行这五个心所在六位心所当中居于首位,所以说“初”,初就是最初。六位心所,哪六位啊?五遍行、五别境、善十一、根本烦恼六、随烦恼二十、不定四——是不是有六个?所以五十一个心所,我们把它归类,归在六类,叫做六位,六位就是六大类。这六类,第一类、最初的是什么?就是五遍行,所以它第十个偈颂就是说“初遍行触等”,这六位当中,最初的就是五遍行、第一位是五遍行。那五遍行的内容有什么?触等,就是有触等等,这“等等”就包含了什么?作意、受、想、思嘛。触、作意、受、想、思——五遍行。

“次别境谓欲、胜解、念、定、慧,所缘事不同。”那其次,第二位就是什么?五别境。那五别境的内容就是欲、胜解、念、定、慧。那为什么会有这五种心所的不同呢?是因为它所缘的事不同、所缘的境界不同,所以有五种别境。

譬如说第一个“欲”,欲心所是“于所乐境希望为性”。欲就是一种希望,那它对什么希望呢?就是你喜欢的、你好乐的,所以它是于所乐境希求为性,或者希望为性。对你喜欢的、所乐的这样一个境界,产生了希望的心,希求的心,这个叫做欲心所,欲就是希望的意思。

那“胜解心所”就是对于所决定境,已经决定的,你就是任何情况之下,都不可能改变的,我们叫做胜解嘛。人家怎么样说,你就是心不会动摇,那我们就说你对这个已经有决定的信解了,那个我们称为“胜解”。所以胜解它就是对于决定境产生胜解的心所。

那“念”呢,我们讲过很多次了,于曾经所串习的,所以它是曾经所串习、所学习的,明记不忘、忆念保持,我们叫做念心所嘛。念就是明记不忘,那对什么明记不忘?你过去曾经串习的一些境界明记不忘。所以念心所就是对于曾习境(曾经串习的境界叫做曾习境),曾经串习的才有这个念心所生起。

那“定心所”就是专注不散嘛,就是心一境性,你的心可以在一个所缘境怎么样?专注不散,这个我们叫做定心所。

那“慧心所”呢就是于境简择,对于所缘境,你有那个简择的分别的智慧,我们叫做慧心所。

是不是这五别境它所缘的事都不同?对不对?一个是缘什么?所乐境嘛,然后第二个是决定境嘛,那第三个是什么?曾习境嘛,第四个是心一境性,对不对?第五个,慧心所是简择境,是不是五个境不同?就是它所谓的所缘事不同,它所缘的那个对境不同,所以就有五别境的差别。

这是第十个颂,讲到第一个(最初的)五遍行,还有第二个(其次的)五别境。

那第十一个颂是“善谓信惭愧,无贪等三根,勤安不放逸,行舍及不害。”这个就讲到善心所有哪些内容呢?它有“信”,我们刚才讲的信非常重要。还有“惭”、“愧”,有两个白法是能够救人的——就是惭愧心,惭跟愧是二白法。就说你还有救没有救,就看你还有没有惭愧心。你如果没有惭愧心,就没有救啦,因为你还会继续做错事情,然后做错事情也不忏悔嘛,因为没有惭愧;所以这个惭愧心也是属于善法,它非常非常的重要;因为我们能改就靠惭愧心嘛。你觉得就面红耳赤嘛,就是做错事情不好意思,然后知道羞愧。知道对自己也没有办法交代,然后对社会、家人、国家也不能交代。一个是对自己不能交代,一个是对外面的这些条件(社会啊、国家啊、别人啦、别人异样的眼光等等,社会的舆论啦),觉得也不能交代。这就是惭愧,这样我们才可能一直把我们的过错改正过来嘛。可是如果没有惭愧心,他也不觉得他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所以他就不可能有什么进步,修行不可能进步。

所以善心所呢就有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痴(是三善根,这个是小乘所谓的三善根,就是无贪、无瞋、无痴)。“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这个小乘的名言经典。他们勤修戒定慧的目的是什么?息灭贪瞋痴,因为贪瞋痴是根本烦恼嘛,一切随烦恼都是从根本烦恼来的。所以你把根本烦恼贪瞋痴息灭了,随烦恼就不用再特别去对治了,因为你贪瞋痴没有了,随着贪瞋痴所生起的随烦恼也没有了;所以贪瞋痴是根本烦恼。所以除非做到无贪、无瞋、无痴,才具足这个三善根。还有精进也是善根,轻安也是善根,不放逸是善根,行舍——善根,还有不害是善根。

不害,就是我们的悲悯心从哪里来的?就是你不再会生起想要去恼害别人的心,更何况是说出来的口业、还有做出来的身业,你不可能。你只要起心动念,都不忍心去伤害众生的话,就是有这个不害的善心所的话,你任何情况之下,都不可能生起去伤害别人的那个念头。念头都没有,你更不可能去恶口,去挑拨离间,也更不可能去做一些伤害众生的身业嘛:什么杀盗淫啊,不可能去做这些事情。

那行舍呢?行舍会比较不明白。行舍是怎么来的?就是精进无贪、无瞋、无痴三善根来的。你精进,你说“我要精进修行”,结果念念贪瞋痴,有没有精进?没有啊!“精”就没有夹杂嘛,很精纯,没有夹杂任何的恶法在里面,那个叫做“精”;精进的“进”,就是只有进、没有退;可是恶法是夹杂,它会让我们的善法退失。所以你今天说我很精进地念佛几万声,然后我很精进地大礼拜,我很精进地修什么法门;可是你如果有夹杂贪瞋痴,或者其他的随烦恼在里面,今天就不能说你很精进,为什么?你没有精纯啊,因为你有夹杂烦恼在里面修行,你有没有进?没有进,因为你还有夹杂着恶法,让你的善法退失,所以你今天不能说你今天很精进,今天没有很精进。

所以这边讲的行舍,就是很精进地行什么?无贪、无瞋、无痴;然后舍,舍什么?舍贪瞋痴。所以行舍的“行”,是很精进地行无贪、无瞋、无痴,然后他就能够舍什么?贪瞋痴,这个叫做行舍的内容。就是它从精进无贪、无瞋、无痴这个三善根来的。只要你今天很精进地,念念都保持在没有贪瞋痴的状态之下,这个可以说你有精进,没有夹杂其他的烦恼在里面。念念都无贪、无瞋、无痴,你的心是不是越来越平啊?烦恼让我们的心不平嘛,对不对?为什么会忿忿不平?就是因为忿心所起来了嘛,烦恼生起来了,我们的心就不能够平等。

所以你只要精进在没有贪瞋痴这个状态之下,你的心一定是平等的,你的心一定是正直的,平等、正直就很容易入道。你夹杂着烦恼,一面带着烦恼修行,不容易入道,是障道,烦恼是障道、不是入道。

所以能够任运无功用的入道靠什么?就是靠行舍来的,念念保持无贪、无瞋、无痴,你的心自然慢慢地就沉静下来了嘛。沉静下来,你的心自然平等、自然正直。正直就没有那个邪曲嘛,然后呢,任运无功用的就能入道。你今天不管是修学什么,很快就契入了。因为这样的结果,能够寂静安住、让我们的心寂静安住。

我们的心为什么这样子、每天这样上上下下的,没有办法寂静安住呢?就是因为我们没有行舍这个善根,没有行舍这个善心所。除非我们每个当下都是没有贪瞋痴,然后一直保持这样平等、正直、任运,就是不用再提念了(不要说“我不可以有贪、不可以有瞋、不可以有痴”)这个叫任运无功用。这样保持的时间一拉长,就能寂静安住,它也是我们得定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所以我们才会说你修定之前一定要持戒清净,为什么?破戒让我们的心不安哪,没有办法寂静安住,你别想得禅定。所以修禅定第一个要具足五缘,第一个就是持戒清净嘛,你没有办法持戒清净,你的身心永远在不安的那个状态。然后业障一直现前,你不可能得定的。

所以我们就知道,行舍这个善心所,它是我们得定最主要,就是靠精进在无贪、无瞋、无痴这三善根上面用功。才能寂静安住,我们的心随时保持在平等、正直、无功用这样的一个状态。所以我们要随时要入道,非常非常的快速,就是因为具足了这个行舍的善心所。其他就很容易理解。就行舍一般都不晓得是什么意思,它就是能够对治我们的掉举。我们的掉举,散乱、掉举,比较细的掉举,就是靠这个寂静安住。除非你已经寂静安住,才能够对治那个掉动不安的那个掉举的状态。

好,那第十二个偈颂:“烦恼谓贪瞋痴慢疑恶见,随烦恼谓忿恨覆恼嫉悭。”就谈到根本烦恼有贪、瞋、痴、慢、疑、恶见——这六个是根本烦恼。那接下来,它是介绍小随烦恼有忿、恨、覆、恼、嫉、悭。悭就是悭贪、悭吝,就是小气,小气舍不得,我们叫做悭吝。

那第十三颂是“诳、谄与害、憍、无惭及无愧、掉举与惛沉、不信并懈怠”。这就讲到了刚才小随烦恼还没讲完,继续讲,就是还有诳、有谄、与害、憍,所以加起来一共是十个。所以说小随烦恼有哪些呢?就是有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憍这十个,这十个是比较容易断的。所以我们如果检查说我们还有小小的忿,一点点的恨,还有偶尔被人家陷害的时候,想要反弹的那个害,还有一点点。这些都是跟忿、恨、恼、嫉、害,还有嫉妒,这些都是跟“瞋”相应的,瞋根本烦恼所随之而来的随烦恼,它是属于小随烦恼,所以它是比较轻微的。

所以那个脾气发完就没有了嘛,因为它没有很严重;可是你开始记恨的话,那就有一点严重了;然后恨到身心热恼要报复,那就更严重了。所以它是这样子来看的、来检查的。所以我们希望有一点点忿怒的时候,就赶快把它息灭,不要再继续发展成恨、恼、害,恼怒之后就要害了嘛。所以它是这样发展的:先有一点点小忿,忿忿不平,然后开始记恨了,然后恼,身心热恼,然后就看要怎么付诸身口,就要采取那个害的行动了。

好,那中随烦恼有无惭、无愧;大随烦恼有掉举、昏沉、不信、懈怠,还有第十四个偈颂:“放逸及失念、散乱、不正知;不定谓悔、眠、寻、伺二各二。”大随烦恼还有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所以加起来是八个——八个大随烦恼,十个小随烦恼,两个中随烦恼(无惭、无愧两个中随烦恼)。

这就是我们平常要检查自己,还有什么的内容,还有哪些烦恼?从根本烦恼六个,到大随烦恼八个,中随烦恼两个,小随烦恼十个。每天检查看还有什么?自己还有什么成长的空间嘛?进步的空间?看可不可以修行再更进步一点?

那最后就是不定有四个,不定心所有四个,就是悔、眠、寻、伺。这边说的“二各二”,就说它共有…,一共四个嘛,这四个分成两类:悔、眠是一类;然后寻、伺是一类,这个是二、第一个二。“各二”呢,就是这两类各有善恶两种,它先分成两类,四个分成两类,这个没有问题;那每一个它都有善恶这两个情况,譬如说睡眠,睡眠有善恶,对不对?你如果该睡觉的时间好好睡,然后长养我们的四大,然后第二天有精神、有体力,好好地精进在无贪、无瞋、无痴上面,这个睡眠是好的;可是你贪睡、放逸、懈怠,那个就是不好的嘛。所以睡眠有善的、也有恶的。那每一个都是,这四个不定心所,每一个都是有善恶,所以它这边“二各二”就是这样:先分成两类,然后这两类再各有善恶二种,所以叫做“二各二”。

好,那第十五颂是依止根本识。接下来要开始说明,这前六识的生起,都是依止这个根本识来的,这个不难理解,因为我们前面都讲过了嘛:每一识的生起,一定有它的缘嘛。像眼识有九缘,对不对?耳识有八缘,鼻舌身有七缘,然后第六识有五缘(我们后面会讲,第六识有五缘)。可是你发觉它每一个都有根本识,对不对?它都有那个种子依嘛,种子是生起心识的亲因缘,还有根本识,有没有?不会说忘记了吧?每一个都有根本识——就是现在讲的第八识,每个都有根本识。就是前六识要生起的话,一定有根本识,种子是它的亲因缘,那这一切的种子含藏在哪里啊?含藏在第八识里面,对不对?所以我现在要生起这个前六识的心识活动的话,就一定要有种子成为生起心识活动的什么?亲因缘嘛。这种子在哪里?第八识里面,所以是不是依止根本识?这个根本识就是在讲第八识,然后它的所缘境就是所缘缘,剩下的都是增上缘。

所以种子阿赖耶是亲因缘,但是剩下的这个根本依就是增上缘,这样有没有听明白?我们不是说有四缘吗?亲因缘是种子依——种子,这个种子含藏在第八识里面,所以第八识的种子是生起前六识的亲因缘,是不是跟第八识有关啊?依止根本识。就是不管你是亲因缘、还是增上缘,都是依止第八识这个根本识,意思就是这样。其实它很简单,就是从它的种子赖耶,到现行的赖耶,都是生起第六识的依止,生起第六识心识活动所依止的,都必须要依止根本识——就是第八识。因为从种子赖耶生起的亲因缘,到现行赖耶的增上缘,都是第八识,所以说依止根本识。增上缘的意思就是我们刚才讲的:除了亲因缘、所缘缘,其他的都归在增上缘这个范围里面。所以像眼识九缘生的话,除了它的所缘境是什么?色尘是它的所缘缘,还有它的种子依是亲因缘,其他全部都是增上缘:光明啊、空间啊,懂吗?作意啊、什么第七识的染净依啊、第八识的根本依啊,就是现在讲这个,全部都是属于增上缘,这样听得懂吗?除了所缘缘跟亲因缘,其他的不管你还有几缘,都是属于增上缘的范围。

所以现在讲说,前六识生起活动一定要有第八识的什么?亲因缘跟增上缘,这样对不对?好,对就是表示听懂了。所以前六识的生起,都是依止根本识的,那这个依止的意思呢,“依”就是一定要依它才能够生起活动嘛。我们刚才说前六识一定要依第八识,才能够生起活动,不管是种子的亲因缘,还是现行的增上缘,都必须要依这个第八识,才能够生起前六识的活动——这个是“依”的意思,就是依它而起,前六识的活动要依根本识才能够生起。那个“止”就是停在那边,我们叫做停止,停止在那个地方。种子停止在哪里?种子停止在第八识里面,所以前六识要生起活动,要依第八识。所有的种子含藏在第八识,这个就是止。所有种子停止的地方,也是第八识,所以叫依止,这样明白吗?“依”是指它生起活动必须要依的条件;“止”就是说你所有的种子,都在第八识含藏,就好像停在那里了。所以它本来的意思是“止宿”,那个“宿”,就是说我今天晚上在这边住一宿,那个“宿”,它原来是止宿的意思。这个“止”是止宿,就是停在那边、睡在那边。“宿”,住一宿。所以为什么种子叫随眠?就是随着我们…,好像是睡在那边,就是说它种子还没有生起现行之前,好像都停在那边、睡在那边。就是现在讲的这个止的意思,止宿的意思。所有含藏在第八识的种子,它其实就停在那边,好像睡着了,它没有生起现行之前,好像就睡在那边,所以叫随眠。

那这边的根本识,讲的不是阿赖耶识,而是阿陀那识。那“阿陀那”它是印度话,我们中国翻译成“执持”。执持,因为它能够执持染净诸法的种子,它可以、它能够执一切法的自性、自相,让它不坏失。自性、自相就是我们这几次讲的,体性跟行相。就是它的自性,一切法的自性,自性就是它的自体,就是体性;自相就是它的行相,不管是体还是相,一切法的自性或者自相,都能够让它执持不会坏失,这个就是“阿陀那”的意思。

那你说为什么不用“阿赖耶识”呢?为什么不用阿赖耶的名称?因为到什么时候,阿赖耶就已经舍了阿赖耶的名称?转凡入圣的时候,就已经没有阿赖耶的名称,那它就没有办法继续执持了嘛。我们前面讲过,第八识的时候讲过,它本来叫阿赖耶,阿赖耶的名称舍弃了之后,剩下异熟识,异熟识又舍弃了,叫什么?清净无垢识嘛。所以如果你用阿赖耶的话,它只能执持那个前面的那些种子不会坏失。可是阿赖耶的名称失去了之后,那后面用什么力量来执持啊?没有了嘛,所以它不能用阿赖耶这个名称,一定要用阿陀那这个名称,因为阿陀那就是执持的意思,从凡夫位一直到成佛,它都能执持一切法的种子不会坏失:从有阿赖耶的名称开始,到异熟识的名称,它都一直执持,到最后清净无垢识,它还是执持。

为什么要执持啊?要不然佛净土的依正庄严没有办法显现嘛,所以它还是有要执持依正庄严的那个力量,就叫做阿陀那。所以我们一定要用阿陀那来说现在讲的根本识——第八识。可是是阿陀那,那个能执持一切法它不会坏失这个力量来说这个名称。

我们今天时间到了,只能先讲到这里。

(师颂,众师兄跟颂)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www.lianshi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