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师佛网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选择字号→ 特大

12、第十二讲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讲于新加坡Orchid Country Club

2013年11月15日

喇嘛、各位居士大德:

晚上好!

我们今天继续《唯识二十颂》。

唯识学家在上面的文句当中虽然作出了解说;但是仍然有小乘的学者不能够接受,不能够接受什么呢?就是我们昨天讨论的,就是:由他人的心识转变作为增上力,然后能够让有情造成死亡这件事情。就是他人的心念转变,影响到那个被杀的心念转变,然后造成死亡这件事情。说了半天,可是这些小乘学者还是不能够接受这样的理论。

像我们也差不多啦,也是听得迷迷糊糊的,因为我们还是跟小乘学者同样的相信,是有真实的外境,真实的外境里面有一个真实的人,拿了刀怎么样?真实的杀了一只鸡——这个都是真实的啊!怎么可以说这个杀的人,然后心念先转变,然后影响到那个被杀的心念,然后他就造成死亡。这个还是好像不太能理解说:为什么意念就可以杀人?所以唯识学家才要继续地再提出有力的反问,反问这些小乘的学者。顺便也说了几个故事,有关于仙人的故事,来提出这个反证。

这个就是十九颂“举意罚为大罪以返诘”,就是举仙人愤怒的故事来证明意罚为大罪,来反问小乘学者。

颂曰:“弹宅迦等空,云何由仙忿,意罚为大罪,此复云何成。”

这个“弹宅迦”它是印度话,中国翻译为“治罚”,就是治罚罪人的地方,它原本是座城,那这座城为什么会变成治罚罪人的地方呢?

相传当初印度有三大城市,都非常热闹的三个大城市,那这三个大城市的名字就是弹宅迦城、末蹬伽陵城、还有羯陵伽林城——这三个大城市,原来都是人口稠密的地方;但是后来竟然成为空无人烟的旷野。那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子呢?这个都是因为修道的仙人忍受不了国王的污辱,然后生起了很大的瞋恨心,才使得这三座城市在瞬间就变成了空城。所以唯识学家就用这三个例子来说明“意罚为大罪”——用这个来证明意念也能杀人,不用亲自去杀。那我们看这三个故事:

根据《中阿含经》当中记载,过去有一位摩灯伽仙人,他在山中修行。那他有一位非常漂亮的妻子,她是婆罗门女,每天帮他送饭,因为他在山里面修行,所以他漂亮的妻子每天帮他送食,每天送饭啊、送菜啊,送饮食。

有一天这个弹宅迦城的檀陀柯王(就是这个城主),到山上游玩,就看到了这个漂亮的妇人,想说“我们这个城里竟然有这么美若天仙的妇人,那她到底是哪一家的人呢?”那一打听之下,原来她是仙人的妻子。那国王心里就想:修行的仙人应该是离欲的,已经没有什么欲望了,那他要妻子做什么?干脆就把她带回宫里面去,说修行的仙人是不需要妻子的,就把她带回宫里面去。

那到了吃饭的时间,仙人看不到妻子送饭来,诶?奇怪!为什么今天没送饭来?就出去打听说:“你们有没有看到我的妻子吗?”然后别人就跟他说:“你的妻子已经被国王带回宫里面去了。”于是仙人就到了王宫去请求国王放了他的妻子。那国王就跟他说:“你是仙人啦,你要女人做什么?”反正说什么也不肯把妻子还给他。那这个仙人就非常的愤怒,就对国王说:“我发誓一定要消灭你的国家!”然后这个时候转头就对他的妻子讲:“你要一心的忆念我,不可以有刹那的忘失,就是一心一意一直想着我,你就可以安全地回到我的身边。”

所以到了晚上,仙人就用他愤怒的意念,让天落下石头,那石头就像雨一样地纷纷落下,把国王啊、还有全国的人民都打死了。那他的妻子也是因为一心忆念他,所以没死,最后当然就是重回仙人的怀抱了。

所以这个就是弹宅迦城空的经过,就在这一刹那之间,整个城就变成空无一人。

第二个故事就是末蹬伽陵城空的经过。也是相传过去有个仙人,他长得非常的丑陋,可是他在山里面修行非常精进,因此证得了五种神通。

这个城里面有一位淫女,她是国王的宠妃。有一天不知道什么事情得罪了国王,那国王一生气就把她赶出去。这个淫女没有办法,就只好躲到山里面去。那她有一天看到长得很丑陋的这个仙人,于是她心里就想:这么丑的仙人,看起来就是很不吉祥的样子,那我也是一个不吉祥的人,因为被国王赶出来。我如果可以把我的不吉祥降临到这个不吉祥的仙人的身上的话,说不定能够转为吉祥。她就这样子想。

于是她就叫她的婢女拿粪汁浇灌到仙人的头上。那仙人就忍下来了,没有发怒。说也奇怪,还满灵验的,最后这个淫女终于又回到国王的身边。后来有一位国师,也发生不如意的事情,这个淫女就告诉他说:“你如果能把这个不吉祥送个那个不吉祥的仙人的话,你就可以恢复到吉祥。”那国师就按照淫女的话,也是用粪汁去浇灌这个仙人,结果后来果然又灵验了。仙人也是同样的没有发怒。

后来,国王想出征打仗,国师就建议国王说:“如果可以把这个不吉祥先送个这个仙人的话,国王你一定能大获全胜。”于是国王就派人,因为路途有点遥远嘛,就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在山上就建一个屋子,搭一个小房子做什么?就派一个人每天去浇灌这个仙人。果然最后也得到胜利。

之后,不得了了,一传十、十传百,只要有任何不如意的事情,都会用粪汁去浇灌仙人。时间一久,相信没有人可以忍耐嘛,虽然已经修得神通的仙人也是忍无可忍!终于心生瞋恨,就用神通力,也是从空中降下这个大石头,把国王还有全国的人民全部都压死,只有一个人活下来,就是照顾仙人的那个人活下来,其他都死光了。所以,原来这个茂盛的末蹬伽城就成了废墟——这个就是末蹬伽城空的故事。

那至于羯陵伽林的故事,它是说过去在羯陵伽林的城市,也是有一位仙人,他叫做摩登伽,他是出生在最下贱的首陀罗(我们知道印度有四种阶级嘛,最下贱的阶级就是贱民,叫做首陀罗)。

有一天,就有人对他说,你如果能够娶国王的女儿,然后再生个儿子的话,将来一定就是一个国师。于是这个仙人就向国王提亲,说要娶他的女儿。可是,国王因为他的出生很低贱,就一再地拒绝,每次提的话就拒绝,为什么?就是因为门户不相当嘛。但是国王的女儿很喜欢他,希望父王答应,可是一次不答应、两次不答应;可是她还是很喜欢这一位仙人,怎么办呢?两个人私自约好时间,做什么?私奔了,就两个人私奔,然后躲到山里面去,最后果然生了一个儿子。

国王就找啊,找他们的下落,找找找找找,诶!最后找到了,原来躲到山里面,就派人用绳子把他们绑起来,两个人绑在一起,然后丢到河里面去,想把他们淹死。这个时候的仙人就威胁河神(因为他有神通嘛),就威胁河神说:你一定要帮我把这个绳子割断,不然就怎么样怎么样,结果吓得那个河神赶快把他的绳子割断。然后他就逃了回来。

那仙人还是很生气啊,所以他一发怒呢,也是用神通力让天上下这个石头,也是把国王、还有全城的人民也全部压死。所以在瞬息之间,繁华的羯陵伽林城也成为了空城。

这三个故事到底要说什么呢?就是意念也能杀人,你不用亲手去杀,只是要说明这个。

所以这个就是偈颂的前两句:“弹宅迦等空,云何由仙忿”——像弹宅迦城、末蹬伽陵城、羯陵伽林城,为什么会成为空城的原因,都是由于仙人愤怒所造成的。所以意念上的治罚也能够造成很大的罪过,否则又怎么能够造成这三座城空的事件呢?

所以下面两句颂就说:“意罚为大罪,此复云何成”。

“意罚为大罪”,这个是佛说的,就是我们身口意三业哪一个最重呢?就是意业是最重的。所以意业上的造作呢,它能够造成很大的罪过,就是说它的业是最重的,这个就是“意罚为大罪”它的意思。

可是如果你们小乘的学者,不承认这意念它的力量可以造成人的死亡,或者众生的死亡的话,那佛祂曾经讲过这句话,就是“意罚为大罪”这句话,那又怎么能够成立呢?就不能够成立;可是这句话是佛说的。所以它说:假定你们不承认意罚的力量是最大的话,佛所说的“意罚为大罪”又如何能成立呢?

所以说到“意罚为大罪”,我们又要讲另外一个故事,也是《中阿含经》里面记载的:

就说到了过去有一位尼犍子(尼犍子我们就知道是耆那派的修行人),他的名字叫做阇提弗多罗,他有一位弟子叫长热。

有一天,长热碰到释迦佛。那释迦佛就问长热说:“你的老师平常是怎么教你的呀?譬如说身语意三业当中,哪一种业它的治罚是最重的呢?”就是身口意三业当中,哪一业是最重的?就是“治罚为大罪”呢?哪一种恶业是最重的?那长热就回答佛说:“我师父说:在三业当中,身业的治罚最重,口业其次,意业最轻。”

然后他就问佛陀说:“那您认为是怎样呢?”佛就回答说:“我认为三业当中呢,意业的治罚是最重的,其次是口业,再其次才是身业,所以身业是最轻的。”

长热听完就回去把佛的话向他的师父报告。那他的师父听了不以为然,就说:“不是!还是身业最重,语业次之,意业最轻,你再回去,你想办法去说服佛陀,让他来转信耆那教就对了!你回去再说服他。”但是长热不敢去,因为他已经正面交锋过,所以他不敢去。他的师父只能够再另外派一位大弟子,叫做邬波离长者,就派这个长者前往。

佛祂这个时候在眉希罗国。那他到了佛那里,还是同样的主张身口意三业当中身业最重,口业次之,意业最轻。那佛就问他说:“如果有人要把眉希罗国的人全部杀光,需要多少天呢?”当时的眉希罗国不是小城,也不是小的国家,它的人口众多、城邑广大,你全部绕行一遍,需要五天才能走完,这么大的一个范围。

那邬波离就回答说:“如果武功高强的话,大概需要七天就可以把全部的人都杀光光;武功没有那么高强,其次的话,大概十天也够了;最差的话,一个月也应该可以都杀完了。”

佛就再问说:“如果有仙人起了瞋心来杀人,他需要几天呢?”邬波离就回答说:“那很快啊!一时之间就可以把全国的人都杀完。”这什么意思?就是用瞋心就可以杀人,而且这么快就杀完嘛,只是要证明这个而已,让他自己讲。

那佛又问说:“如果有人很喜欢布施,布施个一百天不够,两百天,好不好?还不够?三百天来布施,他的功德怎么样?还有另外一个人,他喜欢持戒的,他就很清净的持戒,你觉得他的功德怎么样?还有人他可以在一时之间,定力很高的,就一时之间,想入初禅就初禅、想入四禅就四禅,一时之间就可以入四禅八定。还有人可以一时之间就什么?就入无漏观,证到无漏的智慧,请问哪一个最殊胜?是布施的人最殊胜呢?还是持戒的人最殊胜?(布施、持戒都是什么?身业嘛)还是那个定力很高的,可以马上就入四禅八定的最殊胜?还是说能入那个无漏禅的最殊胜?可以证得无漏的智慧这个最殊胜?”

他就说:“那当然是入禅定,还有那个具足无漏的功德,这个才是最殊胜。”这个都属于意业的范围嘛。

所以佛就告诉邬波离说:“既然如此,那你为什么说身的治罚,还有口的治罚的恶业比较重,那个意业的治罚反而是最轻的呢?”这个时候就说得邬波离没话说,自知理亏,才知道他原来跟错了师父,怎么办呢?赶快皈依佛,成为佛弟子,那最后也证得阿罗汉果。

以上这几个故事,是印度古代流传下来,家喻户晓,而且大家都深信不疑的故事;所以唯识学家才会用这些来作为例子,来反问外人说:“如果像你们的主张,就是不允许是由他人的心识转变作为增上缘,然后就能够让这个有情致死的话,如果你们不承认这样的主张的话,那么佛陀说的‘意罚为大罪’又怎么能够成立呢?”就这样反问这些外人。

可见得不必借着心识之外,实有的境界的存在,譬如说我用我的手,然后拿着刀,这个都是心识之外实有的身体,身体上面的手,然后拿着真实的刀,不用这样子,也可以成就杀人的恶业。

这下应该被说服了吧?还没有!还没有完全被说服,他还有疑问。

所以最后这个外人又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说:“如果像你们唯识学家说:唯有内在的心识,没有真实外境的话,你们所说的‘他心智’,到底知不知道他人的心呢?”

我们平常说“他心通”,就是我知道你在想什么,我知道你的心念。我如果知道你的心念,你的心念就是外境啊,那你到底承不承认有“他心智”?(有知道他人心识的那个智慧,叫做“他心智”)。你们唯识学家承不承认有这个?如果不承认的话,就不能够叫做他心智了,因为你不知道人家在想什么啊!那如果你承认的话,诶!他人的心念就是外境啊,又跟你说“唯有心识,没有外境”又是怎么样?互相冲突的。所以外人这样问。

所谓的他心智,到底知不知道他人的心呢?如果不知道的话,怎么能够叫做他心智呢?如果知道的话,那么他人的心念就等于外境,又怎么能够说是“唯识”呢?唯有心识存在,没有真实的外境呢?

于是唯识学家又说了第二十个颂“释外举他心智不成难”,就是解释外人所举的他心智,以这个来作为辩论的内容,它是不能够成立的——这个问难。就是用下面的偈颂来解释:

颂曰:“他心智云何,知境不如实,如知自心智,不知如佛境。”

他心智,就是缘他心的智慧。既然是缘他人的心,就是缘心外的实境了嘛,又怎么能够说是唯识呢?外人这样问难。

唯识学就回答说:“所谓的他心智,虽然是以缘他人的心识为主,这个是没有错;但是要知道,不是亲缘哦!不是说我现在坐在这里,就知道你心里面想什么,然后我的心识直接缘你的心识,不是这样的哦!”如果是这样的话,就是什么?你就是真实的外境了嘛!因为我要缘你的心识,而且是亲缘。可是事实上不是这样,唯识学家的意思是说……(昨天听得懂,今天就听得懂;昨天听不懂,今天还是听不懂,因为同样的原理)昨天我们不是说:屠夫自己的心识变现出什么刀啊什么来嘛,然后那个被杀的鸡又自己变现出屠夫,然后又变现屠夫的刀,然后又变现……。

那现在也是同样的道理:所谓他心智就是我知道你的心念;但是不是直接就去缘你的心念,不是。是你的心念生起了,我把它当作是本质,然后在我的心识上(就是我依托你心念作为本质),然后在我的心识上变现出你心念的相分,然后我的见分去缘这个相分,我就知道你在想什么。

所以我有没有亲缘你那个?没有!我是把你心念的活动当作是本质,当作一个好像介质这样,然后在我的心识上变现起你心念的相分。那这个见分跟相分我们之前讲过嘛,它都是自证分来的,每个人都有自证分。自证分是还没有二元对立叫自证分,还没有分见分跟相分,见分是能缘的心,相分是所缘的境。

所以,我现在,我的自证分就是生起了这样的一个作用,什么作用呢?把你的心念作为本质,在我的心识上变现出相分来,这个相分是从我的自证分所出来的。自证分一生起作用,它就有二元对立嘛:有见分、相分,所以我以他人的心识作为本质,变现出我心识上的相分,然后我心识上的见分去缘它,我就知道你在想什么。这样有没有亲缘?不是亲缘。所以现在就是这个意思。

只是在我自心的当中,缘那个所现起他心的这个影像、相分,所以也没有超出我心识的范围,有没有离开我心识的范围?没有啊,我的心识变现出相分,然后我的见分缘相分,我的心识有没有跑出去缘外面?没有,所以还是唯识,唯有心识,没有外在真实的境界。所以还是没有出我自心的范围,还是在我心识的范围之内作用,只是见分、相分,从自证分出来见分、相分这样的功能,都没有离开我自心的范围。

也就是说我是以他心为本质,然后在我自心上变现出一种相似于本质的他人心念的影像相分,所以它是相似——相似的影像,这个相似的影像怎么来的呢?以他人的心念为本质,变现出相似的相分来——影像相分,然后作为自心的所缘,所以这时候的见分就是缘这个相分,相分怎么来?从别人的心识来,他人的心识来,它只是一个本质而已;但是我是在我自己的心识上,变现起一种相似于本质的影像相分,然后我的见分去缘它,这样子而已。应该听懂了。这是他心智。

那“自心智”也是一样,自心智就是我们自己了解自心的一种智慧,叫做“自心智”。那也是同样的道理哦,我不是说我马上就亲缘自己的那个…,譬如我现在动一个念,然后我马上就知道我在想什么,同样的道理,还是见分、相分哦,也不是亲缘。所以偈颂上才会说不是“如实知”。“如实知”是亲缘,我可以亲自就缘到你的心识到我的心识来,我马上就明白——这个是“亲缘”,这个叫“如实知”。可是现在不是如实知,因为怎么样?已经有转变生起相似的相分境来,那我自己的心念也是,先转变为什么?相似的,就是我现在动一个念头,以这个念头为本质,然后变现起相似的相分境来,我的见分再去缘它。所以你所谓的自心智也不是如实知、也不是亲缘。不管是他心智、还是自心智,都是同样的道理,这样我们应该就能够明白了。

所以颂文的前两句是外人所问:“他心智云何,知境不如实”。所以他对于那个外境,这边的外境就是讲他人的心识(这个外境)它是不如实知的,因为他不是亲缘。所以他心智为何不能够如实地知道他人的心呢?他人的心识为什么不能够如实知呢?那就是我们刚才讲的这个道理。所以它说他心智为什么(“云何”就是为什么)“知境不如实”,就是不如实知境,他不是如实地知道他人的心识这个外境,不是如实知。

所以唯识学家就告诉这个外人说:具有他心智的人不但不能够如实地知道“他心”,也不能够如实地知道“自心”。就是我们刚才讲的:不管是他心智、还是自心智,都不是如实知“他心”或者“自心”,都不是如实知。

那为什么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就是被无明遮蔽的缘故,所以不能够如实地知道“他心”或者是“自心”。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无明还在嘛!无明还在是什么?有我执、有法执,有二元对立,都不是在现量境,都已经落入二元对立的比量了,有见分、有相分。见分跟相分就是二元对立嘛。它如果说回归到自证分是现量境,没有二元对立,这个是如实知。这样明白吗?

可是我们大家都有我执、有法执嘛,为什么有我执、法执?因为无明的缘故,无明的遮障起了我执跟法执,所以我们凡夫都不是如实知。要到已经圆满证得佛陀果位,祂才是如实知,因为他是亲缘。像佛的智慧是亲缘,祂直接就知道你的心念,为什么?因为祂的自证分没有先变成二元对立,没有,祂都是现量境,所以祂能够如实知。

有一派的说法是说:只要是他心智就一定有见分跟相分;可是这时候的见分跟相分就是佛陀智慧的作用——就是属于后得智的部分,它是无漏的。那没有成就果位的人,它是有漏的。像我们知道佛教以外的,他们也修四禅八定,他们也可以证得神通嘛,他也是有他心通,可是它是有漏的,为什么?因为他还有“我”。所以一定要证得无漏了之后,去除了法执之后,他才能够亲缘。

像佛陀祂能够亲缘,虽然祂这时候自证分也可以有见分跟相分,因为我们说后得智,后得智祂在度众生的时候,就是方便示现好像有见分、相分,是方便示现的啦,可是祂都是在现量境,然后是无漏的智慧,无漏的智慧就说明祂没有法执,祂没有无明的遮蔽了,所以祂是完全的无漏的。

所以我们说根本智是般若无分别智嘛,然后在般若无分别智的当下,是都没有二元对立,没有相分跟见分,就是离一切的名言、心行,什么言语道断、心行处灭,都没有,没有这个二元对立之后的这些言说了,在根本智的当下,是完全没有语言啦、没有心念。可是佛在度众生的时候,祂要再从根本智再起后得智,所以祂有无量的善巧方便,在这个无量的善巧方便,祂又没有离开根本智的摄持;可是在这个后得智的部分,又看起来好像有见分跟相分,可是都没有离开佛陀无漏清净的智慧,差别在这里,是祂已经没有法执了。

那现在是说还有法执的人,包含了二乘果位的阿罗汉、辟支佛,或者是还没有成就究竟佛陀果位的菩萨,他们的他心智、还有自心智都不是亲缘;只有佛陀是亲缘。这个是重点,我们要明白:就是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呢?为什么“知境不如实”呢?就是因为无明的缘故,所以不能够如实地知道他心,也不能如实地知道自心,都是被这个法执所障碍了。所以不但凡夫不能够如实的知道自心、他心,二乘、还有菩萨在没有成佛之前,都是不能够如实地知道自心或者他心。

这就好像我们不能够知道佛的境界一样,除非你成佛了,要不然你很难去想象,很难!不可思议嘛,不可心思言议那个佛的境界,这个就是第三、还有第四句颂文的意思:“如知自心智,不知如佛境”,就如同知道自心的这个智慧(就是自心智),也不能够知道自心,就是不能够如实知自心的意思。那这种不知,也如佛境不能够为我们所知,它的道理是一样的。

由这个偈颂我们就可以知道:在没有证得佛果之前,自心、他心、佛境都是难可了知的,都是很难以去了知。所谓的他心智,也无非是随方便所说的,因为他不能够如实的知道他人的心念嘛。所谓的他心智只是方便说,就是还没有成佛之前都是方便说而已,因为你不能够亲缘到他人的心识,那对自己的心识也不能够亲缘,是因为有法执的缘故、无明的缘故,就是被我执跟法执障住了。

《二十颂》都已经讲完了,最后要结颂了。这个是世亲菩萨他以自己谦虚的口吻,还有赞叹佛的语气,作了这个结颂,来结束这个《唯识二十颂》。那在前面二十个颂当中,已经详尽地、而且明确地说明唯识无境,就是唯有心识,没有真实外境的道理,在《二十个颂》里面都很详细的来解释了。所以现在总归结颂一首,来完成这部全论总结的部分。

颂曰:“我已随自能,略成唯识义,此中一切种,难思佛所行。”

世亲菩萨说:“我已经随自己的能力,约略地成立了“唯识无境”的义理。那至于本论所说以外的唯识义理呢,这一切种类的分别是难可思议的,唯有佛殊胜的智慧能够知,也是佛所行的境界;不是我这个智慧短浅的人所能明说的。因此,本论就只能终结在这里。”

就是在这边终结的原因,就是我已经尽我所有的能力了,对唯识的道理的体悟,我已经尽量的去把它说明白了;可是因为唯识的义理它是甚深微妙,这么甚深微妙的理趣,只有佛殊胜的智慧能够完全地了悟。我是一个智慧短浅的人,所以我也只能了悟一点点,然后尽量去把它说——说了这二十个颂,实在是说不下去了,因为我智慧就是到这里。是世亲菩萨他自己谦虚的一种口吻来说的,然后同时也赞叹佛祂的智慧,才能够完全地了悟这个唯识的道理。

这边说的“此中一切种”,“此中”就是在唯识当中一切的种类,它有种种的分别,就是说要谈到唯识,其实它的品类是有无量的差别。这个无量的差别,又这么甚深的这个义理,那只有佛能够知道。那对我们凡夫来说是难可思议的,是没有办法心思、也没有办法言议。他就是在赞叹佛,最殊胜的智慧才能够完全地了知。怎样去圆满的现证所有唯识的道理,也只有佛能够做到,这个就是“佛所行”。所以圆满现证这么甚深微妙的唯识义理,也只有佛才能够做得到,只有佛能够圆满现证,这也是佛所行的境界。

所以这个偈颂我们就知道:世亲菩萨他已经尽力地去把这个唯识无境的道理,阐释得非常的清楚。这当中也是有一些比较微细的部分,还要再进一步地来解说,就是每听一次会更清楚。因为唯识就是刚才说的,它品类的差别、它的范围其实非常非常的广,只是二十个颂其实还没有办法完全地去把它说清楚。所以我们就准备明年,我们就要再继续的来研讨《唯识三十颂》。那对于到现阶段还不太明白的这个部分,我们也会在《三十颂》当中,再进一步地详细地来说明。

那在今年这一年当中,就是种下唯识的种子,然后有一些已经发芽了,有一些已经长大了,希望很快开花结果。所以我们要继续地努力,然后我们也希望对于唯识的道理能够进一步地认识,因为它对于我们的修行真的是非常非常重要。

一切的执著都来自于什么?对真理不明白嘛。如果你明白唯识的道理:都是假的嘛,就认真不起来,也就不会这么执著了。所以想要看破、放下,就是除非能深入唯识的义理当中,然后去真实地证得,实修实证,才能够真正的修行,能够很快速地圆满。

所以教理先通达,再加上实证的功夫,相信修行也没有这么难;难就是因为我们对教理还没有完全的通达,实证的功夫也没有跟着理论一起同步进行,才会觉得有时候好像有点难。可是透过教理的越来越分明,工夫越来越熟练了,它就不会这么难。

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嘛!就是因为无明的缘故,就是不明白事实的真相。那本来有佛性就一定能成佛,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嘛,所以就是透过教理的研究,再加上实证的工夫,相信每一位众生都能够成佛,是指日可待的。

好,那我们这一次课就到这里圆满。

(师颂,众师兄跟颂)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www.lianshi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