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师佛网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选择字号→ 特大

10、第八识(1)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讲于新加坡Orchid Country Club

二○一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各位喇嘛、法师、各位居士大德:

晚上好!

我们今天开始介绍第八识。

第八识,要生起第八识,必须要有哪些因缘呢?它需要有四个缘,就可以生起第八识的作用。

第一个是“种子缘”。每一个心识要生起,一定要有自己的种子作为亲因缘,这是每一识都有的,一定有这个种子;不然你说你的心识是从哪里蹦出来的?它一定要有种子才能够生现行,才能够生起这个心识的活动,所以它一定要有种子这个缘。

第二个就是“境缘”,就是它的所缘境。我们前面讲第七识的时候,一直重复一句话,就是“第七识的见分执八识的见分为我”,那就有很多师兄问说:“那八识的相分是什么?”现在讲的就是八识的相分,就是境缘。

能缘的心,我们知道叫做见分;所缘的境,叫做相分。所以第八识它的所缘相分境,它就是有种子、根身、器界为它的“所缘缘”。我们说过因缘有四种嘛:有亲因缘、所缘缘、还有增上缘、还有一个等无间缘,所以一定要具足这四个缘,一切法才能够生起,它必须要有这四个缘。

那至于所缘缘,就是说它的所缘境,就是所谓的相分。那第八识它的所缘境有种子,我们前面念过第八阿赖耶识,它称为藏识,就是因为它能藏、所藏嘛。它含藏无量劫以来熏习的种子,到哪里去了?你每天造很多业,生起很多的念头,那这些都到哪里去了?它不是生起以后就消失了,它还要熏回去第八识,成为未来的种子。每一个现行都熏回去成为未来的种子,然后每一个现行都是从种子生起现行,所以我们每一个念头,它不是无由来的,不是没有原因的,是我们八识含藏的种子生起来。

所以你现在会动任何的一个念头,因为外缘的牵动,牵动你第八识含藏无量的种子——牵动那个种子生起现行来。那生起现行之后,它也不是就结束了,它还会回熏到第八识成为未来的种子,那个我们就称为习气,所以每一个习气都是这样熏出来的,长时间熏习来的。所以我们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只要你后天熏习的,含藏在第八识的这些种子,它就很难改变,除非你再回熏它,或者是改变那个熏习,回熏的那个种子改变,那你的现行才可能改变。

那已经熏习成习气的那个,就很难改变;除非你重新再熏习它不同的种子。譬如说我脾气很坏,我那个瞋恚的习气很重,已经变成习气,可能不是这一世我的脾气坏,我可能已经好几世脾气一直都很坏。那怎么办呢?我如果不改的话,因为我那个习气的种子在我的第八识它含藏得很好,一点都不会自己改变,所以你叫它不要发脾气是不可能的,因为种子不答应嘛,对不对?所以它就含藏在第八识。所以一有境界来,那个就暴了、习气就暴了,瞋恚就发了。所以,瞋恚的种子已经形成习气的话,它就会变成一股很强的那个业力,习气的那个力量会变得很强。

所以除非我现在慢慢熏,慢慢修慈心观啦,要发菩提心啦,还有任何的修行方法,能够对治我的瞋恚的,这样才可以把我瞋恚的种子,慢慢、慢慢、慢慢变薄、薄、薄、薄,一直到最后清净了。除非做这样的功夫,要不然它不会自己不见的。所以不是说我做完一件事情就算了,就过去了,没有过去噢!又熏回去成为未来的种子。所以我们身口意三业,不要小看它,每动一个念、说一句话、一个动作,全部都熏回到第八识成为未来的种子。现在就是我们讲的这个境缘,第一个是种子,它含藏无量劫以来的种子,都是你自己熏进去的。它也有本有的,也有新熏的。

种子那个本有的,就是说我们为什么可以藉由修行,每一个众生都可以成佛,因为我们本来有成佛的种子嘛,这个是本有的;要不然我怎么修都不可能成佛,因为我没有成佛的种子嘛,所以那个是本有的。

然后像习气这些,我们是新熏的。所以像我们修行的话,也是不断不断在熏习。你说我今天听不懂,没关系,我明天再来听,这次听不懂,我下次再听,慢慢熏。你现在听起来很辛苦是有原因的嘛!因为你过去没有熏习唯识的种子,所以这一世听起来不相应,因为你第八识没有那个唯识的种子,过去没有熏的话(假设啦),过去没有熏的话,你这一世听起来就会很辛苦,学起来很辛苦,因为所有的内容,你第八识没有曾经熏习过,所以没有种子生现行,所以现在听起来不相应,因为你的第八识没有那个唯识的种子,过去没有熏习过,所以这一世会比较辛苦。但是,要不要学?还是要学啊!因为你这一世不学,你还是没有,你下次听还是很辛苦。所以任何佛法三藏十二部的内容,我们听不懂没关系,慢慢熏、慢慢熏。所以学佛修行是无量劫以来不断不断地,每一世都在增长,绝对不是这一世才开始的,一定已经修行了很久。

那有些相应,有些不相应,有些听了会很法喜,那就是你过去熏得多嘛,你过去修到相应,所以这一世一听就很欢喜,就觉得很相应。那每个人过去修行的那个过程不一样,所熏习的那些善根的种子也都不一样,所听闻、闻思修的种子,每个人熏的也都不一样。

所以我们现在就明白了,它有本有的,然后有新熏的。那这些所有的种子都含藏在第八阿赖耶识,所以我们说它的境缘,第一个是种子。

那你要生起一切法,必须要有种子为亲因缘,你才可以生起一切法;不然就无因生嘛,不然就是自生,或者是他生,或者自他共生,或无因生——在《中观》里面知道,这四个都不对:不是自生,也不是他生,也不是自他共生,也不是无因生,也不是自然生的,是什么?因缘所生!所以要有内因为种子,种子为亲因缘,是内因,然后再加上外缘的牵动,不然你这么多种子,你哪一个出来?你哪一个起现行?就是要有外缘的牵动嘛。所以内因加上外缘的牵动,那个种子就生起现行来了;因此,你每天就有很多的身口意的造作,都是种子生现行,做完以后,熏回去成为未来的种子。

除非你有所对治,要不然它是不会减少,只会越熏越多。我每天我、我、我,越来越坚固,那个有“我”的我执的力量就越来越强,所以我们念念有我的话,那个我执就非常坚固。那我们说一切法无我,然后什么要有空性的智慧,要明白一切法因缘所生、空无自性,那个听到老也是没有什么改变,为什么?因为还是念念有“我”嘛,懂吗?就是你念念还是回熏那个我执的力量,“我”,还是有我、有我,所以你再听闻什么无我的空性的智慧,无我的道理,也是不会改变,为什么?因为你熏习有“我”的那个念头的时间比较长,熏习得比较久,你现在偶尔听一下“无我”,听完就过去了,知道但是都做不到,那就是你的种子没有改变。

所以我们就知道第八识,刚才讲能藏、所藏嘛,一个是受熏,一个是持种。

受熏之后的种子,它就能够把持在第八识里面,然后不会坏失的,历久,不管你轮回多久,它都不会坏失,永远都含藏在第八识当中。除非有一天成佛了,所有的种子都清净了,所知障、烦恼障的种子都清净了,这个种子才没有。在这个之前,所有的种子、一切法的种子都含藏在第八识,所以第八识的功能就是受熏、还有持种,受熏习,然后持一切的种子。这些种子有本有的,有新熏的。

那我们现在明白了,这个种子它是生起一切法的亲因缘,所以这个种子它就是说明能生起万有的功能,它是一股势力,就是要有这个种子,你才能够生起一切宇宙万有。

那一切种子生起什么?我们一般就是所谓的正报跟依报嘛,对不对?正报的种子生出我们的根身,依报的种子就生起什么?器世间。所以我们说有情世间,有器世间,有正报,有所谓的依报。正报就是我们这个根身,叫做正报;那外面的那个环境,我们所依存的那个环境,外在的这个山河大地,还有整个宇宙的这些器世间,它是属于依报。这些正报跟依报哪里来的?都是种子生起来的。这就是要生起第八识的第二个缘,必须要有境缘。

所以我们就明白,一切的种子、还有根身、器界是所缘缘。就是我们含藏在第八阿赖耶识里面的根身、还有器界的种子,生起宇宙万有,生起这个正报跟依报,之后呢,作为我们心识的所缘,因为它是相分境嘛,是所缘境。那我们的心去缘它(我们能缘的心叫做见分),所以我们每天看的:色声香味触,这就是我们的所缘境,对不对?所以我们每天面对不同的境界,我们如果明白它是我们八识所变现的相分境,这个所缘境的话,你就不会迷惑颠倒,对不对?不然我们会以为这些一切的境界都在外面嘛,它都是真实存在的,所以它就会牵引我的喜怒哀乐,然后增长我的贪瞋痴慢,然后就造了很多的业。因为看到境界来生起贪爱,不喜欢的就生起瞋恚,没有特别喜不喜欢就愚痴,愚痴就是你当下不明白它是你八识所变现的相分境,这个就是有愚痴在里面,不明白这些境界,这些相分境是怎么来的。

它到底是怎么来的?它不是本来就有的,不是,都是我们八识所变现的。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就不会被它迷惑,当下就知道它是我们心识所变现的,然后我们心识再去缘它,就知道一切的外境是假有,不是真实存在的,我们就不会在上面生起了无量的分别执著,然后造了很多的业,因为它没有离开我们心识所变现的相分。

明白这个道理很重要,要不然就是很无明愚痴嘛,很颠倒嘛,为什么?我们自己八识变现种种的相分境,然后我们又非常执著它,是不是很奇怪?就是因为不明白这个道理,不明白这一切的相分境都是我们八识所变现的,然后我们心识去缘它的时候,又产生了无量的分别执著,有分别执著就会造业嘛。把这个见分当作是“我”,然后相分当作是“法”嘛,这个我跟法都是真实存在的,因此造作种种的业。

那我们如果明白这一切的相分都是自己心识所变现的,不要再被它迷惑颠倒,就可以停止造作贪瞋痴种种的业。所以,这个体会也是非常的重要,要明白种子它是能生起万法的一种功能,有机会才能够发嘛,才能够生起现行,所以它是一种很强的功能。

那宇宙万有,它的本源是第八阿赖耶识来的。所以有人问说:“请问宇宙万有是怎么来的?”你现在就会回答了:“八识所变现的相分境,就是宇宙万有的本源!”现在不是很热闹吗?要找最早最早那个宇宙的起源,最早最早哪里来?就一念无明来的嘛!看可不可以找到一念无明。一念无明才有第八识。本来是真心,一念无明就有八识,所以宇宙万有怎么来的?一念无明来的,才有八识,才变现出根身器界来,很快就找到宇宙的本源了。

第三个“作意缘”。我们知道心识的活动一定要有“作意”为增上缘。我们念过《百法》就知道嘛:作意、触、受、想、思,一念形成必须要有这个五遍行,所以一定要有作意。

第四个是“染净缘”。染净缘就是以第七识为染净缘,就是说第八识是清净还是染污的,还是要以第七识为它的染净缘。就是说第七识有没有转识成智?如果第七识的见分还是执第八识的见分为我的话,这个时候第八识称为阿赖耶识嘛,这个我们都知道了,阿赖耶识的名称怎么来的?就是当第七识的见分执八识的见分为我的时候,这个时候的第八识称为阿赖耶识。这个就是“我爱执藏位”,就是有一个“我”,我执就是这样产生了。所以这个时候的第八识是染污的,对不对?

那第七识如果说转成上品的平等性智之后,就是说成佛之后,这时候的第八识就不能称为阿赖耶识了,要称为“无垢识”,就是“无垢清净识”。这个时候第八识的烦恼障跟所知障的种子完全清净了,所以它是完全清净的第八识,我们给它一个名称,叫做“无垢识”,这时候就是进入“相续执持位”。

“相续执持位”就是说…,它有另外一个名称,叫做“阿陀那识”,等一下我们会讲到。就是说我们活着的时候,像我们每天,我们都知道我们这个色身是四大的假合嘛,对不对?五蕴的假合嘛:色受想行识,五蕴的假合,然后每个细胞都是生灭生灭的嘛,有没有?地水火风:什么骨头是地啦,什么血液是水啦,呼吸是风啦,体温是火啦,这个都是生灭生灭、无常的,对不对?那你们有没有想过说,我每个细胞都是生灭的,从里到外,地水火风所构成的四大的假合全部都是生灭的——它为什么不会散?四大分散,它为什么不会散?是不是很奇怪?外在有地水火风四大,我们本身也是地水火风四大,诶?它为什么不会散掉?是不是有一个很强的力量去执持它?让它活着的时候不会散,死的时候四大分散嘛,就散了,对不对?活着的时候为什么不会散?就是第八阿赖耶识那个执持的功能。

第八阿赖耶识它执持我们的身根不会坏(在活着的时候),然后所有身根的那个感受,都是第八识的作用。所以它执持我们的根身,然后执著我们种种的感受,所以它执著这个就是“执受”,让我们的这个色身不会腐烂,不会坏掉;要不然生灭无常的就应该会毁坏,要不然不是分散,就是腐烂,对不对?为什么死了以后才会腐烂?因为第八阿赖耶识的神识离开了身体,懂吗?它还活着的时候,在我们身上的功能,它就是执持我们的身根不坏,然后种种的那个感受都是它在管的。所以我们这一口气不来,断掉了,四大就分散了,肉体就腐坏了,因为第八阿赖耶识怎么样?离开了我们的色身。所以就可以证明,第八阿赖耶识它是一种执持的功能。

那在凡夫的时候,它是第八阿赖耶识,因为是什么?是染污的嘛!我们叫阿赖耶识的时候,刚才说是染污的嘛。第七识还没有转识成智之前,它的见分执八识的见分为我,所以这个时候的第八识称为阿赖耶识,这个时候是染污的。所以这时候我们的根身、器界,就是我们的正报跟依报,它有这个执持的功能。

那我们说这所有染污的种子都清净、清净,所知障、烦恼障的种子所有都清净了,所有善恶的种子都完全清净了,这个之后剩下什么?就是成佛了之后(刚才说叫做无垢识嘛),这时候的第八识不能叫阿赖耶识,叫做无垢识,就是说这时候执持的是清净的种子,所以还是有执持哦!不然你说佛菩萨祂要示现的时候,祂那个怎么示现?祂染污的种子已经没有了,祂不是业报身啊,可是祂可以示现佛身,那个是怎么来的?就是这个无垢识的功能,所以它叫做“相续执持位”,就是说它可以从你凡夫一直相续执持我们的根身,一直执持到你成佛,它还是可以怎么样?还是有那个执持的功能,所以它叫做相续执持位,就是说它的功能是不会间断的。

不管你是有什么样的根身:是凡夫的根身啦,还是六道的根身啦,还是成佛之后的——成佛之后有净土嘛,对不对?也是有正报、有依报啊,那个佛身也是有根身啊!那它是怎么变现的?就是无垢清净识,清净的种子所变现出佛身,还有祂的依报──净土,是这个无垢识所变现的。所以相续执持位,它一直执持这个根身、还有器世间,让它不会坏失,也是执持这个种子不坏失同样的意思。因为所有的根身、器界都是种子所变现的嘛,所以它可以保持一切的种子、还有根身不坏。

这就是讲到为什么第七识是第八识的染净缘,在染位的时候它称为阿赖耶识,也是能够执持我们的根身,还有器世间(正报跟依报)。那等到成佛之后,它转识成智,第七识转识成智,转成上品的平等性智之后,这时候的第八识称为无垢识,也是同样的在执持这个根身,然后清净的种子可以为众生变现出祂的佛身,还有净土的依报(正报跟依报)。

那我们就知道,第七识跟第八识的关系非常非常密切。那前面我们讲到第六识也是嘛,染净依也是第七识,第六识跟第七识我们前面介绍过。第七识没有转成平等性智之前,第六识也是念念有“我”的。那转成平等性智之后,就念念是“无我”的,所以第七识都是成为染净依的原因在这里。

那我们现在看第八识颂,也是,第一个部分是“有漏杂染识”。

“性唯无覆五遍行,界地随他业力生。”

“性唯无覆”,就是说第八识的识性是属于无覆无记性的。所谓“无覆”,就是说没有障碍,没有盖蔽的意思。我们前面念过第七识,它是“有覆无记”,还记得吧?有覆,就说明它是有盖覆的,它有障碍,有盖蔽,遮蔽的蔽,被盖住了,被遮蔽了;那就是因为第七识它有什么?有四惑嘛,有没有?还记得吗?四惑是我贪、我痴、我见、我慢,对不对?所以这个四惑它会障碍圣道不能够生起。所以我们现在为什么不能够成就圣道?为什么不开悟、不成就?就是因为这四惑还在,我们念念都有我贪、我痴、我见、我慢,念念都有,所以没有办法成就圣道,所以它是障碍我们圣道的生起,这个叫做“有盖覆”。

那八大随烦恼,第七识还有八大随烦恼,“四惑八大相应起”嘛,还记得吗?所以八个大随烦恼它会盖蔽我们的真心,不能够清净,所以叫做“有覆”。我们的心本来清净,菩提自性本自清净嘛,现在为什么不清净了?因为有八大随烦恼,所以它没有办法清净;虽然是本来清净,但是八大随烦恼一盖覆,我们的心就不清净了,没有办法恢复到本来清净的真心,那我们就明白那个“有覆”是什么意思。

那现在第八识它是“无覆”,无覆就是它没有四惑,也没有八大随烦恼,所以它没有四惑的障碍圣道,也没有八大随烦恼的盖蔽真心,所以称为“无覆”。我们就知道,第八识它没有盖覆的,它本来是清净的。

那什么是“无记”呢?无记就是说在善恶两类当中,无可记别。前面讲过嘛,不能把它归在善,也不能把它归在恶这边,只能另外一类,叫做“无记”。

那为什么第八识它是无记性的呢?因为第八识它是整个一切有情的总果报体,它只是感果的异熟果报体,就是前七转识它怎么熏,它就怎么含藏嘛。不是受熏持种吗?那受熏的那些习气,是不是它自己造的?不是啊!前面七转识怎么造,它就怎么接收、就怎么含藏嘛!它怎么受熏、怎么持种?前七转识给它熏善的,它就熏习,就含藏那个(善的种子),就受熏,然后持它的种子。然后熏恶的,它就是照样的熏,然后持它的那个恶的种子,怎么熏,它就是怎么持种。它本身有没有造业的力量?没有造业的力量,所以它是无记性的。所以它只是一个总的果报体、一个有情的总果报体。

像我们去投胎,带什么去投胎?“万般带不走,只有业随身”嘛,这个业在哪里?在第八识含藏。所以我们神识离开身体,这个神识就是第八识,这个肉体都烂坏掉了,我们那个有一个东西去投胎的,那个叫神识,就是第八识。第八识带着什么?我们无量劫所造的那个业力,所以它是总果报体,一切有情的总果报体。这个总果报体就是你过去怎么造业,全部都在这个果报体里面,就是第八识,然后带着这个去投胎。所以我们一投胎,就是过去无量劫以来的那个什么就跟着我们一起来了,跟着我们的生命一起来。所以我们过去所造的一切业它都不会自己消失的,全部都一起带来,还没有报之前,它都含藏在第八识,等待机会报这样而已。

所以我们知道,第八识它只是一个总的果报体,所以我们不能把它归在是善、还是恶,它只是受熏持种的功能,然后含藏一切果报的种子而已。所以我们知道第八识它只是随着业身去投胎嘛,带着这个业去投胎,然后它自己本身是不会造业的,所以对于善恶它是无所记别,它没有办法记别。一般是善因感善果,恶因感恶果,这两类都有强盛的善恶之体可以记别,说这个是善的、还是这个是恶的。可是第八识它没有这么强盛的善恶之体可以记别,所以我们就叫它“无记性”,这个“无记”是这样子来的。

那这种情况就好比镜子,有没有?镜子可以反射任何的影像:你青色的来,它就反映青色的;黄色的来,它就反映黄色的,那镜子本身是青色、是黄色吗?都不是,对不对?八识就有一点点像这样的情况。

镜子它为什么能够反射?是因为镜子的本体它是光明清净的,所以它能够现种种色,任何的形像在它面前,它就可以呈现,如实地反映这样而已;但是它本身不是青黄赤白,也不是种种色;但是因为它本体是清净的、是光明的,因此它有现种种色的这样一个功能。那我们第八阿赖耶识也是同样的,第八识的本体它是清净的,刚才说它是无覆的嘛,它没有盖覆的,没有四惑,也没有八大随烦恼,所以它本身是清净的:不是善的,也不是恶的,它只是如实地反映种种因缘果报的现象而已,一切有情生命的总果报体,它只是如实反映,你造什么样的业,它就如实反映而已,但是它本身是清净的,这就是无记的意思。只是如实反映种种因缘果报的现象而已,这是无记性的意思。

因为我们刚才说一念无明才有第八识嘛。本来是真心,每个人本来都是真心,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什么时候不是了?一念无明起就不是了。你不要问说“这一念无明什么时候来的?”没有!没有什么时候来!你任何时间起了无明,它就来了!没有什么时候开始,懂吗?任何时候你起了一念无明,你的真心就变成……“唯心所现”嘛,现什么?现第八识,“唯识所变”,八识就变现出刚才讲的根身、器界来了,见分、相分就出来了,这样懂吗?

所以你说真心跟第八识什么关系?是一个、还两个?真心跟第八识是一个、还是两个?一个的举手!两个的举手!没有举手的就是不确定啦。对啊!它是一个啊!它怎么会变两个?阿赖耶识怎么来的?真心来的啊!真心起无明来的,你说它一个还是两个?两个的话,就是第八识跟真心没有关系,叫两个,对不对?你本来真心,然后一念无明就变成第八识了,它是一个嘛!真心来的嘛,只是它起了无明,变成第八识,这样懂吗?

所以变成第八识的时候,第八识有四分,我们前面曾经讲过:它有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都是属于见分,这样懂吗?它是属于见分。然后相分,所缘境叫做相分,能缘的心叫做见分,这个叫做二元对立。有见分、有相分,有能缘、有所缘——二元对立。有我能见的、还有所见的;我能够见的——我能缘的心,缘这个花──这是我所缘的境。所以我能缘的心是见分,所缘的境是相分。

那这个见分跟相分哪里来?自证分来的,这样懂吗?自证分就等于是我们刚才说第八识的本体(自证分),它一起了二元对立,就有相分跟见分。明白这个道理很重要,因为你只要不起二元对立的分别,相分跟见分就回到自证分了,就回到本体了,这样懂吗?这样离真心就没有太遥远。因为自证分是从真心来的嘛,起无明之后来的,可是它是本体(第八识的本体)。

那这个自证分还要有一个去验证它,你这个自证分是对还是错,那个叫做“证自证分”。证明这个自证分它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认知,所以它还要有一个去验证它的,叫做“证自证分”。但是它们都是属于见分,都是那个本体的功能。

所以,我们平常只要安住在那个没有二元对立的(当下),你就回归本体了,是不是很快?然后再下去就回归真心了,是不是这样比较快?所以明白道理对修行来讲,有很大的好处。可是你一落入二元对立就完了,就分别执著就来了,然后就造业,后面就是起惑造业了。起惑就是又起了无明嘛,然后又是我啊、你啊、他啊,就开始来了嘛!就我执跟法执又开始了,那就是只有轮回了,那没救了啦!

所以我们如果说想要很快开悟,很快明心见性,很快回归真心,自性现前,因为它本来就是清净的嘛,我们自性本来是清净的嘛,你只要回归,你只要不落入二元对立,回归到那个本体,那个真心就恢复了嘛,是不是这样很快?这样比较快啦!所以我们平常就是练习尽量不要分别执著,不要落入二元对立,就是不要落入见分跟相分,保持那个自证分就好了,没有分别、没有执著。真心是无念的,不起念,不起心动念,不要分别、不要执著,就回归到自证分,然后再破无明,就可以回归真心了。

那个无明,就是以为有“我”嘛,叫做无明嘛。本来是明的,真心本来是清净光明,是没有“我”的,就是因为起了那一念无明:以为有我、有法,以为“我”是真实存在的,一切因缘所生法是真实存在的——那个就是无明的产物,懂吗?所以我们现在要破无明也是很快嘛!不要执著见分为我,不要执著相分为法,知道见分跟相分都是什么?自证分所变现的就好了嘛!是不是就回来了?对嘛,很快哈,开悟很快!

那个才是我们要讲的重点,我们讲八识的重点,就是知道一切都是八识所变现的,就不要再被它骗这样就好了,我们八识就讲完了,重点就是在这里:要明白一切的根身、器界都是八识所变现的相分。那八识所变现的相分境是你自己变的,那你还要执著它?是不是很笨嘛?就不要再执著它,知道是自己八识所变现的就好了,然后不要落入二元对立,很快就可以证到无我,明白见分不是“我”,相分不是“法”,无明就破了嘛,就回归真心了,就是这样子。可是我们课还是要讲的啦!

下面一句就是“五遍行”,说明第八识相应的心所,它很简单,只有五遍行,其他统统不相应,所以第八识是不是好清净?其他的心所,善心所、恶心所全部不相应,只有五遍行相应。五遍行就是你生起心识的活动一定要的嘛,一定要有五遍行,要不然就没有第八识心识的活动。前五识、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一切心识的活动一定要有五遍行,这一念才能够完成,所以第八识,你心识要生起它的功能,就一定要有五遍行,所以这个第八识它只有跟五遍行相应。

但是,要注意的就是,五遍行是什么?作意、触、受、想、思,对不对?这个“受”,第八识有没有苦受?有没有乐受?第八识会不会忧愁?第八识会不会欢喜?第八识会不会说“我好苦噢”?刚才说它本体是清净的,应该是不会叫苦啦!第八识会不会说“我好快乐”?不会!“我好欢喜”?不会!“我好忧愁”?都没有!所以,苦乐忧喜都没有,它只有“舍受”相应。所以我们只要知道说,它相应的心所只有五遍行,但是这个“受心所”跟其他不一样。受心所有苦、乐、舍三受,或者是苦、乐、忧、喜、舍五受嘛。那第八识因为它是无覆无记性的,所以它只有舍受,其他忧喜苦乐都没有,这样我们知道它虽然跟五遍行相应,但是那个受是只有舍受,这样就可以了。

但是我们还是要进一步去探讨说,它为什么不跟五别境相应?第八识为什么没有五别境相应呢?

那五别境第一个就是“欲”嘛。欲就是希望,我希望怎么样,我好乐,对于所好乐的事情,我希望去达成,这个叫做欲。那第八识有没有好乐说“我希望达成怎样?”没有,它只是人家怎么熏,它就怎么接受,它没有什么好乐什么,也没有希望什么,所以它没有欲心所。所以第八识它只是任凭善恶业来转,没有自己喜欢的事情希望去做,所以它就不和欲心所相应。欲心所就是希望嘛,它没有什么希望,也没有什么好乐的事,希望去达成,因此它不跟欲相应。

第二个“胜解”。胜解就是决定,坚固的决定。我一旦决定了,任何情况之下都不可能改变,这个叫胜解,所以它也有好的,也有坏的。那个邪知邪见,它也是很坚固的胜解嘛,对不对?你要劝他,他也是很难接受啊,为什么很难接受?因为那个已经变成他坚固的胜解了,任何情况之下都不可能改变他的想法了,那个我们叫做胜解。就是他的理解已经到达非常坚固,不能够轻易动摇他的这样一个地步,叫做胜解。所以胜解可以说是决定,对于已经决定的事情,印证把持得很厉害,就是说他抓得很牢,那个观念抓得很牢,绝对不会轻易地改变。

第八识它也不能够印证把持什么,它也没有什么决定,也不需要决定什么,所以它不和这个胜解心所相应。第八识不需要决定,它也不会牢牢地抓住什么那个想法不放,都不会,因此它没有胜解。

第三个是“念”。念就是回忆嘛,对于我们过去曾经串习过的事情,你能够明白记忆使它不会忘失,这个我们叫做念。那第八识它的作用呢,它是很弱的那个功能,对于回忆这件事情,它功能是非常弱的,就是它不是非常明利这样的一个状态。所以境界过去了就忘记了,它不能够明白记忆什么,所以我们说它不和念心所相应的原因在这里。所以第八识它没有办法回忆,回忆不是第八识的事情。

第四个是“定”。定就是专注,让我们的心专注在一个所缘境上,我们叫做定。那第八识可不可以专注呢?它没办法,它每一刹那都任运地去缘不同的境,所以不可能专注在任何的一个境界上,所以我们说第八识它不和定心所相应。

第五个是“慧”。慧就是简择,就是一种分别,一种分别的智慧。就是对于所缘境,就是你的心去缘那个境界,那你对那个境界能够分别它是善恶、好坏、邪正,这个就是一种慧的作用嘛。我们说我有智慧的选择,我有分别的智慧,就是说任何的事情,我很快就能够决定说这个是对的、还是错的,是好的、还是坏的——这个就是一种简择的能力,我们叫做慧心所的作用,就是能够分别简择。就是对于所缘境能够简择它的邪正、得失、善恶等等的事情。

第八识它是非常的微细,非常的昧略。昧略,就是它是暗昧不明的,然后非常简略的一种作用,所以它不能够说“我好好地想一想,我好好地思虑”,它都没有办法做这样的作用。所以它不能够审虑,它也没有办法简择,所以我们说它不和慧心所相应。

而且五别境它也是各别缘不同的境。像欲心所,它是缘所乐境嘛,所好乐的,希望能达成;胜解它是缘决定境;那念呢,它是缘曾习境,就是过去曾经串习的,然后不会忘记嘛;那定跟慧它都缘的是所观境,对于所观察的境界你能够专注不散,我们叫做定;能够分别简择,我们叫做慧。所以,五别境它是各别缘不同的境,就是所乐境、决定境、曾习境,还是所观境。

可是,第八识它是任运缘现在境,所以第八识它是属于性境、现量。我们讲三境,有没有?第八识属于性境、现量,三量它属于现量,所以它只有现在──每个当下、每个当下、每个当下。所以不像五别境,它可以各别缘不同的境,是不一样的。第八识它是任运地缘现在境,因为它是性境、现量的关系,所以它只能够缘现在境,所以它不能像五别境缘不同的境,所以我们说它不和五别境相应的原因在这里。

好,那第八识为什么不和十一个善心所,还有根本烦恼、随烦恼相应呢?我们现在知道了,因为第八识是属于什么?无记性的嘛,无记性的话,当然就不和善性跟恶性相应嘛。

那为什么不和四个不定心所相应呢?四个不定心所,为什么叫做“不定”?就是善、恶、无记不定,所以它也有无记的部分,对不对?但是它是不是永远无记的?不是,它一下善、一下恶、一下无记嘛,所以它这个无记不是恒常相续的,跟第八识不一样。第八识是恒常相续的无记性,所以它跟这个四不定心所的“不定”不完全一样,对不对?不定就是善、恶、无记不定;但是第八识永远是什么?无记,没有间断的时候。

那四个不定心所有什么?悔、眠、寻、伺嘛。悔就是追悔。第八识既然不会造业,它要不要追悔?说我后悔做了什么事?不用嘛,对不对?因为它不会造业。那第八识也是任运的缘现在境,它需不需要睡眠?它也不需要睡眠。第八识它是完全断绝粗细的两种分别,所以它也没有寻伺的作用。

寻伺我们说过,它是属于粗分别叫做寻,细分别叫做伺。我们心的那个分别作用,比较粗的我们叫做寻,就不断地寻找,寻求寻求,那个是寻,就是一个境界来,你马上就说“这是什么?”,那个是寻求,这是寻的心所,就是比较粗的分别。这样看过去,这个是……就是这样子,这个是寻求。那伺察的话,就是再细的分别:“哦!这个是康乃馨,那个是胡姬花、茉莉花、白兰花”,这个就是伺,比较细的分别,所以伺就是伺察。所以它都是对于境界,你可以用言语去表达:比较粗的分别,我们叫做“寻”,比较细的分别叫做“伺”,所以它都是属于语言对境界的描述,所以寻伺我们把它归在语、言语的这个方面。

那我们修过四禅八定就知道嘛,初禅还有寻伺,对不对?二禅就没有了,还记得吗?你们修过的境界,二禅里面没有寻伺的,所以二禅已经没有言语的作用了,已经没有言语的活动。所以二禅以上都是剩下微弱的意识而已,没有言语上可以描述的粗分别还是细分别的寻跟伺,都没有了。所以寻伺的作用是我们人道有,就是欲界有,然后到初禅还有,二禅以上就没有寻伺的作用了。

那我们也念过前五识嘛:“眼耳身三二地居”,有没有?初禅没有鼻舌二识,因为它已经禅悦为食,它剩下眼、耳、身三识而已,鼻识跟舌识初禅已经没有了,因为它禅悦为食,已经不用欲界的段食。

所以第八识它没有寻伺的作用。

这样我们就看,第八识它相应的心所非常的少,只有五遍行。所以它为什么能够保持清净的原因也在这里:所有的善心所也不相应,恶心所也不相应,烦恼心所统统不相应,只有最基本的心念的活动──五遍行,这样而已。

下面一句:“界、地随他业力生。”

这个是说第八识的界、地。界,是指三界;地,是指九地。就是说第八识它所活动的范围,可以周遍三界九地。就是是什么让我们轮回在三界六道当中,我们刚才说过嘛,是谁去投胎的?第八识,所以我们就知道是第八识让我们轮回在三界六道当中,所以第八识它所活动的范围就是三界九地。九地,就是我们前面讲过嘛:九地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就是包含了六道当中。所以是我们第八识这个神识去投胎的,所以它一定要遍三界九地才可以。

那八识让我们轮回在三界六道当中;但是,是什么力量让第八识不断地在三界六道当中轮转呢?一下子生善趣,一下子堕恶趣呢?什么力量去的?业力嘛,对不对?谁造的业力?业力哪里来的?业力是第几识造的?前六识造的,对不对?第七识不会造业,我们讲过,现在也知道第八识不会造业。前五识是帮助第六识的一个助缘而已,但是它本身造业力量并不强,只是说前五识的生起必须要有第六意识的分别,你才知道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但是造业力量最强的还是第六识。

所以,是八识让我们轮转在三界六道当中;但是它是什么力量去的?是业力,谁造的业力?第六识造的业力。所以如果说,过去前六识造的是五戒十善业等等,那我们这一世就会生在人道或者是天道当中;如果我们过去世前六识造的是犯戒、破戒,或者十恶业等等的,那这一世我们就会招感三恶趣的果报。

所以,这个引业会引生我们到哪一道去,这不是八识可以决定的,对不对?是由前六识的业力来决定的,前六识造什么业,到时候就引生到哪一道去。在三界六道当中轮转,是靠前六识所造的业力来决定的,所以说“界地随他业力生”。会投生在三界九地的哪一地当中,完全随“他”,那个“他”,就是指的前六识。这个“业”,就是由前六识所造的,不管是福业、非福业,还是不动业,就是善恶业,还有那个色界、无色界它是属于不动业。福业、非福业、不动业都是由前六识所造的,看哪一类的业力最强盛,就由那一股强盛的业力牵引生在三界九地当中,这就是“界地随他业力生”的意思。

所以,我们现在知道了,第八识它本来没有生死,它只能够随着业力来转,而成为三界一切有情所招感的总果报体。

那你要问了:作为这个三界的总果报体,难道前五识不可以吗?第六识不可以?第七识也不可以吗?那就要知道,我们刚才说那个总果报体是第八识嘛,那前五识为什么不可以?我们刚才已经讲了,它不能周遍三界九地,对不对?我们刚才讲了,初禅没有鼻舌二识嘛,然后初禅只有眼耳身三识,二禅以上前五识没有了,所以它不能遍,所以它不能说我只能在欲界受报,然后色界、无色界是没有办法受报的,不可以这样子。所以作为总果报体,你必须要遍三界九地,所以你不管投生在哪里都可以受报,对不对?所以前五识不能作为这个受报的总果报体。

第六识它没有相续,你也不能说一下子有果报,一下子没果报,一下子受报,一下子没受报,不可以呀。所以那个有间断的第六识,它也不能够作为有情生命的总果报体。

第七识也不可以,因为第七识怎样?它不是业力所生的。它必须要业力所生的,它才可以总和这个业力,然后去受报。那第七识不是,它是有覆无记的,所以第七识它不是业力所生的,所以也不可以。

所以,只有第八识它能够遍三界九地,没有间断,恒常相续,而且它是业力所招感的。必须要具备这三个条件:就是周遍、恒常、还有业招(业力招),才能够作为三界一切有情所招感的总果报体。所以我们说“界地随他业力生”就是这个意思,作为一切有情的总果报体,只有第八识可以担任这个角色。

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

(师颂,众师兄跟颂)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www.lianshi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