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师佛网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选择字号→ 特大

t31、经文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 讲授

2022-01-08至2022-01-22

讲于台北新店

 

回到原文:

于是寿命具足舍利子,承佛威力,白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若有欲修般若波罗蜜多深妙行者,作何修习?”

这个时候,寿命具足舍利子承佛威神力的加持,问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善男子,若有想要修般若波罗蜜多的深妙行者,应该作何修习?”

“寿命具足”是一种尊称,意思是具有意义的寿命。怎么才能称为“具有意义的寿命”呢?就是一个人不仅仅为了今生的享乐,而是为了希求解脱、希求佛果而用在修行的事业上,这样才能称为有意义的寿命。如果只是为了现世或来生的快乐而努力,那就没有多大的意义。假使我们不能使自己一生的寿命具有很大的意义,在生命结束之后,一定还在人天或三恶道中不断轮转。而舍利子就在这一生证得阿罗汉解脱的果位,是真正的寿命具足者,所以称为“寿命具足舍利子”。

另外,对出家的僧众也会尊称为寿命具足者;还有,寿命具足也可以翻译成“长老”,舍利子在佛弟子中年龄较长,具阿罗汉的福德,寿命得自在。一般来说,一旦证得阿罗汉,能将寿命转为福德,也可以把福德移为寿命,所以称为“寿命具足”。

关于“舍利子”这个名称的来源,是因为他母亲的眼睛长得像舍利鸟的眼睛,所以大家都叫她“舍利”,她的儿子就称为“舍利子”。

舍利子虽已证得阿罗汉,但还是要承接佛的加持力才能发问,因此向观自在菩萨询问应该作何修习。

“善男子”是指具有大乘种姓的人。对于未来将成为法者的, 我们称为“法王子”,法王子可以指二乘(声闻、缘觉)以及菩萨。如果是“佛子”,就只有具大乘种姓的菩萨可以称呼,因为具有菩提心,希求佛果,将来必能成佛,所以称为佛子。如果一个人可以任运生起菩提心,就是佛子。

如果菩提心还不能任运生起,但在猛烈修习时能有短暂菩提心生起,就只能说是已经具有大乘种子,而不能称为大乘种姓成熟。一切众生虽都具有佛性,但不一定具有大乘种姓,因此只对具有大乘种姓的人称“善男子”。如果一个人可以任运生起大悲心,就称为大乘种姓成熟或醒悟。所以,这时舍利子请问观自在菩萨:具有大乘种姓的人,要如何修持,成就智慧到彼岸呢?

我们看经文:

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告寿命具足舍利子言:“舍利子,若善男子善女人,乐修般若波罗蜜多深妙行者,应作是观。”

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告诉寿命具足舍利子说:“舍利子,若有已发菩提心,具大乘种姓的善男子、善女人,好乐修智慧到彼岸的深妙行者,应该如此思惟观察。”

我们已经知道:具有大乘种姓的男性称“善男子”,具有大乘种姓的女性称“善女人”。现在所有与会中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都包括在内。

“应作是观”,是应以佛陀一向所宣说的“五蕴皆自性空”去思惟,以藏语的意思是:真实观、如实地观察,也就是观五蕴是无自性的、如幻如化的。

一般来说,菩萨摄化众生普遍用两种方法:一种是摄受的法门,这个比较偏重在大悲的运用,就是用大慈悲心,以柔和的态度爱护一切众生,使众生欢欢喜喜地、如法如律地修行;另一种是折伏的法门,这就偏重在大智的运用,是以智慧所摄持的善巧方便,来折伏刚强难化的众生,使众生在菩萨威吓力的摄持下不得不走上离恶向善的大道。所以,不论大悲还是大智,都能度化众生,只是方法运用上的不同而已。

《心经》就是巧妙地结合了悲智双运的法门来演绎。所以这里的“应作是观”,从广义上来说可以分为四种:一是资粮道、加行道的观法,二是见道的观法,三是修道的观法,四是无学道果位的观法。

以上是《心经》的总义,也是前序。下面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开始是别义,就是个别的义理说明,也是《心经》的正行。

我们看经文: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亦不异色,受想行识,亦知是空。

先解释“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即是空”,简单讲就是色即是自性空。色的自性既然是空的,那么是不是就表示空是完全没有呢?答案是“空即是色”,在自性空的当中它又现起了种种的色相,所以不能说什么都没有。

这里是先以“遮”的角度来解释色的无自性:色法是因缘和合而有的,凡是因缘和合而有的自性都是空的,所以“色即是空”,这显示了“缘起即性空”的道理,属于胜义谛;接着再以“立”的角度来说明色相的存在都是由自性空中所现起的,因此“空即是色”,这又显示了“性空即缘起”的道理,属于世俗谛。

一般我们对性空的道理比较容易揣测,反正因缘所生的自性都是空的,好像就可以空掉了;但是对缘起是怎么现起的,它和空的关系似乎就说不太清楚了,因此往往以为只要空掉一切,就可以证悟空性了。我们常常听到有人说:“我什么都可以舍弃了,我什么都不在乎了,再没有什么可以牵绊我了,所有红尘俗世都与我无关了。”这话听起来好像很洒脱,也羡煞了不少负担沉重、生活劳累的人;但是,像这样拼命想空掉一切,真的就能证悟空性吗?如果是如此,就要请问了:你这样把什么都空完了,那么要到哪儿去见“空”呢?“空”到底应该在哪儿见呢?其实不必舍近求远,空就在每一个缘起的当下,就能轻易见到。

离开了缘起想见空,也只是缘木求鱼,绝无可能,因为缘起是空的根本,真正了解缘起,才能通达空。所以尽管提起一切,承当所有,你会发现:就在一肩挑起的当下,脚步变得越来越轻盈了。

在我们的妄见中,总认为色是色、空是空,色、空是两个相对的概念,不是相即的一体。为了这个妄见,佛陀不得不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来破除,告诉我们“空”和“色”的关系其实是一体的,空的当下即是色,色的当下即是空,色和空只不过是在同一个事物上作两种不同的说明而已。

佛这样说,不仅仅破除了众生对实有的妄执,同时也除祛众生断、常的边见。为什么要说色即是空?如果以为色永远是色,就会走上“常”的一边,所以佛说“色即是空”,这样就能破除众生的常见;为什么要说“空即是色”?如果以为空是空无,就会走上“断”的一边,所以佛要说“空即是色”,这样就能破除众生的断见。

若是能观察色当下是空,就可以成就菩萨所有的大智;若是能观察空当下是色,就可以成就菩萨所有的大悲——以此大智大悲就可以在生死中广度群迷。

接下来解释“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异”有差别和相离的意思;“不异”是没有差别,表示缘起之色和缘起空性是没有差别的,“不异”也是不相离,表示色、空两者是相即而不相离的,譬如缘起之色不离于空寂之性,因为缘起之色之所以能成立存在,就是由于空性之理的关系,没有空性之理,色就不能存在。现在既有色的存在,又怎么可以说色是离于空呢?所以说“色不异空”。

为什么说空不离色?因为诸法的空性是从万有事相所显现出来的,离开了缘起的万有事相,也根本没有诸法的空性可得,所以说“空不异色”。

为什么要重复再说呢?因为众生执有,堕在轮回生死边,所以说“色即是空”以破执有。小乘执空,堕在涅槃边,所以再说“空即是色”,以破执空。另有外道也执空,说譬如火在燃烧时是有,火灭时是空;因此佛说不是离空有色,也不是离色有空,以火的体性来说是不异空色的,为了破除外道的空执,所以说“色不异空”。又有毗婆萨教同样执有,说譬如身体是由头、手、足合成的,头又为眼、耳、舌合成的,眼也是由极细微的物质所组成的;佛为了破除毗婆萨教的有执,所以说“空不异色”。

最后解释“受想行识,亦知是空”。

一切法本来无生,只是在空的体性上如幻地显现,而在显现上是当体即空的,因此显即是空,空即是显,显空不二。色蕴的道理既然已经明白,当然就能了知受、想、行、识四蕴也同样是空。

这段经文是为资粮道以及加行道的菩萨解释的,说明这两道如何修习空的理论。资粮道在缘空时主要是由闻和思的智慧;加行道则是以修慧来缘空。因此,资粮道和加行道在修的时候缘空的智慧有所区别。

我们看经文:

舍利子,以是诸法性空无相,不生不灭,无垢,亦无离垢,无减无增。

这段经文主要是以见道的修持来解释。前面是观缘起即性空、性空即缘起,称为“融相即性观”,虽能达到空有无碍,但还没有真正的证悟到诸法空性,因此要依这个空有无碍的妙观再进一步地深入观察,就可以真实证悟诸法的空寂性。由于正当悟入诸法空寂性时,一切法相悉皆不现,所以叫做“泯相证性观”。

空有无碍的境界还是属于相待的,因此不能以此为究竟。究竟绝待的悟入,必然是毕竟空寂的;没有到达毕竟空寂的绝待,不能说是真正悟入诸法的空性。

当真实证悟时,他所证悟的境界如何,唯有证者自己知道,要说出来给别人知道根本是不可能的,所以说“唯证相应、唯证方知”。

“诸法性空无相”的意思是:既然已经了知一切法自性空,众人所见到的无非是虚空中所显现的幻花,而种种的色相看上去似乎是真,然究其实性却没有,所以称“无相”。

“不生不灭”说明什么呢?说明一切有为法缘聚则生、缘散则灭,都不是自性能生、能灭,所以说“不生不灭”。我们看到的一切法,都不过是因缘和合的假象,并没有“生”的真实自性;看到一切法灭,也不过是因缘的离散,并没有“灭”的真实自性。生既不是真实生,灭也不是真实灭,所以说为“不生不灭”。也可以解释说,诸法空性,不能说它本来没有,现在才开始有,所以说“不生”;诸法空性是永恒的真理,尽未来际都是如此,所以说“不灭”。

“无垢,亦无离垢”,是说明诸法的空性本来是清清净净的,从来没有被烦恼所垢染,所以说“无垢”;因为本来是清净的,现在不过是还其本来的清净而已,并没有新的清净产生,所以说“亦无离垢”。

垢是烦恼,无垢是说贪瞋痴的烦恼是无自性的。如果有自性的污垢,就无法用圣道来改善它、消灭它。凡夫虽都有烦恼污垢,但可以藉由修圣道来离垢。佛陀的断除所知障和烦恼障的污垢,也是由修圣道而离垢。轮回虽有烦恼污垢,但不是自性的污垢;涅槃虽然离垢,但也不是以自性离垢的,轮回与涅槃都是无自性的,它是互相对待的。

“无减无增”,是指诸法空性恒常都是如此:未证的凡夫既没有减失,已证的诸佛也没有增得,所以说无减无增。假使有所增减,诸法空性就不能称为尽虚空、遍法界的究竟真理了。佛在《般若经》中说:证悟空性时,不但不可以说有五蕴,就是空性亦不可得。所以证悟诸法空性,不但通达一切法不可得,就是所证的空性亦不可执为实有。

这一段是见道位,见道就是证悟空性。在证悟空性的当下,一切法自性空、无相,不生、不灭,无垢、亦无离垢,无减无增。

我们看经文:

舍利子,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无想,无行,无识,无眼,无耳,无鼻,无舌,无身,无意,无色,无声,无香,无味,无触,无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是以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亦无不得。

这一段经文是修道位的说明。

所谓“空中”是证空现量当中。在修道的根本智证空现量当中,不但五蕴是空无自性,就连十二处、十八界都是空无自性的,因为这三项都是众缘和合而有,无有实体可得,所以说无五蕴、十二处、十八界。

也许有人问:《心经》为什么要特别分开这三项来说明呢?这是因为我们在生起烦恼时,必定是经由这三项其中的一部分才能引发。而佛也是以这三项内容来分别引导不同的众生:针对上根的人,佛只要说“无色受想行识”,他们就可以彻悟了;而中根者,要说“十二处”才可以通达教理;至于下根者,就要说“十八界”才能通达含义,所以《心经》要特别分这三项来说明。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这段经文是说明杂染的十二因缘流转的次第,以及清净的十二因缘还灭的次第——体会到这两种次第,对“人无我”的含义就能更透彻了,而且更能深入了解:原来生死流转是无自性的,是从因缘所生,是由无明幻相而造成的。

假使被无明左右,便有轮回,这种情况就像我们做梦时会生起种种的幻相,当觉醒之后才发现什么也不存在。由于杂染昏睡,梦幻才会现起;当睡眠不存在了,梦幻便随着消逝了。

同样的,当眼睛生病了,才会有许多的幻相产生,一个月亮也会看成两个,这都是因为眼睛生病的缘故。现在,有无明的污染障碍了我们的内心,所以才有各种不同的幻相和痛苦的感受;如果不再有无明的污染,当然这一切幻相都会在空性中消失。

“是以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亦无不得。”这段经文是说在证空现量当中,不会有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在无漏的现证空性智慧中,也不会看到十力、四无畏等佛的功德,所以说“无得”。但佛确实已证得十力、四无畏等功德,也不可以说没有证得,所以又说“亦无不得”。“无得”断除了常边,“无不得”断除了断边,正显示了中道。

“舍利子,是故菩提萨埵以无所得故”,这是佛陀未成佛前的最后一个修道,称为修道金刚喻道。

“依止般若波罗蜜多,心无挂碍故,无恐怖,远离颠倒,究竟涅槃。”这一段经文是无学道的说明,因为已修到金刚喻道,断除了一切所知障以及烦恼障,所以心无挂碍。

“无恐怖”是无世间的畏惧,也是四无畏。菩萨经若干阿僧祇劫,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难舍能舍,修六波罗蜜,心不厌倦,遇任何危难而无恐怖。

“远离颠倒”是远离一切具有恶见的错乱识。菩萨为众生牺牲一切,勇猛精进,永不退转,这期间没有任何执著,所以说无颠倒。

菩萨经由五道十地,渐渐生起功德,断除一切烦恼障及所知障,最终获得究竟涅槃。

我们看经文:

三世安住诸佛亦依般若波罗蜜多,得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圆成佛道。

意思是三世诸佛也都是依般若波罗蜜多的五道十地修持,才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圆成佛道。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怎么解释?“阿耨”是无,“多罗”是上,合起来是无上,没有比这个更殊胜的意义。“三藐”是如实、正确,“三”是遍,“菩提“是觉悟的意思,整句是说:无上正等正觉。“圆成”是圆满一切断证功德,尽除一切烦恼障及所知障。

藏文的“菩”有尽除的意思,“提”有串习、熟练的意义。菩提又可分为声闻菩提、独觉菩提和大乘菩提:声闻菩提是声闻无学道,他们尽除了烦恼障,熟练了证空现量;独觉菩提也是一样,熟练了独觉道。但二乘菩提并非圆满菩提,大乘菩提才是圆满菩提,也可以说是圆成佛道。

“佛”在藏文是觉悟的意思,“觉”是醒来,从烦恼障及所知障中醒来,“悟”是证悟所有世间一切法的空性。“佛陀”是梵语的直译,佛陀可以遍知一切法相,可以任运成就一切事业。

我们看经文:

故应谛知般若波罗蜜多咒,是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除一切苦咒,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一直到“圆成佛道”,这是大乘修持的道次第;但现在有更简便的道次第修持,是对上根者说的,那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咒,是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除一切苦咒”。

“般若波罗蜜多咒”就是空定,若能明白一切法皆空,且显空不二,就称为幻化定。“大明咒”是如日光般破除一切黑暗,般若也能破除一切无明。若能于空上彻底了解,就能得无相定。“无上咒”,是没有比无相定再更高的咒了。“无等等咒”,是没有另外一个咒以及智慧可以和它相等,也仅仅只有佛的境界可以和它相等,这个是无缘定。“除一切苦咒”,是一切无明皆除,无明既然已除,因无明而生十二因缘所种轮回生死的苦厄亦除。

所谓“真实不虚”:“真实”是胜义的意思,“不虚”说明不像世俗法是虚幻的,是假象而已。只有佛所现证的空性是真实义,不是世俗义,所以说般若波罗蜜多是具足许多功德的咒语。

如果以上根及下根的区别来解释,那么般若波罗蜜多咒是资粮道要进入加行道位的咒,大明咒是要从加行道进入见道位的咒,无上咒是要从见道进入修道位的咒,无等等咒是修道位进入无学道的咒,除一切苦咒是证得无学道的咒。

既然已经证得佛果,当然就可以于不虚的空性上究竟了解这是真实的胜义谛,所以说真实不虚。

接下来是心经的咒语:

德雅他,唵,噶德、噶德,巴喇噶德,巴喇桑噶德,菩提娑哈。

“德雅他”是如是的意思;唵,是咒语;噶德,是前进,第一个“噶德”是前进至资粮道——即四念处、四正勤;第二个噶德,是由资粮道前进至加行道——即四如意足、五根、五力。

巴喇噶德,是到彼岸去,从加行道前进至见道的彼岸——即七觉分,也是初地;巴喇桑噶德,是前进至修道的彼岸去——即八正道,这时从二地至十地圆满;菩提娑哈,“娑哈”是安住的意思,“菩提娑哈”是安住于正觉——即成佛,所以是无学道。十地圆满,然后就是等觉、妙觉。

我们看经文: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应如是修习深妙般若波罗蜜多。

最后,观世音菩萨称呼舍利子:诸大菩萨应当如是修习深妙观行。

依密教的解释,所谓般若波罗蜜多深妙行,就是依三十七菩提分圆满五道十地。

最后是结行:

于是婆伽梵从三昧起,告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复云:“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深妙般若波罗蜜多,应如是行,一切如来亦皆随喜。”

这时,世尊出了法性空光明定,就对观世音菩萨印证说:“善哉!”又重新赞叹说:“善哉!有大乘种姓的人,应如观世音菩萨所说的方法修持,深妙般若波罗蜜多,应如是观行,必能圆成佛道,所以一切诸佛都会随喜。”

“善哉”是佛赞叹并且印证观自在菩萨所说的真实妙谛。经由佛的亲口赞叹,又接着连声赞叹,含有确定的意思;“如是”是印证“是”,第二个“如是”是再次印证“真实是”:正如观自在菩萨所说,修般若深妙行,不但我特别印证可以成佛,就连十方三世如来也都会随喜赞叹。

婆伽梵作是语已,寿命具足舍利子、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及诸眷属、天人、阿修罗、乾闼婆等、一切世间,皆大欢喜,宣赞佛旨。

世尊说完之后,寿命具足舍利子与观自在菩萨,一位是声闻阿罗汉等小乘眷属的首领,一位是大乘菩萨眷属的首领,领着他们的眷属,还有其他如天人、阿修罗、梵天及非天非人,一切无量无数众人等,都欢喜赞叹,宣说佛所说的如何超越轮回生死、涅槃两边,究竟到彼岸的菩提大道。

到此法会圆满结束,《心经》也圆满结束。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www.lianshi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