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师佛网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选择字号→ 特大

2、心所有法:五遍行,五别境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各位居士大德:

阿弥陀佛!

好,我们今天介绍有为法的第二个,是心所有法。

为什么在心法之后介绍心所有法呢?因为有为法还有其他的,还有色法、不相应行法,为什么在心法之后要介绍心所有法呢?因为心法是主,心所有法是伴,有主必有伴,伴不离主,所以心法就好比国王,心所有法好比臣子,臣子永远陪伴在国王身边,一个是主,一个是伴。

我们昨天介绍心法,虽然它具有主宰支配万法的力量,但是它本身没有善恶的差别,我们没有办法说眼识是好还是不好?你没有办法说;耳识、鼻识是善还是恶?不能说;第六意识是善还是恶?不能说;第七识是善还是恶?也不能说;第八识,它只是能藏、所藏、执藏的功能,也不能说它本身是善或者恶。所以只有八识,你没有办法造业,还要有心所有法加进来,它才能够造成善或者恶或者无记。善、恶、无记种种的业,心王还要再加上心所有法,这样才能够产生造业的力量。所以在心王之后,我们就介绍心所有法的原因在这里。就是心王它没有办法独立造业,必须加上其他的力量从旁协助,才能够造作种种的善、恶、无记业。这个心所有法,就是协助心法去造业最主要的力量。

为什么称为心所有法呢?“所有”,属于心所有,所以它属于心的,它永远系属于心,就是心所有法,它是跟心法紧密连系在一起,永远附属于心。刚才说一个是主、一个是伴,所以心所有法是附属在心法上面的;而且它跟心法相应,就是说它们是同时缘一个境界,就是它们缘的是同一个境界,作用的时候是同时作用,心法跟心所有法是同缘一个境界,同时产生作用,所以我们才会说这个心所有法是随着心法才能生起,就说明心所有法也不能够单独作用,它一定要有心法;心所有法自己本身没有办法单独作用,所以我们才会说它是属于心的,它一定要随着心法才能生起作用,而且永远系属于心,与心法相应。所以我们才会在心法之后,接着介绍心所有法的内容。

心所有法有哪些内容呢?心所有法一共有五十一种,分成六类。第一类就是五遍行;第二类是五别境;第三类是善法十一;接下来是根本烦恼六;随烦恼二十;最后是不定四(不定法有四)。它为什么要分成这六类呢?

第一类,五遍行。它是说明我们心还没有缘外境的时候…,我们昨天不是说所有无量劫的种子都含藏在第八识吗?含藏在第八识的种子,不是很安静地待在八识里面,不是,它是蠢蠢欲动的、跳动式的;除非定力很高,你才可以看到第八阿赖耶识,一般是看不到的,如果定力很高的话,就知道第八阿赖耶识蠢蠢欲动的种子,它那个跳动的情况,还有哪一个种子的力量比较强,你都可以看得见,所以你就知道你的习气、你的烦恼、你业力的状态,你自己可以很清楚地知道的原因,就是现在讲的第一个:五遍行,它是说明我们心还没有产生作用,就是第八识的种子还没生起现行之前,它含藏在第八识的那个状态,不是非常平静的,而是跳动式的,这个就是五遍行。也说明我们要起心动念,这一念的生起必须要具备五遍行,才能够完成你这一念的造作。我们起心动念是怎么起的?就是五遍行(等一下我们介绍什么是五遍行)。

所以第一类的五遍行,是说明我们的心还没有缘外境的时候,种子在第八识蠢蠢欲动,随时待命而发的状态。它没有睡着了,虽然唯识有另外一个名称形容第八识的种子是“随眠”,好像是在睡眠的状态,其实它没有睡着,它随时准备要生起现行,这个种子随时想生起现行,只要外缘一牵动,它马上就生起现行,它为什么能够这么快速呢?就是因为它不是一种静止的状态,而是一种动态。这个就是五遍行,所以我们想动一个念头,就一定要有五遍行,才能完成这个心念。

第二类,叫五别境。就是种子生现行的时候,它缘各种不同的外境所生起的心理活动,我们称为五别境。各别、各别缘不同的境,所以叫做别境、五种别境。

第三类,是善十一。就是说善法一共有十一种,只要起心动念,动了一个念头,我就可以知道我这个念头是善、还是恶嘛,这一念是善心起、还是恶心起,所以这一念心,我们就可以分析它是属于善法、还是跟烦恼相应的烦恼法。所以只要起心动念,就不出善、恶这两种状况。如果生起的是善念,就和现在讲的善十一(十一种善法)相应。

如果生起的是恶念的话,它就跟第四类的六个根本烦恼、还有第五类的二十个随烦恼相应。如果我生起的这一念是恶的、不好的心念,那你到底是和根本烦恼哪一个烦恼相应、还是和随烦恼相应,可以分析得出来:我这一念是贪呢、还是随烦恼——嫉妒呢、还是我生起了一念害心呢,都可以分析。所以只要起心动念,就不出善、恶这两大类,善的心念就属于善法(十一个善法),恶的心念就属于烦恼法。

最后一个,是不定四。有四个是不定法,为什么称为“不定”呢?就是它有时候善、有时候恶,不一定,所以这四种法不一定是善还是恶,有时候善、有时候恶。像睡眠,它就是不定四里面的一个,你说睡眠是好呢?还是不好呢?可以说它好,也可以不好,对不对?该睡的时候睡,长养我们的四大,能够更有力气来精进修行,这个睡眠是好的;可是没事情就去躺一下,坐在那边也可以打呼睡着,这个睡眠是不好的,因为他随时都落入大昏沉的状态,睡眠就是大昏沉嘛,醒过来是小昏沉,所以白天是小昏沉,晚上是大昏沉,只要你第六意识不清明,那就是一种昏昧的状态,只是晚上昏沉的程度更重、更深,那个就叫做睡眠;清醒一点,那个叫小昏沉,所以白天是小昏沉。只要你第六意识不是清清楚楚,非常清明的状态,就都是一种昏沉的状态。所以像这种不一定是善或者恶的,我们就把它归类在“不定法四”里面。

这样就是把五十一个心所分成这六类的理由介绍完了。

好,我们首先看,什么是五遍行呢?哪五种遍行呢?就是作意、触、受、想、思,这就叫五遍行。一念完成必须要有这五个,这五个没有全部具足的话,这个条件没有全部具备的话,这一念,这个起心动念就没有办法完成。所以我们任何一个念头里面,就有这个五遍行——作意、触、受、想、思,这一念就完成了。

我们首先说明,它为什么叫遍行?这个“遍”就是周遍的意思,就说明它没有什么地方不能够到达的,周遍。“行”就是心行,就说明众生心之所行的状态。所以“遍行”的意思,就是说明众生的心行能够周遍到达每一个地方,就是说我们众生的这一念心,没有什么地方不能够到达的;所以不要小看我们这一念的力量,这个念力非常可怕的,它可以通天通地,穿越时间、空间,可以穿越到过去、现在或者是未来,十法界也是一念心就可以到达,这就是周遍。我们众生的心之所行,心所行的,是没有什么地方不能够到达的,这个就是“遍行”的意思。

我们就想知道,它到底是周遍到达了哪些地方呢?说没有什么地方不能到达,那是哪些地方呢?

第一个,它能够周遍善、恶、无记三性,就是我们心念可以是善、也可以是恶、也可以是无记。

譬如说:我们现在听《百法》,听得很有信心,这个“信”就属于善(十一个善法的第一个就是讲“信”),所以我现在听《百法》,听得很有信心,这一念就是善;如果我听得不清不楚、不明不白,不知道在讲什么,我对百法没有信心,我觉得好难哦!昨天讲“无我”,那个怎么证啊?也怀疑自己没有能力可以达到所谓的“一切法无我”,没有办法真实地证得,也没有办法恢复真心,也怀疑这个百法它的困难度,怀疑自己是不是能做到,这个就属于不善,就是“不信”、怀疑不信,这一念就是不善,就是恶法、就是恶念。

譬如说:我们做错事情,能生起惭愧心,这个惭心跟愧心,它是属于善的,所以这一念惭愧心是善的;可是我们做错事情,脸不红、气不喘,想来想去还是别人的错,一点惭愧心都没有,这个就属于不善法,就是无惭、无愧,它是属于中随烦恼,所以这一念就是不善的。

譬如说:我们走路,走路的本身,走路的动作没有善还是不善,对不对?你走得糊里糊涂,那个是无记,无记的意思就是说无所记别,没有办法把它归在善、还是恶这边,那怎么办呢?没有办法记别善还是恶,这种状况不能说它善、还是恶,我们就把它归在无记这一类。像我们很多动作,都是无记的状态下把它完成的。只要你不清不楚,没有念念分明,走路没有念念分明,你任何一个动作没有念念分明,那个都是无记的状态,跟愚痴无明相应的。你走路的时候,如果有在观走路的动作啦,观它的生灭无常啦,去体会无我的道理啊,走路走得念念分明,这个就不是无记,它就属于善法,念念分明,明记不忘,就是属于“念”,属于五别境的“念”,它是属于善的,这种情况之下是属于善的。

所以现在讲我们的心念,可以周遍善、恶、无记三性,善性、恶性、还有无记性,我们的心念都可以周遍到达,所以有时候善、有时候恶、有时候是无记的状态。这就是说我们心可以周遍到达善、恶、无记三性。

我们这一念心,也可以周遍三界九地,整个三界六道都没问题,你可以一念到达。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嘛;九地,就是把三界再分成九地:第一个是五趣杂居地,五趣杂居,五趣就是五道,大家杂居在一起,叫五趣杂居地,就包含了我们欲界的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人道、还有欲界天,这个五趣——这样算一地;我们知道色界有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个是四地,这样加起来五地了;再加上无色界的四空天,再加四,所以加起来是九地。五趣杂居地,色界四地,加上无色界的四地,一共是九地;这就说明了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当中,我们一念心也是能到达的。

譬如说:我这一念贪起来了,当下是哪一道?贪,我当下就到了饿鬼道,贪心堕饿鬼嘛;瞋恚呢?堕地狱,所以我这一念瞋,其实就离地狱不远了;我这一念痴,就堕畜生,愚痴是堕畜生;我如果念念都在追求色、声、香、味、触这个五欲之乐的话,我在哪里啊?就欲界众生嘛;如果我修定,修到轻安喜乐,这时候到哪一地去了?轻安喜乐就是初禅嘛,这一念心,当下轻安喜乐的定境当中,它是跟色界的初禅天相应的;如果我当下这一念定心已经做到了舍念清净,我这一念当下是跟四禅天相应的;如果我的定境当中是跟无量的虚空相应,我就到了无色界的空无边处。

举例,这样就明白了,为什么说我们的一念心可以穿越三界九地呢?这就是我们心念的力量,我们就知道,你心念的力量可以周遍整个三界。不只是三界,三界就是六道,六道就是六凡法界;其实我们的心念还可以到达无漏,如果我们心修到无漏,当下你的心是跟无漏法相应的话,这个时候就进入了四圣法界,所以我们一念心可以周遍到达十法界的。因此不要看我们这个起心动念,这一念好像闪过就过去、闪过就过去,其实它可以通天彻地。所以由此可知,那个神通是哪里来?就是这样来的,可以知道:天眼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都是我们心念的力量,你心念当下是跟什么相应,你就到达那个法界去了,所以就知道一切的这些潜在能力,是每个众生都有的,只是你有没有得定、有没有开发这样的能力而已。

我们现在讲到这个周遍,我们的心念可以周遍整个十法界,没有什么地方不能够到达的,这就说明了心念的力量。

还有它能够周遍到达什么呢?就是过去、现在、未来,这个是穿越时间(刚才可以穿越空间,十法界就是空间嘛),我们心念也可以穿越时间。如果我身体现在虽然坐在这里,可是我的心还在想昨天耶诞节的party(聚会),那我就回到过去了,我虽然身体坐在这里,可是我的心念在想昨天的事情,那我是不是就可以回到过去,对不对?然后现在当然没有问题,现在我们每个念头还是起心动念,都是念念,每一个当下都是现在;可是生起,消失了,它就过去了;那我也可以计划说还有几天假期嘛,这几天假期我想做什么?这个计划未来,那心又可以穿越到未来。我可以想过去、想现在、也可以想未来,所以我这一念心可以穿越过去、现在、未来——这就是说它可以穿越时间,我们的心念可以周遍到达过去、现在、未来。宿命通就是从这边来的,只要你的心可以穿越过去,你就有宿命通了嘛。

它还可以周遍八个识。五遍行这个“遍行”,就是我们的心念可以周遍八个识,这个当然没有问题。

我们刚才说过了,它也可以周遍有漏的世间,就是六凡法界,也可以周遍无漏的出世间,就是四圣法界,所以我们一念心可以到达六凡、还有四圣,这个十法界都能周遍到达。也是因为它能周遍到达无漏的出世间,这个说明什么呢?我们修了半天,才可以转凡成圣嘛,才可以证阿罗汉果或辟支佛果,或者究竟圆满成佛,它才是可能的,因为我们心念可以周遍到达这个无漏的出世间法,所以我们的心念当下只要证到出世间法这个无漏法的话,就进入四圣法界,能够证果或者是开悟,这就是我们心念的力量。

所以,我们修行修什么?就是修心嘛。心,我们现在知道它能够周遍到达这么多的范围,所以我们的心如果修到可以自在作主的话,那它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所以佛菩萨的神通变化,也都是这一念心来的。如果你这一念心是跟有漏法相应的,你就是在六道轮回当中,就是六凡法界当中;如果这一念跟无漏法相应,就是我们刚才讲的证果。所以轮回靠这一念,修行靠这一念,证果也是靠这一念。

这就是遍行。

这一念心它到底包含了哪些内容呢?就是作意、触、受、想、思;五遍行就是作意、触、受、想、思。就是我们这一念心完成了,就有包含这五个遍行在里面。这一念完成,就可以周遍,没有什么地方不能到达的。

那什么是“作意”呢?作意是种子还在种子位,就是含藏在第八识的种子,它随时处在警戒的状态,一有风吹草动,它马上心就趣向外境,所以为什么一有声音,我马上就听到,我眼睛一睁开,就马上可以看到,我想看什么,像逛街的时候,东看西看,这个就是作意在先,你先有作意,你的心保持警觉的状态,所以你看到什么,马上你的心就往那边飞过去,这个先要有作意。如果你没有作意的话,你就是虽然在看,可是你的心不会去趣向那个外境,你的眼睛虽然是睁开,但是你的心不会跟着你的眼根起眼识的作用,然后去看到什么东西,没有办法,如果没有作意的话,就是好像放空的状态,看不到、也听不到、也闻不到、尝不到、感触不到。

所以我们想要起心动念,第一个一定要有作意,而且这个作意,它在种子位的时候,它含藏在第八识是一种跳跃式的,所以一有风吹草动的意思就是说,一有外境,色声香味触,外在的尘境一来的话,我们的心马上可以知道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味道,为什么这么快速?第一个就是因为有作意,所以这个种子可以马上生起现行,你就知道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没有外在境界现前的时候,它是处在一种跳动的状态,这个是在种子位,就是说它还在本位。

可是一有境界现前的时候,那个心马上就趣向外境,跟那个外境接触,那就是第二个,作意、触的那个“触”,就是你的心趣向外境,然后跟外境接触。接触以后,就会生起受、想、思,然后完成这个念头。

所以,什么是作意呢?作意就是起心动念的开始,所以要动一个念,就是从作意开始。譬如说:我们是念佛的,那你在念佛之前,先要作意一个佛号。我现在要用功了,我是修什么法门的,你的心要开始作意。如果是数息的,要先作意一个数字,如果你是从一数到十,那个数字是怎么出来的?就是你作意在先。我是修本尊观的,那我要先作意一个本尊的形象,我等一下腿一盘,那个本尊的形象才可以被我观想出来,所以一定要先作意。

我们刚才说遍行是能够周遍八个识,所以前五识的生起需要作意为缘,第六识的分别了知也需要作意为缘,第七识的恒审思量也需要作意为缘,第八识(能藏、所藏、执藏),第八识的功能,也需要作意为缘。

所以我们看表格:《八识生起诸缘表》,它有一个偈颂,就是“眼识九缘生,耳识惟从八,鼻舌身三七,后三五三四”,把它背起来。

八识生起诸缘表(眼识九缘生,耳识惟从八,鼻舌身三七,后三五三四。)

八识
生   缘
眼识九
作意第六第七第八种子
耳识八

作意第六第七第八种子
鼻识七

作意第六第七第八种子
舌识七


作意第六第七第八种子
身识七

作意第六第七第八种子
意识五


作意

第八种子
末那识三




作意

第八种子
阿赖耶识四

作意


种子

眼识要生起作用,需要有九个因缘;“耳识惟从八”,生起耳识的功能,就是说你知道听到什么,这个必须要有八个因缘;鼻识、舌识、身识这三个要有七个缘;“后三”,就是第六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这后面三个,各别是五、三、四,就是第六意识要产生作用必须要有五缘,末那识需要三缘,阿赖耶识需要四缘,所以我们看这个表,就很清楚了。

眼识要生起作用,第一个要有空间,色尘靠近眼睛很近、很近,你就看不到,必须要有距离,你才可以看得到东西,所以它第一个缘就是空缘,这个就是要有距离,它才能够生起眼识的作用;第二个要有明,明缘就是光明、就是光线,你在黑暗当中看不到东西,所以它必须要有光线,才可以生起眼识的作用;第三个缘是根,就是要有眼根,你眼根坏了也看不见;还要有第四个缘,就是境,就是色尘,眼根面对色尘,所以这个境就表示色尘,眼根相对的色尘;还要有作意,所以我们刚才说五遍行第一个是作意;然后遍行呢,周遍八个识,你现在看,这八个识要生起,每个都有作意。所以八识要生起作用的话,如果没有作意为先,你没有办法,眼睛看不到、耳朵听不到,所以作意是必要条件。接下来是第六意识,我们昨天说前五识只是照境,第六识是分别,你才知道看到了什么,这边第六意识就是分别了知,所以你眼识要发生作用,就是你知道看到什么呢,除了刚才讲的要有空间、还要有光线、有眼根、还要有你看的对象,就是色尘、还要有作意、还要第六意识的分别(你才知道看到了什么);还要第七识、还要第八识、还有种子,全部加在一起。

这八个识,我们昨天介绍过,所以今天就不重复了。

耳识要生起作用,少了一个光线,耳朵听声音,不用光线,所以它没有明缘,其他都一样。耳识要听得见,一定要有一个距离,你才可以听得见,它不需要光线,其他都一样,要有耳根,还要有声尘、作意、第六、第七、第八、还有种子。

鼻识,空缘跟明缘这两个都不用,鼻子想要闻到什么气味的话,不需要空间、也不需要光线。就是说那个香味飘过来,一直要碰到你的鼻根,要进入你的鼻根,它要接触到你的鼻根,所以它就没有距离,没有这个空间,一定要接触鼻根你才可以闻得到,其他都一样。

舌识也是,你东西一定要放到舌根里面嘛,一定要放进嘴巴;你还没有放到嘴巴,你不可能知道它是什么味道。所以舌识的话,你要知道它是什么滋味,酸的、苦的、咸的、辣的,那你也一定要接触到舌根,才会知道,所以它不需要空间、也不需要光线,其他都一样。

身识的话也是一样,你一定要碰触到身体,你才能够感觉是冷、热、舒服、不舒服的感受,身体的感受才能生起,所以身识也不需要空间、也不需要光线。

意识,需要五缘。第六意识的分别了知,不需要空间、也不需要光明。这个根、境,就是我们昨天讲的,它是依什么?它的根是什么?依什么根?第七识的意根,所以叫意识,所以它这个根就是意根;境,就是法尘,第六意识相对的境界叫做法尘,它这边的根就是指意根,它依的是意根;作意,一定有作意;第六意识没有(它本身是第六意识嘛),所以是自体,第六就不用了,因为它本身就是第六识;它不需要第七识,为什么?它依的是意根,所以它不需要再说第七识;第八、种子都一样。

末那识最少,所以我们才会说第七识恒审思量的作用,它是内执有一个我,就是第八识的我爱执藏,是它所执取的,认为有一个真实的“我”存在,“我”的自体存在,这个是第七识,执八识见分为我。所以要生起第七末那识的缘是最少的,只有三个,它跟外境都没有关系,你看它没有根、没有境,它只有内在执有一个我,它跟外在的六根、六尘统统都没有关系,所以它不需要空间、也不需要光线、也没有根、境,它只有作意、还有第八识、还有种子。

最后一个阿赖耶识,第八识的生起,也是只要四缘:根、境,这边的根、境,就是五根跟六尘,是八识的相分、八识所变现的相分是这边根、境的意思;它需要作意、还有种子,第八识是它的自体,所以也不需要。阿赖耶识,我们知道它是能藏、所藏、执藏,所以它不需要第七识,也不需要第六识,阿赖耶识它本身是没有分别的,所以不需要第六识。

末那识它也没有第六识,因为末那识也不需要第六意识的分别了知,它就是内执有一个“我”这样而已,所以第七跟第八识,都不需要第六识作为它生起的缘。

通过这个表,我们就知道,作意是八个识都需要的,所以我们每一个念头的生起,就没有离开这个五遍行。

那什么是作意?我们就了解了,它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它还在种子位的时候,随时保持高度的警觉状态,所以一有什么境界来的时候,它种子可以马上生起现行,它为什么能那么快速?就是因为那个种子没有睡着,它随时保持高度的警觉状态,所以一有境界,种子马上就可以生现行,心就能马上趣向外境。所以一个在讲它本体的时候,还没有生起现行的时候,可是它是一种standby(待命)的状态,就是随时待命而发的状态。另外一个,就是当有六尘境界现前的时候,我们的心可以马上趣向六尘境界,譬如说一有声音,就可以立刻听到,一有味道,马上就可以闻到,为什么这么快?就是作意的功能。

一旦心趣向外境,就和外境接触,这个就是第二个遍行,称为“触”。触就是接触嘛,我们的心趣向外境,跟六尘境界接触,这个当下就是第二个遍行——触。所以我们眼识要生起作用,我们要知道看到什么,我们的眼根一定要触向色尘,跟那个色尘相触,我们的心一定要跟色尘相触;我们要听到音声,我们的心一定要趣向外境,跟这个声尘相触。色、声、香、味、触都一样。

所以,触,就是六根缘六尘境界,我们的心、还有心所去触境时的一个状态,当我们的心去接触六尘境界的时候,如果我们当下不生分别,看就是看、听就是听,不生分别的话,后面就没有了,受、想、思就没有了,因为你不分别,保持现量——这个就是用功的法门,当下不去分别它,就不会起心动念,不会起心动念就不会造业。一起心动念,不是善念、就是恶念,善念跟善法相应,恶念跟恶法相应。那你说善是好吗?如果是有漏善也不怎么好,就是人天果报,还没有跳出三界轮回当中。

所以一直保持在定境的修行人,有一种状态,就是他没有念头,现在就知道他为什么可以没有念头,他虽然有作意,他的心都是在警觉状态,他变成观照,心随时保持清明、观照,那个是作意,一种清明的状态,接下来就没有了。那个是他可能眼睛闭着在那边打坐,就是他的眼根没有跟色尘接触,所以他没有作意、触的那个“触”,第二个触还没有,他如果说都摄六根,把他的六根收摄回来,不看、不听,六根不面对六尘境界的话,他这时候只有作意;那又如理作意,所以他心可以一直保持在定境当中,没有念头。因为我们说你要起心动念,必须要有作意、触、受、想、思这个五遍行,才能够完成一个念头;你只有作意的话,你就没有念头,坐在那边没有念头,那是一种入定的状态、定境的状态,是这样。

可是如果我们不是入定的话,我们一般来说,就是说你的作意,它一定是有作意的,就是你的种子一直在那边蓄势待发。所以一有六尘境界现前的时候,你的心就马上去跟六尘境界touch(接触),就是触了,接触之后,你一分别就有后面的,一分别就有“受”嘛,然后就“想”、“思”,才能够完成这一念。所以我们讲到你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如果不分别的话,也没有后面的受、想、思;如果有的话,才会完成这一念。

分别外境的话,就会生起种种感受。你怎么样来认识外境呢?就要给它种种名称跟言说,就是我看到了什么、我听到了什么,你试图把它描绘出来,那个就是名称跟言说,就是你要借着你的语言或者文字,把它描述出来说你看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这个是“想”心所的作用,就是去认识外境之后,给它种种的名称跟言说;然后你的心才决定要怎么做——这就是“思”心所的作用,这一念才能完成。

所以什么是“受”心所呢?就是当我们的心所接触外境的时候,心如果不取境的话,就不会产生任何感受;但是一旦取境的话,就等于是领纳了三种境界、三种境相,然后就会生起三受,引发三爱。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的心接触六尘境界的时候,如果不生分别的话,就没有后面的受、想、思;可是你一旦取境,就是说你触境,你的心去接触六尘外境之后,你去分别它,就等于说你领纳,领纳就是你接受了这六尘境界,你一旦接受的话,就有分成三种境相:就是所谓的顺境或者逆境或者不顺不逆境这三种情况。就是说你的第六意识一分别了知后,这个境界就是你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喜欢的就是顺的,不喜欢的话就是逆的,没有特别喜不喜欢,那个就是不顺不逆。

所以分别了知后,就是你的心去取这个境界之后,就有三种境相产生,对于所谓的顺境,就是我们喜欢接受的境界现前的话,我们就会生起乐受,乐受就会产生“不离爱”,三受产生三爱,我们喜欢的境界,我们的心就耽著在那个上面,希望跟那个境界合,然后不要分离,这个叫不离爱;可是对那个逆境,我们不喜欢那个境界,它如果现前的话,我们逃都来不及,因为它会让我们生起苦受,所以这个时候就会产生“乖离爱”,乖离爱就是要赶快逃离现场的那种心念会生起来。譬如你看到那个最讨厌的人,远远从对面走过来的时候,你这时候就很想赶快转弯,就是这一念,这一念就是逆境现前了,所以你生起的是一种苦受的境界,然后想要做什么呢?产生的那个爱叫做乖离爱,所以你要赶快逃离现场;对于那个不顺不逆的,就是舍受,就是不苦不乐受,没有特别苦或者乐受,它是属于和舍受相应,这时候就没有想要跟它合或者是离的欲求,我们称为“平等爱”。

所以一旦我们的心触向外境,取境之后,就会有三境,三境就产生三受,三受产生三爱,这个就是受心所,它是这样一个过程。

什么是“想”心所呢?想心所我们刚才讲过了:就是当我们的心取境之后,就是你分别之后,为了要认识这个境界是什么样的状况,所以我们会给它种种的名称跟言说,这个就是想心所。也就是我们的心取了六尘境界的相,为了要认识这些境相,我们就会给它种种的名称还有言说,这样我们才知道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可以描述,用种种的名称跟言说来说“我今天看到了某某人、我遇到了什么样的事情”,你都可以去把它描述出来,这个就是想心所的作用,就是认识外境。

那什么是“思”心所呢?思心所,就是从刚刚开始心趣向外境,这个是作意;接触外境,这是个触;领纳外境,就是你的心取境,这个是受;然后认识外境,这个是想;之后,你就有所决定了,你就决定要怎样做,这个状态我们就称为“思”。思就是令心造作,我心决定要怎么做了,经过了刚才这样一个过程,我的心,我这一念已经完成了,那我决定要怎么样,这一念的意业已经完成,然后我决定怎么说、怎么做,这个就是思心所。

所以到这一念完成,这一念是善还是恶,就已经决定了,所以我们才会说思心所是善恶的分歧处,你这一念是要善还是恶,作意、触、受、想、思,到“思”这边就完成了这个善念或者恶念,所以你要造善、造恶,这一念就可以决定了,这一念生起的时候,就已经决定这一念是好的、还是不好的。我的心是这样决定,然后发诸身口嘛,所以身、语、意三业的原动力也是“思”。所以思心所不但是善恶的分歧处,也是身、语、意三业的原动力,它都是从“思”决定了。

思,就是令心造作,我们的心已经决定要怎么做了,决定要怎么做,你的心、你的意业先决定嘛,然后再付诸身口,去造作这个身业跟口业,所以它有不同的名称:在我们内心审查考虑该做不该做的时候,我们叫做“审虑思”;在审查考虑之后,决定是要造善还是要造恶的时候,我们叫做“决断思”,就是你心里面已经有决断了,一旦决定,意业已经完成,这就已经造下意业了,因为你心已经决定怎么做;然后心意决定之后,就会发动身、语去造业,这时候叫做“发动思”,属于身业、还有口业,所以我们才会说思心所是发动三业的原动力。

好,这就是五遍行,讲完了。

五遍行,再归纳整理一下。很简单,五遍行,它可以周遍到达一切地方,没有什么地方不能够到达的,叫做遍行。它一共有五种:作意,就是让我们的心能趣向外境;触,就是跟外境接触了,心趣向外境,跟境接触;接触之后,我们就领纳三种境:顺、逆、不顺不逆这三境,然后生起三受,引发三爱,这是受;取境之后,就给它种种名称和言说,为了要认识外境,所以我们就给它种种的名称跟言说,这个是想心所,你才知道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味道,这个都是想心所的作用;最后决定要怎么做了,这个就是思心所,所以是造善、还是造恶,它的分水岭就是在这一念完成,就知道这一念是善还是恶。很简单的,五遍行就是一念心要生起,一念心的造作,从意业到发动身、口,就是要具足这个五遍行。

心所有法的第二类,就是五种别境。

哪五种别境呢?就是欲、胜解、念、定、慧。

为什么叫别境?因为它所缘的境各别不同,所以叫别境。别,就是各别,各别它所缘的境界各别不同,所以叫做别境,各别各别不同。我们刚才说,五遍行是已经完成一个心念,接下来就是要去执行了嘛,要怎么做了。

如果这个心念是很希望去达到的,这个我们就叫做“欲”。别境第一个——欲。欲就是对所乐境生起希望的心,我们喜欢的那个境界,希望去生起这个欲求的心,希望去达到这样的目标,你希望能获得什么或者修行希望证到什么样的境界,这个都是一种欲。

欲,就是对于我们很欢喜的境界,希望能够达到,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我们会非常精进地努力,希望能够达到这样的目标,这个就是欲心所它所推动的那股力量。所以修行的精进力是靠什么?就是靠“善法欲”。众生忙忙碌碌也是靠这个欲,但这个不叫善法欲,追求五欲境界,追求一切世间圆满的这个欲求,希望能够达到,他很努力地去希望达到这样的目标,这个就是欲心所,它是一股推动的力量。社会为什么能进步得非常快?人类进步非常快速,就是这一念的欲望所推动的,所以它让世间人有很强烈的企图心,一定要达成他生命的目标、还是生活的目标、还是他人生的目标,他有一个目标,希望很努力地去达到,这个推动的力量,就是他的欲求心,对于他很欢喜去做到的事情,他会很努力地想要达成目标,这个就是欲。

修行也是同样的,只是我们给它一个名称叫“善法欲”,虽然证到最后,就是“无智亦无得”,其实是本来就有的,我们本自具足,本来就有的,可是修了半天,我们本来有的才能够显现,所以还是要经过一番努力,精进地修行。这股推动、让我们精进修行的力量,希望能证果、还是开悟成佛,这股力量叫善法欲,它也属于欲。在修行的过程,它是必要的,精进的原动力,这个欲,它是需要的,要不然就会放逸、懈怠、失念、不正知、散乱、昏沉、掉举。

所以这个欲,也有分成好的还是不好的。如果我们每天都在追求五欲之乐,就是想说人生苦短,所以要好好地享受一番,每天追求的就是色、声、香、味、触这个五欲之乐的话,念念都在增长我们自己的贪,这个欲,我们就说它是不好的,因为会生烦恼、造业;如果我们每天忙着断恶修善,时时勤修止观,希望能够解脱、能够发菩提心、能够证佛的果位等等,这些就是好的;如果每天痴痴呆呆的过日子,吃饱了睡、睡饱了吃,忙着吃饭、睡觉这些闲杂等事的话,这时候的欲就和无记相应。所以我们就知道,欲它可以通善、恶、无记三性。现在讲的五别境,都是通善、恶、无记三性的,就是说,也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不好的、也可以是不好不坏、无记的。

这是别境第一个,“欲”心所,就是对于你所欢喜的境界生起希望的心,然后精进努力地去达到这个目标。

如果所完成的这个心念是绝对不会改变的,这个时候我们叫做“胜解”。所以对于决定的境界,我们绝对认可它:“就是这个事情!就是这个样子!”绝对不会改变,不会轻易转变,这个时候就叫胜解。就是我们这一念,起心动念的这一念已经完成了,这一念是绝对不会轻易改变的,这个时候叫做胜解。

所以胜解它也有好的、也有不好的、也有无记的,就是说你紧紧抓牢的那个念头,不会轻易改变的是好的、还是不好的;是好的坚持、还是不应该坚持的。

对于那个邪知邪见,如果有坚固的胜解,你不管怎么跟他说,他就是不会改变,这个时候的胜解是不好的:很多就是佛法以外的,可是他也是信得不得了,你怎么劝、怎么拉也都拉不过来,因为他已经有胜解产生了,懂吗?所以也不会随便你两三句话就可以改变他的心意的,这时候,就是对我们佛法来讲,因为他所修的或者他走的那个道路是不能够消业障、不能够证果、也不能够得定慧,不能够得正定正慧,是邪知邪见,不是正知正见的,所以我们才会说他所坚持的胜解,不能够让他达到最后解脱或者成就佛的果位或者消业障,甚至都没有办法消业障,没有办法对他达到比较好的目标,所以我们才会说这样的胜解是不好的。

如果我们对我们的上师、善知识,有坚固的胜解,不管别人怎么毁谤,就不会动摇我们的信心,这个就是好的胜解。或者我们对三宝的信心已经产生信解,或者我们闻思修佛法,已经产生了对佛法三宝的信心,任何情况之下都不会轻易改变,这个就是好的胜解,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达到最后解脱、甚至成佛的目标。

如果是不明就里地持守一些观念,这个就是跟无记相应的。他也不知道什么道理,人家说不可以这样,他就一辈子坚守这个原则,就是不可以这个样子,也是不能轻易改变的;可是问他为什么,他也不知道,这个就是跟无记相应的胜解。

所以我们知道,胜解也是通善、恶、无记三性的。

如果这一念,是对于过去的事保持很清楚的记忆,这时候就叫“念”。所以念就是对于过去曾经串习的事能明白记忆,不会忘失,这个我们就称为“念”。

如果我们的心心念念,都一直在这件事情上面,不断地忆念保持,久了之后,就能够产生定力,所以定力是从念力来的。你心心念念都在上面,时间久了,你的心就不散乱,不散乱就得定了,所以定是从念来的。得定之后,定久了以后,你的心清净了嘛,智慧就开发出来了——所以念、定、慧有很密切的关系。

所以所谓的“慧”,就是对于我们所观察的对象能很清楚地分辨、选择,经过了清楚地分辨、选择之后,就会断然作出决定,心中没有丝毫疑惑,这个就称为“慧”。

就是说你有分辨的智慧、有抉择的智慧,这个慧,就表示说对于你所缘的境界,你能够分辨该做不该做啦,是好还是坏啊。所以有智慧的人,他就有很强烈的决断力,一件事情来了,马上就可以决定说“这个事情就不能做的”,或者“那个是不对的,或者这个是对的。”像常常有人来问我们问题或者问我们事情说“那件事情怎样、怎样,我是应该要怎么样?是应该要这样?还是这件事情该不该做?”就是不太能够决定,那就表示说我们没有由正念培养正定,没有正慧,没有真正的智慧来分辨是非、善恶、黑白、对错,所以当境界来的时候,我们模棱两可、犹豫不决,不知道该怎么办,思前想后,生了很多烦恼,还是不知道怎么办,这个就是对于所缘境你没有抉择的力量,就没有慧力。所以所谓的慧,就是对于所观察的对象,你能够很清楚地去分辨,然后作下最后的抉择,这个是有慧力。

所以我们就知道,念、定、慧这三个心所有密切的关系:念久了,就有定;定久了,就有慧。

这三个也是通善、恶、无记三性的。所以就看你念念是在念什么,它有很大的差别。如果你念念都是在念色、声、香、味、触五欲之乐,念念都在这上面,每天都想要看好看的、听好听的、吃好吃的,每天心心念念都在这上面串习的话,就会不断增长我们的贪、瞋、痴、慢等等烦恼,时间久了,我们成就的就是邪念、邪定、邪慧(邪慧就是邪分别,就是邪知邪见);如果我们念念都在修四念处啊,思惟四谛啊、十二因缘啊,明白诸法实相在讲些什么,如果都在佛法上面串习的话,我们就能成就正念、正定、正慧,就有闻、思、修三慧,就有正知正见,这个正知正见就能够带领我们达到最后解脱、开悟成佛的目标。所以念、定、慧非常重要。

这个正念从哪里来呢?从胜解来,你对佛法已经听闻、思惟到达胜解的地步,任何情况之下都不会动摇了,你的心心念念都会在这个上面,这个就是正念力,就是说你的心平常就跟佛法相应,在这个正念当中,佛法经常在你心中转,行住坐卧都没有离开你的心念,经常转、经常转,就是明记不忘嘛,就是正念(念就是明记不忘),心心念念都忆念保持佛法的这些内容。忆念保持久了,定力就产生了,为什么?因为你心心念念都没有失念嘛,你都在正念当中,久了你的心不散乱,就成就定力了。所以经常在心中思惟佛法,能够很快地成就正念。

可是你凭什么能够死心塌地的让佛法一直在你心中去思惟?去观察呢?那就要靠胜解,就是你对佛法的信心,这个胜解是不是已经产生了?是的话,你才会觉得我应该要这样来修行,我应该来修行一个法门,让我的心念念都在这个法门上,不管你修什么法门,因为你的心念一直忆念保持这个法门不忘失,所以你就成就了正念力;不忘失久了,心不散乱,就成就了正定;有了正定,心清净了,就开发正慧——所以正念、正定、正慧是这么来的,不管你修习什么法门,都是这样,开发智慧怎么开发的?从胜解开始,你对闻、思、修佛法的内容,是不是已经产生胜解的地步?是的话,你才会经常在心中去忆念保持这些佛法的内容或者你修行这个法门的内容,久了就能够得定、开发智慧。

以上所介绍的,就是五别境。

五别境再作个总结,就是对所缘境各别不同,所以叫做别境。对于所乐境,生起希求的心,我们叫欲;对于决定境绝对认可,不会轻易改变,叫做胜解;对于曾习境(曾经串习的境,叫做曾习境)明记不忘,叫念;对于所缘境,专注不散乱,叫做定;对于所观境(所观察的境界)能够清楚分辨抉择,叫做慧。这个就是所谓的五别境。

我们今天介绍五遍行、五别境。明天开始介绍第三个心所有法:就是“善十一”。

我们今天就到这里。

(师颂,众师兄跟颂)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www.lianshi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