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师佛网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选择字号→ 特大

s28、五道-加行道-修五根五力(四加行-忍位,世第一位)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 讲授

讲于新加坡Orchid Country Club

二○二○年一月十七日

好,我们昨天讲到四如意足,四如意足就是修禅定。

那修禅定不管你是修什么法门,一开始一定是心有所缘,那是讲法门;可是之前要有一个欲——就是欲求,希望能够修禅定,然后下定决心要修禅定。所以接下来呢,就是选择一个法门来修,不管你选择哪个法门,它的道理都是一样的:让你的心呢能够集中在一个所缘境上。本来心向外境驰散,那现在把这些往外散动的心、攀缘外境的心把它收摄回来,然后把它放在你的法门上面用功。

那我们的心有没有那么听话呢?当然是没有嘛!所以你虽然希望把心住在一个小小的所缘境上,就是本来很散乱的,好多点好多点,现在全部把它收回来放在一个点上:不管是呼吸也好、什么念佛也好、持咒也好、数息也好,都是先把你的心放在一个、聚焦在一个点上,希望能够达到专注。所谓止就是专注嘛,所谓定就是一心不散乱。

那怎么样达到能够得一心或者是心不再散乱呢?就是让我们的心拴在一个“木桩”上面,让它能够不再往外驰散。可是它不是这么听话,所以它会又向外去攀缘外境,这个时候我们就把心再收摄回来,再安住在那个点上面——你所用功的这个法门上。你发觉它一散动了、往外驰散了,再把它拉回来,心念再度放在你所用功的法门上。这样子来来回回,要经过一段时间调心的这个过程。

可是往往呢,一般初学者他一打坐发觉自己的妄念很多,说“我没坐都没事,可是为什么我一坐妄念特别多?”那个不是因为你打坐妄念特别多,是你平常妄念更多,只是因为你的心散乱,你没有发觉你的念头原来这么多。那现在安静下来了,身体也不能做什么事情,然后心呢?又要安住在一个点上,这个时候才发觉妄念特别多。所以这个其实是进步的表示嘛,之前看不到,现在看到了,是不是进步了?所以恭喜进步了,妄念很多。

可是这个时候往往呢,他就开始跟妄念对抗了:妄念这么多怎么办?赶快想办法来打妄念,“怎么样、有什么办法让我的妄念减少呢?甚至到没有妄念呢?”就全部的功夫都用在这上面,怎么样来对付妄念,这个法门试一试,那个法门试一试。试了半天怎么样?妄念有没有减少?不可能减少嘛!越来越多嘛!为什么?因为你想了一大堆方法——这个全部都是妄念,懂吗?它本来妄念还没那么多,因为你想要打击妄念,然后想尽了各种办法,然后一直、一个试一个试,全部都是大妄想!

一般就是都是卡在这里:以为打坐就是要坐到没有念头啊,那现在有念头怎么可以呢?所以这是错误的观念。我们昨天也是练习了六七分钟而已,很轻松愉快嘛,你不用去管妄念嘛。妄念起来,你知道它起来;诶,就轻轻地就过去啦。然后你心情放松,什么都不要管嘛,很简单,什么都不要管,什么都不要想,就专注在呼吸上,就是这么简单!那妄念来就来啊,它就走啦,没有碍到你啊,它本来也留不住啊。你留留看,留不住!它本来就留不住,你为什么要想那么多办法要留住它呢?没有留住它,想要把它打跑呢?

所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就是不要害怕妄念。一定会有妄念嘛,你平常就这么多了,它怎么可能你那个腿一盘它妄念就不见了,自己就消失了,不可能嘛!所以它会一直出来、一直出来,没有关系嘛,就让它出来啊,就轻轻地带过、轻轻地带过,知道妄念起来就好了嘛,它自己就消失了,起来就消失、起来就消失。所以我们尽量不用怕妄念的生起,要知道妄念生起,然后消失就好了;甚至不要理它啦,它自己起来就自己消失,你其实都不用花那么多力气在它身上。你只要安住在你的法门上——这个是重点。所以不是想很多的方法去打击妄念,让它不要生起,尽量做到没有妄念,不是!而是增加什么?正念的力量。

昨天讲的第二个:念如意足。你增加正念的力量,妄念的力量怎么样?自动就减少了嘛,你正念力越来越强,妄念自然就不见了,懂吗?所以是增加正念力,不是打击那个妄念。所以对象都搞错了,那个方法也弄错了。你只要增加念如意足,什么是念如意足?昨天讲了,你在你曾经所修习的法门上面或者是你现在修习的这个法门上面尽量做到什么?明记不忘,就是忆念保持不忘失,一直在你的这个法门上面忆念保持不忘失,就是明记不忘的意思。那你这个时间慢慢久了,正念力强了,那妄念自然就减少了嘛。当你得止的时候,你拜托妄念起来一下,它都起不来了,懂吗?因为你的正念力太强了,妄念没有机会生起,应该是这样。

所以我们昨天才会说,它是自然而然到达,应该就是理所当然要得定的,只要你方法正确,你正念力越来越强,一直到得止,那个妄念自然就没有办法生起,为什么?被那个定力定住了。所以只要有进入欲界定的那个经验之后,你会发现那个妄念真的很难生起,因为定力已经把它初步地伏住了。

所以念如意足它的那个缘故就在这里:你先有欲望想要修禅定,决定要修了之后,你就要安住在你这个正念当中,这个正念就是你所修的法门上。那有很多平常念佛的,他尽量做到佛号不断嘛;所以现在来修天台止观的数息,数一数,佛号就出来了;可是他这个时候在修数息,这个时候出来的佛号是正念还是失念?这时候的佛号是不是正念?我在修数息,佛号出来了,佛号是正念还是你失念了?失念了嘛,对不对?

所以所谓的正念就是你所修的法门。你现在当下盘腿打坐,你修的法门是什么——这个时候它就是正念。你其他的东西进来,即使也是法门,我们也叫做失念,因为你不在数息上了嘛,你跑到阿弥陀佛那里去,或者其他的佛号——观世音菩萨,不管什么,其他的进来了,或者其他的什么咒语进来了,我们都叫做失念。因为这样子,一下这个进来、一下那个进来,你也一样没有办法培养正念力嘛,是吗?因为你数息一直有别的东西穿插进来,你那个正念力也很难培养嘛,是吧?所以这个也是重点。

所以有很多念佛的,他来修数息的时候,或者观呼吸,“哦,怎么办呢?佛号一直冒出来。”那表示心不自在嘛。我们昨天讲“如意足”就是身心能够得自在。你现在修一个法门你都心不能得自在,它想要什么东西进来它就进来,你一点都没有办法控制你的心一直安住在正念上啊,那表示什么?你的正念力不够嘛,很简单,就是这样。你正念力够的话,你现在修什么法门就在那个法门上,其他法门都别想进来,更别讲那个妄念,懂吗?

但是我们没有打击他啦,就刚才讲的很重要,其他的佛号啦、咒语进来,我们也不是又开始想说“我怎么来对付这个佛号或者是妄念、那个咒语”,也不是嘛,同样的道理,你也是要增加正念力嘛。当你的正念力够强,你其他都不会,无机可乘,没有丝毫的机会让它进来,如果你正念力够强的话。

好,所以我们就是会经过这个拉扯的过程:跑掉拉回来,跑掉又拉回来,没关系,要有耐心。只要你撑过五分钟,第一个步骤,只要你撑过五分钟,之后你就会觉得好多了,不会拉得这么辛苦。前面就:啊,要把它拉回到所缘境上面,跑掉了,又把它拉回在你的法门上面。只要你可以安住在你的法门上五分钟以上,恭喜你!第一步成功了。

可是这一关往往很多人就在还没有达到五分钟之前就放弃了,因为他就专门去注意妄念去了嘛,没有培养正念力,就想说“哦,妄念这么多、这么多,赶快换一个法门试试看”,妄念还是一样多,因为他正念力还是没有培养出来。你今天不管是换什么法门,都一样没有办法撑到五分钟嘛,你知道吗?这原理就在这里。所以你第一步一定要撑过五分钟,五分钟之后你就会觉得:诶,好多了!没有拉扯得这么辛苦了。

其实也没有辛苦啦,只是你自己嫌妄念太多。妄念也没有什么关系啊,因为它自己来自己就走了嘛,就让它自由地来、自由地去,多轻松!不用那么紧张嘛。你就是不断地安住在你这个法门上,不断正念力增加增加、增强增强。增强到你至少撑过十分钟以上,这个时候就:哦,更好多了。那个妄念就会发觉越来越少,越来越少,为什么?很简单,因为你正念力越来越强嘛,你拉回来的次数越来越少,你越能够、更能够安住在你的法门上面用功。

当妄念越来越少,越来越少,昨天讲的修定的障碍就来了,怎么样?昏沉掉举。粗的在前面,拉扯的过程就是穿插着粗的昏沉跟掉举。昏沉比较能够明白,就是头脑一片不清不楚,几乎要睡着的那个感觉,就是大昏沉,还没有到睡着,但是就是整个头脑好像昏掉了,那个是很粗的昏沉。

那个粗的掉举,我们在《百法》有讲到:它有身掉、口掉跟意掉嘛,身口意的掉举。身掉就是身体好(hào)游走,就是走来走去,他就没有办法安定在一个地方很长的时间,也不要很长的时间,比较长的时间。所以如果是在家里,他就坐一坐,想到,哦,来喝个茶,然后就去烧开水啊,泡茶;那喝两口,啊,来个茶点吧,然后他就去翻冰箱啊,然后翻橱柜啊;他就是……,等下,哦,再切个水果也不错;然后要开始准备午餐了,根本就没办法好好的。等下再洗个衣服,衣服还没洗……。他整个早上也是非常的忙,他就是身体掉动不安——这个我们叫做“身掉”。

那出去的话也是啊,他家里坐不住,他就会出去:逛街也好啦,找朋友聊天也好啦,约人家喝咖啡也可以啦。反正他就是身体都是没有办法安定在一个地方比较久的时间——这个我们称为身掉举,很多这种哦。那过动儿,当然就一定是安不下来嘛。就是一般的人,有很多他就是没有办法在一个地方安定很久,这个我们都称为身掉。

那口掉就是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他就讲个没完没了的,一打开那个话匣子,就哇!天南地北,天马行空,哇!就开始可以这样讲好几个小时都不会累——那就是口掉。你叫他不讲很难过的那种才是。那个应该要讲的讲话讲重点嘛,然后怎么样?要远离四种口业的过失嘛,这个就不算是口掉。可是他不是啊,他就是张家长、李家短,然后什么都聊啊,天南地北。重点是他没办法安静下来,这个才叫做口掉举。有些人特别爱讲话嘛,一碰到人拉到人就一直讲,讲个没完没了。你想要走、想要脱身都很难嘛,是吧?

那意掉举的话就是心散乱。

所以这是比较粗的散乱,那个称为身口意的掉举,这是比较粗的。

可是我们现在讲到你在修定,当你那个正念力越来越强,然后妄念越来越少之后,就会开始有比较细的昏沉或掉举的现象产生。之前产生的,因为你的心还没有安住,之前产生的都是粗的昏沉或掉举。可是从这个时候,你的妄念越来越少了之后,觉得坐很久都没有什么念头,这个时候它才会冒出来——比较微细的昏沉。

微细的昏沉,我们昨天也稍微讲了,就是整个心沉没了,虽然没有什么念头,然后你以为你得定了,你以为那个是一种定境;其实不是,是你的心整个沉没,心不明利。然后这时候也不可能有什么抉择力啊,或者是什么警觉力啊或者觉知力啊,都没有,什么力都没有了,就是因为整个心都沉没,虽然没有什么念头,但是心是一种细昏沉的现象。所以这个过程呢我们就自己要知道:这个并不是定境,我们要把那个心念再提起,因为心沉没了嘛,我们就把它轻轻地提起来,增加那个心的明利度或者是觉知度或者是警觉度,把这个加进来。

可是又不能拉得太高,变成什么?变成细的掉举。所以它要平衡,它也是一种智慧的抉择:你要知道你现在是什么力量去察觉说:哦,你现在是细昏沉了,然后你让自己的心念提起来,有没有提得过度?然后又变成细的掉举了?这个全部都是靠那个觉知力。我们不是有练习觉知吗?这个觉知力非常非常的重要,让我们的心明利,然后更有警觉力、观察力或者是觉知力,要把这个力量增强,可是又不能太过,所以它要取得一个平衡。

有没有太过?又是心有小小的浮动,这个浮动不是你很清楚地看见。我们昨天讲的那个声光幻影,它是一种。它好像那个潜流,有没有?你看那个河水很平静,下面有暗流。这个细掉举就好比那个暗流,它偷偷地在下面旋转,你不知道,表面上看起来:哇!这个人入定了,功夫很高。他里面其实是细掉举,因为暗流很多,这边一个暗流,那边一个暗流,不断不断有画面出来,或者是不断不断有一些什么?感应力出来。我们不是说可以看到过去那个,或者是未来吗?他以为他发神通了嘛,我们就知道它是神通的兄弟来了嘛、神通的兄弟,大家都知道嘛:兄弟来了,不是神通来了,好兄弟来了。

所以呢,这个时候我们要怎么样?也要有一种觉知力去觉察说“哦,这是一种细掉举的现象”,绝对不是有什么潜能被开发了,绝对不是!所以这时候所见到的,不管是见光啊、见莲花啦,见佛啦,不管你见什么境界,就算你的上师来了,也都不要理嘛,这个都是细掉举,心识所显现的。因为你平常怎么想,它现在就怎么现,那个不是真正的定境。

真正的定境我们讲过了嘛,前两个晚上都在讲,一再强调:它是现量境,现量无分别当中没有任何的画面,好不好?所以“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嘛,就是这个意思。你不要以为你见到什么了,你看见的、你听见的什么统统都不是,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是障碍你明心见性。

好,所以这个时候要特别的注意,所以我们知道没有什么妄念的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不是很顺利地就得定了,还有一些细昏沉的现象,然后细掉举的现象,我们要提高警觉性,或者是觉察力,或者觉知力,去给它做到一个平衡。

所以你这个觉知力越来越强的时候呢,它就是后面由定可以生慧嘛。所以这个慧是这个时候来的,你的心越来越明利,然后觉知力越来越强之后。慧就是于境简择嘛,《百法》上的,它的体性就是于境简择,就是对于境界呢它有一个分辨的能力,简择是非善恶对错的那个能力叫做慧,所以它是一种分别的智慧:这个当下的这种情况,它是真的定境吗?还是不是真的定境?它是一种细昏沉的现象?还是细掉举的现象?然后要怎么样达到平衡?这个就是慧的作用。所以你经过这个阶段以后,你的慧力就增加了。由定而生慧,它是这样子生的。所以那个心的明利度越来越强,觉知度越来越强,那就是后面的由定而生慧的那个“慧”就生起。

所以接下来你就是任何的境界现前,有了这个慧之后,任何的境界现前你都:这一念生起,你马上就可以知道它是正邪、是非、善恶还是对错,马上就可以知道,这不是第六意识的比量来的哦,是由定而生慧的一种作用。

所以那个修定修到没有什么分别心,因为他说要现量无分别,他就真的没有分别,然后又经常在那个细昏沉的他以为是定境当中,那他下座之后是怎么样?他就是对境心不起嘛,因为他觉得说“就是不要有念头啊,然后我的定力很高,所以什么境界来,我都不动心啊”,这样对吗?然后周遭发生了什么事情,他都浑然不觉,重点在这里——浑然不觉,表示他没有慧在里面嘛,他就是那种“枯木禅”。所谓的“枯木禅”,一滩死水这样而已嘛,他这个定是没有办法开发智慧的,然后他以为这样才对,就是“我为了要不动心嘛,境界来了我不动心,然后我尽量不分别,就这样子”,然后你问他什么,他就说“反正是没有分别嘛,反正都一样嘛,不是一味吗?等同一味嘛”。说得很高嘛,一味。一味是你没有分别心之后,没有二元对立之后才有一味嘛。这个时候哪里是一味啊?所以它也是一个岔路,要非常非常地注意。很多人修定到最后,反应很慢,就是慢半拍啊。你跟他讲话,五秒钟没有反应,十秒钟没有反应,因为他“无分别”呀,所以他没有反应,我们就知道这是错的。

真正有定有慧的、定慧等持的,他是更清楚,但是心不动,但是他看起来很活泼,然后跟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有的反应比一般人还强烈,为什么?因为他更敏感啊,他六根更明利啊,他看得比你快,听得比你快,然后没有分别哦——这才是有定,对境心不起,然后外不著相嘛,然后内心不动嘛,就是这样,就定慧等持这两个要平衡。境界来的时候,你心不动,但是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比一般人还更有观察力。一般人看东西就只看到那一点;可是有定力的人他是全部都看到啦,所以他周遭发生什么事情,有什么动作,他都很清楚啊,不是说我不分别然后都不知道旁边发生了什么事,不是的;要比一般人观察力更强,觉知力更强,这才有定慧等持。

所以这个定慧等持就是我们刚刚讲这个过程来的。你慢慢没有了那个念头了之后,然后你调你的昏沉、细的昏沉掉举,调好了之后,它慢慢地自然定慧等持。那个慧力由定发嘛,慢慢地就有了简择外境的分别力,那个分别的慧力就产生了,它是很自然的。

所以我们一再强调说:得定很自然,开发智慧也是很自然的,是本来就是,理所当然是这样的过程;只要你方法正确,次第清楚。次第也很重要,次第就是我们现在讲的都是修行的次第,就是从四念处开始,四正勤,然后四如意足,一定是先什么?断恶修善,你才来修禅定的,一定是这样的过程,先持戒清净,你才可能得定,得定才可能开发智慧。所以定是最主要的,因为你有了定力之后,你自然不会犯戒;有定之后,你自然有智慧。所以禅定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它让我们能够持戒清净之外,还能够开发空性的智慧。

所以这整个过程呢就是这样的一个修定的过程:从前面的拉扯、跟妄念的拉扯,一直到没有什么妄念。

但是它又开始有另外的考验了。那当你这个定力跟慧力都平均了之后,就是到达定慧等持,大概的过程就是这样子。所以这个时候呢就是,任何一个境界来,你当下就知道(不是第六意识的比量),就知道它是非、对错、善恶,当下就能够了了分明,就是刚才讲的那个慧力来的。

好,这个就是所谓的四如意足——整个修禅定的过程。所以刚才讲说,你正念,要加强正念的那个阶段,就是加强“念如意足”,接下来有昏沉掉举的现象,就是要什么?要进入精进如意足,精进是什么?讲过了嘛,“精”是不夹杂,不夹杂恶法在里面,现在的恶法就是昏沉掉举;然后不间断、善法不间断,因为恶法会让善法间断,或者会让那个善法退失。所以就是精进如意足,这个时候我们就是:当我们昏沉掉举现象生起的时候,我们这个时候就用精进如意足;然后来让昏沉和掉举的现象达到一个平衡,去掉之后,定慧等持,好,这就是思惟如意足。

思就是令心造作嘛,《百法》来讲,“思”它的体性就是令心造作,让你的心有所造作。那个造作就是造作善或者是造作恶,它有从你起心动念,然后到发动思,就是说你已经发动你的身口,去做出来的这就是发动思,所以它有一个过程。像我们念《百法》那个五遍行:作意、触、受、想、思,有没有?作意、触、受、想、思——五遍行,让这一念完成,这一个念头生起来具足五遍行,这里面有作意、触、受、想、思——这个“思”就是你这一念完成,你是决定要造善还是要造恶,这一念已经完成了,这样明白吧?所以令心造作是你这时候已经决定要造善还是造恶,这样能够比较能够明白那个思——思惟是什么意思,它就是让我们这一念完成的时候,就已经完成这一念是善念还是恶念,你是要造善还是造恶。

所以它也是那个观察力的来源。我们刚才讲不是说这中间靠警觉性或者观察力或者觉知力,这个就是思惟如意足。调伏那个散乱掉举的过程是用精进如意足。接下来怎么样达到定慧等持?你要靠你的觉知力或者是观察力或者警觉性,去检查你现在是要哪一个:心沉没的时候要提起,提得太过又要让它再沉一点——这个都是思惟如意足,令心造作:我现在要调一个什么,让心念提起呢?还是要让它不要提得太高、不要提得太过,再沉下来一点呢?就是令心造作嘛,有没有?这个时候就是思惟如意足。

所以我们就知道这四个如意足跟禅定的关系,还有它整个过程,它是一个一个:你先有“欲如意足”,我发心想要修禅嘛,我很好乐修禅,我决定一定禅定要成就,先发这个愿求、欲求;然后才接下来的成就正念,让正念力越来越强,这就是“念如意足”;然后这个过程有任何的夹杂恶法在里面,这个恶法就是散乱啦、掉举,或者我们昨天讲的懒啦,这个都属于修禅定的恶法——三大障碍,这时候你怎么样来调伏,这个是“精进如意足”,精进就是没有恶法夹杂在里面,然后在善法上呢没有间断地,怎么样?那个精进力就是“进”的意思,进就是不退,恶法会让善法退失,所以我们要在善法上没有间断;然后在调伏过程的那个思惟力,就是靠“思惟如意足”,去简择应该要怎么样来让它达到最后的定慧等持。好,这样应该很明白了。

所以这四如意足呢,就是四加行的第二个:顶位。这个时候,功夫慢慢上升,还记得吗?四加行第一个是煖位,它是四正勤断恶修善之后能够到达煖位,四加行的第一个。我们那时候也讲说你的业力啊、习气啊、烦恼啊,已经开始慢慢地转了。那到达顶位的时候,你可以怎么样?有一些就可以转过来了。所以这个时候就好像说一座塔,你慢慢爬爬爬,已经爬到了顶了,所以它叫做顶位。

好,那以身体的顶来讲就是什么?顶轮嘛!所以这个时候也是同样的,你会常常有那个气遍全身的感觉,气遍全身、遍满整个身体,感觉说那个气充满了,整个身体气充满了,然后流动,很自然地流动。所以很多人他气机发动之后,就怎么样?气机如果是往上走的话,它就可以通过那个脑门,然后就“啵”一声,顶门就开了(“啵”是形容,不一定是这个声音啦)形容那个顶门可以打开,就是因为你的气脉,全身气脉流动得非常顺畅。然后它往上走的话顶门就开了。好,这个时候就初步体验到那个宇宙合一的感觉,或者是法界同体的那个感觉,就是有那个一体的感觉,初步体验,还没有到达,因为这时候还没开悟哦,还记得还在加行位。煖、顶、忍、世第一都走完才是见道。还没有,所以它——初步。

其实我们都是进进退退嘛,偶尔好像境界还不错,可是很快就退失了嘛,因为没有正精进,有恶法夹杂在里面。所以偶尔好像境界还不错,可是很快就退失了,所以这个时候也是初步有那个一体的感觉。一体的感觉也是我们…,直接讲,讲那个回家的感觉嘛,等你回到家,你才发现说从来没有离开过,这时候一体的感觉就是:诶!整个大海就是你了,那个小水滴不见了,小水滴已经融入大海。这时候整个法界啊,或者是整个宇宙啊有那个合一的感觉,就是我的身体不见了,消失不见了,我的心好像也融入了整个法界,这时候就感觉整个法界就是我,我就是整个法界——这就是一体的感觉,就是有那个回到家的感觉,因为回到家就是一体嘛,就是回到了源头、一切法的源头。

那个我们形容说你回到家,其实是从来没有离开过啦;可是为什么感觉离开?就是你产生了幻相了,然后在里面轮回,然后跳不出来嘛,那都是你自己制造的幻相啊。可是你暂时的迷惑颠倒,以为你出去流浪了,其实你从来没有离开过家,因为那个幻相也是从你的源头怎么样?自己变现出来的嘛,所以它还是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的真心本性。

那现在的一体的感觉就是暂时有那种,好像是不再抓住那个小水滴是我了。小水滴本来没有离开大海;可是因为之前你以为小水滴是我嘛,然后抓得很紧嘛,那就是我执嘛;一切法也抓得很紧嘛:我这小水滴有我的势力范围嘛:我的家庭啊、事业、小孩,就是我这小水滴的小小的、可爱的城堡嘛,对不对?我要好好地维护它嘛,所以那个执著越来越坚固、越来越坚固。终于它觉得说跟大海没关系:大海是大海,我是小水滴,我独立的小水滴。

其实从来没有离开过,这个意思就是说:其实你虽然在幻相里面,可你从来没有离开过家——是同样的意思。可是有初步的体会什么时候?就是这个时候,你有初步的体会说“哦,本来就是大海水嘛,你还怎么你这个小水滴、我这个小水滴、他的小水滴,分那么清楚”,实在是很有意思,觉得很可笑。可能会笑出来,不知道,可能大哭一场,就说“哦,我怎么过去这么迷惑颠倒?哦,原来做梦做这么久,从来没有醒来过”,然后就哈哈哈,就是很好笑嘛,对不对?

真的很好笑,你回头看真的是,就每天在幻相里面,然后玩不同的花样把戏,哇!然后热闹得不得了,然后又分别啊、执著啊、妄想啊,又是你恨我啊、我爱你啊,哇!真的热闹得不得了,所以人生如戏,这个戏真的很好看,可是它全部都是幻相。就是说不要入戏太深的意思嘛。做戏可以啦,陪众生做戏,但是你自己不要太入戏嘛。因为入戏又陷到幻相里面,然后以为一切幻相是真实存在嘛,是嘛?

所以这个时候顶位也蛮重要的,因为你有那个法界合一、同体的那个感觉了。

好,这就是四如意足。

那接下来呢,我们要修的就是“五根”。这个第一天晚上我们已经讲过五根,就是那五盖会障碍我们的身心,然后远离五种善根,然后遮止这五种善根没有办法生起,就是五盖的过患。那时候我们有稍微提到了什么是五根、五种善根。那这个时候,四如意足之后为什么要修五根呢?是为了让善法坚固。

你们看过那个植物吗?植物的生长,植物从那个种子开始,它是先发芽还是先长根?你没有孵过绿豆芽、黄豆芽?当然是芽先开始嘛,然后才长根嘛,有吗?是吗?对嘛!是吧。孵过的都知道、孵过豆芽的;或者你看那个小树的生长也知道啊,它从种子开始,一定是先发芽嘛,然后才长根。

好,所以我们前面虽然说什么要断恶修善啦,这样一步步啦,一步一步的,四正勤,修禅定啊。那个就好比善法刚刚发芽,还没有长根,所以这个芽很容易烂掉。如果它来不及长根的话,那个芽就会烂掉;除非它那个根已经开始长了,它那个芽才会继续地茁壮。所以没有长根之前,那个芽很容易烂坏掉。所以现在的意思呢就是用这个来比喻:前面虽然有点那个善法冒芽了、萌芽了;但是还没有根,所以我们才要接着修这个五根,让它怎么样?生长、还有保持,让这个善法继续地生长。所以它为什么叫“根”?它有生长的意思,还有保持,保持什么?保持让它不会烂坏。所以这里的根的意思就是生长,让那个善法继续地生长,然后不会烂坏掉。所以有所谓的五根。

那第一个是信根,这个是总相。我们前面也一再强调那个“信”的重要,你有信,后面才有嘛,所以信是五根的总相;然后另外四个是别相,各别再说明。可是这五个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信嘛,因为你有真信才会真精进,才有第二个,你有第一个信根,你才会真正的精进。然后你才会心在所修的法门上明记不忘,使妄念没有机会可以进入,这个时候才有了念根,就是我们刚才讲的,你要成就那个正念的力量。然后真正念到了才能够得定嘛,我们刚才讲,你不断不断增加那个正念的力量,它那个念的功用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就是得定嘛;所以真正念到了才能得定,这个是第四个:定根;然后得定了、得定之后呢,才能够发慧——这个就是第五个:慧根。

那当有了这个五根之后,我们就可以到达四加行的第三个——忍位。所以这个时候呢就气住脉停,杂念妄想是自然不生起了。因为我们在讲功夫嘛,所以四加行不是四个名词,然后念过去跟我们修行没关系,不是!它都是在讲功夫,我们前面两个也是讲功夫到达了,怎么?顶门初步开了。那现在呢,就是会到达气住脉停,这个时候因为气住脉停,你整个杂念妄想它自然不会生起。我们刚才讲,拜托你起一个妄念,它就是起不来嘛,所以你只要功夫到了,你不用前面这样硬要压那个妄念,它越压越多。你是真正功夫到了,你妄念杂想它自然不会生起,这个就是所谓的那个忍位了,这个时候就是到达忍位,就是切断一切…,那个“忍”就是切断的意思,切断什么呢?切断一切的妄想杂念,这个时候可以做到了,功夫到达这样的一个位阶,叫做忍位。

那接下来就是“五力”。那你说已经有五根了为什么还要五力呢?这是因为善根虽然已经怎么样?发芽了,也长根了,但是为了要让这个善根继续地增长,让这个善根增长到成熟了,它才有破恶的功能。所以这个五根到达五力,已经那个产生力量,只有这个力量才能破除一切的恶,不管是烦恼啊还是什么、邪魔外道啊、邪知邪见啊,一切的恶都可以破了。所以你前面虽然善根已经发了,但是没有那个力量,破恶的能力没有。所以让这个善根继续地增长,然后一直长到可以破恶了——这个时候就叫做“五力”。

那五力第一个就是“信力”。信力可以对治不信。我们前面一再强调不信的结果很那个嘛,一切的善法都等于是…,十一种善法,你只要没有“信”,后面十种善法都没有办法生起。那什么时候才有力呢?信才有力呢?就是到了这个五力的信力的时候,你才能够真正的对治不信。

所以不要以为说“我很有信心、我很有信心”,真的吗?你从初学佛到现在,你一直都很有信心吗?你都信心满满吗?那别人给你建议什么,你不会就那个…。现在太多了嘛,新兴宗教啦还是,哇!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各种新的法门。你这边修到很挫折的时候,那边“诶,我介绍你一个地方”,“哇!那个好快哦”,对不对?马上你就会有感受或者感觉,还是你什么什么,马上就可以怎么样?哇,那个听了,哇,眼睛又亮了,赶快去嘛。你真的有“信”吗?人家一讲你心就动摇,你真的信吗?

所以信也有百分比的,你是5percent(编按:百分之),还是10percent,还是50、还是70、80、90、100,100%?所以它跟修行有关,除非你证到的,你就百分之百相信,因为你已经做到了嘛。你没有做到之前哦,很难讲,就看你有没有信力,没有信力就很容易动摇。所以什么时候那些邪知邪见不再会影响你呀?或者是其他各种的诱惑不会再那个…,如果你又贪快,又贪好,又贪什么,那就很难说了。

所以只有到这个时候、有信力的时候,你才能够真正地破除一切的邪见,或者是那个…,嗯,一直不想讲这个名称,就是邪魔歪道、外道啦,或者是邪道啦,这个时候你才不会被他们诱惑,这时候的信力才是真正的。

那你知道这个信力怎么来?就这样一路来嘛:四念处、四正勤,什么?四如意足嘛;然后你已经有禅定了嘛,怎么样?对境心不起了嘛,它怎么诱惑,你就是如如不动啊,因为你有禅定了嘛,然后定慧等持,有那个慧力来抉择它是不是真的佛法嘛,还是相似法,还是根本就是外道法、邪道法?你马上一听就明白了嘛。所以为什么有这个信力,就是一路修过来了,不是说我刚学佛我就相信了,那个信是经不起任何考验的。

只有到这个时候,因为你也有定慧力了,你也会抉择了,然后你有足够的定力,任何的境界起来你的心都能够不动了;然后又有智慧去简择是非、善恶、对错、好坏。再加上前面的那个善根也长根了嘛,又生长、又保持,然后现在才是真正发挥破恶的力量,所以它这个时候才能够真正对治一切的不信;之前怎么不信的,这个时候是完全相信了。好,所以它能够产生这样的力量,然后它也可以破除烦恼,这个时候才有力量破除烦恼,让信根不断不断地增长了之后,它就能够破除烦恼,然后不再会被其他的不管是邪道还是外道所迷惑了。

好,那第二个是精进力,它这个时候才有力量什么?对治懈怠。也是前面的精进根增长,然后才能够消除自心的懈怠,然后成办一切出世间的善法,这个就称为精进力。

那接下来是念力,它可以破除邪念。邪念就是一切错误的思想见解所造成的障碍,这个时候能够破除了,所以它可以对治放逸。所以如果前面那个念根能够增长的话,就能够破一切的邪想,成就一切出世间正念的功德。那所谓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个时候才有这个念力,才能够做到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念佛的不是都希望做到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吗?这也是正念力的成就。然后定力呢就是可以对治散乱,断除杂念,然后发一切的禅定,做到外不著相,内不动心。好,这就是成就定力可以对治散乱。

好,那第五个就是慧力。它可以对治愚痴,可以破除一切的邪见啦、偏见啦,有了这个智慧力可以辨别,因此它可以对治愚痴。

那我们最后看这个“根”跟“力”的差别就是:根它是能够生善法,那力呢?它是能够破恶,一个生善,一个破恶,这是根跟力的差别。那五根五力它其实就跟我们之后要讲的,我们下次讲“七觉支”、“八正道”,“七觉分”、“八正道”。

其实说为什么一切的善根就是信、进、念、定、慧这五个,不要看这五个,其实它就是八正道的全部的内容,它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所以我们说这个五根五力呢,它跟八正道的次第还有内容呢大体上是一致的。

那像“信”的话呢,就等于八正道的正见、正思惟;那个精进呢?“进”它就是含摄了得戒学之后的正精进、正语、正业、正命;那念呢就是等于八正道的正念;那定等于是八正道的正定;那慧呢?是依定而得解脱的正见。

你们看这个正见还有第一个信也有正见,这两个正见是:一个是讲那个开始信的那个正见;最后这个慧的正见是依定而解脱的“慧”的正见,它是因为得慧之后才有的,才能够达到解脱的这个正见。所以它稍有不同,但是八正道里面只有一个正见,我们之后会详细的说明。现在只是先强调五根、五力它的重要性,它其实就是我们之后每天要行八正道的内容,其实就没有离开信、进、念、定、慧这个五根跟五力的内容。它其实是、等于是大致上是相同的。

好,因为我们今天时间已经到,所以没有办法再详细地解说。我们今天就上到这里,刚好一个段落。

还有一个,我就觉得还有一个没讲,还有哪个没讲?大家有发现吗?有(投影)出来吗?还有一个“世第一”啊,开玩笑,没有“世第一”没有办法见道。就觉得还有一个没讲到。

刚才五根是忍位嘛,四加行最后一个——“世第一”就是五力。你这个五力都做到了,能够破恶了之后你就可以达到四加行的最后一个——世第一。世第一就是这个世间你是最高了,你是第一了,因为再下去就见道、就开悟了。所以在这个尘世间呢,它已经是最高的了,所以叫做世第一。就是在一切世间当中它已经是第一了,所以它叫世第一。

接下来,就是见道、就是开悟了、明心见性了。所以四加行的功夫如果到的话,它就可以引发我们那个空性的智慧而达到开悟——就是明心见性。所以就知道,它是靠什么到的?正确的见地之后,还有什么?功夫的配合。所以你那个理论上背得滚瓜烂熟,你还是没有,你功夫没有到,功夫就是我们刚才讲的煖、顶、忍、世第一,你一定会经过这样的一个过程,你才可能真的见道;而不是解悟,是真的证悟了。

之前只是在理论上这样子说来说去,可是只要你功夫没有到,你都没有办法真正的开悟。都是停留在那个解悟,就是说理解,第六意识理解,第六意识的比量,对这个经义的内容你能够理解了,但是你的功夫没有到,因为你没有经过四加行:煖、顶、忍、世第一这样一个功夫的过程。你没有真正的经过这样的功夫的话,你也没有办法见道,没有办法真的开悟。所以它不但是你的见解要到,你的功夫也要到。

所以先要有那个正见做引导,然后再功夫的配合。那功夫怎么来?大部分都是禅定嘛,先从断恶修善的每一个当下去检查你每一个的念头是善还是恶,那恶的要马上断,有没有?没有生起的恶也不要让它生起;那个已经生的善要让它增长;还没有生的要希望它能够赶快、赶快生起——每个当下就这样子来检查,所以你很快就能够破恶,然后很快就能够断恶修善。然后才可以安心来修禅定。

然后那个禅定过程就是刚才我们讲的,不管你什么样的法门都是经过这样的过程,一直到定慧的等持,你这个时候有功夫、有定力又有慧力,这个才是真正的禅定;不是那个定力很高,但是没有智慧。所以它一定是定慧等持,才是真正禅定的功夫到了。

然后再加上这个五根的善根不断不断地增长,然后五力怎么样?破烦恼、破一切的邪魔外道,一切的邪知邪见全部都破完了,你才可能真正的见道。

好,今天时间到了,就到这里。

(师颂,众师兄跟颂)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www.lianshi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