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师佛网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选择字号→ 特大

20、修习轨理8(四种资粮)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好,我们看三百一十二页:饮食知量,这是四种资粮的第三个。

我们每天饮食呢要知道它的份量。饮食要注意哪些内容?第一个是不能够吃得太少,如果吃得太少的话,没有力气修行,容易散乱,很难修止。第二个要注意的也不能够吃得太多,如果吃得太多,身心粗重,容易昏沉,很难修观。第三个要注意的就是要吃相宜的食物,就是适合自己的食物。可能每个人体质不同啊,或者是在生病的时候不同的病,他饮食需要怎么样的调养比较适合那个病情,这时候就是要吃适合自己的饮食。同时呢也要注意,要等食物消化了之后再吃;昨天晚上的食物如果还没有消化,今天继续再吃的话,很容易造成肠胃的疾病。所以很多的疾病是由于饮食不当所造成的,尤其是前夜的饮食还没有消化,就继续地进食。

最健康的概念是说你真的觉得饿的时候再吃。可是我们变成说它是一个生理时钟或者是一种生活的习惯,每天就是几点钟要吃早餐,几点要吃晚餐,几点要吃午餐,好像是已经决定的、自己已经定了一个时间;可是这往往并不符合我们每一天身体的饮食状况,不一定能配合。所以食物消化了之后再吃这个也很重要,也是饮食里面需要注意的一个重点。

那第四个呢就是我们饮食的时候,我们在吃东西的时候,尽量不要跟烦恼相应。我们吃到很合乎胃口的,自己喜欢吃的就“真好吃”,这时候是跟贪相应。我们在不自觉的当中,心里觉得吃得很痛快的时候,那个种子就种到第八识,成为未来的饮食的习气。

所以每个人为什么都有他喜欢吃的、不喜欢吃的东西?这些资料都储存在我们的第八识,所以我们很容易看到东西就知道这个是我喜欢吃的还是我不喜欢吃的,合不合乎我的胃口,合不合乎我的口味,为什么会这么样清楚呢?就是因为我们在饮食的时候是跟烦恼相应的,吃到不合乎自己胃口的呢,我们就是跟瞋恚相应,觉得不好吃的,或者是太咸啦、太酸啦、太甜啦,心里这个不满意的种子也同样地种到第八识去了。

所以很重要的第四点,我们就是在吃东西的时候,尽量心住正念来吃。怎么样心住正念?就是我们昨天讲的密护舌根门头,看怎么样不取行相不取随好把饭吃完——这个就有密护根门。

好,那以上就是我们每天必须饮食注意的事项,一共有四个重点。

那如果说实在是对饮食很贪著的话,我们也有方法来对治,就是以下所介绍的,就是怎么样来对治饮食的贪著,我们可以这样来思惟:

首先我们可以思惟所受用的饮食看上去是很合乎胃口的,色香味俱全的这个饮食;可是一旦放进了我们嘴巴,经过牙齿的咀嚼,牙齿咬了之后,再加上口水的搅拌,那个再吐出来的东西呢,已经不是原来那个美味的食物。现在麻烦你拜托你吞进去,你一定是不愿意的。所以我们首先就可以这样子来观察:我们受用饮食的这个食物,一旦经过嘴巴的咀嚼之后,就好像吐出来的东西,是非常令人厌恶的。

那第二个我们也可以这样子来思惟:食物经过了消化之后,一部分是转化成我们所谓的营养,其实它就是组合成我们全身上下里里外外的那个三十六个不净物嘛,我们身体是一堆不净物的积聚而已,所以我们吃进去的食物转化成不净物的这些五脏六腑啊,或者是发毛爪齿皮呀。你们修过“不净观”的就知道,观三十二个不净物,我们整个身体就是由这三十二个,或者三十六物的不净所组成的而已,所以它是令人厌恶的。那一部分转成废物,那当然是更令人厌恶,那这些废物经过消化之后就排出体外。

那如果说饮食不当的话,又能够产生种种的疾病,所以饮食的本身并不是那么让人引发贪著的,这样子来思惟,这是第二个。

那书上就介绍这个“食厌想”。食厌想就是借着这个观察食物产生厌恶而对治我们的贪著。这个呢,如果说口腹之欲特别重的,我们就可以来修这个法门:它一般是在我们吃饭之前,把你最喜欢吃的食物放在面前了之后开始观想:首先观想就是我们刚才讲的第一个,我们把食物吃进去之后、吃到嘴巴里之后,是经过我们牙齿这样子咀嚼,再加上口水的搅拌,就像吐出来的食物是非常令人厌恶的,这样子想。

那吞进去胃里面以后,各种的消化液来帮助消化,所以它胃里面就会分泌各种的消化液,它有黄的、有白的、还有绿的,像胆汁是绿的,这种种的颜色搅拌这个食物,就成为五颜六色的那个形状,然后粘粘稠稠的,也是非常令人恶心的,这就是第二步。第一步是想放到嘴巴里面咀嚼之后的那个样子;接下来是吞进去,经过食道之后就到胃里面,然后就又继续搅拌成黏黏稠稠的五颜六色的,这个食物就变成这个样子。

那接下来,它进到胃之后,这个胃呢就好像是永远没有清洗过的那个粪桶一样。我们吃完饭可以把碗洗干净,可以把碟子洗干净,可是我们的胃是永远没有办法清洗得到,所以如果我们活了四十年,它就是四十年从来没有清洗过的粪桶;如果我们活了八十年,它就是八十年都没有清洗过的粪桶,是非常污秽的。那我们的胃其实就是这个样子,那食物装进去胃里面,就是好像放在一个非常臭秽的储藏室里面一样,这是第三个。

那第四个呢,我们就观想这些食物在胃里面,胃里面没有光线嘛,所以它是又黑又暗又臭,有各种的酸臭味,然后还冒泡泡,因为经过那个体温加热就好像食物发酵,我们都看过那个盆汤里面的、馊桶里面的那个食物腐败之后的那个样子,确实,我们的食物进入到胃里面,还没有完全消化之前就是这个样子,就跟食物腐败是完全一样的,那味道非常的难闻,而且还是发酵,表面冒那个泡泡,也是非常厌恶的。

那第五个呢,就是观察它消化之后。刚刚是整个食物进入,然后经过消化的一个过程,那经过消化之后呢,它一部分进入肠子变成粪,那一部分就进入膀胱变成尿,水分就变成了尿,这个是经过消化之后的一个结果。

那第六个,就是我们刚刚讲的,它一部分是形成营养被我们人体所吸收,这个是能够吸收的部分;那另外一部分如果不能够得到适当的消化,它就会产生种种的疾病:譬如说生疖疮啦,或者是泻肚子啊,种种的疾病,这个就是食物得不到适当消化所得到的结果。

那最后一个就是观想它排泄出来。那我们吃的时候是一口一口地吃进去;可是排泄的时候呢,它是由我们全身上下的九孔排出,它转化成废物之后呢,可以经由我们的眼睛排出,那个就叫做眼屎,鼻孔排出就叫做鼻屎,眼睛是眼屎,鼻子是鼻屎,耳朵是耳屎,这样子九窍,那全身的毛孔也会排除废物,还有就是大小便等等。

所以前面一天我们吃的时候是吃得很高兴;可是第二天我们上厕所的时候呢?就要捏着鼻子,然后忍受那个难闻的气味。那第一天是这么样的贪恋把它吃下去;可是第二天却是这么样排斥把它排出来,这么样厌恶把它排出来。

那就观想到这边才开始吃饭,相信是没有什么胃口了,这样训练一段时间之后,相信可以对治任何你贪著的食物,都能够发生很好的效果。喜欢吃咖喱鸡的啦,海南鸡饭,还有什么?肉骨茶,还有什么?都不再这么好吃了。所以这就是所谓的食厌想,怎么观想我们对食物产生这个厌恶感,用来对治对食物的贪著。

那我们刚才讲到说饮食的过患有三个,我们讲了两个。那第三个呢,就是想到我们为了要求饮食,产生了种种的过患,这边讲到五种的过患,这个在三百一十八页:

为了要求得饮食,我们赚钱就是为了要生活嘛,可是赚钱是多么辛苦的事情,对不对?赚得太少不够用很忧虑,忧愁地过日子;可是赚得太多,好像苦受更强,因为钱一多的话,你就要殷勤守护,怕人家偷啊、怕人家抢啊、怕被绑票啊、怕被勒索啊。交朋友也提心吊胆:“不知道他对我有没有什么目的?”所以没有钱也苦,有钱更苦,这就是为了求饮食的第一个过患。

那第二个过患就是亲友失坏的过患。这就是说,我们为了利益,可能同行之间要互相竞争,那就会结怨。那有时候为了争财产,父子也会反目成仇,这个都是使我们人际关系弄得很糟的一个导火线,都是为了要求饮食,为了要多赚一点钱,为了个人的利益,所以有一些竞争。

那第三个是不知道满足的过患。这个就譬如说:有的国家他为了国家的利益就会发动战争,去侵略其他的国家。那这样子人民就会饱受战火之苦,流离颠沛,流离失所,要逃难呐,成为难民、国际的难民,这也是一种苦。那国家为什么要发动战争去侵略别人?也是为了利益,就是求得饮食。

那第四个是失去个人自由的这个过患。这个在上班的、要做工的就感触非常深了,你上班时间就没有个人的自由,没有个人的时间,老板叫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上班的时间都是老板的,没有个人的自由,这个还好。如果像有些地方还有奴隶制度的,或者是所谓的佃农,那个就更苦了,他们的那个利益要被剥削,受到主人的剥削。那如果不满意的话,可能还会加上什么?拳打脚踢,种种皮肉之苦,这个就更苦。像奴隶就是买卖的嘛,不但没有个人的自由,而且还要受种种的苦,这个也是为了求得饮食的过患。

那第五呢,就是我们为了讨生活,就要造种种的恶业,为了赚钱,难免都会造一些恶业,那这些恶业会让我们堕三恶道,那三恶道的苦就更苦了,比我们人道的苦还要强。

这些呢就是因为求取饮食的五种过患。那我们这样思惟之后,就能够对治对饮食的贪著,尽量做到少欲知足。无欲无求当然是更好了,可是比较难;少欲知足,先从少欲知足开始,那少欲知足就不需要为了求饮食受这么多的苦。

那饮食有这些过患,它到底有没有一些好处呢?它唯一的好处就是不会饿死,然后可以修行。所以对修行人来讲,饮食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情,只是不要饿死,因为饿死不能修行,他只是为了这么单纯的目的、生存的目的,然后才来饮食,所以他对饮食当然就不会有这么强烈的贪执了。

所以在饮食的时候,对我们修行人来讲呢,我们只要想说它可以滋养我们的色身,使我们能够精进修行,那精进修行有了成就之后,还可以利益众生。所以我们也可以想:是为了要利益众生我们才来接受饮食的;不是为了自己的口腹之欲、这个贪著才来受用饮食。是为了我们自己的精进修行,进一步还可以利益众生,因此我们才来接受这个饮食。

那如果我们是接受施主的供养,一定要把功德回向,尤其是出家众,他一定是接受十方的供养,所以每次接受供养、饮食的供养都要回向给这个施主,看他希望得到什么样的结果:想求福报的能够得福报,想得解脱的我们要帮助他解脱,希望开悟成佛的我们就希望能够达到他的目的。

那在吃的时候呢,我们同时还可以作布施想:就是我们身上跟我们的生命共同体呢,还有很多其他寄生在我们体内的这些虫啊,或者是我们所谓的细菌、微生物,它是寄居在我们体内。所以我们每天在吃饭的时候,我们体内有很多众生是同时开饭,大家一起吃;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同时观想:我们布施这些虫、这些众生,希望能够跟它结下这个很好的因缘,现在我供养它这个饮食,跟它结了这个缘,有了这个因缘之后,我将来就有度化它的因缘,那我将来就要用佛法来度化它。我现在是用饮食来满足它、摄受它,可是将来呢我就希望能够用佛法摄受它、来度化它,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观想:作布施想,那我们在吃的时候同时又作布施想。

所以结论就是如果我们是为了修行,为了利益众生,把自己养得白白胖胖的还可以说得过去;如果说是为了执著这个色身,贪著饮食的话,才把自己养的白白胖胖,这个就是跟烦恼相应的了,这就不是一个修行人他应该要做的事情。

所以我们在这个饮食的时候,就是要做到以上所介绍的这些内容,就是正确的修行人的饮食的观念。

那接下来,我们介绍第四个:睡眠瑜伽。不但白天可以这样子用功,连晚上也不空过时日,也继续地可以用功。我们借着睡眠的时间可以继续来用功,继续心住正念、正知。

那欲界的众生,我们知道欲界众生的习气就是男女、饮食、睡眠嘛,所以欲界的众生是不可能没有睡眠的。那个所谓的不倒单,他已经没有欲界众生的习气,功夫到了才可以做得到。我们欲界的众生不要轻易学习,不然一定很凄惨,第二天一定没有精神上班还是做任何的事情。那个是禅定的功夫已经转化了我们欲界的色身,所以他不需要有这个饮食、睡眠跟男女这样的一个习气,他可以不需要,他是禅乐为食嘛。

可是我们的欲界色身还没有转成色界身的时候,因为是欲界的身体,所以有欲界的习气是很正常的。所以一定需要睡眠,因为睡眠可以长养我们的四大种。我们的五脏六腑都需要休息,所以睡饱了反而有精神来修行,所以睡眠也是非常重要的,对欲界众生来讲。

所以怎么样正确地睡眠就很重要了。怎么样在睡眠的时候继续用功?那就是首先睡的时候要采取这个狮子卧,就是右胁、身体右边胁卧。这个手呢是托住右脸颊,两脚稍微弯曲,左脚搭在右脚上,两脚都稍微弯曲,左手放在左边的臀部上,大腿上来一点,大腿的上面的那个部分,就是很自然的就放在那个身体的上面,用这个姿势来睡觉。

那为什么要用这个姿势来睡觉的原因是什么呢?它为什么叫狮子卧?因为狮子睡觉就是用这个姿势,所以叫做狮子卧。那狮子因为它是百兽之王,它能够催伏其他的野兽,所以我们就用这个来比喻,我们希望睡眠的时候呢也能够催服我们的烦恼,安住在正念当中来睡眠,因此才采取这个狮子卧。那这个卧姿是饿鬼道的众生,或者是天人,或者是贪欲重的这些众生呢,他都没有办法做到这样的姿势,所以饿鬼道、天人或者是贪欲重的都是心生懈怠没有办法精进,也没有办法降伏烦恼。因为天人都是仰睡、仰着,就是我们一般的那种大字型,面孔朝上这样子仰卧,这个睡姿是天人的睡姿;那有的人是趴下来,趴下来睡那个是畜生的睡相;那有人不是右胁卧,他是左卧,喜欢往左边躺的这样的众生,他就是贪欲比较重的众生。所以看一个睡眠的姿势也知道他的习气是比较偏向哪一方面的习气比较重,所以这些呢都不是吉祥的卧姿。只有狮子卧才是最吉祥的卧姿,所以有另外一个名称也叫做吉祥卧,就是由这边来的。

那如果能够采用这个吉祥卧来睡眠的话呢,第一个它是身体不会放逸,因为你是右胁卧,然后姿势都摆得很整齐,所以你的身体不会弛散,不像那个大字型的,就是身体是非常懒散的一个样子。所以第一个,它的好处就是身体不会弛散。

那第二个呢,他不会有很多的妄念,说你要心住在正知正念当中比较容易做得到,就是说你心念要提高警觉,这个姿势是比较容易做到的。

第三个他不会陷入大昏沉,即使你睡着了,也是很浅的睡眠,很容易觉醒过来,而不会陷入那个大昏沉当中。

那第四个优点就是他不容易做噩梦。有些师兄可能有被压的那种经验,采用这种姿势就比较不容易被压。

所以如果不是用这个姿势来睡眠的话,他就是身体容易弛散,心多妄念,那睡得会很沉、很浓、很沉,而且容易做噩梦。因此,首先睡姿,我们就要采取这样的睡姿。

那这个姿势摆好了之后,要做些什么事情呢?

第一个,我们可以做“光明想”:就是观心间有一个白点、白色的明点放光,在心间,白色的明点放光。回去可以试试看,姿势摆好之后就观想明点在心间放光。这明点的大小就好像我们大拇指的这个指甲的大小,这样的一个明点的大小放光。

很多师兄说:他观了半天就是没有明点,也没有办法放光,也不会放光,这个是很正常的。当你可以观起明点,它又能够放光,你又可以安住在这个白光里面睡眠,整个晚上都睡在光明里面,这个已经修得很好了。所以初修的他一定是一片乌七嘛黑、一片黑暗无明,这个是正常的。所以它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观想,就是应该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破除无明愚痴黑暗这样的一个习气,睡眠的习气。光明就可以破除黑暗,所以它做这样的观想的目的,就是要去除这个愚痴、无明,让我们心中没有这个黑暗的遮障。

那也有师兄说:他这个姿势好像保持不了多久,他马上又一个晚上换好几个姿势,这也是正常的。不相信试试看,晚上是这样睡着的,第二天醒过来一定不是这个姿势,因为一般人一个晚上要翻好几次身,所以我们只是练习。

那当我们定功很深厚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保持这个姿势都不动,也可以安住在光明当中,那个光明不会消失,这个表示我们修行已经、功夫已经非常不错。

好,所以姿势没有办法持久,不放光都不要泄气,要继续练习,它需要长时间来练习,这是第一个心做光明想。

那第二个呢,是心住在正念当中。这个正念有很多种情况,也跟你修行的法门有关系。譬如你是持咒作观想的,那这时候的那个观想持咒就是你的正念;那如果你是修上师相应法,这个时候,我们就会观想上师融入心间,然后安住在这样的一个状态来睡眠,所以这个时候观想上师安住在心间,这个就是我们的正念;那如果是念佛的,那佛号是我们的正念。所以这个正念就看你是修习什么法门,或者是你思惟某个佛法的内涵:譬如说我念死无常,那我就是思惟这个念死无常,然后这样子睡着的,这就是所谓的正念而睡眠。

那如果这个情况好的话,我们会发现你是在什么样的正念当中睡着,当你醒过来第一念,你就还在那个状态之中,这就是修行已经修得不错的,他会有这样的状况。那整个晚上呢,都是意识非常清明的状态,所以你是在什么样的一个状态之下入眠的,你醒过来还是那个状态,这就是所谓的心住在正念当中。

那第三个是心住在正知当中。正知力我们前面也讲过了,是一种检查的、智慧的那个觉察。所以这时候检查,就是说整个睡眠的状态你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整个睡眠的品质好不好啦,那个昏沉的状态,昏沉的轻重、散乱、失念的轻重,整个内容你都非常的清楚,这就是靠我们的正知力来检查;一个晚上用功下来,效果好不好,都很清楚;那缺点在哪里,哪一方面要加强,都很清楚,这是属于正知力,就是检查自己落入昏沉的状态多不多,散乱掉举的状态多不多,或者是可以安住得很好——这所有的状况都很清楚,这是靠正知力来检查。

那第四个,就是起三种想。就是我们对晚上的睡眠呢要有三种想:

那第一个是提高警觉,摄心而眠。就是说我们把心念提高这样子来睡,看是做光明想,你也是心念要提高嘛,你才可以安住在这个光明当中;或者你是心安住在正念当中,这个时候,你的心念也必须要提高你才可以安住的很好。

所以这个情况就好像一只受伤的鹿,它绝对不会很安稳地就在那边睡大觉,因为它受伤没办法跑快,又怕那个猎人的追杀,所以它必须非常的小心谨慎,提高警觉,就怕被猎人发现;所以它即使在休息的时候也没有办法完全的休息,它随时都是把心念提高——用这个来比喻我们睡眠的状态,其实也是这样的状态。

那又有人说了:这样是不是太紧张?然后会失眠?不会。练习习惯了就不会;刚开始可能会,刚开始会因为要什么吉祥卧,他就变成身体很僵硬,然后就睡不着了,也有这种情况,这是因为不习惯,然后太紧张。

我们现在说的心念提高,提高警觉,并不表示说我们的心要很紧张,不是;而是说这样子提高心念来睡眠呢,我们的心不容易落入大昏沉,就是保持我们第六意识的清明是比较容易的。因为一个真正修行人,他那个昏沉的时间非常少,白天少;晚上呢即使睡眠,他那个昏昧的程度也是非常非常轻的。当然也是要到证色界初禅,得根本定之后,他才能够完全没有睡眠。可是在这个之前,他也可以慢慢意识越来越清明,即使在睡眠的时候,意识也是非常的清楚,是一种训练,不要睡得太昏沉的一种训练。这是第一种想。

那第二种想就是这个法门,是佛教授的、教导我们的,那我们应该很欢喜来依教奉行。那就是要依照佛所教授的这个方法来睡,不要高兴怎么睡就怎么睡。这是第二个要提醒自己的,很欢喜来修这个睡眠瑜伽。

那第三个想呢,就是如果我们今天这样修,明天也还是这样修,每天都这样修的话,那我们欢喜修行的那个心呢就能够相续。这样子相续来修行,即使我们还没有办法达到无念,就是还是有妄念;可是我们的修行呢也一定能够到达上上品,就是因为不断精进地这样子来练习。

好,以上就是把未修中间应该怎么样来用功,已经介绍完了:第一个是尽除业障,第二个是积聚资粮,第三个是清净持戒,第四个是密护根门,第五个是正知而行,第六个是饮食知量,第七个是睡眠瑜伽。这些内容就是我们没有在做功课以外的时间是比较长的,那我们怎么来用功,就是用这七个内容日夜不间断来精进修行。

那讲到这边就一个段落,这次就上到这里。你们有没有什么问题可以问。什么?(有师兄问:瑜伽是什么意思)“瑜伽”是相应的意思,你修行任何法门,只要修到跟这个法门相应,我们都可以叫做瑜伽。

没有问题,我们就回向:

(师颂,众师兄跟颂)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www.lianshi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