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师佛网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选择字号→ 特大

11、上师五十颂3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我们昨天看到三十八页。

今天从三十九页最后一行开始:我们如果很幸运地能够遇到有真传承的上师的时候,我们就要尽心地供养,我们知道供养上师的功德就等于是供养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以弟子能不能最快速地成就,就是看他能不能尽心尽力地供养。所谓尽心尽力地供养,不但是要能够舍外财,连性命也能够舍,内身外财都能够舍。

那所谓外财呢,就是供养上师一定是最好的,上师喜欢的,自己最爱的,不是剩下的,不是不需要的,不是多余的,而是最殊胜的。那上师要你这些东西做什么?成就你布施的功德,不是上师爱,他可能马上就转送给需要的人了。所以我们布施的观念不是说“我今天给了我就有所失,然后上师得到了他就有所得”,不是这样子的。这个观念是不明白布施它真正的含义:布施就是舍放下嘛。他为什么要尽心尽力地供养,就是要你舍贪、断我执。甚至彻底放下内身外财,连性命都能舍的话,他应该是很快速就能成就的弟子。

所以上师作这样的要求不是成就上师的功德,是成就弟子自己的功德。因为借着这样的一个供养上师的因缘呢,我们断贪去我执最快。要能够舍放下最快,所以我们供养一定是自己最舍不得的、最爱的、最珍贵的,我们拿这个来舍。因为我们最珍贵的都可以舍,那其他没有什么不能舍的。是用这样子来对治我们的悭贪。对自己生命的悭贪,就是性命不能舍;身外之财的悭贪、就是财物不能舍。

那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完全地供养上师,是以清净心、无所求,不是要求加持,也不是为了消业障,这样子完全清净的心,恭敬的心来供养的话,就能够迅速地累积成佛的资粮。这是布施方面。

那如果我们也能够严格地持戒,就是完全地遵守经典上所说的、经论上所说的戒律以外,还要完全遵守上师的戒律,他要求我们的规定也好,戒律的内容也好,凡是他要求我们的,我们都尽量地做到——这是持戒方面,绝对不违犯:密乘的是金刚耶戒。然后如果是小乘的话就是别解脱戒,大乘的就是菩萨戒。不管你曾经受过什么戒,都要完全的持戒圆满。这个就是成就弟子持戒的功德,完全不违犯。

另外呢,就是忍辱的功德。我们在亲近上师的这个过程当中,要修忍辱非常的重要。那忍辱的范围就包含很多了。包含自己忍辱的那个忍耐力,你能够忍受到什么样的程度?譬如说你今天已经这么样的诚心,可能把你的房子也供养给上师了;也许你已经尽你所有的能力,把一切的,譬如说举办法会呀,你希望它能够圆满啊;或者是举办任何的活动,你也希望能够圆满。自己出钱出力、尽心尽力;可是还遭到很多人的毁谤,或者是嫉妒啊,障碍呀。那这个时候呢,我们就不能够生起埋怨的心,或者是懊恼的心:“早知道我就不要这样做了”或者是怨恨、跟那些曾经想要嫉妒障碍你的这样一个众生、这样一个对象生起了跟他结怨、怨结的这样的心——那就说明我们没有忍辱的功德,那我们在菩提道的路上就会障碍重重,因为障碍别人就等于是障碍自己。那我们跟别人结怨其实是自己不放过自己,因为你每次想到一次就要恼恨一次嘛,所以包含了自己这方面的忍辱的这种能力。

那还有另外一方面呢,就是有人毁谤你的上师的时候的那个安忍、忍受的那种忍辱的能力也是非常的重要。你只要对你依止的上师有信心,今天不管人家怎么样去批评你的上师,你都不会跟他翻脸,不会跟他起怨憎,这个也是一种忍辱的功德。

或者是上师对你的呵斥也好、责骂也好、种种的磨难也好,我们都要心存感激。要明白这个是上师成就我们忍辱的功德。那对于众生一切的这个怨恨在我们身上发生的时候,我们也要含着感恩的心对众生,含着感谢、感激他的心;为什么要感激他呢?他这样子可能冷嘲热讽啊,可能嫉妒障碍啊,为什么还要感激他呢?就是因为(如果)没有这样的机会,我们就没有机会成就忍辱的功德,所以忍辱的范围非常的广。

我们既然要护持佛法,护持上师,或者是护持道场,我们就是要有那种忍耐力,能够忍受一切的,不管是有道理的还是没道理的,都要能够忍耐——这个就是任劳任怨的心。因为一般来说“任劳”比较容易,就是你出点力气、做做义工啊、打扫啊,或者是跑跑腿呀、做做事情啊,做事情这个任劳就是只是劳力,这个是比较容易,出你的一些力气来做一些事情。

可是“任怨”就非常困难,任怨的意思就是你今天已经做到完全的供养,完全的希望它圆满;可是还是会遭到一些人的批评毁谤,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把它当作蜜糖来喝,甜在心里面——这个就是忍辱的能力。

这都是亲近一位上师之后,我们要成就布施的功德、持戒的功德、忍辱的功德,那后面的才可能成就。你前面布施、持戒、忍辱做不到,你就一定没有禅定,你也不可能开发智慧,你也不可能勇猛精进,因为你会退心嘛。你会本来很热心地发心,可是遭到种种的障碍之后,你可能就会退失菩提心,变成你就没有办法勇猛精进在菩提道的这个道路上不断地再舍放下,不断地再持戒清净,或者是继续再成就忍辱的功德,你要持续这个精进力就非常的困难。

所以前面这四个等于成就你后面禅定跟智慧的基础。这是我们在亲近善知识的这个过程,你一旦依止以后,就必须要这样子来做,这样才能够最快速地成就;而不是只有供养这样就可以成就,不是!还要圆满地行六波罗蜜,甚至十波罗蜜圆满,才可能积聚成佛的资粮。

我们刚才讲的就在四十六页这里,我们竟然已经讲到四十六页。我们讲到说:讲求法的弟子呢,不但要尽心尽力地遵守上师的戒律,而且还要具有忍辱的功德,要做到不怕他人的作恶、阻碍,就是恶心的,他就是存心要跟你过不去,你不管怎么做他都不满意,他都有意见。像这种的情况,我们都要能够安然忍受:不管他怎么样的阻碍或者是破坏,我们永远慈心对待一切众生,这个就说明我们的菩提心不会因为一些的障难而退失。我们还是一样的可以勇猛精进地行菩萨道,那永远视上师如佛。

那接下来呢,就是我们亲近依止上师,侍奉上师的时候呢,有一些必须要注意的地方,就是四十七页这边开始:我们前面曾经提到,要对上师的身口意恭敬,所以对上师所使用的东西要当作好像维护我们性命一样地爱护,这就是对上师的身的恭敬。当然他所使用的东西,我们绝对不从上面跨过去,包含他的衣服、鞋子、还有他的坐垫等等,我们都是要非常非常地爱惜。

那口业的恭敬我们前面也讲到了:一切上师所教导的,我们听的时候都要非常恭敬地来接受,不是听完就完了;而是回去要时常地来忆持那个上师的教导,然后如理如法地去忆持、去奉行、去修行——这个就是对上师口业的恭敬。因为口业是他所教导的所有教典的内容,我们从听闻的当下就非常地恭敬,到回去如理地忆持修学,这个就是口业的恭敬。

那还有呢,口业的恭敬包含我们讲的不跟上师Argue(争论)——没有意见。他这样说,然后我们就认为“诶,这样比较好”,然后跟他争半天,那就是对上师的口业不恭敬。

那是不是说:诶,上师说什么都好?也不是那么专制,你可以提出你的意见,但是不能够自己决定最后的、不能够自己做最后的决定,而是上师的决定。上师可能会问你说:“诶,那你们觉得意见怎么样?我们的上课要上几天?还要上什么内容?”可以讨论,也可以提出意见,或者是办什么事情的时候,因为在家众有时候他社会的经验比较足够,或者是他有专业的经验,那这时候上师就会请教他、会征求他的意见。那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尽量把我们的想法提供出来;可是提供到最后的决定是上师来决定,而不是我们可以随着自己的意愿来更改。我们觉得这样比较好,那我们就这样子来改变上师的吩咐或者是交代,这就是对上师的口业不恭敬。

那四十九页这边讲到说:如果上师交代我们的事情是超过我们能力的时候,我们不能随便答应,然后做不到。一定要非常婉转地启白上师,向上师解释说“这个我是没有办法达成的”,那原因是什么,我为什么做不到,要让上师明白。不然很容易造成误解,以为是你不愿意去做、有能力不愿意做,那你又觉得很委屈。所以当上师的交代我们不能达成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说明我们是没有办法做到的,那也要说明理由,让上师明白为什么我们没有办法做到,不是没有尽心尽力,而是没有能力的关系。

不要打脸充胖子,然后随便很轻易地就允诺上师的那个话:上师交代什么,“没问题!”到时候都有问题,这个是严重的违犯,那也是对上师的口业不恭敬。所以我一定是要量力而为,不能够轻易地答应。你要答应之前要考虑好,我真的能够做到我才答应上师的要求。那我做不到我就一定不能答应,然后事后反悔或者是事后做得不圆满。这个都是我们要非常注意的,因为可能常常在帮上师做事情的时候,这个就要记得,千万不要违背上师的心意。不要轻易地承诺任何的要求。

那我们看五十三页:在上师的面前有一些事情也是不恭敬的表现,这些事情我们就尽量地避免。书上是说什么包着头、戴着帽子,坐在比上师还高的地方。可能出外旅游啦或什么,就随地而坐嘛,有的坐在地上,有的坐在石头上,那我们就要很注意了,不能坐得比上师还高,那上师跟你讲话还要抬头看你。

那这边的包着头、戴着帽子又表示说不恭敬的意思;不过这个也有习俗的差别嘛,像回教,他们就一定是要包着,好像妇女就一定要包着头。我们是要入境随俗,看当地的那个国家,或者是当地的那个风土民情来决定。它这样讲的意思就是说代表不礼貌的意思,应该要把帽子拿下来才礼貌的时候,你就应该要这样做,而不是以外相来看的。

那坐的时候也尽量不要坐在上师的正对面。这排都要闪了(编按:因有师兄正好坐在讲台下师父的正对面,故师父笑言),这种情况之下不算,因为我们上课嘛。是说平常坐的时候,或者是你要问问题的时候,就尽量不要在上师的面前这样正对着他、眼睛瞪着他,然后一面讲一面喷口水这样子;要尽量避免在上师的正对面。那我们很可能在旁边,然后很小心地不要乱喷口水。

所以看情况。或者是我们请师父出去用餐的时候,这样一个餐桌,除非是挤不下了,那我们也尽量不要坐在上师对面的那个座位,我们要稍微把它移开一点,在旁边而不要在正对面。

那不要翘着脚,那当然是不要翘着脚、叉着腰,两手交被胸前,就是这样子。然后在上师面前晃啊晃啊这样子,晃过来晃过去,一幅就是很不恭敬的样子嘛。那有的人抽烟、有人嚼槟榔、口香糖,这都是非常不恭敬的。

那上师站起来的时候,我们就一定要站起来;除非已经病到爬不起来了。那我们就一定要很恭敬地站起来,这个大家都已经很了解了。

那当然帮上师服务的时候,态度要非常的恭敬,做事情要非常地仔细、谨慎小心。因为有恭敬心你就会小心谨慎。那我们粗心大意是因为我们没有恭敬心。就这样就看得出来有没有真正的恭敬心。因为我们恭敬心就会生怕做错了,生怕做得不圆满,当然你就会做的事情都会非常地细心的。所以上师的交代我们都尽量细心去做,做到能够让上师生起欢喜心,然后做到了一切事情都非常的圆满,这表示说我们有真正的恭敬、有真正的那个清净心。

那在上师的面前也不要“哼”擤(xǐng)鼻涕这样子,“哼、呸”、挖鼻孔、挖耳屎,这种事情都不要做。那不要伸出两脚坐,这个有时候会犯,可能没有注意。因为打坐完腿很麻嘛,我们就一抻,就两个臭脚丫刚好就面对了上师。因为脚一抻直,那如果刚好你又坐在上师前面的这一排座位的话,那你的那个脚刚好就朝着上师,这个也是非常不礼貌的事情。

那我们要按摩脚你可以侧过来,侧过来这边,还是侧过来这边,绝对不要两条腿这样伸得直直的刚好就面对上师。这个我们也是在法会的时候要避免的事情。你实在是所有的姿势都换完了脚还是酸,你一定要把脚抻直的话,你就可能是…,可以这样弓起来,然后像这样子弓起来。你实在是是没有办法盘腿,你就可以这样弓起来。那弓起来还是会腰酸背痛的话,你一定要抻直,那就是要斜着,不能面对上师的方向把脚抻直。(师兄:师父,假如前面有人挡住的话,可以吗?脚抻直的时候。)不可以,对!方向的问题。前面有好几个人挡,最后一个也不可以,不可以脚这样抻得直直的。因为不要以为没有看到,因为上师一般都坐在比较高,所以他其实最后一排都看得很清楚,不要以为有人挡就可以。

那随意地乱走动,这个我们在比较大型的法会就会看到了:小孩子哭闹啊,然后前后左右都有人在那边走来走去啊,那个也都是对传法的上师非常不恭敬的表现。你是在法会的现场,你就应该肃静,然后好好地聆听,那个态度就是非常谨慎,非常恭敬,不会随便起来这样乱走啊,然后在这边这样子跟人家打招呼啊还是什么,不会做这样的事情。

或者是争论是非。在上师的面前绝对不争论是非是说“人我是非”。不随便说闲话,这就包含了谈到某某师兄怎么样啊,他个人的事情啊,人家的隐私啊,或者是不喜欢让人家知道的那个比较个人家里的事情啊,或者个人的事情。除非他自己亲自来问上师,问这一类的问题,有关于自己自身的问题。可是我们尽量不要在上师面前谈到他人、其他师兄的这个人我是非这些内容,说一些闲话,或者是背后有一些批评的话,这些我们绝对不做的。所以这就是在上师面前不应该有的这些言行举止的内容。

还有呢,在上师住的附近我们也不会在那边开party(聚会),然后高声地笑、高声地讲话,那也是对上师不恭敬。唱歌跳舞啊,或者是弹奏音乐啦。那也不会在上师面前有一些那种搓手搓脚的动作,就是譬如说他的那个香港脚犯了,实在是痒得很难忍受,他可能就开始抠、抠脚丫这样子,或者是捏手这样子,就是那个态度非常不恭敬的样子——这些举动都是因为没有定力的摄持,心非常地散乱、放逸、懈怠了之后,他才会做出这样的一些举动来。

一个谨慎恭敬,然后有禅定摄持的人,这些举动都不会发生的,因为他很清楚自己的每一个动作,包含他现在的坐姿、他的动作,因为他平常有在修内观,或者是有在修定力,所以他对他每一个很微细的动作其实都观察得非常详细,所以他绝对不会做这些事情。

那这些可能就是平常也不太修行的,然后又喜欢散心闲话的,那平常也是粗心大意的,然后粗手粗脚的,才会有这些。所以我们要开始注意。因为初学者还不明白,那就开始要摄心,当你的心不散乱的时候,这些散乱而有的动作自然就不会出现了。

所以在上师面前,不但要坐得端正,态度要恭敬,坐姿要端正,不会坐在上师的面前等等以外呢,我们也要看看自己、检查一下自己的那个服装是不是很整洁啦,还是有一半露在外面啦。有些人穿衣服嘛因为很邋遢(lā ta),这一半塞进去,那一半在外面这样子。那个都是就说你的外表仪容不整齐。那你要去见上师,那没有把自己弄整齐,不要说焚香沐浴啦,因为可能时间来不及,做完工回去再焚香沐浴,然后再整洁来,可能时间已经九点还是十点,可能来不及;可是我们至少要稍微注意一下,如果有可能的话,那尽量就是要…,譬如说你今天晚上要去参加法会,那你尽量有时间的话,要在家里先冲凉好,然后换上整洁的衣服,那就表示对这个法还有这个传法的上师的一种恭敬心,就是这样子就表现出来。

那一般我们当然不会走在上师的前面,不会跟他争马路走。除非说你要带路啦,上师不晓得那个我们要去的那个地方的路,那你可能为了带路,你才会走在上师的前面。或者是晚上看不清楚,那你不晓得前面的道路有没有什么障碍,危不危险,那这个时候你就要走在上师前面,清楚路况才不会让上师发生危险。

那我一般不会跟上师并肩而走,我们不会超过他;但是不会跟他走在一起。为什么?因为走起来会有动作,那你就会跟上师什么?一下碰肩膀一下碰身体这样子。走起来如果走得很靠近,然后又要讲话的话,就会这样碰来碰去,这也是非常不恭敬的。所以我们如果不是走在上师的后面呢,如果要跟上师讲话,也不能跟他并排讲话,而是要在他的左后方半步、左边后方的半步,然后你这样子往前讲的时候,刚好上师可以听得到,但是又没有跟他并排,这个也要非常注意。可能在走路的时候要讲一些话,必须要报告的时候呢,我们就千万不能够跟他、跟上师走在一起,这样一定会碰撞到上师,因为你讲话不可能很远讲,所以你就要很靠近讲,很靠近讲就一定会撞,跟上师的身体撞在一起。所以我们就是退半步然后往前、身体稍微往前这样子,(上师)也能够听到你所讲的话。

还有呢,不管我们多么的疲倦,在上师的面前呢,我们千万不要显出非常疲倦的样子。靠着墙啊,靠著柱子啊,然后很累啊,这个也是不恭敬的一种表现。因为可能在外旅游嘛,参加旅行团,然后有上师、跟随上师一起去到外面,可能走了一天已经很累了。那上师还站在那边很有精神,我们就已经瘫在那边了。上师没有坐,然后我们因为我们很累,我们就瘫在那边,然后就坐在那边,这个也是,然后一副很累的样子。我们尽量不要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很累也要打起精神来,上师没有坐,我们千万不能随便坐,也不能随便靠柱子。

靠柱子、靠墙壁这个在参加法会那个时间比较长的时候也会发现,有些人就会故意找那个最后一排靠墙壁的那个,他就可以“啊,好舒服!”这样子,或者是故意找那个柱子旁边的座位这样子可以靠,这个也是要避免的。

搭电梯的时候也尽量不要在上师面前的那个位置。除非实在是没有地方了;要不然我们尽量…,那个位置不要占上师的位置,那个意思是说:就跟我们尽量不要坐在上师的面前是同样的意思。因为上师站在那边,你的一个那个大头就在他面前。要不然你就侧身嘛,你如果只有那个空间你不一定要刚好在上师的正对面,你可以侧着。那至少你的大头剩下半个,庞大的身躯也剩下半个,因为你是侧的。不是这样子、刚好挡光光这样子。

那也不会有一些不雅的动作,除了我们刚才讲的什么挖鼻孔啊;还有那个有些人会咬指甲,因为他紧张,那个是下意识非常的不安,有些人他就会有咬指甲的这种、因为他很紧张他就这样一直咬一直咬,或者是这样“咔咔咔”有没有?这些动作我们也要避免,发出那种声音,指节发出声响。

那接下来六十页,它这边讲到的是上师的侍者,或者是每天照顾他生活起居的喇嘛,他应该要注意的一些事情。就是说做任何要帮上师,譬如说年纪很大的或者是生病的上师,他必须要喇嘛帮他沐浴或者是更衣的时候呢,这时候它就讲到:要先顶礼。或者是要帮上师洗脚,要先顶礼上师,然后向上师报告说“我现在要帮你洗脚了。”不是那个脚拉过来就洗,要让上师明白说,你现在要做什么动作,不是突然地就扒衣服,莲蓬头就冲到他身上。不是这样子的,都要报告说“我现在要做什么了:现在要帮你沐浴、现在要帮你洗脚。”那动作要非常的缓慢、非常的柔和。所以在做任何的动作之前,他都要先报告说“我现在要做什么了”,不要让上师在那边不晓得你要干什么,任人摆布这样子。那做完之后也是顶礼三次,这都是对上师恭敬的表现。

那一般称呼上师的名字的时候,我们就是不会直接称呼他的名,会加上一些比较恭敬的称呼,然后再加上他的名字。就是前面有很多恭敬赞叹他的那些名称,最后才谈到上师的名字,一般就是为了恭敬的缘故。所以很多仁波切他的名字很长,他的名字可能藏文都是只有四个字嘛,可是他前面会加上了很多,那个其实就是尊敬他的一些尊称。

那六十四页这边也谈到:我们在上师面前如果想要做一些动作的时候,也要稍微遮一下。你要笑的时候要稍微遮一下,或者要咳嗽的时候、吐痰的时候。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就是:我们在为上师做事情的时候呢,我们就是不但要很恭敬地听,聆听上师的交待,要听得清楚明白,那不明白的要赶快问,问清楚明白之后,那要很小心谨慎地去做。那做完之后那个态度就很重要了,不要觉得说“上师的事情都是我在做的,我对上师的功德很大,我对上师…,我是上师的恩人”这样子,“如果这个道场没有我、如果上师没有我的照顾、还是如果没有我的护持,那可能没有这么圆满”,就是千万不要有这样的想法。

也不要那个事情做完以后,上师又赞叹你说“诶,你做得很好。”你就一副开始洋洋得意的样子。这个就是讲到上师交代我们做一些事的时候呢,我们要远离…,这是在六十四页:应该远离什么?恩心,就是说我对上师有恩,还有骄慢心:“你看你们都不行吧,就是我行。”这就是骄慢。在别的师兄面前特别显示说“诶,我是上师最信任的弟子”。或者是“我是最常亲近上师的。诶,上师什么事情都会交待我做。”就特别炫耀的那个意思,就是这边讲的骄慢心。然后觉得功德很大、自己的功德很大,然后有恩于上师。那这些都是非常严重的业障,经论里面都有讲到,非常严重的罪业。

所以我们在身口意三门呢,一切的在供养上师的这个过程当中都要非常的谨慎小心,不要有恩心、骄慢心、不能有洋洋得意的表情。

跟上师讲话的时候也不能瞪着、对着他,然后眼睛瞪着大大的,这我们刚才已经讲过了。要低头然后很谦卑的样子。

另外就是我们在求法的时候也要态度非常的恭敬。就是我们如果要求什么法的话,不是说我今天突然想到,心血来潮,然后就“砰”就跑到这个上师的面前说“诶,上师你要传我什么”,还是怎样。那个就是态度非常的不恭敬。那上师绝对不会传你的。

所以我们是在家里先沐浴,然后穿上整齐的衣服。就是说你的心要先有那个恭敬求法的恭敬心,这个说明你对这个法非常的恭敬,那对你要求法的上师的态度也是非常的恭敬。那这个恭敬心怎么表现?就是你整个求法的过程,从你要在家里生起今天我希望跟上师求什么法;那联络好之后,已经确定日期的时候,我们那天就要特别的恭敬谨慎,然后要把自己这个身心都打理得非常的清净,然后来到上师面前要合掌恭敬三请,一般是请法请三次。那上师在观察你的根性,然后你的因缘成不成熟,然后再回答你说可不可以传你这个法。这是我们在求法的时候也要小心注意的这个态度,非常的重要。

因为这样的一个恭敬心就说明它有一个很好的缘起,你对这个法有一个很好的缘起,因为你是这样子的恭敬心来求的法,那上师又很慈悲的答应了,那我们在整个修学的过程又非常的小心恭敬供养上师,那我们跟这个法就能结上很好的因缘,而且也很快速就在这个法门之下就可以成就——这个都是由我们恭敬心来的。那是从求法的恭敬心就开始,当然整个过程也都是同样的,一直维持这样的一个态度来圆满向上师所求的法。

那六十八页这边讲到说:我们在上师面前呢也不要显露自己对任何东西的贪爱。这边是说到衣服卧具呀等资生用具的贪爱心,还有其他方面一些不应该做的事情都要远离。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特别贪欲的那些事情不要在上师的面前提。这些贪爱的东西呀、有哪些东西?把你所有珍爱的、家里的宝贝全部都搬过来请上师加持,诸如之类的,所以我们以后要注意。

请上师加持是没有错,可是这个过程呢,我们是非常的、就是恭敬地请上师加持,这中间没有露出对这些东西强烈的贪著,重点在这里,没有强烈的贪著。就是说我今天请这个舍利子或者这个佛牌啦或者是这个嘎乌啦,里面放了很多的上师的指甲啦、头发啦或者是加持物。那这个是我非常恭敬的来戴它或者说我很恭敬的供在我家里的佛堂;但是这个恭敬并不表示我们对它的贪著,懂吗?差别在这边,是恭敬心而不是贪著。那如果说我们对这些加持物有很强烈的贪著,那我们请这些东西来到上师面前请他加持,又有强烈的贪著,那就是现在讲的是不应该有的举动。这个要特别注意。

还有,在上师的住处,我们不应该没有上师的允许而做了一些、从事一些法的活动。譬如说上师也没有说“我们今天要火供”,然后你就在旁边就供起来了,也没有说“今天要烟供”,你就在那烧起来了,这就是对上师不恭敬。因为你没有先请示上师说“我今天可不可以做火供或者可不可以来修荟供”还是怎么样,这种情况我们这边是不会发生。

就是什么样的情况会发生?就是说一般在上师的附近会住一些亲近上师的出家或在家的弟子这种情况。我们常常去圣地参访啦或者是寺庙参访,我们会发现在上师住处的附近会有很多一间一间修行人住的地方,你们应该有看过嘛。那就是因为他们是靠近上师的住处,所以他们要从事一些活动就应该要来报告他的上师,说我什么时候要从事什么样的那个法会的活动,那上师说可以你才可以从事。这也是对上师的一种恭敬的表现。

那下面一个,为人家开光加持传法所有的财物应该全部奉献供养给上师。这个情况我们也不会发生。这个是在讲上师的出家弟子的时候,譬如说喇嘛、他随身所带的一些喇嘛可能会出去帮在家众修法啦或者是祈福啦或者是做一些法会的活动。那他所有的供养不可以就自己…;因为一般的喇嘛他们所有平常的生活都是靠上师的什么?供应。每天要发喇嘛多少,每个月要发多少他们的零用金、他们的生活费,所以平常是由上师来等于是说打理他们的生活起居,所有的那个费用都是由上师来供养这些他的喇嘛的。

所以这时候喇嘛出去修法赚的钱就不能够自己带在口袋里。你今天出去从事这场法会,那供养的多少钱,你要全部先交给上师。那上师他会留下一部分,那也会留一部分,因为你今天跑一趟还是蛮累的嘛,也是有那个功德,所以他也会一部分给你;但是你就是不可以没有报告上师就把它自己占为己有,这个也是犯戒的。这个是在出家人的身上是比较多,就是上师跟出家弟子之间是有这样的一个规定、这样的戒律。

那上师的弟子呢,我们也不能把他收为自己的弟子。一位是上师的弟子,那你再把他收为是自己的弟子,那对上师不恭敬。所以一般我们也不会,我们把会把他当作是我们的同门师兄,而不会把他当作是我们的弟子。除非上师交待我们,就是说“你要传什么法给这位弟子”,有上师允许的时候你才可以传法给弟子,而不可以私下来收上师的弟子作为自己的弟子,不可以这样子做的。

因为上师的弟子他也可能成就,所以他弟子成就,他也可能还有他的弟子,弟子的弟子,他就变师公了嘛。所以这样的情况之下,只要今天上师来,譬如说我的上师今天来,那我不会在我的上师面前然后做开示或者是上课或者是传法。我一定会因为恭敬的缘故请我的上师来开示传法。我不会在我的面前然后做这些活动,就是因为恭敬上师。

所以接下来讲的就是:在上师的面前不会为自己弟子传法开示。那上师在的时候,那自己的弟子,我们不会在上师的面前让弟子有服务自己的这样一个举动,这个也是不恰当的。所以书上讲说:在上师的面前,我们不会让自己的弟子给自己做什么事情呢?穿衣服啊、供养啊、礼拜啊。像他要礼拜啊、一进门要礼拜,我们就会说“礼拜上师”。不会在上师的面前说“你礼拜我”。那上师怎么办?你把他摆在哪里?所以我一定会说“诶,你礼拜上师就好了。”对上师三顶礼这样子,就是处处表现都是恭敬上师。

那这样恭敬心到底有什么好处?成就自己最快。因为你有恭敬心,你就会调伏自己的慢心,你所有的杂染都会因为你有清净的信心、恭敬心而得到清净。所以《百法》上面不是讲吗?信心的体性是什么?“心净为信”。信心的体性,它的体性,什么是信心的体性?就是清净心,心的清净是信的体性。那说明什么?你有信心的时候,你的心才是清净的。那你的心是清净的,你的烦恼就不会现前,那是不是调伏烦恼最快?是不是断除烦恼最快?然后前面讲的那些你都做到,断除我执最快,断除烦恼最快。

所以有清净的恭敬心、信心,为什么会让弟子最快速成就的理由就是它断烦恼最快,累积资粮最快,成就最快。所以不要小看“恭敬心”这三个字,它就说明我们能不能快速成就一个最重要的关键,因为你有恭敬心你才有信心,你的心才清净,因此你可以快速成就,快速地尽除一切的业障,快速地累积一切资粮,快速地调伏一切烦恼,快速地开发智慧,开悟成佛。

所以它为什么处处都谈到恭敬心的重要?就是因为它是我们成就的根本,来自于我们是不是有真实的恭敬心,不是表面恭敬哦,是真正的、真诚的。你真诚的恭敬就表示你那个时候当下用的是真心而不是妄心,那你的真心是不是容易现前?你的菩提自性是不是容易现前?那你就容易开悟嘛。开悟就是你的自性现前叫做开悟。

所以你能够保持这个恭敬心,就表示说你随时都有圆满的信心跟清净心,因此很容易开悟,很容易清净业障,它的原因就在这里。

那上师要送一些结缘品,当然我们要双手嘛,这个我们都知道,要双手接受。这也是表示态度非常的恭敬。

那如果我们修上师相应法的话,就是除了修法本以外,要观想上师以外,我们平常也是时时观想上师就在我们的头顶上。走路的时候在我们的右肩膀上,那晚上睡觉的时候我们要把白天观想头顶上的上师他化光,然后融入到我们的心间,然后我们就这样子睡着了。所以这个时候是观想上师化光融入在我们的心中,这样子忆念而眠。

就是《广论》也有讲到,就是心中的明点、它是观心中的白色的明点。那这个时候,我们就等于是说上师融入到我们心间,就好像那个白色的明点,发出那个白色的明点,这样子来睡眠。这就是说你不但白天忆念上师,连晚上睡眠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忆念上师。那当然你就可以时时接收到上师的加持。

那一般我们修上师相应的时候我们也会观想,不论是一切的顺境还是逆境,都是什么?上师的加持。所以我们不会害怕障碍现前,我们也不会害怕生病,因为我们心里想的是什么?就是如果上师觉得我生病对我比较好,对我的成就功德也好,消除业障也好,如果上师觉得我要大病一场是对我的修行是好的,就让它生病吧。如果上师觉得我现在应该受到什么样的磨难,认为成就我的功德最快,那我就很心甘情愿地、很恭敬地来接受一切的磨难。我们在修上师相应法的时候,我们就是时时都是这样子来保持观想。

所以我们早上做噩梦这样吓醒来,我们不会很害怕,因为我会想说这个是上师要什么?成就我们的,所以要示现我们不论是生病,或者是碰到种种的障碍,或者是逆境,顺境也是啊,顺境我们会生贪,所以顺境的时候我们也会小心谨慎的提醒说:这个是上师给我们的教导,希望我们在顺境的时候不会生起贪、种种的贪著。所以这就变成说你平常不管遇到任何的人事物,你都没有忘记忆念上师,那你在行住坐卧也时时都没有忘记上师,也时时在忆念上师,包含我们刚才讲:你晚上睡眠也是观想上师在我们的心中,这样子睡眠。这样子我们要修上师相应法是相应最快的,因为你没有刹那的忘失。因此我们就变成说能够时时都得到上师的加持。

那我们那个心态不是说“诶,我忆念上师,希望他帮我挡业障、帮我消业障,然后都不会有障碍。”不是!这样子是错误的!正确的是我们刚才讲的:上师您如果觉得要让我生一场病对我的修行是好的,我就让它生病,是这样才对。障碍对我来说是好的,圆满我的忍辱的功德也好,考验我的定力的功德也好,那我都愿意接受,因为我都把它当作是上师的加持。这样子我们就能够很快速的成就,在忆念上师这方面就能够很快的成就。由于忆念上师的缘故,我们很快就圆满一切的功德,因此就成就了,是这样的原因。

那碰到有一些金刚师兄,他可能是初学的。那我们现在听闻了这一部《上师五十颂》,明白了有哪一些情况之下是会违背严重的业障的,那我们就可能要很有技巧地提醒他,不要让他生烦恼,也不要让他觉得很没有面子说“诶,你怎么可以这样子?你怎么可以把经书放在地上?你怎么可以从那个上面这样子跨越过去?”那个上师的鞋子或者是怎么样。不是用那个严厉的指责他,而是很柔软的、那个话语是非常婉转的、非常有技巧的让他明白这个的道理,不要让他起瞋恼。

这就是七十五页这边讲到的:如果金刚师兄有违反戒律的时候呢,我们应该发起慈悲心。这个慈悲心的意思就是说:不是在他面前卖弄,或者是显示说“你看,我都知道,你不知道,连这个都不知道!”好像有点轻视他的态度在,那他就会觉得自尊心受伤,那他当然就会起反感。

所以我们是慈悲,不希望他造下这么严重的业障,因为他不知道,我们知道。所以不是显示自己很行,然后自己做得很好,然后自己修得很好,不是这样;而是慈悲心的意思,就是你是真正的关怀他,不希望他造下这么严重的业障。所以你会以柔软语、爱语。

然后他可能会误解说“这是不是你说的,你到底是凭什么?”所以你要引经据典,送一本《上师五十颂》跟他结缘,加上卡带这样子,好好地听听、听一听。所以它这边说引经论里面的道理来说他、来告诉他说“诶,哪一部经有这样子说”,那他就不会误解说“诶,是不是你的意思?你是不是对我的人有意见,你对我有成见,所以你故意要挑我的毛病?”他就不会有这样的一个误解。所以我们讲的时候也要引经据典,有凭据的,然后态度啊、言语方面都要非常的小心,那目的就不要让他造下严重的罪业。

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www.lianshi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