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师佛网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选择字号→ 特大

3、六成就:主成就:佛的十个名号,处成就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本讲经过师父润饰)


四、主成就(说法的人)佛有十个名号:

1、婆伽婆

2、如来

3、阿罗汉

4、正遍知

5、明行足

6、善逝

7、世间解

8、无上士

9、调御丈夫

10、天人师

五、处成就(说法的地方)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大德:

阿弥陀佛!

我们现在还在六成就的部分。前面已经介绍过“如是我闻。一时”这三个成就,今天介绍“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佛”,是说法的人。祂在什么地方说这部《大般若经》呢?是在王舍城灵鹫山这个地方讲的,所以我们今天说明“主成就”和“处成就”这两个内容。

什么是“佛”呢?什么是佛的境界?佛有哪些功德?又有哪些名号?其实,佛的境界无量、功德无量,因此名号也是无量的。可是我们不能说佛的名号无量,然后就介绍完了,总是要归纳整理出一个大家比较容易明了的内容。在大智度论里,它列出大概有十几个佛的名号,我们现在就取一般比较熟悉的十个来做介绍。

佛第一个名号叫做“婆伽婆”。“婆伽婆”有四个意思:一是“有德”;二是“巧分别”。这两个就是我们常讲的,佛有无量的智慧、德能。“有德”,是指佛有无量的德能;“巧分别”,是说佛有无量的智慧来善巧分别。分别什么样的内容呢?就是分别诸法的总相和别相。什么是诸法的总相呢?就是“空相”,一切因缘所生法,自性都是空的。明白一切法自性是空的智慧,就是“根本智”。什么是诸法的别相呢?就是一切法的差别相。虽然一切法的自性是空的,但是它随因缘展现的时候,还是有千差万别的。明白一切无量差别的智慧,就是“后得智”。佛具足这两种智慧来善巧分别一切法,所以称为“巧分别”。

三是“有名声”。佛的名声响遍无量世界,没有任何名声可以超过佛的。在人间有转轮圣王,他的名声已经很大。在天界有帝释天、大梵天王,他们的名声也很响亮,可是都比不上佛的名声,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无明、烦恼还在,还继续受轮回的苦,所以比不上佛。婆伽婆第四个意思是“能破”,能破什么呢?能破淫、怒、痴,也就是贪、瞋、痴,佛能破贪、瞋、痴三毒烦恼。

但是问题来了,我们都知道,阿罗汉和辟支佛也已经能够断除贪、瞋、痴,那么,跟佛有什么差别呢?它们最大的差别,就是二乘人虽然断了贪、瞋、痴,但是余习未断,也就是剩余的习气还在。就好比一个放香的盒子,你把香拿走了,盒子还有香的味道;又好比放茶叶的罐子,你把茶叶拿掉了,罐子还有茶叶的味道,这就叫余习、剩余的气息。所以证得阿罗汉的圣人,他们仍然还有贪、瞋、痴的习气存在。

像佛的大弟子舍利弗,虽然已经证到阿罗汉,但是瞋恚的习气却没有断。过去有一位国王,被一条毒蛇咬到,眼看就要死了,于是召集最好的医生,共同商量对策,大家一致的结论,就是把原来这条毒蛇再叫出来,要牠把毒再吸回去,这样国王就能活命了。于是大家纷纷念咒,当那条毒蛇爬出来的时候,他们就在蛇的旁边升起了火堆,命令蛇说:“你赶快把国王身上的毒吸回去,否则就把你丢进火堆。”那条毒蛇心里在想:“我已经吐出去的毒,为什么还要把它吸回来?吸回来我自己不是马上就毒死了吗?反正都是要死,那不如就干脆跳进火堆算了。”于是牠就自己爬进火堆给活活地烧死。佛说,这条毒蛇就是舍利弗的前生,他生生世世都带着瞋恚的习气,有坚固、不动摇的心,谁都拿他没有办法。

还有佛的另外一位弟子毕陵伽婆蹉,也证得了阿罗汉。因为他每次托钵都要经过恒河水,所以当他走到恒河边时,就弹指说:“小婢女!停住!不要再流了!”这时,恒河水立刻分开,那毕陵伽婆蹉就这样大大方方地走到对岸去。恒河的女神觉得受到了羞辱,就一状告到释迦牟尼佛那边去了。她对佛说:“您有一位弟子叫毕陵伽婆蹉,他每次都骂我说:小婢女!停住!不要再流了!”佛就叫毕陵伽婆蹉过来,说:“你赶快向恒河的女神忏悔、谢罪。”毕陵伽婆蹉就合掌向河神说:“小婢女!对不起!不要再生气了,我现在就向你忏悔、谢罪。”结果在一旁的大众都在笑说“哪有向人家忏悔、谢罪,还骂人的?”这时,佛就说了:“你看!毕陵伽婆蹉真心向你忏悔、谢罪了,可见他并没有瞧不起你的意思。他今天为什么会说出这样侮辱的话来呢?是因为他五百世以来,都生长在婆罗门家,已经养成傲慢的习气,而实际上他心中并没有傲慢的意思。”

这两个例子都是说明,已经证得阿罗汉的人,还有剩余的习气,因此不能称为婆伽婆,只有佛可以叫做婆伽婆。如何知道佛已经没有习气了呢?譬如有一个人用刀割佛的左手,另外一个人用世界上最好的栴檀香来涂佛的右手。像我们一般人的反应,是会去憎恨割我左手的人,然后去赞叹用香涂我右手的人。可是佛祂没有,祂的心是平等的,既不会瞋恨割祂左手的人,那也不会贪爱涂祂右手的人,这就说明佛已经没有剩余的习气了。

还有很多例子:譬如佛有一次受到一位婆罗门女的陷害。有五百位婆罗门要她假装怀孕来毁谤佛。因此她就绑一个木盆在肚子上,外面穿上衣服走到大众的前面,等到佛来的时候,就故意高声地说:“您让我怀孕了!您一定要负责!”在一旁的五百位婆罗门也附和地说:“对!对!对!我们都知道这件事!”这时,佛既没有羞愧、尴尬的表情,也没有马上为自己辩护,只是安静地微笑。结果有一只老鼠,爬进她的衣服里,把绳子咬断,木盆就掉下来,当场这个诡计就被拆穿了。这时空中有天人散花供养,赞叹佛的功德,可是佛也没有欢喜的表情。

另外,我们也知道,佛吃了三个月的马麦(马麦就是喂马的饲料),祂并没有忧虑的样子。常常有天人供养佛百味具足的饮食,佛也没有喜悦的神情。这些都说明佛的心是平等的,不管你是赞叹还是毁谤、是轻视还是恭敬,都不增不减。就像金子一样,金子经过焚烧、锻炼、打磨,它的成分不会增一分,也不会减一分。所以,你对我好,我不增不减;你对我不好,我也不增不减,没有差别,心平等对待一切众生。这要等剩余的习气都完全断除了,才可以做到这么圆满,因此只有佛能够称为婆伽婆。

佛第二个名号叫做如来。“如来”,就是“如诸佛乘如实道,来成正觉;今佛亦如是来”。像一切的佛,是乘如实道来成正觉的,现在的佛也是一样,乘如实道来成正觉。这个“如实道”就是“如实知、如实解”的意思;“来成正觉”,就是祂成佛了。是怎么成佛的?是“如实知、如实解”诸法实相成的。你只要能够完全了知诸法的实相,完全地证得,你就可以成佛。所以,佛不但如实知诸法实相的道理,而且还把这个诸法实相的道理为众生如实解说,因此称为“如来”。

佛第三个名号叫做阿罗汉。“阿罗汉”有三个意思:第一是“杀贼”。杀什么贼?内杀烦恼贼,外破一切的魔军。不管你是魔王、魔民、魔女,还是一切的魔眷属,统统可以破除;第二是“不生”。佛心中的种子,在后世田中,再也不生起无明。就是说,佛祂破除了无明以后,不会再生起无明。《楞严经》里面就有人问到:“佛已经去除无明,什么时候还会再生起无明?”不会了!就像金矿,你炼成纯金之后,不会再回到金矿来,所以一旦破除无明之后,不会再生起无明,因此叫做“不生”;第三是“应供”。因为佛已经除尽一切的烦恼,已经证得一切的智慧,所以应该受到一切天地间的众生供养,这就是应供的意思。

佛第四个名号叫做正遍知。“正”,是正确的意思;“遍”,就是普遍;“知”,是知道一切法。佛祂是正确、而且普遍、了知一切法,所以称为“正遍知”。像我们对一切法的了知,会有错误的时候,而且有的部分明白,有的不明白,因此,既不能叫“正”,又不能叫“遍”。只有佛祂能够正确而且普遍地了知一切法。什么是一切法呢?它的内容非常多。若是你想解脱,就要学习苦、集、灭、道,佛如实了知,也这样来教导众生;如果你想成佛,就要明白诸法实相的道理,佛祂如实说,也如实来教导众生。另外,佛也知道十方世界的名号,六道众生的名号,以及一切十方众生的心相、结使、善根、还有出要。什么是一切十方众生的心相?心相就是心的相貌。像饿鬼的众生,它的心相是悭贪;地狱道的众生,它的心相是瞋恚;色界天人的心相是慈、悲、喜、舍……不论十方众生心是什么样的相貌,佛完全了知。结使,就是烦恼。分成见思、尘沙、还有无明这三种烦恼。哪些众生有哪些烦恼,佛也完全了知。善根,就是信心、精进、惭、愧、不贪、不瞋、不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等十一种善法。简单来说,小乘的三善根是无贪、无瞋、无痴;大乘的唯一善根就是精进。其实,善根也是无量,范围非常广,佛祂完全了知。出要,就是出离的心要。譬如说:什么是出离三界的心要?就是破见、思。你只要破见、思惑,就可以出离三界。如果进一步破尘沙、无明惑,就可以出离十法界,这些佛陀也完全了知。

佛第五个名号叫做明行足。这个“明”,是指三明(宿命明、天眼明、还有漏尽明)。“行”呢?就是业行。业行的范围很广,这边单指身业跟口业来说。“足”呢?是圆满具足。所以,明行足指的是佛的三明圆满具足;还有身业、口业也圆满具足。像阿罗汉和辟支佛,虽然他们已经证得果位,但是三明并没有圆满具足,身业和口业也还有过失,因此不能称为明行足。我们怎么知道阿罗汉跟辟支佛的三明还不具足呢?因为他们只能够知道自己或者某些人的宿命,而没有办法像佛一样,可以了知无量众生的宿命。对于了知未来的天眼也是一样。另外,无论是过去或未来的事情,阿罗汉和辟支佛最多只能知道八万劫,可是佛能知道无量劫,所以我们说佛的三明是圆满具足的。

我们平时经常听到宿命通、天眼通、漏尽通,可是现在为什么却说三明呢?这个“通”跟“明”到底有什么差别?“通”,指的是定的成就;“明”,指的是智慧的成就。若是以宿命来讲,宿命通只能知道过去生的事情,譬如你过去曾经当过人,死了以后又当畜生啊……,就是这样而已。可是宿命明可以更清楚地知道你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姓什么、叫什么、曾经做过哪些事情,生活过得愉快呢?还是痛苦?可以很清楚地知道每一世详细的状况。“天眼”也是一样;天眼通只能知道,这一世死了以后会投生到哪里去。可是,天眼明不但知道你会投生在哪里,还知道投生的因缘是什么。至于“漏尽”方面,漏尽通只知道有漏烦恼已经断尽,但不知道还会不会再来受生;漏尽明的话,知道烦恼已经断尽,不会再受生死了。由此可知,智慧的成就,是大过于禅定的成就,所以他们了知的内容有些差别。

佛的第六个名号叫做善逝。“善”,是好;“逝”,是去,就是去得好。为什么说去得好呢?因为佛示现涅槃的时候,是在甚深的三昧当中,以及无量的大智慧当中涅槃的,和我们临终的状况完全不同,我们是在手忙脚乱当中走的,受烦恼、业力的支配,完全不能够自在作主。所以只有佛能称为善逝。它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就是善说,佛是一位善于说法的人。

为什么说佛是善说的人呢?因为佛在说法的时候,是就诸法的实相而说,不执著对法的贪爱而说的。不像我们在说法的时候,会对法有贪爱、有执著,所以才会在众生不领情、不接受的时候产生恼怒的心。可是佛祂完全没有,祂只是安住在完全清净、没有生灭的涅槃当中说法。而且佛说法时,还以祂的智慧力来观察弟子,祂知道哪些弟子是可以得度的,哪些是没有办法得度的,即使用尽了所有的善巧方便、神通、智慧,也是没有办法得度。在这些可以度化的弟子当中,哪些弟子快、哪些弟子慢,佛祂也知道。还有,用什么方法度化也很重要。那些循规蹈矩的,用正道来度化就可以了。有一些比较刚强、难调的,就要用倒行逆施的方法来教化。对于不同根性的人,佛为他们说不同的法:生性悭贪的,为他说布施的功德;毁犯戒律的,为他说持戒的功德;对有为生灭法比较执著的,为他说不生不灭的涅槃法;对凡夫说五蕴法;对声闻根性的说四谛法;对缘觉种性的说十二因缘;对大乘菩萨种性的说发菩提心、行六度、十波罗蜜……,这些都说明佛是一位善说的人。

佛第七个名号叫做世间解。“世间解”,就是了解这个世间、知道这个世间。“世间”,包括“有情世间”和“器世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身心世界。身心,是有情世间,世界,是器世间。这整个十法界的身心世界究竟是如何形成的?佛完全了知──是由众生的分别、执著、妄想所造成的。所以这个“知”,不是世俗人的知,也不是外道的知,而是如实知。如实知什么?如实知一切法的真实面貌。就是因为如实了知,所以佛的心能够恒常清净地安住在没有生灭的涅槃境界当中,虽然安住在没有生灭的涅槃境界当中,却不是什么事都不做,而是随缘来度化众生,同时又了知众生如幻,一切法如幻。就如同金刚经上面所说的“无住生心”,“无住”,是说心安住在无所住著空的境界当中;“生心”,又可以有无量的善巧方便、智慧、神通来度化众生,所以是不住空、不住有、连中也不著,能够证得这样的境界,就叫做世间解。

佛第八个名号叫做无上士。“无上”,是没有比祂更超上。那为什么称佛为“无上士”呢?因为在一切法当中,没有超过涅槃法之上的,佛祂不但自己证得涅槃,还引导众生证得涅槃,所以称为无上士,说明在一切众生当中,没有能够超过佛之上的。另外,还有一个意思是“无答”。为什么称为无答呢?因为一切外道的法,是可以回答、可以破解、并不是真实、清净的。而佛法是不可以回答、不可以破解,超出一切语言之外,是真实、清净的,所以称为无答。因为诸法实相的道理,本来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当然是没有办法回答、不能够破解、超出一切言语之外,是最真实、清净的。

佛第九个名号叫做调御丈夫。“调御”,就是调伏、驾御的意思。佛是最善于调伏、驾御众生的大丈夫。像我们说了半天,众生还是依然故我,这就是不善调。佛因为有大慈心、有大智慧,知道什么时候应该用柔软、赞美的话,什么时候应该用呵斥、责备的话,什么时候又应该间杂着称赞和责备来调伏、驾御众生,使他们不失正道,所以称为调御丈夫。

佛第十个名号叫做天人师。佛开示教导我们什么是该做、不该做,什么是好的、不好的,我们只要随顺佛的教导去做,就能够解脱烦恼,所以叫天人师。可是,佛有时候也度化龙、鬼、神等其他众生,为什么只说是天人师呢?那是因为佛度化其他众生的数量比较少,度化天跟人的数量比较多;再加上天跟人这两道比较容易得道。天人的智慧比较猛利,人道中的烦恼轻、厌离心强,又能够受戒、能够证果,所以适合修行;另外,人道当中种善因比较多,天道当中受乐报比较多,可是其他道的众生,无论种善因、还是受乐报的情形都比较少。基于这些理由,所以我们说佛是天人师。

“住”,就是说法的地方。佛说《大般若经》是在王舍城,为什么叫做“住”呢?其实有它的深意在里面。我们知道佛随时住在像首楞严三昧等诸佛的无量三昧当中,也住在一切智、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的无量智慧当中,而且同时住在八万四千等无量度生的法门当中,这些是佛祂自证的境界。可是为了悲悯众生,所以示现在王舍城说法,这就是“住”的意思。

接下来我们讲“王舍城”。为什么叫王舍城呢?这个“王舍”,就是国王的房舍,国王曾经居住的地方,它的起源有三个典故:

第一个、从前摩伽陀国有一位国王,生了一个儿子,长得很奇怪,有一个头、两张脸、四只手,当时的人认为不吉祥,国王就把他的头剁下来,身手分家丢到旷野里去。有一位叫阇罗的罗刹女鬼,把他捡回去,将头跟身体接好,然后喂他奶吃,小王子慢慢地长大之后,并吞所有的国家,终于统一天下。他就把一万八千位国王放在这五座山当中,从此以后大家就叫这个地方王舍城。

第二个、也是发生在从前的摩伽陀国,它原来所住的大城失火了,在重建之后又再度失火,这样一烧一建共有七次,全国人民都觉得十分疲累。有智慧的人就向国王建议说迁都。国王就找啊、找啊,最后见到这边有五座山周匝围绕,很像一座城市,于是就在此地建造宫殿,从此以后,这个地方就叫王舍城。

第三个、古早以前,有一位国王叫做婆薮(sǒu),非常厌恶世间法,于是就出家修行学仙人法。所谓的仙人法,就是当时婆罗门出家所修的法。有两派为了一个话题一直争论不休,什么话题呢?就是“祭祀上天应不应该杀生吃肉”?在家的婆罗门说:“经书上说,祭祀上天应该杀生、吃肉。”出家仙人说:“祭祀上天,不应该杀生、吃肉。”在得不到任何结论的情况之下,出家仙人就提出一个建议说:“这边曾经有一位国王,后来出家修仙人法,他的话你们相不相信?”在家婆罗门就说信。出家仙人就说:“哦!那好,明天我们就去找他,请他评评理,最后以他的话做为凭据。”在当天夜里,在家婆罗门就先偷偷地去找婆薮仙人,跟他说:“明天我们会为了这个话题请你评评理,希望到时候你能站在我们这边。”第二天清晨,当双方都到达之后,出家仙人就问婆薮仙人说:“你认为祭祀上天,应不应该杀生、吃肉?”婆薮仙人回答说:“婆罗门法中说,祭祀上天应该杀生、吃肉。”出家仙人就很讶异地说:“你说的是真心话吗?祭祀上天真的应该杀生、吃肉吗?”婆薮仙人就说:“为了祭祀上天应该杀生、吃肉,那些在祭祀中牺牲的畜牲,死后都可以升天。”出家仙人说:“你犯了天大的错误,你撒了大谎!你这个罪恶人,还是去死吧!”这时,婆薮仙人的脚立刻陷入地里。出家仙人说:“你应该讲真话,若是故意说谎的话,你的身体就会陷入地里面去。”婆薮仙人说:“我知道为了祭祀上天,杀生、吃肉是没有罪过的。”话才说完,他的膝盖就陷到地里去了,渐渐地陷到腰部,陷到颈部。出家仙人说:“这是你说谎所得的现世报,若是讲真话的话,虽然已经陷入地下,我们也能救你出来。”婆薮仙人心里想:“我是一位尊贵而且受人敬重的人,说话不应该前后不一,更何况在四吠陀法中,确实有种种赞叹祭祀上天的法,我一个人牺牲了又有什么关系。”于是他就说:“祭祀上天,应该杀生、吃肉,这是没有罪过的。”出家仙人说:“你是一个罪恶深重的人,你赶快去死吧!我们不想再见到你。”于是婆薮仙人就全身陷入地里。从那时起到现在,世人就常用婆薮仙人的方法,在祀天的仪式中杀羊,在他们下刀宰羊的时候,嘴里就会说:“是婆薮仙人要杀你的。”

婆薮仙人有一个儿子叫广车,他继承王位之后,也很厌恶世间法,他虽然很想出家,可是想到他的父王出家,结果活活地陷到地下去,好像是一个罪不可赦的大恶人,因此他又不知该如何抉择才好。我到底要出家好呢?还是不要出家好?当他正在犹豫的时候,空中发出声音说:“你如果走到一个非常稀有的地方,就在那儿盖房子住下来吧!”说完那个声音就不见了。不久,国王带着他的百官、侍从出城打猎,看到一只鹿,快得像风一样,国王就骑着马追赶,却老是追不上,百官侍从也跟丢了。国王一路追鹿,不觉来到了五座山之间,见到此处周围屏障、地势险峻、土地平坦,地下的草又细、又软,遍地开满鲜花,有各种树木、花果,都非常茂盛,而且林中还有温泉、凉池,水质非常的清澈,空中到处散着天乐、天花、天香,真是美不胜收。本来在那边游玩的天乐神乾闼婆等,见到国王闯进来,就各自离开了。国王想,这个地方真是稀有,从来不曾见过,我应该在这边盖房子、住下来。当他正在想的时候,百官侍从也赶到了。国王就对大臣说:“我曾经听到空中有声音告诉我,如果见到一个非常稀有、难遇的地方,就在那边盖房子、住下来,我现在已经找到了。”于是国王就舍弃原来的都城,在这山中住下来。从此以后,世世代代人民都居住在那个地方,因为最早是国王广车在此建立房舍,所以叫做王舍城。

关于王舍城的典故介绍完了。

接下来介绍佛说法的地方。佛一生说法,大部分在两个大城:一个是王舍城,另一个是舍婆提。佛应该是大慈悲,平等普度一切众生,为什么大多住在这两个大城呢?佛说法会选地方,那个利根有智慧,善根成熟,烦恼薄的,这样的众生多,佛祂就会在这个地方待的时间比较长。那现在也是同样的道理,因为当时印度有一些地方,像是沤祇尼等大城,是没有佛法的边国,再加上弥戾车种族,弊恶的人多,善根还没有成熟,所以佛就不会待在这些地方。这种情况,就好像日光,日光平等普照一切,可是成熟的花才会开,那些还不成熟的花,我们不能够强迫它开。同样的道理,佛以平等心说法,如日光普照,善根成熟的人,自然能够得度,就好像成熟的花才会开放,善根还没有成熟的人,我们也不能够强迫他成熟,就好比不能够强迫花开一样。所以,佛说法会在利根、有智慧、善根成熟、烦恼薄、众生多的地方,住的时间比较长,这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是由于佛知道报恩的缘故,所以大部分住在这两个大城。报什么恩呢?我们知道,一个是佛陀的出生地,为了报生身之地的恩徳,所以佛大部分住在舍婆提城;另外一个是佛成道的地方,为了报证得法身之地的恩徳,所以佛大部分住在王舍城。

在这两个城市当中,佛又为什么住王舍城的时间比较多呢?这是因为法身要比父母所生身来得殊胜的缘故。再加上王舍城这个地方精舍比较多(有五个),在平地虽然也有很多精舍,可是闲杂的人来来往往,没有办法安心坐禅。而王舍城位置安静、清幽,很适合来修禅。所以佛留在王舍城的时间比较多。

另外,王舍城中有富那罗等六师外道,自称是一切智人,和佛相抗衡;还有长爪梵志、婆蹉姓、拘伽那大等外道大论议师;又有尸利崛多、提婆达多及阿阇世等人,他们想陷害佛、不信佛、嫉妒佛。正是因为这些人,所以佛要多住王舍城,这个原理,就好像毒药生长的地方,旁边一定能够找到解药一样。还有一个原因,是王舍城的人,大多比较聪明,而且博学多闻,这是其他城市所比不上的。同时佛也知道王舍城哪些人度化的因缘已经成熟了,因此待在这个地方的时间比较长。更何况摩伽陀国的物产比较丰富,乞食也比较容易,这是其他的国家所比不上的。至于该国为什么物产特别丰饶呢?这是因为阿波罗罗有一位龙王,受度化成为佛弟子之后,为了感念佛的恩德,就经常下降甘霖,使这个国家从来没有发生过饥荒。又为什么该国乞食比较容易呢?因为频婆娑罗王,有一次迎接佛和一千位阿罗汉去伽那祀舍中供养,佛为国王说法,国王因而证得初果,于是就向佛请求说:“希望佛及众僧,能住在王舍城,一辈子受我衣被、饮食、卧具、医药的供养,及所有一切该供养的,我都供养。”佛接受了国王的邀请,所以大多住在王舍城。后来频婆娑罗王虽然已经死了,不过这个传统一直不断,王宫里面还经常准备供养一千位比丘,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大迦叶在结集法藏时,会选在王舍城的原因。再加上王舍城中也有许多富贵的在家五戒众,他们很愿意供养出家众,所以出家人在这边托钵不会有任何的困难。以上所说,就是为什么佛在这两个大城当中,经常住在王舍城的原因。

刚才不是说要感念诞生的地方吗?像迦毗罗婆城,也是靠近佛的出生地,佛为什么不多住在那里呢?这是有原因的。由于佛陀释迦族的弟子当中,大部分没有脱离爱欲之心,如果常常回到家乡,亲近亲属的话,就会生起贪染的心,所以佛反而没有常常回到迦毗罗婆城。当初佛第一次回国的时候,带着迦叶兄弟等一千位比丘同行,这些人原来修的是婆罗门法,一向都是在山间修苦行,所以身体和形貌看起来都很憔悴。佛陀的父王,觉得这样不能够光显佛的尊贵,于是就下令,在释迦贵族当中,每一家要选出一位年轻人出家。这些年轻人当中,有一些有善根的,是很欢喜出家;可是有一些并不是那么乐于出家。因此这些被强迫出家的比丘,是不适合住在家乡的。再加上迦毗罗婆城的人已经修行很久了,而且善根成熟、利根、有智慧的人比较多,所以佛只要暂住就可以了,把应该度化的众生度完,佛就马上离开。基于以上两个原因,佛反而很少回到迦毗罗婆城。

又有人问了:佛护念迦毗罗婆城出家的弟子,可是佛常常住在舍婆提,为什么佛不护念舍婆提的出家弟子?难道不怕他们常常亲近家人而生起贪染的心吗?不会的!因为舍婆提城的弟子,并不是被强迫出家的,所以没有这个问题。佛为什么要常常住在舍婆提的另一个原因,因为这个地方很大,人口比较多(有九亿户的人口),如果佛住的时间很少的话,来不及度化这么多的人。而且舍婆提城的人,有的是刚学佛,有的是久修;有的是善根已经成熟,有的善根还没有成熟;有的是聪明利根的,有的是根器钝的。他们跟随各种的老师,拜各种的天神,学各种的经书,所以佛停留的时间要比较长。如果弟子的善根已经成熟的话,佛只要教化完,就可以到别的地方去。可是,如果可以度化的弟子,善根还没有成熟,佛就要停留比较长的时间,慢慢去磨练他的根性,让他的善根能够成熟。这就是为什么佛停留舍婆提的时间比较长的原因。

最后我们介绍“耆阇崛山中”。佛在哪里说《大品般若经》?王舍城的耆阇崛山中。为什么叫“耆阇崛山”呢?“耆阇”,就是鹫;“崛”,是头的意思,所以耆阇崛山就称为鹫头山。为什么称为鹫头山呢?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这座山的山顶很像鹫鸟,王舍城的人看到,彼此相传,就把它叫做鹫头山。第二个原因,是王舍城的南边有一座尸陀林,因为林中有很多的死人,鹫鸟就经常来吃死人的肉,吃完之后,就飞回山头休息,于是大家把这个地方叫鹫头山。

好,最后一个问题,在王舍城不是说有五座山吗?佛为什么不停留在其他的四座山,而只停留在鹫头山呢?这是因为耆阇崛山在五山当中是最殊胜的。为什么最殊胜呢?因为它离城市近,托钵容易,但却不容易攀登,因此闲杂的人就不会来;而且一切三世诸佛,都住在这座山,天龙八部也都守护、供养、恭敬这座山;再加上这座山既清净、又安静,是有福报和功徳的吉祥之地,有十方无量具备智慧、福德的大力菩萨,常常来这边拜见佛,恭敬听佛说法,所以佛说大乘经,大部分都在这边说。在一切大乘经当中,以般若最大,而现在佛要说般若经,当然就应该住耆阇崛山中说。

从下一堂开始,我们介绍六成就的最后一个,就是参与法会的有哪些大众?有声闻众,也有菩萨众,这个部分很长,可能要介绍很久,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

回向:(师颂,众师兄跟颂)愿以此功徳,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www.lianshi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