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师佛网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选择字号→ 特大

5、对一切有情修平等心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第二如次正修分三:一、修习希求利他之心,二、修习希求菩提之心,三、明所修果即为发心。初中分二:一、引发生起此心所依,二、正发此心。初中分二:一、于诸有情令心平等,二、修此一切成悦意相。今初

对生起的次第,发起决定的胜解之后,就要依次第正修了。

正修的次第分三:第一、修习希求利他的心,第二、修习希求菩提的心,第三、说明所修的果就是发心。

第一、修习希求利他的心,又分为二:一是发心的所依;二是正式发起此心。

其中发心的所依,再分为二:(一)、对于一切有情修平等心,(二)、修对一切有情生起悦意之相。

首先介绍对于一切有情修平等心。

如前下中士中,所说诸前行等所有次第,于此亦应取来修习。又若此中不从最初遮止分党,令心平等,于诸有情一类起贪,一类起瞋,所生慈悲皆有党类,缘无党类则不能生,故当修舍。又舍有三,行舍受舍及无量舍,此是最后。此复有二,谓修有情无贪瞋等烦恼之相,及于有情自离贪瞋令心平等,此是后者。修此渐次为易生故,先以中庸无利无害为所缘事,次除贪瞋令心平等。若能于此心平等已,次缘亲友修平等心。若于亲友心未平等,或由贪瞋分别党类,或贪轻重令不平等。此亦平已,次于怨敌修平等心,此若未平,专见违逆而起瞋恚。若此亦平,次当遍缘一切有情,修平等心。

如前下中士中,所说诸前行等所有次第,于此亦应取来修习。又若此中不从最初遮止分党,令心平等,于诸有情一类起贪,一类起瞋,所生慈悲皆有党类,缘无党类则不能生,故当修舍。该如何对一切有情修平等心呢?首先要对下士、中士道所说的前行所有次第,再修习一遍。(想要对一切有情修平等心,首先要知道一切有情想离苦得乐的心都是相同的。但是要如何才能离苦得乐呢?除非解脱轮回的苦。要如何解脱轮回?就是整个中士道所要修习的内容。但是,又如何生起想要解脱三界的出离心呢?除非认知到即使生在善趣也不究竟,福报享完还会堕落,才会真正想要出离三界。而三界是怎么形成的?这又要进一步了解业果的道理,明白是由过去所造的善恶业力,才有了三界的轮回现象。如果还在轮回当中,又不想堕恶道的话,就要皈依三宝、断十恶业。但若是不知道恶道的苦,也不会生起怖畏堕恶道的心,所以,又必须先思惟三恶趣苦。即使已经害怕堕恶趣,但如果没有念死无常,自然就不会想到下一世的去处了,因此,念死无常,更是每天必修的功课。以上念死无常、思惟三恶趣苦、皈依三宝、深信业果,就是下士道所修习的内容。想到暇满人身难得,如何让此生不白白空过,就必须要修学佛法。而修学佛法又必须要依止善知识,听闻法教。而整个法教,又要有清净的法脉传承,才能有所成就,因此认识造论者的殊胜,所造论的法殊胜,就显得格外重要了。以上就是道前基础所修习的内容。由此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知道,整个修行次第是环环相扣的,如果今天发菩提心发不起来,就是对一切有情没有平等心,为什么没有平等心,就是不知道一切有情想求离苦得乐的心都是相同的……,这样一路追下去,就是整个中士道、下士道、道前基础的内容,这就是为什么在修平等心之前,先要对前面所说的前行所有次第,再修习一遍的理由。)修平等心,如果不能从一开始,就避免自己落入对象分别的话,就会对自己喜欢的这一类有情生贪,不喜欢的另一类有情生瞋,这样所生的慈悲,也就不平等了,所以应当先修舍。

又舍有三,行舍受舍及无量舍,此是最后。舍有三种:行舍(所造不善不恶的无记业)、受舍(不苦不乐的受)、以及无量舍。现在所说的修舍,是指最后一种。

此复有二,谓修有情无贪瞋等烦恼之相,及于有情自离贪瞋令心平等,此是后者。无量舍又分二种:面对本来就不会引发我贪瞋等烦恼的有情,修无量舍;面对会引发我贪瞋等烦恼的有情,修无量舍,使自己离贪瞋等烦恼,心住平等。现在说的修无量舍,指的是后者。

修此渐次为易生故,先以中庸无利无害为所缘事,次除贪瞋令心平等。要如何做到无量舍呢?为了容易生起舍心,采取渐次修习的方式。首先,我们以“没有任何利害关系的中庸”做为所缘,修平等心。但是缘境过久了以后,也会生起贪瞋,这时再去除贪瞋,使心平等。

若能于此心平等已,次缘亲友修平等心。若于亲友心未平等,或由贪瞋分别党类,或贪轻重令不平等。如果已经能对中庸境生平等心,其次就以“亲友”做为所缘,修平等心。我们对亲友因为有对象的差别,所以喜欢的生贪、不喜欢的就生瞋;不然就是随贪爱的程度而有所差别,这些都使我们的心不平等。我们应当观想,从无始以来,每一世怨亲的关系都不一定,有时由亲转怨,有时由怨转亲,既然怨亲不定,那由怨亲所产生的贪瞋也不定,由此就能息灭对亲友的贪瞋,而使心平等。

此亦平已,次于怨敌修平等心,此若未平,专见违逆而起瞋恚。如果对亲友也能做到平等了,就进一步对“怨敌”修平等心。若是对怨敌心不平等,就会把他当作障碍我们的逆境而生起瞋恚。所以,我们也应该做同样的观想,从无始以来,怨亲不定,以灭除对怨敌的瞋恚,使心住平等。

若此亦平,次当遍缘一切有情,修平等心。如果对怨敌也能做到平等,最后就遍缘“一切的有情”修平等心。

若尔于彼由修何事能断贪瞋,谓修二事。就有情者,谓念一切欣乐厌苦,皆悉同故,缘于一类执为亲近而兴饶益,于他一类计为疏远,或作损恼或不饶益,不应道理。就自己者,当作是思,从无始来于生死中,未经百返为我亲属,虽一有情亦不可得,于谁应贪,于谁当瞋,此是修次中篇所说。又于亲属起贪爱时,如月上童女请问经云:“我昔曾杀汝一切,我昔亦被汝杀害,一切互相为怨杀,汝等如何起贪心。”及如前说无定过时,一切亲怨速疾变改所有道理,当善思惟,由此俱遣贪瞋二心。此取怨亲差别事修,故不须遣亲怨之心,是灭由执怨亲为因,所起贪瞋分党之心。

若尔于彼由修何事能断贪瞋,谓修二事。如何对一切有情修平等心呢?如果能依照下面所说来思惟的话,就能渐渐断除贪瞋的心。

就有情者,谓念一切欣乐厌苦,皆悉同故,缘于一类执为亲近而兴饶益,于他一类计为疏远,或作损恼或不饶益,不应道理。就有情方面,应该这样来思惟:一切有情喜欢快乐、厌离痛苦的心都是一样的。可是我们只对一部分的有情,喜欢、亲近、去利益他们;而对另一部分的有情,讨厌、疏远、甚至损害、恼怒他们,这样实在是不合道理。

就自己者,当作是思,从无始来于生死中,未经百返为我亲属,虽一有情亦不可得,于谁应贪,于谁当瞋,此是修次中篇所说。就自己方面,应该这样来思惟:从无始以来轮回的生死当中,那一位有情,不曾百次作过我的家亲眷属,我该对谁贪?又该对谁瞋呢?这个说法是修次中篇所说的内容。

又于亲属起贪爱时,如月上童女请问经云:“我昔曾杀汝一切,我昔亦被汝杀害,一切互相为怨杀,汝等如何起贪心。”如果我们对家亲眷属们禁不住产生贪爱的时候,就该如月上童女请问经中所说的来思惟:“我过去曾经杀害过你们,你们也曾经杀害过我,像这样的互相怨恨、仇杀,又怎么会生起贪爱之心呢?”

及如前说无定过时,一切亲怨速疾变改所有道理,当善思惟,由此俱遣贪瞋二心。再加上前面所说亲怨不定的过患(一切亲怨关系,转变得非常快速,也许先前是亲属后转为怨敌,也有先前是怨敌后转为亲属),这样一同来思惟的话,就能同时遣除贪爱之心和瞋恚心。

此取怨亲差别事修,故不须遣亲怨之心,是灭由执怨亲为因,所起贪瞋分党之心。或许有人会问:“怨敌是应该要舍的,如果连亲属也舍,不是也生不起慈心了吗?”现在取怨亲这两种对象来修舍,并不是要舍去亲属怨敌的心,而是要灭除由执著怨亲所生起的贪瞋之心,只有将这分别心去除,才能做到真正的平等。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www.lianshi99.com